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最新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目标1.会写 “ 惯、圃 ” 等 11 个字,正确读写“ 真理、司空见惯” 等 13 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4.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能根据具体事例正确理解“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正确理解课题的含义。2.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
2、本课要求会写11个字,可分类指导,要着重指导笔顺及关键笔画的书写。“ 惯、溅、魏、搜、蚯、蚓、阶、域 ” 8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圃” 字是全包围结构;“ 盐、蕊 ” 是上下结构。2.默读教学提醒学生在默读时,不出声、不指读,适当加快速度。一边默读一边理顺课文的脉络,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3.阅读理解在教学时,按以下步骤进行:由标点符号导入,激发学习兴趣;理清课文说明顺序,把握文章内容;引导自主阅读,培养自学能力;领悟写作方法,促进读写迁移。每个环节紧密相关,逐层深入,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所传达的观点。4.语言表达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的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进行一次小练笔。
3、?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 完成状元大课堂 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 课时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1.会写 “ 惯、圃 ” 等 11 个字,正确读写“ 真理、司空见惯” 等 13 个词语。2.了解课题,明确作者的观点;初读课文,理清条理。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教学过程板块一标点导入,点明观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2 1.书写标点,观察思考。(1)课件出示 “ ?” ,教师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标点符号?它有什么含义?(2)
4、学生自由发言。(3)把问号的上半部分拉直,就会变成什么标点符号?它又有什么含义?(课件演示动画,把“ ?” 拉直变成 “ !”)(4)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成理即可。2.引入课题,解释“ 真理 ” 。(1)引入课题 :由问号变成叹号,这两个看似简单的符号变换,却被我们的作者用来形象地向我们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 ) (2)启发思考:先看看这两个标点符号的变换,再看看课题,想一想“ ?” 代表课题中的哪个词语,“ !” 又代表课题中的哪个词语。(?:问号!:真理)(3)理解 “ 真理 ” :你们知道哪些真理?可引导学生说几个揭示真理的名言警句。(4)小结:
5、以上的名言警句、公式等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都被实践证实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称它们为真理。这些真理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指导着我们的言行。(5)指名读课题。【设计意图】课堂教学开始时要有亮点,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环节以标点符号 “ ?” 到“ !” 的变换引入,令学生眼前一亮,紧接着自然引出课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板块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1.自读课文,自学字词。(1)提出自学要求。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先把句子读通顺,再朗读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认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课件出示:真理 司空见惯疑问花圃 搜
6、集蚯蚓实验阶段事例 见微知著灵感领域 机遇理解重点词语“ 司空见惯 ”“见微知著 ” 。2.默读课文,理清条理。(1)提出要求。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指读。思考: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课件出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3 理清课文说明顺序,填一填。本文先提出 _ 的观点,然后列举_、_ 、_三个事例,最后总结:只有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2)汇报交流。【设计意图】本文是按照 “ 提出观点 举出事例 总结观点 ” 的思路写作的,条理
7、很清晰。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层次,设计了填空练习,为学生搭建支架,又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板块三理解事例,填写表格1.初步了解,概括事例。(1)找出文中列举事例的段落,快速浏览,用自己的话概括事例。(2)作者为了说明“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个观点,举了哪几个事例?谁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3)学生交流。第一个事例是化学家波义耳从紫罗兰花瓣遇盐酸会变色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制成了石蕊试纸。第二个事例是魏格纳通过蚯蚓的分布情况提出了“ 大陆漂移学说 ” 。第三个事例是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发现睡觉时眼珠的转动和做梦有关。2.深入理解,填写表格。(1)学习有关第一个事例的段
8、落,师生合作填写相关的表格。课件出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找到真理事例 1 罗兰花瓣遇盐酸会变红反复试验和研究发明了石蕊试纸事例 2 事例 3 (2)现在再请大家细读有关另外两个事例的段落,同桌合作补全表格。(3)交流表格的填写,课件出示答案: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找到真理事例 1 罗兰花瓣遇盐酸会变红反复试验和研究发明了石蕊试纸事例 2 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互相吻合搜集证据,研究推论提出了 “ 大陆漂移学说 ”事例 3 睡觉时眼珠为什么会转动反复观察实验当 睡 觉 的 人 眼 珠 转 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设计意图】在“ 深入理解,填写表格” 这个环节中,采取由“ 扶” 到“
9、放” 的方法,首先师生共同填写第一个事例的相关内容,再让学生独立补全表格。设计这个表格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三个事例中了解到真理诞生的过程。第 2 课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4 ? 课时目标1.默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能根据具体事例正确理解“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导入,回顾学法1.归纳叙述
10、顺序。(1)观察表格,回顾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这三个事例的?(2)学生先讨论,然后举手发言。(3)小结:这三个事例中科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是相似的,作者写这三个事例都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的: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课件出示: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找到真理过渡:书上有一段话和大家说的意思是一样的,请大家找出这个自然段。(第 2 自然段 ) 2.理解关键句子。课件出示: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 ?” 拉直变成 “
11、 ! ” ,找到真理。(1)齐读这段话。点拨: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 ? ” 拉直变成 “ !” ,找到了真理。这就是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引导理解问号和感叹号的含义。在这一段话中,“ ? ” 和“ !” 有什么含义呢?它们各指什么呢?(“ ?” 的含义是:发现问题,不断追问; “ !” 的含义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那么, “ 把 ? 拉直变成 !”表示的意思和文中哪句话相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形象、直观、易懂) 3.拓展举出事例。(1)列举事例:科学史上,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受到启发,不断实验和研究,
12、最后找到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吗?(2)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3)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补充,课件出示事例。课件出示:瓦特从水蒸气推动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改良了蒸汽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5 鲁班的手被植物叶子划伤,后来他发明了锯子。牛顿在苹果树下被掉下来的苹果砸到了头,后来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4)小结:这么多的事例说明了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 ?” 拉直变成 “ !” ,就可以找到真理。(5)师生合作读。【设计意图】文中
13、的三个具体事例是怎样说明作者的观点的?这是本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让学生联系前一课时的表格内容,思考它们共同的叙述顺序,即“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找到真理 ” ,从而引出表达作者具体观点的段落,并深入理解句子,水到渠成。板块二感悟科学精神,总结观点1.找关键词,感悟精神。(1)默读课文,提出要求。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的,那么科学家们是靠着怎样的科学精神,在漫漫的科学长途中寻找到真理的呢?(2)默读课文,画出关键词语,并联系事例理解。(3)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4)汇报交流:你觉得他们凭借什么找到了真理?见微知著。a.第 3 自然段中哪一句话体现了波义耳这种见微知著的本领呢?(见微知著:见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2022年最新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2022 最新 15 真理 诞生 一百 问号 之后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