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北国豪情 第三课时 苏少版.docx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北国豪情 第三课时 苏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北国豪情 第三课时 苏少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唱得幸福落满坡教材分析:这是一首由农民作曲家史掌元于1959年根据陕西民歌(房天舍1957年创作民歌体小诗南山坡上唱山歌,后收录在红旗歌谣署名陕西商县民歌)。改编的歌曲,歌曲反映了建国十年农村的变化。六声羽调式,单段体结构,旋律流畅、自然。教学目标:1能通过对音乐元素与歌曲的关系的理解,感受北方民歌的特点。2通过学习唱得幸福落满坡能对北方民族音乐文化产生一定的兴趣;能感受音乐中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幸福之情和生产劳动中的愉快情绪。3能唱好歌曲中的一字多音、切分音,并能用连贯、跳跃的方法演唱歌曲唱得幸福落满坡;能学会理解、分析某些音乐元素的改变给歌曲带来变化的方法。教学重点:能运
2、用连贯、跳跃的方法,结合音乐变化,唱出歌曲唱得幸福落满坡中农民幸福和赞美的心声。教学难点:能运用学到的分析音乐元素变化对歌曲产生一定变化的方法,运用到对歌曲的创作中。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相关视频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今天,非常的高兴,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影片,影片里介绍的是谁?他被授予什么称号? 1看影片介绍史掌元。师:是的,至今已经90岁的老先生依然生活在大山深处,他写了一辈子农民的歌,一起来聆听他的成名作品唱得幸福落满坡(示课题,生念。)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内容?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听唱得幸福落满坡这首歌表达了山村人民在建设新家园时的幸福的心情。作曲家对农村的生活最熟悉,对农村的变
3、化最有感触。所以,“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生念)二、学习歌曲师: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1示谱师示范唱歌谱,请学生找找歌曲里用了几个音?分别是哪几个?生:六个,do re mi sol la si 师:在我国的民族音乐中经常只使用12356五个音,我们把它称为民族五声调式,这首歌里借用了一个音7,应该是几声调式呢?(六声)是的,这首歌采用了民族六声调式。唱一唱第一二乐句,它们在旋律和节奏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这首歌还使用了同头换尾,节奏相似的创作手法。如果我用线状来表现第一二乐句的旋律(黑板划波浪线),你觉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北国豪情 第三课时 苏少版 六年级 上册 音乐 教案 第三 单元 北国 豪情 课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