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As-75 Br-80 第卷 (选择题 共42分)一、 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求的)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美容中手机贴膜主要材质有PP、PVC、PET材质,都属于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B科学家研究“水氢发动机”的方向是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的同时放出热量C 一些纳米材料的制备,冶金工业中的选矿,石油
2、原油的脱水,塑料、橡胶及合成纤维等的制造过程都会用到胶体D氢燃料电池中使用的储氢材料,如稀土类化合物(LaNi5)、钛系化合物(TiFe)、镁系化合物(Mg2Ni)都是纯净物【答案】C【解析】A项,PP、PVC、PET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A错误;B项,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热效应,即合适的催化剂,能使水分解产生氢气,但反应过程仍需要吸收热量,B错误;C项,主要是纳米材料的应用,C正确;D项,合金材料是混合物,D错误。8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A它的一氯代物有6种B它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C它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D一定条件下
3、,它分别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等反应【答案】D【解析】A项,该物质结构不对称,共有8种位置的H原子,则它的一氯代物有8种,故A错误;B项,环状结构中含饱和碳原子,为四面体结构,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内,故B错误;C项,丁基苯的分子式为C10H14,柠檬烯的分子式为C10H16,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项,含C=C,能发生加成、氧化,含甲基,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则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别发生加成、取代和氧化反应,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也为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选D。9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浴加热的优点为使反
4、应物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B浓硫酸、浓硝酸和苯混合时,应先向浓硝酸中缓缓加入浓硫酸,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将苯逐滴滴入C仪器a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反应完全后,可用仪器a、b蒸馏得到产品【答案】D【解析】A项,水浴加热的优点为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故A正确;B项,浓硫酸、浓硝酸和苯混合时,应先向浓硝酸中缓缓加入浓硫酸,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将苯逐滴滴入,可避免混合过程中放热而使液体溅出,并造成苯大量挥发,故B正确;C项,仪器a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增加产率,故C正确;D项,蒸馏操作时要用蒸馏烧瓶和直形冷凝管,故D错误。故选D。10国际计量大会第26届会议新修订了阿
5、伏加徳罗常数(NA=6.022140761023mol-1),并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生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6.0g SiO2中含SiO键的数目为0.4 NAB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OH的数目为0.1 NAC100.0g质量分数为46%的酒精与足量的钠反应产生氢分子数为0.5 NA D11.2LCl2溶于足量水,所得溶液中Cl2、Cl-、HClO和ClO-四种微粒总数为0.5NA【答案】A【解析】A项,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形成共价键,故A正确;B项,缺少溶液体积所以无法计算微粒数目,故B错误;C项,钠与水也可以反应生成氢气,故C错误;D项,非标准状况下,11
6、.2LCl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0.5mol,故D错误。11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 H2SO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Ka2(H2SO3)的数量级为108B若滴定到第一、二反应终点,应该分别用甲基橙和本酚酞作指示剂D图中Y点对应的溶液中:3c(SO32)c(Na)c(H)c(OH)C图中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WXYZM【答案】D【解析】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40mL0.1mol/LH2SO4溶液,由于H2SO3是二元酸,滴定过程中存在两个化学计量点,滴定反应为:NaOH+H2SO3NaHS
7、O3+H2O,NaHSO3+NaOHNa2SO3+H2O,完全滴定需要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80mL,结合溶液中的守恒思想分析判断。A项,由图像可知,当溶液中c(HSO3-)= c(SO32)时,此时pH=7.19,即c(H+)=10-7.19mol/L,则H2SO3的Ka2=c(H+),所以H2SO3的Ka2=110-7.19,Ka2(H2SO3)的数量级为108,故A正确;B项,第一反应终点时,溶液中恰好存在NaHSO3,根据图像,此时溶液pH=4.25,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第二反应终点时,溶液中恰好存在Na2SO3,根据图像,此时溶液pH=9.86,甲基
8、橙的变色范围为8.010.0,可用酚酞作指示剂,故B正确;C项,根据图像,Y点溶液中c(HSO3-)=c(SO32-),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HSO3-)+2c(SO32-),由于c(HSO3-)=c(SO32-),所以3c(SO32-)=c(Na+)+c(H+)-c(OH-),故C正确;D项,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中的酸性减弱,碱性增加,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当达到Z点为第二反应终点,此时溶液中恰好存在Na2SO3,水的电离程度达到最大,到了M点,NaOH溶液过量,抑制了水的电离,故D错误。故选D。12一种将燃料电池与电解池组合制备KMnO4的装置如
9、图所示(电极甲、乙、丙、丁均为惰性电极)。该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为正极,丙为阴极B丁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O42e=MnO4CKOH溶液的质量分数:c%a%b%D标准状况下,甲电极上每消耗22.4L气体时,理论上有4molK+移入阴极区【答案】C【解析】A项,通入氧气的电极为电池的正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为电解池阳极,所以丙是阴极,故A正确;B项,丁是电解池阳极,MnO42失电子被氧化为MnO4,电极反应式是MnO42e=MnO4,故B正确;C项,丙电极上的反应是2H2O+2e-=2OH-+H2,电极甲的电极反应式是O2+2H2O+4e-=4OH-,乙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
10、-+2OH-=2H2O,根据溶液流动方向,c%b%a%,故C错误;D项, 标准状况下,甲电极上每消耗22.4L氧气时,转移4mol电子,所以理论上有4molK+移入阴极区,故D正确。故选C。13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4种短周期元素,其中Y、Z为金属元素。X、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乙、丙、丁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反应关系(图中“一”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是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BZ冶炼可通过电解其氯化物的方式获得C4种原子中,Y离子半径最小DW的阴离子可能促进水的电离【答案】D【解析】Y、Z为金属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发生反应
11、,则应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可知Y为Na、Z为Al,乙为NaOH,丙为Al(OH)3,X应为N,甲为HNO3,W可为为S、Cl,则丁可能为H2SO4、HClO4。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N、Y为Na、Z为Al、W为S或Cl,甲为HNO3,乙为NaOH,丙为Al(OH)3,丁为H2SO4或HClO4。A项,X为N,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F,故A错误;B项,Z为Al,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A族,故B错误;C项,4种原子中,半径最小的为N,Y为Na,原子半径最大,故C错误;D项,如W为S,对应的离子为S2-,水解呈碱性,可促进水的电离,故D正确;故选D。第卷 (非选择题 共58分)二、必做题(
12、本题共3小题,共43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26(14分)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可用作食品保鲜剂(不直接加入食品中,安全、卫生),还可用于纸浆、肥皂等的漂白剂。Na2S2O4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在碱性介质中较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回答下列问题:(1)Na2S2O4用于保鲜剂时能去除O2,先生成Na2SO3并缓慢释放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锌粉法制备Na2S2O4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SO2,并希望能控制反应速度,图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工业上常将锌块进行预处理得到锌粉水悬浊液,其目的是_。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13、方程式为_。在步骤.中得到的Na2S2O4固体要用乙醇洗涤,其优点是_。(3)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甲酸钠法生产连二亚硫酸钠,其原理是先将HCOONa和烧碱加人乙 醇水溶液液中,然后通入SO2发生反应,有CO2气体放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连二亚硫酸钠的分析检测。铁氰化钾法:铁氰化钾K3Fe(CN)6是一种比较弱的氧化剂,其具有强氧化剂所没有的选择性氧化性,能将S2O42-氧化为SO32-,Fe(CN)63-还原为Fe(CN)64-。取50.00mLNa2S2O4样品溶液,用0.02molL-1的K3Fe(CN)6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0.00mL。该样品中Na2S2O4的含量为_gL
14、-1。(以SO2计)【答案】(1)2Na2S2O4+O2=2Na2SO3+2SO2 (2分) (2)ad(2分) 增大锌粉的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分) ZnS2O4+Na2CO3=Na2S2O4+ZnCO3(2分) 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分,并减少Na2S2O4的溶解损失(2分) (3)HCOONa+NaOH+2SO2=Na2S2O4+CO2+H2O(2分) (4)0.256(2分) 【解析】(1) Na2S2O4与O2生成Na2SO3和SO2,反应方程式为2Na2S2O4+O2=2Na2SO3+2SO2;(2)浓硫酸与Na2SO3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Na2SO4、SO2、H2O,反应方程式为:H2
15、SO4+Na2SO3=Na2SO4+SO2+H2O;a项,反应不需要加热,Na2SO3是细小晶体,通过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反应速率,装置a合理;b项,不能控制反应速率,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颈漏斗容易导致浓硫酸稀释,b不合理;c项,浓硫酸与盐的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会导致集气瓶炸裂,c不合理;d项,通过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反应速率,上下联通的导气管会使浓硫酸上下气体压强一致,便于浓硫酸顺利滴下,装置d合理;故合理选项是ad;工业上常将锌块进行预处理得到锌粉水悬浊液,其目的是增大锌粉的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根据流程图可知步骤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S2O4+Na2CO3=Na2S2O4
16、+ZnCO3;Na2S2O4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用乙醇洗涤,既能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分,并减少Na2S2O4的溶解损失;(3)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甲酸钠法生产连二亚硫酸钠,其原理是先将HCOONa和烧碱加入乙 醇水溶液液中,然后通入SO2发生反应,产生Na2S2O4,同时有CO2气体放出和水生成,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COONa+NaOH+2SO2=Na2S2O4+CO2+H2O。(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两种物质的反应关系为:2K3Fe(CN)6 Na2S2O4,nK3Fe(CN)6=0.02mol/L0.01L=210-4mol,则n(Na2S2O4)=110-4mol,溶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化学高考模拟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英语化学冲刺卷含答案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