2022年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 .pdf





《2022年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 .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心整理欢迎下载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 一)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肚耳, 朕当去奢省费, 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不暇顾不上。徭古时统治者强
2、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升平太平。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 分)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自是数年之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0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求甚解 B.然则何时而乐耶怏怏不乐C.或请重法以禁之鸿鹄之志 D.故不暇廉耻耳温故知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句:(2)安用重法邪?译句:4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3 分)(1)甲文表达了作者 “” 的忧乐观。( 1分)(2) 乙文中唐太宗认为
3、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1 分)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0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共九个字) (1 分) (二) 第五文段(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之间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
4、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0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注:此:指滁州。掇:拾取,采取。上:皇上。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
5、州。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佳木秀而繁阴。 秀:遂书以名其亭焉。名: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3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 丰乐亭 ” ?(用文中词语回答)4甲、乙两文旨趣相同, 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5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0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三) 第七文段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
6、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章武三年春, 先主于永安病笃, 召亮于成都。谓亮曰: “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 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 “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 诸葛亮传)注释:永安即白帝城。曹丕曹操之子。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嗣子此子刘禅。嗣:继承。自取自己取而代之。
7、 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股肱 比喻辅佐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0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臣。效献出,呈献。继之以死即一直到死。事侍奉。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先帝不以臣卑鄙( ) 由是感激(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若嗣子可辅(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3.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 “ 属” 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 属以后事 ” 中的“ 属” 字。(只需填序号)属 。连接。 。委托,交付。隶属,归属
8、。亲属。类。4.简要回答下面问题:(1) 课外阅读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加深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乙段具体说明了甲段中的哪一句?请把该句子抄下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0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2) 你最欣赏诸葛亮哪一个特点?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说说理由。四第九文段【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
9、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乙】墨者有钜子腹黄享,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 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寡人也。” 腹黄享 对曰:“ 墨者之法曰: 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 天下之大义也。 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 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0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予,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选自吕氏
10、春秋 去私注释:墨者:指墨家。钜子:墨家学派对墨学有成就的人称 “ 钜子” 。腹黄享 (t n):人名。秦惠王:战国时秦国国君。1按照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B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刑:罚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道理 D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 赐:恩赐(2)结合语境解释(甲)文中的“ 引喻失义 ” 和(乙)文中的 “ 天下之大义也 ” 中的“ 义” 的意思。引喻失义义:天下之大义也义:2将选文中画 “” 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
11、0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2)忍所私以行大义, 钜子可谓公矣。3(甲)文和(乙)文虽然一段是以议论为主,一段是以记叙为主,但是告诉了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请在读懂(乙)文故事的基础上,用(甲)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道理。答:这个语句是4读完这两段选文, 你从中领悟到什么呢?假如现在让你向你的班主任老师(或班长)对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一条建议,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请结合你在阅读中所获得的感悟,将你的建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不少于 30 字)你的建议:五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
12、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0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注怠:懈怠。箧:书箱。舍:学舍,书馆。媵人:服侍的人。乙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 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
13、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注任末:人名。笈:书箱。或:有时。庵:茅草小屋。荆:灌木名。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悦:敬佩。易:交换。10请用 “ | ” 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1)手 指 不 可 屈伸 (2)夫 人 好 学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0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1)媵人持汤沃灌() (2)以衾拥覆() (3)负笈从师() (4)编茅为庵()12翻译下列两个句子。(1)录毕,走送之。(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13甲
14、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六第十三文段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 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0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节选自曹刿论战)乙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 (赵奢)言兵事,奢不能难
15、(驳倒),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 “ 兵,死地也 (危险的场合 ),而括易言之。使赵 (赵国)不将括即已,若比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 (赵国大将 ), 悉更约束 (规定), 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 士卒离心。四十余日, 军饿,赵括出(带领)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节选自史记 )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公将鼓之。( ) 既克,公问其故。() 以天下莫能当。( ) 秦悉坑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精选学习资料
16、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30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3根据乙文内容, 用一个成语做乙文的标题, 并说说成语的意思。成语: 意思:4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你认为曹刿的“ 论战” 与赵括的“ 谈兵” 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看法。(4 分) 七(甲)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 善。” 乃下令: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
17、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30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文)太宗罢朝太宗曾罢朝,怒曰: “ 会杀此田舍汉! ” 文德后问:“ 谁触忤陛下? ” 帝曰: “ 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帝惊曰:“ 皇后何为若是? ” 对曰:“ 妾闻主圣臣忠。 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18、?” (选自隋唐嘉话)注释罢朝:停止了早朝会:必然,一定 田舍汉:庄稼汉 文德后:文德皇后 忤:触犯廷争:在朝廷上争谏具:穿戴好 备数:充数(谦虚的说法)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皆以美于徐公 _ 皇后何为若是_ 王之蔽甚矣_ 时时而间进 _ 2将下列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文。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30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_ 3甲、乙两文中邹忌和文德皇后的劝谏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加欣赏谁?请简述理由。共同点:_更欣赏谁及理由: _ _ 八第十五文段甲世有伯
19、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 天下无马! ”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30 页精心整理欢迎下载乙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 “ 吾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 2022 文言文 对比 阅读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