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完善党外代表人士政府实职安排使用机制研究_九三学社北京市委课题.docx
《北京市完善党外代表人士政府实职安排使用机制研究_九三学社北京市委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完善党外代表人士政府实职安排使用机制研究_九三学社北京市委课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市完善党外代表人士政府实职安排使用机制研究九三学社北京市委课题组摘要:安排党外代表人士担任政府实职,是民主党派实现参加国家政 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 来,北京市在党外代表人士政府实职安排工作中,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与经验, 在全国起到了表率作用。但在相关机制建设和具体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安排党外代表人士担任政府实职工作缺乏总体规划、民主党派在党外代 表人士政府实职安排以及轮岗工作中作用有限、现有党外代表人士培养无法 满足实际需求、部分党外干部权力被虚化难以发挥作用,以及党外干部职务 升迁流转途径不畅通、届满后的安排存在困境等问题。课题组经调研
2、分析后 提出建立健全党外代表人士担任政府实职总体规划、建立党外代表人士担任 政府实职的选用调整协商机制、建立适应政府实职需要的党外代表人士培养 机制、建立有效促进担任政府实职党外代表人士发挥作用的使用机制、建立 畅通科学的党外实职干部升迁进退机制等建议,希望能为完善北京市党外代 表人士政府实职安排使用机制贡献力量。关键词:多党合作制度党外代表人士 实职安排途径使用机制安排优秀党外代表人士在政府中担任实职,是民主党派实现参加国家政 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的直接体现。对党外代表人士政府实职安排使用机制进行研究和完善, 既有助于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和
3、提高,有助于推动新形势下统一战线事业持本文为北京统战理论研究基地2013招标课题,立项编号:JD1304续发展;也有助于改善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使政府干部来源 更加广泛、多渠道补充新鲜血液,有助于提高政府工作专业化水平,提升民 主监督效果,促进政府廉政建设,提高政府形象,对政府决策运行具有完善 和补充作用。同时,积极参与政府工作,有利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有利于 党外代表人士的素质、结构和领导能力的培养提高。北京市党外代表人士来源广、数量多、领域全、层次高、能力强、影响 大,是首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首都科学发展、推进首都民主 政治建设中地位重要、作用特殊,妥善安排使用可发
4、挥专业与政治结合的独 特作用。近几年,北京市在党外代表人士担任政府实职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走在了全国前列。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 题,这是社会经济深刻变革的结果,有制度的因素,有社会的因素,也有观 念的因素。当前急需研究完善党外干部提名推荐、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管 理监督等方面的机制和办法,提高党外人士实职安排选人用人公信度,建设 高素质党外代表人士实职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推动党外干部科学规划、合 理培养,推进党外人士实职安排由“机遇型”向“机制型”转化,充分发挥 党外代表人士的人才优势和政治作用,更好地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北京市党外代表人士政府实职安排
5、使用现状中共中央2012 4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党外代表人士的选拔任用 力度。中共北京市委2012 7号文件对中央精神积极落实和细化,特别是 针对安排党外代表人士在政府中担任实职明确提出,北京市政府工作部门要 继续加大党外干部配备力度,各区县政府安排党外干部的部门,一般要达到 可配备党外干部部门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城六区要达到区政府工作部门 总数的二分之一。北京市长期以来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和使用极为重视,有较好的基础, 曾先后制定了北京市27_213年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划、206- 2010年北京市统一战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等多个文件,建立了比较规范的 党外干部选拔机制,将相关工作给予
6、落实。在安排党外干部在政府中担任实 职的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相关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北京市均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 北京市安排党外代表人士担任政府实职的基本情况根据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党外干部处提供的数据,20062011年,北京 市开展4次公开选拔,任用党外干部88人,其中局级29人、处级59人。截 至2012年6月,北京市管理干部范围内,党外代表人士担任处级干部有2929 人(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截至2013年6月,党外代表人 士担任局级以上干部有155人(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其中 副部级4人;在政府部门任职的副部级1人,正局级4人(包括
7、正局级巡视 员1人),副局级29人。2. 党外代表人士担任政府实职的选拔方式党外代表人士担任政府实职的选拔方式主要有:一是党外人士在成长过 程中,既有良好的专业成果,也体现出较好的行政管理能力,并有一定经验, 纳人中共党委统战部门的培养视野。二是经常参加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活动和 培训班,政治素质好,在民主党派工作中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被党派推荐。 三是通过北京市政府公开选拔、考试、考察,择优选择进人政府部门担任 实职。3. 北京市正逐步建立健全的与党外代表人士担任政府实职相关的机制安排党外代表人士担任政府实职相关的机制主要有:组织领导体制、组 织部门与统战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党外代表人士推荐机制、
8、党外代表人士评 价机制、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养机制、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等。二、北京市党外代表人士政府实职安排使用中存在的主 要问题课题组组织了多次座谈会,包括九三学社处级干部座谈会、党派专职副 主委座谈会,对部分担任政府实职的党外人士发放问卷并走访座谈。通过调 研了解到,担任政府实职的党外人士体会到了多党合作制的优势和执政党的 关怀。但与中共党员干部的安排使用相比较,感到不平衡,有不少意见。执 政党安排党外代表人士担任政府实职,本是拓展参政党参与国家政权的好事, 却没有达到最初预期的效果,在实际操作中打了折扣,让部分党外人士产生了怀疑和焦虑。主要有如下一些问题:1. 安排党外代表人士担任政府实
9、职工作缺乏总体规划现行的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程序是:中共党委统战部主要负责党外干 部的培养和举荐,组织部主要负责选拔和任用,统战部检查工作的最终落实, 而党外干部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考核评价由所在单位中共党委决定。党外干部 培养、选拔、安排、使用工作的四个环节分散在多个部门,协调工作没有形 成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系统;同时又缺乏对 各部门权责分明的规章制度。由于职责不清,主管与协管的关系没有理顺, 出现相互依赖、互相推卸的现象,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尚未形成有效的 运行体系。目前党外代表人士担任政府实职工作缺乏总体设计,没有指导性规划, 哪些政府部门一定要配备党外干部,哪
10、些部门可争取配备,以及统战部门在 这项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现有政策都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这使党外干部实 职安排的数量、范围、比例缺乏可操作性。一是现有职务安排集中在文教卫 体领域,涉及面太窄,不利于发挥党外干部的专业优势。二是近些年对安排 党外代表人士在政府部门中担任局级职务比较重视,对安排处级职务重视不 够;任副职的多,任正职的很少,导致正、副职比例失调,没有形成一套完 备的安排使用体系,也没有形成合理的党外干部梯队。北京市各区县虽然一 直在落实城区政府部门二分之一、郊区政府部门三分之一安排党外干部的规 定,但至今尚未达到数量要求。党外干部的培养举荐缺乏规划。由于认识不到位,一些部门没有把培养
11、 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纳人议事日程,没有形成较为规范的培养举荐制度,缺乏 具体的规划和有力的措施。很多党外干部属专业人才,若以从政经历为考核 标准,因其经历副处、正处的职务锻炼较少,在与中共党员干部的竞争中不 占优势。任职前缺乏行政能力培养,任职后也很少获得岗位交流机会,难以 形成个人特长与岗位的最优匹配。党外代表人士应作为干部群体中专业化人才的重要来源。现有各部门领 导班子主要来源于公务员队伍,经历了逐级提拔,执行能力强,工作经验丰 富,但长期在一个单位,视野局限,专业知识相对不足。党外代表人士行政 能力较弱,但专业能力强,安排担任政府实职,有利于优化班子结构,优化专业水平。2. 民主党派代表人
12、士在政府实职安排以及轮岗工作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党外干部的选拔任用主要由中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配合并 决定,缺乏民主党派的参与,没有更多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在党派中比较活跃,承担党派任务多、贡献大,被党派组织看重的成员 被安排任用的不多;而部分被选拔的党派成员参政党意识不强,不积极参加 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也不被党派组织所了解,缺乏代表性,任期届满后如 安排回党派工作,也难以获得党派成员的认可。一些已经担任政府实职的党派成员工作被调整,党派组织无法得到正常 途径的消息,也没有了解情况的合适渠道。例如,一位专家(民主党派成 员)通过北京市公开选拔担任副局级职务,此后两次调换工作单位,
13、但都没 有相关部门通报其所属党派,更无协商征求党派意见。3. 现有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由于党外人士大多为专家业务型人才,缺乏行政、地方工作锻炼机会, 而政府职位要求与党外后备干部能力特点不相四配。被安排担任政府实职的 党外代表人士在任前和任中都缺乏科学的行政能力培训,其所具有的专业能 力与行政管理要求不完全相符。上岗后一些人不适应行政管理工作需要,由 专业人士向行政管理的角色转变,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成长,不能充分发 挥自身特点和优势。随着党外干部实职安排的增多,党外干部在工作中碰到 的难点问题日益突出。在步人实职后,党外干部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期。在党外干部培养和选拔使用的环节中
14、,培养干部是基础,选拔使用干部 是关键,工作中应将培养、使用党外干部统一起来。由于对党外代表人士的 成长规律缺乏分析研究,缺乏多渠道、分层次、有重点的培养计划,令其长 期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在培养使用党外干部工作上,也没有充分发挥民主党 派对党外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作用,以至使用时临时抓人,造成真正适合岗位 的党外人士上不来,上岗的不能代表党外人士的真正水平,从而不被党派成 员和群众认可。4. 部分党外干部权力被虚化,难以发挥作用领导班子建设要考虑非党因素,这是完善多党合作制不能回避的问题。政府部门的决策程序和人事安排,过去是在保证党政合一体制的规范运行下 设计的,当领导班子成员均为中共党员时,这一
15、体系运行较为流畅。但加人 党外干部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党外干部不是中共党委领导班子成员, 而单位重要工作和人事任免均由中共党委决定,导致党外干部在工作中权力 被虚化,决策难以执行,关系也难以协调,常处于有话说不出、有力使不出 的状态,过去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在此出现了问题。部分区县在行政管理上,由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与决策流程的不规范, 导致管理中职责不明、权限不清,越级指挥现象的出现。造成一些党外干部 在工作中处于被动状态,被边缘化。久而久之,既影响了他们在组织中的威 信与工作中协调能力,也影响到党外干部的自信心。担任政府实职的党外代表人士基本上是知识分子出身,与长期从事行政 工作的官员
16、经历不同,对体制内的某些问题看不惯,性格直率,与班子成员 的融合可能存在障碍,而人际关系状况往往又是单位领导层评价党外干部的 重要标准。倘若自身专业与职务要求不符,造成能力错位,则党外干部能力 发挥更会受到严重制约,难以发挥作用。5. 党外干部职务升迁交流途径不畅通,届满后的安排存在困境北京市各区县在党外干部安排上存在本位主义,都喜欢从本地区、本部 门干部中选拔任用,而党外代表人士主要来源于非区属的科、教、研机构, 二者存在一定矛盾。应更多考虑来源地多样化,考虑专业特色,不能仅限于 单一的行政来源。北京市担任政府实职的党外人士有许多来自中央单位,体现出中共北京 市委、市政府对引进吸收中央部门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完善 代表 人士 政府 实职 安排 使用 机制 研究 九三学社 北京市委 课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