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汇编一 2.pdf
《2022年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汇编一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汇编一 2.pdf(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 2 溶解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重点和难点重点 :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难点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实验准备投影仪、坐标纸、汽水两瓶、火柴、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澄清的石灰水。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教师: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议论纷纷)教师:你可能暂时还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你
2、就会从中找到答案。在前面的活动与探究中,所用的水均为20 mL,其中溶解NaCl 与 KNO3的质量是否相同?学生甲:不相同。乙:不加热时,二者相近。丙:加热后,等量水中溶解的KNO3要多。教师:大家回答得都很好。我们如何来定量地描述KNO3与 NaCl 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呢?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8 页学生:溶解度。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什么叫溶解度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溶解度的概念。学生:(大声朗读)(教师板书)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 溶剂(通常溶
3、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教师:在教材P36,表 9-1 ,给出了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大家查一查 20 时 NaCl 的溶解度。学生甲:(很快找出答案)36.0 。乙:不对,应该是36.0 g ,溶解度有单位,单位是g。教师:(表扬乙,肯定甲)乙同学回答得很准确, 溶解度有单位。“在20 时,NaCl 的溶解度为36.0 g 。”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呢?学生:(踊跃发言)甲:在 20 时 ,36.0 gNaCl在 100 g 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乙:在 20 时, 10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36.0 g NaCl 。让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喜悦。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
4、,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个要素:指明一定温度;溶剂为100 g ;必须达到饱和状态;单位为g。及时小结,纠正偏差。学习了溶解度的概念,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相信你会做!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巩固练习(投影)。查表 9-1,完成下列练习。120 时 ,KNO3的溶解度为,60 时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下列有关 NaCl 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A20 时, 18.0 g NaCl溶解在 50 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20 时,NaCl 的溶解度为 18.0 g 。B36.0 g NaCl溶解在 100 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NaCl 的溶解度为 36.0 g C20 时,
5、36.0 g NaCl 溶解在 100 g 水中,20 时, NaCl 的溶解度为36.0 通过习题,及时巩固新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8 页g D20 时 ,10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36.0 g NaCl,20 时, NaCl 的溶解度为36.0 g 。(教师巡回指导后,请学生代表说出答案,简单点评)教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 往往会遇到“易溶”“微溶”“难溶”等一些概念,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通过阅读P36 “资料”寻找答案。我们知道,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同一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
6、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可以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与探究:学习绘制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方法。教师简单介绍方法,学生结合表9-1 分组绘制 NaCl、KCl、KNO3的溶解度曲线,教师巡回指导, 然后展示交流, 分享快乐 , 结合学生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及教材中图9-12 ,分组讨论、交流。(投影)你所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何特点,为什么?从你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图上能否找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 、85 时的溶解度?如果能,请找出,你是怎样查找的?从图 9-12 中,你能比较出45 时 KCl、KNO3的溶解度大小吗?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汇报展示,教师小结归纳)教
7、师: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也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巩固练习(投影)亲自动手,自主参与,乐于探究。教师:除了固体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外,生活中气体溶解在水中的现象也很多,你能举出一些实例吗?学生甲:鱼儿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有O2。乙:烧开水时,水未沸腾时也冒气泡。丙:把汽水瓶打开,有大量气泡产生。教师: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以上现象均说明了气体能溶解在水中的事实。( 展联系生活实际,引出新知,气氛活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
8、,共 48 页示两瓶汽水,取其中一瓶不打开,摇晃,然后打开,学生观察现象) 教师: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不打开时,无明显现象,打开后有大量气泡产生。教师:为什么打开后产生气泡,而不打开时没有。学生:打开后,压强减小,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教师: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压强减小,溶解度减小。刚才一位同学说汽水中冒出的气体为CO2,你能用实验方法将其检验出来吗?学生:(上台演示)教师:(加以肯定,给予激励性评价)烧开水时,水未开时就看到水中冒气泡,这些气泡是什么?(贴近生活)学生:水中溶解的空气。教师: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
9、度变小。教师小结: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与压强的影响。教师:我们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解决我们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现在问题来了!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巩固练习:(投影)夏天,阵雨来临之前,鱼塘里的鱼常会出现“浮头”现象,你知道为什么吗?假如你承包了这个鱼塘,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教师:(肯定学生的种种措施)整理与归纳:(师生共同进行)怎样表示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如何表示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获得哪些信息?影响气体的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课后练习:教科书40 页第 2、3、4 题及 41 页第 9 题。利用所学,解决问题,关注生活。课题 2 溶解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精选学习资
10、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8 页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图)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重点和难点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实验准备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不超
11、过5 人。每组准备器材:烧杯2 个(各装20 mL 水)、玻璃棒1 根、 5 g NaCl (预先称好)、5 g KNO3 4 包(预先称好)、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火柴、量筒、胶头滴管。CAI 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激趣设境,问题导入师生互动: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了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盐);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盐);小槐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盐), 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以俗语作导语, 由生活经验作铺垫, 学生感到自然亲切,着力创设快乐课堂。问题探
12、究,得出结论小组讨论,提出假设。NaCl 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阅读 P33,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方案源于教材, 形式却别于教材,更显直观、生动。注重交流合作, 掌握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48 页投影方案,交流共享。动手实验,观察记录。上台展示,投影结论。5 g NaCl能溶解在 20 mL 水中; 10 g NaCl不能溶解在20 mL 水中,杯底有少许固体NaCl。即 NaCl 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误导结论,延伸探究。“NaCl 不能无限制溶解在水中”这句话是否正确?教师有意漏
13、读“一定量”三个字,引起学生质疑猜想。增补方案,实验发现(画出实验简图)。观察记录,感悟要素“一定量”。课件演示,动画要素(“一定量”飞入片中)。NaCl 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师生互动,齐声朗读)。观区分“溶”与“不溶”的依据杯底是否有未溶固体溶质。通过追究教师“疏忽”增补方案, 动手实验,使学生关注、 重视“一定量”这个要素。充分发挥教师“引”的作用。陌生物质,引发探究KNO3为实验室里化学药品,它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将熟悉物质转向陌生物质,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发现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14、- - -第 6 页,共 48 页如法炮制,小组探究。全班展示,投影结论。KNO3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性。话锋一转,激发探究温度改变,杯底没溶的KNO3固体能否继续溶解?加热搅拌,实验发现,杯底未见KNO3固体。再设疑问,趣味探究,此温下再加5 g KNO3,能否再溶?实验发现,过一会儿,杯底未见KNO3固体,即全溶。回归原温,静观其变。课件演示,动画要素(“一定温度”飞入片中)。一定温度下,KNO3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跳出束缚,另起炉灶,激起学生更高的探究热情。阅读理解,形成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
15、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在活动与探究得出结论上作文章, 为轻松写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的方法做了很好过渡。增补结论,领悟涵义室温, 5 g NaCl在 20 mL 水中得不饱和溶液+5 g NaCl室温, 10 g NaCl在 20 mL 水中得到饱和溶液和少许NaCl 固体+5 mL 水室温, 10 g NaCl在 25 mL 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室温, 5 g KNO3在 20 mL 水中得不饱和溶液+5 g KNO3室温, 10 g KNO3在 20 mL 水中得到饱和溶液和少许KNO3固体升高温度升高温度下, 10 g KNO3在 20 mL 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精选学习资料 - -
16、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48 页分析归纳,课件演示饱和溶液二要素:“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提炼升华,促进类化,构建体系。深化探究,激活思维室温下, 10 g KNO3在 20 mL 水中溶液达到饱和,升高温度,杯底KNO3固体继续溶解,且又溶解了 5 g KNO3;冷却到室温, 20 mL 水溶解 KNO3的质量不超过10 g ,此时多余的KNO3会怎样?(观察杯中KNO3晶体和课本上图9-11 ,阅读感悟,请生上台投影KNO3晶体)探究发现,联想顿悟观察玻璃片上的白色斑迹。观察教材上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过程图。联想:炒菜时,菜
17、汤在锅里蒸发, 锅底上有白色斑迹; 运动出汗衣服上会出现白色斑迹,学以致用,趣味延伸练习:教材P40,习题 1、5、6。家庭小实验:制取明矾晶体(P40)。创设新的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提升学生质疑能力。课题 1 溶液的形成 ( 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48 页重点和难点重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比较。难点:评价实验方案。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在水中
18、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实验准备演示用品:底部用石蜡粘着一小木块的烧杯、NaOH 固体、水、玻璃棒、药匙。分组实验用品:三只各装有100 mL 水的烧杯、三份质量相同的固体NaCl、 NH4NO3、NaOH 、药匙、温度计。投影仪及相关图片(或自制动画)。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教师演示趣味实验:向烧杯(底部粘有一小木块)中注入半杯水,加入三匙NaOH 并不断搅拌。教师: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烧杯底部粘着的木块掉下来了。讨论与交流:烧杯底部的小木块脱落,猜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 可能是 NaOH 加入水中溶解时, 水溶液的温度升高,使烧杯底部的石蜡熔化,因而木块掉下来了。
19、学生:是不是所有的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都会升高?学生: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为什么会升高?教师:下面我们就围绕同学们的猜想和疑惑来进行研究。创设实验情景, 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与探究 ( 一):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阅读有关教材,明确活动目标、实验用品。学生:我们的活动目标是探究NaCl、NH4NO3、NaOH 溶解于水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学生:实验用品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NaCl、NH4NO3、NaOH 。实验目的和实验用品对学生设计方案有提示作用。学生自主参与, 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4
20、8 页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我组的实验方案是先测出水的温度,再向水中加入溶质,等溶质溶解后测出水溶液的温度。若水溶液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则物质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的,反之是吸热。教师:同学们的实验思路是正确的。下面我提供一个设计方案,请同学们参考。阅读教师提供的实验方案。(1)取三只烧杯,各注入100 mL 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2)将两药匙 NaCl、NH4NO3、NaOH 分别加入上述三只烧杯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3)用手背小心触摸三只烧杯的外壁,有什么感觉?(4)把实验后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内。(5)计算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填入下表中。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测
21、量的温度 /温度的变化 ( 与水相比 ) 水氯化钠溶液硝酸铵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各小组将老师提供的方案与自己的方案比较,谁的方案更佳?说出你的理由。你在以后设计实验方案时应注意什么?学生:老师所用的水都是100 mL,三次所加的溶质的质量也相同。因此老师的方案更好。教师:假若很少很少的溶质加到大量的水中,水的温度变化情况可能是怎样的呢?学生:这样可能水溶解的物质太少,水形成溶液后的温度变化不明显,测不出物质溶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学生: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必须对实验条件作周密的考虑。教师:我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实验方案设计中,要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分组实验,填写有关表格。(表格见
22、上)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通过比较,意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48 页交流各组实验所得的结论。学生: NaCl 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变化不大;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NaOH 溶于时放出热量。活动与探究 ( 二) :尽可能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对下列问题任选一个进行探究。设想一种实验方案验证NaOH 溶于水时大量放热。设想一种实验方案验证NH4NO3溶于水时大量吸热。设想一种实验方案既能验证NaOH 溶于水时放热,又能验证NH4NO3溶于水吸热。讨论与交流:交流各组的设想。学生:在玻璃杯底部
23、用石蜡粘上小木块,就可用来验证NaOH 溶于水时大量放热。学生:在小木块上洒一些水,再放上一个玻璃杯,即可验证NH4NO3溶于水时大量吸热。学生:将用过的小玻璃瓶用合适的橡皮塞密封,在橡皮塞上安上一支用完的透明圆珠笔芯,既能验证 NaOH 溶于水时放热,又能验证NH4NO3溶于水吸热。,教师:同学们的设想是否正确,有待于实践的检验,请同学们课外继续去探讨。我们看哪些组的同学完成得出色,完成得好的组将有一份纪念品。拉近化学与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反思与评价:比较活动与探究(一)中的实验方案与活动与探究(二)中的实验设想,说出它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学生:(一)中用到了温度计,适合于测量任
24、一物质溶解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学生:用生活中的代用品做实验,只有温度有很大的变化,才有明确的实验现象。,教师:你们是最棒的!只要我们善于比较、善于分析,说不定未来的科学家就诞生在你们中间。教师:刚才我们探究了几种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那么为什么物质溶于水时温度会发生变化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1 页内容。师生共同分析:溶质溶解于水时温度变化的实质。可投影下列图片(也可动画展示)。扩散吸热水合放热当 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降低;当 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升高;旨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恰当的表扬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动力。利用图片(或动画)变微观为宏观, 帮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精选学习资料 - -
25、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48 页当 Q吸=Q放:水溶液的温度不变。反思与小结在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课外拓展实验验证活动与探究(二)中你所设计的方案的可行性,填写下列表格。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结论课题 1 溶液的形成 (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重点和难点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难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汇编一 2022 新人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教案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