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0).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10).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1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Si-28 S-32 P-31 Cl-35.5 Fe-56 Cu-64 As-75 Se-79 Br-80 Ag-108第卷 (选择题 共42分)一、 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求的)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砖瓦、陶瓷、渣土、普通一次性电池、鱼骨等属于其他垃圾B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阴极的阳极保护法C门捷列夫根据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制出了第一张元
2、素元素周期律D石灰乳与海水混合,过滤得Mg(OH)2,将其溶于盐酸,再蒸发结晶得到MgCl2,电解熔融MgCl2可得到金属镁【答案】B【解析】A项,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瓷器碎片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是其他垃圾,普通一次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故A错误;B项,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B错误;C项,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门捷列夫制作的,是根据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而制作的,故C正确;D项,蒸发氯化镁溶液时氯化镁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HCl,加热促进盐酸挥发,所以蒸干氯化镁溶液得到的固体不是氯化镁而使氢氧化镁,故D错误。8螺环化合物具有抗菌活性,用其
3、制成的药物不易产生抗药性,螺3,4辛烷的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螺3,4辛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8H16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C与2甲基3庚烯互为同分异构体D一氯代物有4种结构【答案】D【解析】A项,根据螺3.4辛烷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8H14,故A错误;B项,.因为螺3.4辛烷属于环烷烃,分子中所有的8个碳原子均为sp3杂化,所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C项,2甲基3庚烯的分子式为C8H16,两者分子式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项,由螺3.4辛烷的结构简式可知其中含有4种类型的氢,所以一氯代物有4种结构,故D正确;故选D。9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疾药,为无色针
4、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C,热稳定性差。已知:乙醚沸点为35C。提取青蒿素的主要工艺为:下列有关此工艺操作不正确的是A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取率B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C操作是蒸馏,利用了乙醚与青蒿素的沸点相差较大D操作的主要过程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答案】D【解析】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可以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用乙醚对青蒿素进行浸取后,过滤,可得滤液和滤渣,提取液经过蒸馏后可得青蒿素的粗品,对粗品可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5、可得精品。A项,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取率,故A正确;B项, 操作为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故B正确;C项,操作是蒸馏,利用了乙醚与青高素的沸点相差较大,故C正确;D项, 根据给定信息可知,青蒿素在水中几乎不溶,因此操作的主要过程不是加水溶解,可加95%的乙醇溶解,再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故D错误;故选D。10捕获二氧化碳生成甲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标准状况下,22.4 L CO2中所含的电子数目为16NAB10.1 g N(C2H5)3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2.1NAC2 mol Au与2
6、mol H2中所含的分子数目均为2NAD100 g 46%的甲酸水溶液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5NA【答案】D【解析】A项,标准状况下,22.4LCO2的物质的量为1mol,1个CO2分子中含有682=22个电子,则22.4LCO2含有22mol电子,其电子数目为22 NA,A错误;B项,N(C2H5)3的结构式为,所含的化学键中C-N和C-H均为极性共价键,1mol N(C2H5)3中含有18mol极性共价键,10.1g N(C2H5)3,其物质的量为0.1mol,则其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1.8mol,数目为1.8NA,B错误;C项,Au为金属单质,不含有分子,2molAu中不含有分子,C
7、错误;D项,100 g 46%的甲酸水溶液,则甲酸质量为46g,则其物质的量为1mol,分子中含有2molO原子;水的质量为100g-46g=54g,其物质的量为3mol,则含有3mol O原子,总共含有5mol O原子,其数目为5NA,D正确;故选D。10已知氢化钠(NaH)可由氢气和钠在高温下化合形成,其使用需要惰性环境,遇水放出易燃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用向下排空气法可以收集得到一定量的H2B氢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若出现黑色变红色现象,则说明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H2C氢化钠在无水条件下除去钢铁表面铁锈的反应方程式为
8、3 NaH+Fe2O32Fe+3NaOHD锌和盐酸反应后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后,与钠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纯净的NaH【答案】D【解析】A项,氢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用向下排空气法可以收集得到一定量的H2,故A正确;B项,氢气能还原氧化铜生成Cu,氢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若出现黑色变红色现象,则说明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H2,故B正确;C项,NaH具有强还原性,能与Fe2O3生成Fe和NaOH,反应方程式为:3NaH+Fe2O32Fe+3NaOH,故C正确;D项,锌和盐酸反应后的气体中含有氢气、HCl、水蒸
9、气,浓硫酸干燥除去了水蒸气,还含有氢气和HCl,所以应该先除去HCl、再用浓硫酸干燥,然后与钠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纯净的NaH,故D错误。故选D。11常温下,0.1molL-1的H2A溶液中各种微粒浓度的对数值(lgc)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H2A是二元弱酸B. HA-H+A2-的电离平衡常数Ka=10-12C. 0.1molL-1的H2A溶液中:c(H+)=c(HA-)+2c(A2-)+c(OH-)D. pH=4.2 时:c(HA-)=c(A2-)c(H+)c(H2A)c(OH-)【答案】B【解析】A项, 溶液中存在H2A、H+、HA-、A2-,说明H2A是二元弱酸,A正
10、确;B项, HA-H+A2-的电离平衡常数Ka=c(H)=10-4.2,B不正确;C项, 0.1molL-1的H2A溶液中:c(H+)=c(HA-)+2c(A2-)+c(OH-),C正确;D项, 由图可知pH=4.2时:c(HA-)=c(A2-)c(H+)c(H2A)c(OH-),D正确。12氨硼烷(NH3BH3)电池可在常温下工作,装置如图所示。未加入氨硼烷之前,两极室质量相等,电池反应为NH3BH3+3H2O2NH4BO2+4H2O。已知两极室中电解质足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H2B电池工作时,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负极移动C电池工作时,正、负极分别放出H2和NH3D
11、工作一段时间后,若左右两极室质量差为1.9 g,则电路中转移0.6 mol电子【答案】D【解析】A项,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H2O2+6H+6e-=6H2O,没有气体生成,A项错误;B项,原电池工作时,氢离子作为阳离子向正极移动,B项错误;C项,两电极反应分别为:3H2O2+6H+6e-=6H2O、NH3BH3+2H2O-6e-=NH4BO2+6H+;两极均没有气体生成,C项错误;D项,从电极反应式来看,如有6mol电子转移,则左极室质量增加31g-6g=25g,右极室质量增加6g,两极室质量之差为19g,所以当左右两室质量差为1.9g时,电路中转移0.6mol电子,D项正确;故选D。13X
12、、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e、g、h、i、j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i常温常压下为液体,其余均为无色气体。e的摩尔质量为g的2倍,f是元素Z的单质,g物质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h的组成元素位于同一主族。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YZWXB热稳定性:ig, 沸点:ieCY与W的含氧酸均是强酸Dh与j均为酸性氧化物【答案】B【解析】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e、g、h、i、j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常压下i为液体,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因此i为水H2O;e的摩尔质量为g的2倍,f是元素Z的单质,g物质能使湿润
13、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g是NH3。根据转化关系图判断e是H2S,f是氧气,g是NH3,j是NO,h是SO2。所以X、Y、Z、W分别是H、N、O、S。A项,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的大小XZKsp(AgSCN),使得实验中消耗的AgSCN偏多,根据(7)的计算原理可知,会使测定结果将偏低。27(14分) CoCl2可用于电镀,是一种性能优越的电池前驱材料,由含钴矿(Co元素主要以Co2O3、CoO存在,还含有Fe、Si、Cu、Zn、Mn、Ni、Mg、Ca元素)制取氯化钴晶体的一种工艺
14、流程如下:已知:焦亚硫酸钠Na2S2O5,常做食品抗氧化剂。CaF2、MgF2难溶于水。CoCl26H2O熔点86,易溶于水、乙醚等;常温下稳定无毒,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变成有毒的无水氯化钴。部分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的pH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的名称为_,NaClO3具有氧化性,其名称为_。(2)浸取中加入Na2S2O5的作用是_。(3)滤液1中加入NaClO3的作用是_,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4)加入Na2CO3溶液生成滤渣2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_。(5)滤渣3主要成分为_(写化学式)。滤液3经过多次萃取与反萃取制备CoCl2晶体(6)滤液3中加入萃取剂I,然后用稀盐酸
15、反萃取的目的是_。(7)制备晶体CoCl26H2O,需在减压环境下烘干的原因是_。【答案】(1)过滤(1分) 氯酸钠 (1分) (2)将+3价钴还原为+2价钴(1分) (3)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便于分离(1分) 6Fe2+ClO3-+6H+=6Fe3+Cl-+3H2O(2分) (4)2Fe3+3CO32-+3H2O=2Fe(OH)3+3CO2(2分) (5)CaF2、MgF2(2分) (6)分离出溶液中的Mn2+、Cu2+、Zn2+,回收利用(2分) (7)降低烘干温度,防止产品分解产生有毒的无水氯化钴(2分) 【解析】(1)操作后得到滤液和滤渣,故操作为过滤;NaClO3中氯为+5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化学高考模拟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模拟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英语化学冲刺卷含答案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