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6).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6).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e-9 B-11 C-12 N-14 O-16 F-19 Na-23 Si-28 P-31 Cl-35.5 Ca-40 Fe-56 Cu-64 Br-80 Ba-137第卷 (选择题 共42分)一、 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求的)72019年7月1日起,全国多地也陆续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不能使溴水褪色B可回收的易拉罐中含金属铝,可通过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取C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不能用填埋法处理
2、D含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都只生成CO2和H2O【答案】D【解析】A项,聚乙烯塑料难以降解,易造成“白色污染”,聚乙烯不含有不饱和键以及不能溶解溴单质,因此不能使溴水褪色,故A不符合题意;B项,易拉罐盒材质是合金,其中含有铝单质,可回收利用,铝属于活泼金属,常见制备方法是电解熔融氧化铝,故B不符合题意;C项,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镉、镍、锰等,对环境危害较大,不能用填埋法处理,填埋处理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等,故C不符合题意;D项,棉、麻是植物纤维,只含有C、H、O元素,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H2O,丝、毛是蛋白纤维,蛋白质由C、H、O、N元素组成,还可能含有S、P等,N、
3、S、P燃烧是会生成其各自的氧化物,合成纤维种类较多,其完全燃烧产物具有多样性,生成物不一定只有CO2和H2O,故D符合题意;故选D。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1mol 该有机物最多与4molH2反应生成C9H16O2B该有机物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C该有机物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水解等反应D与该有机物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答案】A【解析】A项,苯环与氢气1:3加成,碳碳双键与氢气1:1加成,因此1mol 该有机物最多与4molH2反应生成C9H16O2,故A正确;B项,苯环、碳碳双键均为平面结构,因此该有机物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
4、面上,故B错误;C项,该有机物不含有可水解的官能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错误;D项,与该有机物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故D错误;故选A。9Cu2(OH)2CO3悬浊液是环保型木材防腐剂,某兴趣小组利用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反应进行制备,多次实验发现所得蓝色悬浊液颜色略有差异,查阅资料表明,可能由于条件控制不同使其中混有较多Cu(OH)2或Cu4(OH)6SO4。已知:Cu(OH)2、Cu2(OH)2CO3、Cu4(OH)6SO4均难溶于水,可溶于酸;分解温度依次为80 、200 、300 。下列方案设计及其叙述不正确的是ACu2(OH)2CO3、Cu4(OH)6SO
5、4均属于碱式盐B取少量悬浊液于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沸水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取出试管观察;若试管中有黑色固体生成,说明悬浊液中混有Cu(OH)2C取少量悬浊液,过滤,充分洗涤后,取滤渣于试管中,滴加几滴0.1 mol/L氯化钡溶液,充分振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悬浊液中混有Cu4(OH)6SO4D上述实验需要95 mL 0.5 molL1的CuSO4溶液,配制时需称取12.5g CuSO45H2O【答案】C【解析】根据碱式盐定义,电离出的阴离子除酸根离子外,还有OH-的盐,A正确;依据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黑色沉淀设计实验来分析验证,取少量悬浊液于试管中利用沸水浴加热试管,B正确;
6、实验验证杂质的存在,可以检验是否含硫酸根离子检验Cu4(OH)6SO4的存在,需加入盐酸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加入氯化钡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含Cu4(OH)6SO4,C错误;配制95 mL硫酸铜溶液,需要100mL的容量瓶,故溶质CuSO4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则需要CuSO45H2O也为0.05 mol,其质量为12.5 g,D正确。10已知磷酸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都可以与重水分子(D2O)中的D原子发生氢交换。又知次磷酸( H3 PO2)也可与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能与D2O发生氢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3 PO2属于三元酸 BH3 PO2的结构式为
7、CNaH2PO2属于酸式盐 DNaH2PO2溶液可能呈酸性【答案】B【解析】A项,次磷酸(H3PO2)也可跟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能跟D2O发生氢交换,则H3PO2中只有一个羟基氢,为一元酸,故A错误;B项,H3PO2中只有一个羟基氢,为一元酸,则其结构为,故B正确;C项,H3PO2为一元酸,则NaH2PO2属于正盐,故C错误;D项,NaH2PO2是强碱盐,不能电离出H+,则其溶液可能显中性或碱性,不可能呈酸性,故D错误;故选B。11常温下0.1molL-1亚硫酸溶液中 H2SO3、HSO3-、SO32-三种微粒所占物质的量分数(a)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
8、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中数据可计算得到常温下亚硫酸溶液的Ka2B在0.1molL-1H2SO3溶液中,存在:c2(H+)=c(H+)c(HSO3-)+2c(H+)c(SO32-)+KwC向pH为7的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造成的溶液pH变化小于向pH为4.0的溶液中滴入相同量稀盐酸造成的溶液pH变化D在pH=2.0溶液中:c(H2SO3)c(HSO3-)c(H+)c(OH-)【答案】D【解析】A项,H2SO3是二元弱酸,在溶液中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亚硫酸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H2SO3H+HSO3-,根据图象可知,pH=7时,亚硫酸氢根离子浓度等于亚硫酸根离子浓度,Ka1= c(H+)=10-7,故A正
9、确;B项,在0.10 molL-1 H2SO3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H+)=c(HSO3-)+2c(SO32-)+c(OH-),将电苻守恒式两边都乘c(H+)可得:c2(H+)=c(H+)c(HSO3-)+2c(H+)c(SO32-)+c(H+)c(OH-),Kw=c(H+)c(OH-),所以c2(H+)=c(H+)c(HSO3-)+2c(H+)c(SO32-)+Kw,故B正确;C项,溶液的pH=7时显中性,所以c(OH-)=c(H+),根据图象知,溶液中含有SO32-和HSO3-,存在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是缓冲溶液加入少量稀盐酸,溶液pH的变化较小,pH为4.0的溶液中只存在HSO3
10、-的电离,滴入相同量稀盐酸造成的溶液pH变化较大,故C正确;D项,在pH=2.0的溶液中,根据图象曲线可知c(HSO3-)c(H2SO3),正确的离子浓度大小为:c(HSO3-)c(H2SO3)c(H+)c(OH-),故D错误;故选D。12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一种安全稳定、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工业上通过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铵和盐酸的方法制备,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电极接电源的负极,在b极区流出的Y溶液是稀盐酸B二氧化氯发生器中排出的X溶液中溶质主要为NaCl和NaOHC电解过程中二氧化氯发生器中产生2.24L(标准状况)NH3,则b极产生0.6gH2D电解池a
11、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H4+-6e-+4OH-+3Cl-=NCl3+4H2O【答案】D【解析】A项,电解池右边产生氢气,则b电极接电源的负极,在b极区氢离子得电子产生氢气,氯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左边,盐酸变稀,则流出的Y溶液是稀盐酸,选项A正确;B项,二氧化氯发生器中发生的反应为:NCl3+6NaClO2+3H2O=3NaCl+3NaOH+6ClO2+NH3,则排出的X溶液中溶质主要为NaCl和NaOH,选项B正确;C项,电解过程中二氧化氯发生器中产生2.24L(标准状况)NH3,根据反应NCl3+6NaClO2+3H2O=3NaCl+3NaOH+6ClO2+NH3,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
12、6mol,则b极产生0.6gH2,选项C正确;D项,电解池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H4+-6e-+4H2O +3Cl-=NCl3+4H+,选项D不正确。故选D。13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m、n、p、q;r、t、u 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u为葡萄酒中的抑菌成分;25 ,0.01 mol/L的v溶液中:= 1.010-10。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WYZXBW,Y分別与X元素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沸点: Y WCZ2Y和ZX都只存在离子键Dv能抑制水的电离,u能促进水的电离【答案】D【解析】25 ,0.01
13、 mol/L的v溶液中:= 1.010-10,说明v是一元强碱,v是NaOH;u为葡萄酒中的抑菌成分,u是SO2;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Y、Z、W分别是H、O、Na、S四种元素。A项,简单离子半径:S2-O2-Na+H+,故A正确;B项,H2O的沸点大于H2S,故B正确;C项,Na2O、NaH只存在离子键,故C正确;D项,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是亚硫酸,能抑制水的电离,故D错误。故选D。第卷 (非选择题 共58分)二、必做题(本题共3小题,共43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26(14分) 某小组同学欲探究NH3的催化氧化反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A、B装置可选用的药品:浓氨水、H
14、2O2溶液、蒸馏水、NaOH固体、MnO2。(1)NH3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2)甲、乙两同学分别按上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装置G中的溶液都变成蓝色。甲观察到装置F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乙观察到装置F中只有白烟生成,白烟的成分是_(填化学式)。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装置G中溶液变成蓝色的原因:_ _。(3)为帮助乙实现在装置F中也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可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甲认为可调节K1和K2控制A、B装置中的产气量,应_(填“增加”或“减少”)装置A中的产气量,或_(填“增加”或“减少”)装置B中的产气量。乙认为可在装置E、F间增加置,该装置可以是_(填字
15、母序号)。(4)为实现该反应,也可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替换题.给装置中虚线框部分,化合物X为_;NH4HCO3的作用是_。【答案】(1)4NH3+5O24NO+6H2O(2分)(2)2NO + O2=2NO2(2分) NH4NO3(1分)3Cu + 8H+ +2NO3- =3Cu2+2NO +4H2O(2分)(3)增加(1分) 减少(1分) abc(2分)(4)Na2O2 (1分) NH4HCO3受热分解放出NH3;同时放出的CO2 和H2O分别与Na2O2反应生成O2(2分)【解析】(1)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氨气中-3价的氮被氧气氧化成显+2价的一氧化氮,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
16、6H2O;(2)氨气发生了催化氧化的产物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极易和氧气化合为二氧化氮,即2NO+O2=2NO2;所以装置F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乙观察到装置F中只有白烟生成,白烟是由于氨气和硝酸反应NH3+HNO3=NH4NO3,生成了白色的NH4NO3固体;在装置G中,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获得硝酸,金属铜和硝酸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实质是:3Cu+8H+2NO3-=3Cu2+2NO+4H2O;(3)为了充分氧化氨气,氧气需过量,故需增加氧气的量或减少氨气的量。由气体的干燥装置可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化学高考模拟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英语化学冲刺卷含答案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