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全册教案导学案【含教案预习案探究案课后练习及答案27课时】 .pdf
《2022年最新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全册教案导学案【含教案预习案探究案课后练习及答案27课时】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全册教案导学案【含教案预习案探究案课后练习及答案27课时】 .pdf(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全册教案导学案目 录第 1 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第 2 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 3 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 4 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 5 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 6 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第 7 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 8 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 9 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第 10 课 鸦片战争第 11 课 太平天国运动第 12 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 13 课 辛亥革命第 14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第 15 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第 16 课 抗日战争第 17 课 解放战争第 18 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2、-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6 页第 19 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 20 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 21 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 22 课 祖国统一大业第 23 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 24 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第 25 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第 26 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第 27 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第 1 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情况、特点及影响。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两个主要问题: 一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二是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明确的主要概念
3、有二个 : 宗法制和分封制。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 掌握重要概念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等 ; 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分析并理解三者之间的渊源继承关系。2. 能力目标 : 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并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懂得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懂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等与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 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 理解中国当今改革的必要性和挑战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6 页三、教学重点难
4、点重点: 分封制、宗法制难点: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四、学情分析这一时期年代较为久远, 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 一些概念上的理解也显得深奥困难些。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补充适当的资料如文字、实例、实物、图表等,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 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使学生的理解失之于空洞, 滞之于表面。五、教学方法1、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 同时配合提问、 史料阅读、 课堂讨论等方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2、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 : 预习检查、 总结疑惑情境导入
5、、 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 学生的学习准备 : 预习教材 , 完成学案课前预习部分。 初步认识本课基本知识。2. 教师的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制作 , 课前预习学案 , 课内探究学案 , 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七、课时安排 :1 课时八、教学过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6 页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及学案课前预习的完成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 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 , 同学们却是耳熟能详的
6、。 而中国国家的形成 , 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有密切的联系。大禹治水需要统一指挥和动员各地人民的力量, 加强对人民的组织管理。所以, 大禹治水和发展农业的过程就成为打破氏族部落组织, 由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 王权专制代替氏族民主, 国家行政管理逐步成长的过程。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发展, 由于战争的频繁 , 禹的权力越来越大 , 以致发展成个人专断。据说有一次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 一个首领因迟到而被禹杀了。可见, 禹似乎已不是群众的首领, 而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了。 这反映了中国早期的政治管理制度开始具备雏形, 由此导入新课 -(板书第 1 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 ( 三) 合作探究 , 精
7、讲点拨。探究点一、夏商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设问: 约公元前 2070 年, 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此时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为什么?( 让学生思考回答 ) 教师归纳总结 : 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 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 , 禹治水成功后 , 就把天下分为九州 , 派“九牧”去管理 , 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 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 还有一点值得同学们注意的就是: 禹死之后 , 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 1. 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设问: 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 这是一种退步呢 , 还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呢?原精选学习资料 - - - -
8、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6 页因何在 ? 传说中 , 禹一方面奉行“禅让”同时也积极培植儿子启的势力, 禹死后 , 虽推举伯益为首领 , 但启凭借实力夺取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 从而结束了这种军事民主制的历史 , 此后王位世袭制确立, 它通过“父死子继 , 兄终弟及”的形式 ,保持着王位在家族内部的承继, “家天下”的局面从此确立。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开始 , 它用“天下为家”的局面打破了原始社会的平等和无剥削压迫的“天下为公”的局面 , 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因为奴隶社会形态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从夏朝
9、开始就已经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 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对于夏商的政治制度 , 可以引导学生课下去搜集有关夏商的官位及其职能的文献和考古资料来进一步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最后教师给学生概括指出: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就已经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 最高的时国王 , 中央有相、卿士,地方封侯、伯 , 有臣属的方国。奴隶制的等级关系已初步确立。对后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探究点二、西周的政治制度又有哪些?有何突出特点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1、分封制设问: 西周建立后 , 为什么要建立分封制度呢 ? 西周政权刚刚建立不久 , 武王姬发即因病而亡 , 成王姬诵年幼即位 , 由其叔父周
10、公姬旦摄政。 当时, 管叔、蔡叔、霍叔作为宗亲诸侯 , 被封于殷都周围监视殷商遗民 , 谓之“三监”。他们不满周公摄政 , 勾结纣王之子武庚及东夷部族发动叛乱。周公毅然平定内乱、率部出师东征, 西周政权才得以稳定。面对周初出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6 页的内外叛乱 , 周公敏锐地意识到 , 没有一套完善的典章礼仪制度和宗法等级秩序,单靠武力征服或刑罚镇压是不能实现社会安定和国家大治的。为此, 他主持进行大规模的立法活动 , 建立起一套典章礼仪制度与宗法等级秩序。设问: 分封制度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
11、1)、主要内容及特点讲解分封制时 , 可以先给出学生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据史料记载 , 周武王病死后 , 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 , 武王弟周公旦辅政 , 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 对周公极为不满 , 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 拉拢二叔 , 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 , 经过三年苦战 , 才被平定。战后, 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 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 , “封建亲戚 , 以蕃屏周”。材料二据史料记载 , 周初封建的诸侯 , 主要是同姓 (姬姓) 子弟; 荀子 ?儒效篇说: 周公“兼制天下 , 立七十一国 ,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左传 ?昭公二十
12、八年 也说: “昔武王克商 , 光有天下 , 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 , 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皆举亲也。”设问 : 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哪? 通过阅读材料 ,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习惯。最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提供西周分封形势图 , 得出以下认识 : 周朝对建国的元老、 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大分封。 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亲戚 , 以蕃屏周” 。封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封建制度。分封的办法是把王畿首都地区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亲属、功臣、元老, 建立起诸侯国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3、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6 页以镇守疆土 , 保卫王室。在“分封制”下, 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 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 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 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 诸侯与周王室的关系是 : 周天子是最高的统治者 , 诸侯是天子的臣属 , 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定期朝见天子 , 并向天子纳贡 , 带兵随天子作战。诸侯国像屏障一样拱守在周王室周围, 和睦四方 , 安天下。周初 , 从武王到成王共分封大小71 个诸侯国。其中主要有教师挂图 , 并指出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在东方分封了鲁、齐等国; 在北方分封了燕等国 ; 在
14、南方分封了吴、楚等国 ; 在中原分封了郑、晋、卫、宋等国。西周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最后通过学习让学生研讨一下分封制的作用。( 可让学生课前准备 , 事先查找资料 ) 2. 作用及发展演变教师在上课时做一下指导。然后根据教师自己查找的资料和有关文献做以下概述 : 首先, 分封制大封同姓子弟、 功臣及古帝王之后 , 让他们在自己的诸侯国内享有一定的特权 , 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政治、 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建设 , 这就避免了类似于管叔及蔡叔的事情的发生, 暂时地满足了西周奴隶主贵族的欲望及要求, 缓和了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 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
15、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 疆以周索”或“启以夏政, 疆以戎索” , 要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 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通过这些措施 , 极大地缓和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矛盾, 降低了殷民及其他族人的反抗情绪 , 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其次,在西周王朝的四周分布着肃慎、山戎、鬼方、羌、濮越等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6 页族经常性地侵扰西周的边界, 掠夺财富 , 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 派王室贵族等直接管理 , 一方面直接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
16、 对一些少数民族以及一些外族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边疆地区与王畿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交流, 加速先进文化及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从而为抵御外侮 , 巩固边防提供坚强的物质后盾, 起到其应该起的作用。 像太王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 在太湖沿岸建立吴国。 他们与当地人民结合 , 不但对开发吴越作出了贡献 , 而且还加强了对巴、濮、越、邓等部的控制。最终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受分封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后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 但一般是世袭, 一些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 春秋时期 , 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 , “礼乐征伐
17、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 ,“分封制”开始破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 取消“分封制” , 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在实行分封制的同时 , 西周实行了宗法制度 ,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2、 、西周的宗法制设问: 什么是宗法制 ? (1) 、含义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渊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父权家族和宗族制度, 是在中国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形成过程中, 为调整人们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 维护其伦理道德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 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家族和宗族集团的法律规范。设问: 宗法制基本原则及特点是什么呢? 精选学习资料 -
18、-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6 页(2) 、 特点及基本原则可先让学生看以下图表, 然后让学生回答。利用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西周宗法制度的特点和基本原则; 明确大宗、小宗的概念 , 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结合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和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讲解宗法制度是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宗法关系, 建立了一套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统治制度。 这是一种从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征的权力分配制。宗法制的基本规则, 是将每个宗族中的嫡长子一支确立为大宗, 居于同宗中的支配地位或主导地位; 而把其他庶子分立为小宗 , 处于大宗的
19、从属地位或次要地位; 宗主照例由大宗担任 , 并且世袭继承。因此 , 宗法制从一产生时起 , 就是基于确定继承顺序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制度, 以巩固奴隶主的统治。教师讲解图后 , 讲一步归纳要点如下嫡长子继承 , 其余子分封。构成了“王臣公 , 公臣大夫 , 大夫臣士”的等级制度。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构成统治阶级, 士以下的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阶级。(3) 实质及作用设问: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如何?宗法制度实质是什么 ? 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周天子以“受命于天”自居, 号称“天之元子”, 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 , 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 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 , 其他庶子
20、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各地诸侯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 , 其王位也由嫡长子世袭继承, 其余庶子则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在自己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 其封爵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6 页其他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这样, 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 , 便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主贵族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既是大小宗关系 , 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都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 并有义务尽其纳贡、服役等责任。周天子位居金字塔顶端, 不仅是所
21、有姬姓宗族的大宗, 而且通过“同姓不婚”、 “娶于异姓”的联姻原则 , 又成为有甥舅关系的异姓宗族的共主。于是 , 宗法等级制度遂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四) 反思总结 , 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 :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 发导学案、布置预习。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都知道博大精深、源远流传 , 那么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又具有什么特点呢?下节课将要学习 , 请同学们预习 , 着重预习秦朝如何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并完成本节的课前预习部分作业。设计意图
22、: 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 , 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九、板书设计第 1 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二、西周的分封制主要内容及特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6 页 2.作用及发展演变三、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 2. 特点及基本原则 3.实质及作用十、教学反思在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 夏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国家政权。 禹是夏朝的开国之君 , 并开创了父传子的“家天下”制度。这是从氏族社会的民主管理向国家行政管理过渡的历史转折。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
23、制度。西周统治者以宗法制度为基础, 创建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 即分封制度。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 , 便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主贵族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 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既是大小宗关系 , 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都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 并有义务尽其纳贡、服役等责任。宗法等级制度遂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理念 , 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注重自主学习、实践体验、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在此过程中, 设置情境、创设问题 , 巧妙地将历史学习的方法与教学结合起来, 在潜移默化之中 , 实现“基础知识、能力与
24、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十一、学案设计第一单元第1 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 初步了解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表现、特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6 页二、预习内容 1、西周的建立 : 年, 伐 灭商, 建立周朝。2、内容 : 周王把王畿外的分别授予。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同时, 诸侯在内 , 又对 实行再分封。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 , 形成了的森严等级的秩序。诸侯有为周天子、 、和的义务。 受封的诸侯在
25、自己的领地内, 享有相当大的, 如、 、等。3、影响 :(1) 积极方面 : 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 扩大统治区域 , 形成对周王室 , 加强了周王朝的统治 , 巩固了王权。(2) 消极方面 : 西周后期势力日益强大, 衰弱, 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重要原因 ; 4、影响 :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 , 通过你的自主学习 , 你还有哪些疑惑 , 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 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36 页一、学习目标说出重要概念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等 ; 说出王位世袭制、 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含教案预习案探究案课后练习及答案27课时 2022年最新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全册教案导学案【含教案预习案探究案课后练习及答案27课时】 2022 最新 新人 高中历史 必修 教案 导学案 预习 探究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378581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