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路基工程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工程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1.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路基工程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路基改良土填筑施工。2作业准备2.1 在场地规划上合理布置石灰或水泥集中堆放场地。2.2 消解作业场地和过筛设施要合理布置,遵循先消解先使用原则。2.3 做好进场石灰进场试验,确保进场材料合格。3技术要求3.1 路基全面开工前,根据工程土类性质和填料性质、压实机械条件,分别选择一定长度的试验区段进行路基填筑试验,以选定与路基填筑、压实、检测有关的工艺参数;改良土配合比等施工工艺参数;确定新的快速试验检测办法与已规定的基本试验检测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验证和优化路基填筑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参数。试验段的目的是为取得施工经验及相关参数,检验施工机械组合
2、,根据压实机械和路堤不同部位的压实标准来确定松铺厚度、混合料土的最佳含水量、达到设计要求密实度的碾压遍数等,以确定最佳的组合方案。将以上资料整理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指导此项工程的路基施工。3.2 改良土的配合比设计要根据取土场土料的塑性指数及液限、塑限等指标通过试验室进行试验确定。3.3 熟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每个施工单元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包含四个区段: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填筑试验段确定工艺验收下承层测量放样集中拌和运输填土摊铺平整碾压养生检验验收4.2 工艺流程拌和机安装土场选择改良土土组成设计土工试验机械试运转
3、与调试改良土拌和碎土机粉碎土配合比报批水泥(石灰)鉴定配合比试验水泥(消解石灰)土场集料准备N下层检测验收试验段施工报监理单位确认Y改良土摊铺、平整碾压夯实压实度检测改良土运输测量放样接缝处理养生检查验收下一道工序连续施工不连续施工边桩测设施工准备修建便道场地清理中线、高程复测地基处理及验收层厚、平整度量测与控制分层填筑沉降观测设施安置填料检验厂拌改良土生产5施工要求5.1 施工准备施工前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改良土外掺料(石灰或水泥)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
4、进行检验。5.1.1 路基填筑试验段路基全面开工前,根据工程土类性质、填料性质和压实机械条件,选择不小于100m的试验区段进行路基填筑试验。选定与路基填筑、压实、检测有关的工艺参数,改良土配合比等施工工艺参数,将以上试验资料整理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用以指导此项工程的路基施工。5.1.2 改良土配合比基床以下路堤本体及基床底层为改良土填筑,其中基床以下路堤本体的垫层为水泥改良土;路堤本体不浸水路堤为石灰改良土,浸水路堤为水泥改良土。基床底层为厚度2.3m的水泥改良土。改良土的具体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和取土场土料的塑性指数及液限、塑限等指标通过试验室进行试验确定。5.2 施工工艺5.2.1 验收下
5、承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底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进行相关工序的检测与验收),不符合标准的基底应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验收标准。5.2.2 测量放样在施工现场附近引临时水准点,并报监理审批。作业时,严格控制标高,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10m,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5.2.3 拌和改良土混合料采用稳定土拌和设备在拌和厂集中进行拌和,同时配备碎土设备消除土壤中的土块。在拌和设备内拌制改良土混合料时,应拌和均匀,混合料中不应含有大于10mm的土块和未消解石灰颗粒;并使混合料的组成和含水率(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拌和时的含水率与碾压时最佳含水率的关系)达到规定的要求
6、。5.2.4 运输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拌合好的混合料应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混合料在运送过程中应进行覆盖,减少水分损失。5.2.5 摊铺根据松铺厚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确定堆放密度。混合料应全断面均匀摊铺,不得出现纵向接缝,中途不宜中断。当因故中断超过2h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接缝应采用搭接施工。整型应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在整型过程中,严禁车辆通行。初步整型后,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必要时应进行补料或减料。5.2.6 碾压当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率时,用重型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密度,碾压完成后表面应无明显的碾压轮痕迹。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
7、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两作业区段之间的衔接处纵向搭接拌和长度不小于2.0m。5.2.7 养生改良土碾压完成后,如不能连续施工应进行养生,改良土表面保湿养生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改良土不能过湿,更不能忽干忽湿,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当改良土分层施工时,下层检验如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合格后,上层填土能连续施工时可不进行专门的养生。6劳动组织6.1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6.2 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负 责 人1人技术主管1
8、人专兼职安全员1人工 班 长35人指挥卸土人员2人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46人机械工、普工3050人7材料要求7.1 施工前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改良土外掺料(水泥或生石灰)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7.2 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7.2.1 石灰应选用消解或钙质生石灰,其指标应达到合格标准,石灰在使用前47天充分消解。7.2.2 用石灰改良时,土中硫酸盐含量应小于0.8%,有机质含量小于5%;用水泥改良时,土中硫酸盐含量
9、应小于0.25%。7.2.3 在设计规定范围内取土,取土时应清除树木、草皮以及表面腐殖土。当土源发生变化时必须按要求重做配合比试验。7.2.4 对符合要求的土质进行过筛处理,使石灰颗粒与黄土颗粒尽可能小,增加其表面积,并拌和均匀,能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 7.2.5 施工用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标准。7.2.6 石灰改良土外掺料的运输、使用应有环境保护措施,外掺料应分类堆放、与原地面架空隔离,并有防风、雨设施防止材料受潮、变质。7.2.7 冻土不能作为路基改良填料。8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机具设备配置有路拌机、挖掘机、装载机、旋耕机等。9质量控制及检验9.1 质量控制9.1.1 改良土施工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基 工程 改良 土填筑 施工 作业 指导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