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陷入传销的心理学解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陷入传销的心理学解读.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近年来很多大学毕业生或在校大学生参加了 非法传销活动,有逐年上升趋势,对社会、家庭和学 校都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那么大学生为什么会 陷入传销无法自拔?笔者就试着从心理学的视角去 解读大学生在就业中陷入传销的现象,为更深入地 认知和根治传销活动打下基础. 1 大学生陷入传销现象以及危害性 什么是传销呢?根据国务院2005年8月颁布 的禁止传销条例规定,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 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 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 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 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 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1 .随着大学生就
2、业压力的 增大,陷入传销现象频频发生,产生了严重的社会 危害性.例如:2014年陕西省西安市在一次专项行 动中抓获400余名传销人员,清理多处传销窝点. 后经警方调查发现,其中约有四成为大学生.开封 警方捣毁一个传销窝点,教育并驱散了11名传销 人员,而这11名传销人员清一色均是外地大学生. 据有关部门估计,参与传销的群众中具有大学学历 的占30%,其中在校大学生又占5% 2 .又例如:发生 在重庆市的“欧丽曼”非法传销案涉及全国13所高 校约200名大学生 3 ,据统计,传销人员中80%是在 校或刚毕业大学生,有的甚至具有研究生学历.各 省基本上都有一些传销窝点,范围广,涉及的大学 生人数多
3、,就是因为大多数成员都具有自愿性质, 窝点的流动性较强,管理上有难度,所以通常难以 彻底根除或解散. 日益猖獗的传销活动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 响可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的打击,就像一个社会的 毒瘤,牵挂着每一个人的神经,这种危害性体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在经济学意义上,它动摇市 场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传销主要是以欺骗为手 段,而市场经济的竞争和合作都是以信任为基础 的,传销活动把市场经济引向一条不归路,引发人 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第二在社会学意义上,它动 摇了社会的稳定. 传销一般都是欺骗自己的朋友、 亲友或同学,甚至是自己的妻儿,这些人在社会关 系网上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一旦参与了,家庭
4、就 会面临着瓦解,妻离子散、众叛亲离现象常常会发 生在传销者身上.第三在心理学意义上,它破坏了 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传销活动中,他们做的每一件 事都被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把别人陷入苦海说成是 一种拯救,去除了人的个性化,集体狂热使他们完 全脱离了道德和法制约束,歪曲了正确的价值观 念,这种扭曲的心理状态使之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身心健康很难恢复, 影响终身. 2 大学生陷入传销现象认知的误区 为什么大学生会陷入传销现象?很多专家和老 师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但笔者认为,这些解读还 没有真正触及陷进传销的本质,不能解析其发生的 必然性. 误区一、培训内容方法吸引:我们通常会认为 传销培训内容很精彩,很丰
5、富,不然怎么会有那么 多人毅然决然地参与呢?例如:罗树林老师选取传 销谎言为研究对象,从信息语言学角度阐释这类语 言的性质、特点、功能和作用,结论是:传销谎言本 Vol.32No.3 Mar.2016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第 32 卷 第 3 期 ( 下 ) 2016 年 3 月 大学生陷入传销的心理学解读 商 圣 虎 ( 皖 西 学 院 机 械 与 电 子 工 程 学 院, 安 徽 六 安 237012) 摘 要: 众 所 周 知 大 学 生 陷 入 传 销 的
6、 危 害 性 相 当 大, 对 这 种 现 象 的 误 读 容 易 在 根 治 上 产 生 偏 差, 笔 者 从 心 理 学 的 视 角 解 读 陷 入 传 销 活 动 的 心 理 动 因, 尝 试 寻 求 反 传 销 的 心 理 策 略. 关键词: 大 学 生 传 销; 心 理 学; 斯 德 哥 尔 摩 综 合 征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3-0186-03 收稿日期:2015-10-24 基金项目: 皖 西 学 院 党 建 工 作 创 新 活 动 项 目(WXXYDJ13002) 186 - -质上是一种假信息,但同时又有高度仿真
7、的特点, 它具有诱导和控制功能,同时又有极强的破坏作用 4 .事实上,这种培训讲课只是一种语言上的影响作 用,能够煽起一时的激情,要想长期地保持作用,颠 覆已有的价值观,就是内容方法上再独特、新颖也 是做不到的. 误区二、功利主义吸引:很多人也认为,之所以 误入传销,是因为被利益所诱惑,例如,北海的 “1040工程”:鼓吹投资3800元,可回报380万元, 它有一个更大的陷阱,就是多投资多回报,鼓吹可 得到上千万元的回报,导致更多的人梦断传销、倾 家荡产. 实际上稍有常识的人也会理解这种骗局, 更可况是有一定自我判断能力的大学生们呢?他们 刚刚进入社会或在校的大学生们还没有一定的经 济基础,
8、那些高额的入会费等就是一道障碍. 误区三、生活方式吸引:传销团伙成员都是集 中生活方式,目标一致,整个传销组织就是一个狂 热的团体.让新加入者感觉到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想 帮助,直到被同化,成为坚定的信徒.另外还采用各 种手段使新加入者有集体的归属感,有家的感觉. 只要加入,其手机、身份证等被“家长”集中收走、集 中居住,一起吃饭,不许私自外出.这种集中的生活 方式会使缺乏家庭和集体温暖的人起到一定的作 用,他们会感觉到生活的充实,这里面有“相互关 爱”的成分在,但世界上还没有哪一种集体生活方 式让人如此留念,打都打不散、 无法离开的地步?学 校和部队都是集体生活比较明显的例子. 误区四、洗脑的诱
9、因:我们通常用“洗脑”来说 明传销组织对成员的影响.所谓“洗脑”通常是指, 一个人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动地放弃了自己原有的 思想、判断标准、逻辑关系、价值取向等,之后或者 保持空白或者被迫接受新的思想、判断标准、逻辑 关系、价值取向等 5 .人的大脑结构非常复杂,如果 用外在的环境来影响就能够完全“洗掉”人的前期 所有一切,重新构建另一种认知,在大脑的生理结 构没被破坏的情况下简直是不可能的,传销者原先 的知识体系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是认知的思维方式 发生了变化而已. 3 从心理的角度解析大学生陷入传销的动因 以上认知的误区不能解释大学生参与传销现 象的实质,只有在心理上去寻求原因才是最根本的 方
10、法,而“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则能准确说明大学生 为什么会那么心甘情愿地加入传销组织. 3.1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产生的条件 什么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就是在犯罪事件 中,受害人对罪犯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不仅不会 憎恨罪犯,而且还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罪犯逃脱法 律的制裁或者帮助罪犯去迫害他人,有的女性甚至 爱上罪犯 6 . 这起源于发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件 银行抢劫案.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 企图从银行抢劫失败后,绑架了银行的四名工作人 员.两名歹徒十分凶狠,人质随时可能丧命,因为以 前曾发生过的银行抢劫案中那些人质也大多凶多 吉少.歹徒把他们带到一个废弃的工厂里.很快警方 找
11、到了歹徒的藏身之所,歹徒拒绝缴械投降,并且 放了两声空枪,但更加使又累又饿的人质感到脆弱 和敏感,有一名女人质还哭了,但有一名歹徒安慰 他们,随后还给人质食物和水.经过大约6天的谈 判,两名歹徒同意释放人质,但是警方必须让开一 条逃生的路,就在歹徒推着这四名人质走出来时, 警方把他们团团围住,结果,令人惊奇的是,这四名 人质一致掩护着歹徒逃跑.警察把枪口对准准备逃 跑的歹徒时,被绑架的女人质冲上去挡在这名歹徒 的前面.但最后两名歹徒还是被抓住了.在随后的案 件审理时,这四名人质 受害者不仅拒绝出庭作 证,而且还处处维护罪犯.之后在罪犯服刑期间,这 名被绑架的女人质还嫁给了其中的一名歹徒. 之后
12、,众多的心理学家对这种“人质爱上绑架 犯”的奇特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心理学上著名 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表明任何人只要具备以 下四个条件,都有可能会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 征”. 首先受害人的生命受到威胁,随时都有可能失 去生命的危险;其次罪犯给予受害人一定的小恩小 惠,关怀、给予食物和水等,这是患上“斯德哥尔摩 综合征” 最关键的因素; 再次受害人被完全隔离,与 外界失去联系;最后受害人处于一种绝望状态,除 了服从, 无路可走.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常常会发生.例如发生在 美国著名的卡门罗事件,卡门罗囚禁了卡罗并用各 种办法折磨她,后来发现爱上了卡罗,并不再折磨 她,最后卡门罗的妻子放走
13、了她,但逃走的卡罗并 没有控诉卡门罗. 另外,1974年美国的报业大王赫 斯特的孙女被“共生解放军”绑架过,最后他的孙女 嫁给了她的绑架者,并且加入了这个组织,最后在 抢劫一家银行时被捕. 因此,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是一种心理上的病症,是从人类最本质意识上的强 迫开始,引导人行为观念的改变,从而摈弃了已有 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3.2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与大学生参与非法传销 表现的一致性 187 - -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陷入传销的过程与患上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竟然是那么的吻合.很显然, 所有人在进入传销之初都有抗拒行为,但是为何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不仅没有反抗行为,而且还
14、主动参与,成为一名传销者呢?下面我们来一步步 解析一下过程.首先,一进入传销,立马收走所有身 份证、手机等等,并且有专门的人前前后后跟着,一 有反抗, 立刻会进行殴打;其次,给予足够的关怀和 温暖,把所有恶事神圣化,增强集体归属感,瓦解个 人意志, 被同化;再次被隔离起来,都是在封闭的房 间里活动,不允许单独出外活动;最后处于一种无 助状态,集体的狂热失去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除 了顺从地参与活动,没有其他任何办法.因此,这种 一致性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学生为什么会陷入 传销而无法自拔,是因为传销者患上了“斯德哥尔 摩综合征”.这一心理疾病才是他们“爱上”传销的 最根本的原因,从而帮助传销组织者
15、进行行骗,使 组织者得到暴富的目的.人性所承受的恐惧有一条 脆弱的底线, 与加害人共同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 容易产生某种程度的认同感,这是受害人自卫的本 能,容易产生“角色认同防卫机制”,特别是在情感 上有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更容易患上此种 病症. 4 大学生就业中反传销的心理学策略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完全可以解释大学生陷 入传销活动的原因,了解了“恐惧害怕同情 帮助”这种陷入传销的整个心理过程的变化,把握 陷入传销最本质的心理特征,我们可以针对性地解 决或破坏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产生的土壤或条件, 从心理上让大学生们去抗拒传销活动,从而回归正 途. 4.1 加大宣传, 了解其危害
16、性.利用主题班会、黑板 报、宣传标语、讲座等各种途径,宣传传销危害性, 让大学生了解传销的实质,从意识上先入为主,在 潜意识中植入危害性,从源头杜绝参与的各种可能 性. 4.2 注重反思, 培养独立精神.依赖性强,喜欢盲从 是很多大学生的共同特点.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一 定要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能 力,每天都要进行反思:今天做了哪些事?学到了什 么?哪些方面做的不够好?该怎样改正?等等.这也 是认识自己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培养自己的个性特 长,便于发展自己的职业兴趣. 4.3 脚踏实地,尝试多种工作.多组织学生参加社 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磨练意志.要始终 相信“一份汗水
17、,一分收获”, “种瓜得瓜,种豆得 豆”,不要做不劳而获的人,抛弃一些不切实际的幻 想.多参加专业实习和多尝试几种工作,一步一个 脚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4.4 积极心态,锻炼直面错误的能力.每一个人都 会犯错误,有了错误不可怕,关键是在错误中要能 吸取教训,从而改正错误.要锻炼自己去伪存真,是 非判断的能力,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艰难 险阻,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轻易屈从现实,免受集体 狂热的影响,避免从众效应的发生. 4.5 慎重择业,不与骗子为伍.就业择业是一件光 明正大的事,尽量靠自己的能力在公开的场合公平 竞争.亲友、同学等的介绍要经过仔细的分析,实际 上陷入传销的参与者大多是通
18、过至亲好友介绍的, 近两年也有通过美女网友的形式招进去的,稍有常 识的人如果经过一番思考都会察觉有漏洞,但大都 基于信任的前提下被骗进去的.所以择业一定要慎 重,相信自己,经过一番前期的查询、考察,要亲身 所见为实,一旦进去也不要慌,沉着冷静,灵活应 对,寻找机会摆脱传销. 4.6 齐抓共管,制定严惩制度.全社会各部门共同 行动起来,制定严禁传销的制度,加大惩罚力度,就 像“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营造全社会都参与反 传销活动的氛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传销组织者 有威慑作用,尽可能的减少危害性. 因此,传销活动对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的危 害性都非常大,陷入传销大多数人都患上了“斯德 哥尔摩综
19、合征”,心理问题必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 去解读,大学生熟知其发生的过程,积极地在心理 上与自己做斗争,在平时的实践中多锻炼自己的心 理品质,我们相信一定会避免陷入传销现象的发 生. 参考文献: 1 高 晴. 传 销 活 动 成 因 及 治 理 对 策 初 探J. 财 经 界, 2009(11):84. 2 段 志 鹏. 大 学 生 参 与 传 销 为 什 么 屡 禁 不 止J. 先 锋 队,2015(01):40. 3 章 顺 来, 汪 芳 琳. 大 学 生 涉 足 传 销 的 成 因 及 对 策 研 究J. 淮 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2005(05):110. 4 罗 树 林. 虚 假 言 语 行 为 的 信 息 语 言 学 阐 释 以 传 销 谎 言 为 例J. 晋 中 学 院 学 报,2013(12):94. 5 罗 顺 元. 传 销“ 洗 脑” 与 电 脑 软 件 安 装 的 哲 学 思 考J. 心 智 与 计 算,2009(12):158. 6 李 娟 娟. 心 理 的 故 事(2) 改 变 心 理 学 的53 个 关 键 案 例M. 中 国 法 制 出 版 社,2014(10):77. 188 -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