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守株待兔.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守株待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守株待兔.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有4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课文包括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不能像农夫那样,将偶然的事当成经常发生的事,总是幻想着不劳而获;陶罐和铁罐让我们懂得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要明确华而不实与实用的区别;池子与河流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不要过于骄傲。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语文园地”由“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四个栏目组成。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但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时教师要着眼于激发学生
2、的想象。教师要在文本与学生能力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能够完整地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另外,学生年龄小,他们虽然明白上课的规矩,但难以做到,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一定要生动,朗读的形式要多样,评价语言也要有趣味。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 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2. 学会有感情地讲述寓言故事。3. 体会寓言故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过程与方法1. 分角色扮演,以学生为主体,体会寓言的寓意。2. 多表达,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寓言学习,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教法与学法在教学时,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通过想象、
3、说话等方式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借助朗读来学习课文。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建议用13课时安排教学。(每篇课文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1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快乐读书吧”1课时)第5课守株待兔教学目标1. 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守株待兔”的意思,体会寓意,受到启发和教育。重点、难点重点 1. 识字、写字。2. 朗读课文,懂得“守株待兔”的意思。突破方法 (A案) 1. 通过拼音和朗读,学习和记忆生字。2.借助词典,用对比法突出“守株待兔”的意思。(B案)1.通过生字卡片、图片学习生字。
4、2. 反复朗读,理解词语,了解文章大意。难点 体会寓意。突破方法 (A案)朗读感悟寓言的寓意。(B案)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寓言的寓意。教法与学法教法 (A案)讲授法、谈话法。(B案)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学法 (A案)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B案)分组学习法、实践学习法。教学准备(A案)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B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动物头饰。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案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一、初读课文,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谁来说说。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生:“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话,比喻
5、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师:“寓言”就是小故事大道理。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这节课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守株待兔。(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停顿1. 字词教学,读准字音。(1)出示本课生字,读准字音。(2)重点指导: “耒”字可以通过了解汉字演变的过程来记忆字形。“耒”是个象形字,金文依照农具的样子而成,小篆的形体结构更规矩,将这个字的上面演变成三个横,直到最后简化成楷书,就成了现在的字形。在桌子上写一写这个字,记住这个字的写法。“冀”与“翼”比较有什么不同?怎样记这个字?
6、提示:“翼”有翅膀的意思;“冀”是河北省的简称。 使学生能根据字义的不同正确区分两个形近字。指导书写:“冀” 汉字是方块字,观察怎样写才能把字写成方块字?了解字义:根据学情有针对地提醒,反馈。2. 朗读教学。(1)自读,读准字音。(2)指名读,纠正字音。确定多音字的读音。(3)再读课文,读出停顿。师:回忆如何朗读文言文?(语速缓慢,停顿多) 学生自由练读,试着读出停顿。 教师指名朗读,根据学情引导读准停顿。 重点指导:因 释其耒 而守株,冀 复 得兔。 教师范读,学生感知文言文声断气连的读法。 宋人 有耕者。田中 有株。兔走 触株, 折颈 而死。 因 释其耒 而守株, 冀 复 得兔。兔 不可
7、复得,而 身为 宋国 笑。 (4)生练读。 (5)教师指名朗读并评价。(6)生齐读。三、指导生字书写1. 教师组织学生认读生字,观察识字结构。2. 学生描红,说说写字的注意事项。3. 教师讲解,范写。注意“守、株、待、宋”等9个生字的书写。4. 学生临摹,教师巡视。5. 学生进行写字展评。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守株待兔,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2. 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板书设计5守株待兔守 株 待 宋 耕 触 颈 释 其课时作业一、 读一读,写一写。 shu zh di t sng gu gng zhng ch fn (守株待兔)(宋国)(耕种)(触
8、犯)(颈椎)二、 我会解释。1. 株:露在地面上的树的根和茎。2. 走:跑。3. 因:于是。4. 释:放下。5. 冀:希望。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2. 能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的道理。一、展开想象,讲述故事,感悟寓意1. 读课文,想想可以扩充哪些内容。2. 师引导想象: (1)从“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中可见兔子当时跑得怎样?(特别快) 师:有哪些词也表示快的意思?(快如闪电、风驰电掣、快得像离弦的箭)再指名说说,用上刚才所说的词语。老师指导学生说出:一只野兔快如闪电般跑来;一只野兔风驰电掣般跑来;一只野兔快得像离弦的箭般跑
9、来。(2)野兔为什么这样拼命地跑?(有可能遇到猛兽或者遇到了猎人,正在逃命) 师小结:正是因为特殊的原因,这只野兔急于逃命才慌不择路跑到了种田人的地里,因为要逃命才跑得像离弦的箭一样,才致使它一下子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而死。所以,这只野兔撞死在种田人地里的树桩上纯粹是什么? 学生答出:意外、凑巧、偶然、巧合。(3)种田的人看到撞死的野兔,是什么心情?(看到撞死的野兔他心里很高兴) 师:还有哪些词也表示高兴的意思?(心花怒放、喜出望外、眉开眼笑、欣喜若狂等) 他是怎么想的?(他想这么容易就能得到一只野兔,可以美餐一顿了)师:还有哪些词也表示容易的意思?(易如反掌、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教师再指
10、名说说,用上刚才所说的词语。 (4)种田的人在树桩旁,他是怎样想的? 学生自由发言。(他想不用劳动就能有兔肉吃,还种什么田呀!从此以后他就每天都守着树桩等待野兔再次撞死,等有兔子再撞到树桩上,他就又可以吃到美味的兔肉了)(5)不劳而获最终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引导说出:一无所获、两手空空、赔了夫人又折兵或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3. 学生展开想象讲述故事,老师鼓励学生用上自己喜欢的词语。4. 指名讲故事。 5. 师总结:同学们在讲课文故事的时候加上了自己的想象,使所讲的故事更加具体、生动。二、角色体验,语言转换中明寓意1. 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看到种田的人最后一无所获,你会对他说什么? 2. 学生
11、自由发言。老师也想对他说几句:野兔跑来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那是偶然的现象,你总存有侥幸心理是不对的。 3. 激发兴趣:老师想和你们一起穿越到宋国,用文言对他说一说,想试试吗?咱们一起努力把刚才的句子改成文言吧。师:文言文有什么特点?(语言精炼,“之、乎、者、也”多) 师:你知道句中的哪个词可以用哪个文言代替?老师引导学生把句子改成文言。白话:野兔跑来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那是偶然的现象,你总存有侥幸心理是不对的。文言: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乃偶然也,汝存侥幸,非然也。 师:把“偶然”换成意思相近的词,再说说。(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乃意外也,汝存侥幸,非然也。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乃巧合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三年级 下册 部编版 教案 守株待兔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