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以及知识点归纳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以及知识点归纳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以及知识点归纳 .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资料八年级上册 -物理(新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总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3、比较物
2、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 (1)曲线运动; (2)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v=s/t 变形 t=s/v,s=vt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
3、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换算: 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 秒中运动 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 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 v2vv1 E、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
4、/h 客运火车速度 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 实验中数据的记录: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名师精编优秀资料三、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
5、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m) ,纳米( 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 m 1m=106 m 1m=109nm 1 m=103nm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 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
6、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 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 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 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 和 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
7、的直径D2=0.3N1 N2 mm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直尺三角板辅助
8、法。、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 “选”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B、 “观”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C、 “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 “看”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E、 “读”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9、页,共 13 页名师精编优秀资料F、 “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7、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8.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9.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10.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1.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
10、式:s=vt v=st t=s v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 /小时。 1 米/秒=3.6 千米 /小时12.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13. 平均速度: 在变速运动中, 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v=st;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14. 根据速度和时间可求路程:s=vt 15.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卷一)一选择题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 C初中物理课
11、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2.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3. 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 通过 0.6km 的路程,则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4.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 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甲在乙前面06 米处B甲在乙
12、前面12 米处C乙在甲前面06 米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名师精编优秀资料D乙在甲前面12 米处5.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6. 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 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7.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
13、的是()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 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 速度与路程成反比8. 课外活动时, 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 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 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 前 2s 内,小明跑得较快D. 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9. 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10 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 、2.58 cm 、2.58 cm ,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 、2.58
14、cm B、2.57cm C、2.576cm D、2.577crn 11. 一列队伍长50m ,跑步速度是2.5m/s ,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A60s B50s C40s D20s 12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A、10:3 B、3:10 C、8:15 D、15:8 二填空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名师精编优秀资料13. 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_(选填 “静止” 或“运动”) 。如果
15、战斗机在2s 内飞行了0.4km,则它的速度是_m/s。14. 正在行驶的列车速度是15 m/s, 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_ _ 15. 五一假期, 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 _的, 卡车是 _的( 前两空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16.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 200 s 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800 m,这个物体在最后100 m的路程中的速度是_ _m/s,所用的时间是 _ _s. 17. 单位换算: 54 km/h=_m/s 5 m/s= _km/h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以及知识点归纳 2022 新人 教版八 年级 物理 上册 第一章 练习题 以及 知识点 归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