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传统节日.doc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传统节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传统节日.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课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从课文中认识各种传统节日,并了解各种传统节日特有的风俗习惯。重点、难点重点1.学习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认读并书写生字。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突破方法(A案)1.教师采用分类识记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帮助学生掌握识记技巧和写字注意事项。2.学生采用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的方法熟悉课文。(B案)1.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相结合来认识生字,并在教师示范书写和学生描红的过程中,学习书写生字。2.教师通过课文朗读和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流利地背诵课文。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我国的各种
2、传统节日,并了解各种传统节日特有的风俗习惯。突破方法 (A案)教师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各种传统节日。(B案)学生熟读课文,教师引入图片,让学生认识传统节日。教法与学法教法 (A案)引导法、点拨法、情景教学法。(B案)点拨法、情景教学法。学法 (A案)体验法、自读自悟法、合作探究法。(B案)体验法、联想法、自读自悟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A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B案)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案第一课时课时目标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问大家一些问题,看看谁答得又快又准。大家喜欢放假吗?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的哪些节日会放假呢?除了会放假
3、的这些节日,你们还知道我国的哪些节日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传统节日。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将知道很多关于我们国家的特有节日以及这些节日的特有风俗习惯。(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学生自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圈出生字。(2)教师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正音:元宵、小巷、祭扫、龙舟、艾香、粽子、月饼、乞巧、赏菊等)(3)教师领读,学生注意听字音、语调。(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正音。(5)学生“开火车”读生字。(6)教师遮掉字的拼音,检查学生的认读效果。2.合作探究识记生字的方法。(1)学生齐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2)学
4、生分小组交流、总结识记生字的方法。(3)小组派代表展示交流成果。(4)教师点评总结。左右结构:传、统、贴、巧、郎、饼、转、敬上下结构:宵、巷、艾、堂、乞、赏、菊、热、祭注意:“团”是全包围结构;“舟”是独体字;“闹”是半包围结构。三、生字书写1.学生自主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位置,了解生字的结构。2.学生分小组交流生字特点,并提出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3.小组汇报交流结果,教师补充。(1)书写“街”字时注意中间的书写。(2)书写“转”字时注意右边“车”字的书写。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5.教师示范书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6.学生再次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学生书写的
5、姿势。7.小组成员展示作品,互评。四、课堂小结1.学生“开火车”读生字。2.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板书设计2传统节日贴街舟艾敬转团热闹课时作业一、我会写。艹:艾花节扌:扫打拉口:团园圆二、我会组词。传(传统)团(团圆)闭(关闭)软(柔软)街(上街)园(花园)闹(热闹)转(转身)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我国的各种传统节日,并了解各种传统节日特有的风俗习惯。一、温故知新 1.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传统节日的图片和生字,学生说一说传统节日的名字,并写出来。2. 学生“开火车”朗读课文,教师检查课文朗读情况。二、情境教学,解读课文1. 看图识传统节日,初步解读课文。(1)
6、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争取背诵课文。(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课文中描述的传统节日的图片,组织学生观察传统节日的特点。 如:春节贴窗花(教师展示图片时,可以附带一个参照物)(3)教师指名说一说传统节日的特点。2. 讲解较难的词句。(1)学生谈谈对“大街小巷人如潮”的理解。(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大街小巷人如潮”。这句话是说,外面的街道上,小巷子里,人像潮水一样地涌动,形容人很多。(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先人墓前去祭扫”。这句话是说,要去已经去世的祖先的墓前祭拜、打扫。(4)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牛郎织女会鹊桥”。“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
7、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鹊桥”是古代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中喜鹊搭成的桥。相传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隔开,只允许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相见。为了让牛郎和织女能顺利相会,各地的喜鹊就会飞过来用它们的身体紧贴着搭成一座桥,此桥就叫鹊桥。牛郎和织女便在这鹊桥上相会。(5)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踏秋赏菊去登高”。这句话是说,在这个节日里,大家会去外面走走,赏赏菊花,爬爬山,休闲一下。三、课堂小结学生“开火车”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争取背诵课文。四、拓展活动学生查查资料,了解其他传统节日的特点。板书设计2传统节日 春节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看花灯清明节祭祖、扫墓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面 中秋节吃月饼、赏
8、月亮重阳节敬老、踏秋、赏菊、登高课时作业一、照样子加偏旁组字,再组词。例:车+专=转(转动)贝+占=贴(贴上)口+才=团(团圆)门+市=闹(热闹)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2.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3.(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4.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三、我会说。课后和家人说一说你知道的传统节日以及它们的风俗习惯。教学反思传统节日是一篇常识性的识字课文,课文中介绍了各种传统节日的特点。1.在课堂上,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和图片,牵引学生的视线,引导学生认识各种传统节日,了解各种传统节日的特点。2.教师让学生交流总结识记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年级 下册 教案 传统节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