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今中国_剩女_现象的伦理反思_邓森.docx
《对当今中国_剩女_现象的伦理反思_邓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当今中国_剩女_现象的伦理反思_邓森.docx(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当今中国“剩女”现象的伦理反思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 元,我国的传统婚恋伦理观念也受到了冲击,一些高阶层、高收入 女性出现了择偶难、结婚难的现象,主动或被动的选择单身生活, 从而形成了 “剩女”群体。“剩女”是指“高学历、高收入、高年 龄的一群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大龄女青年”。“剩女”现象是 个不容忽视的伦理问题,有关该现象的伦理反思也极其重要。本文旨在对当今中国日益蔓延的“剩女”现象进行伦理反思。 第一章对“剩女”现象是否伦理问题进行了追问,强调“剩女”现 象涉及“剩女”本身的道德价值观、尤其是婚姻道德价值观以及社 会对“剩女”之生活方式的道德价值判
2、断,认为“剩女”现象具有 伦理问题的特质。第二章分析了 “剩女”现象折射“三高女”婚姻 伦理困境的现实,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剩女”现象与伦理的密切关 系。通过探讨“剩女”现象引发的婚姻自由、社会责任、婚姻道德 观、生育权等主要伦理问题,第三章更进一步展现了 “剩女”现象 对当今中国社会生活的伦理影响。鉴于“剩女”现象作为伦理问题 的复杂性,第四章对“剩女”现象进行了一些伦理反思,其主要目 的是要引起人们重视和思考如下问题.社会是否应该给予“剩女” 伦理关怀? “剩女”是否需要加强道德自律?如果当今中国社会要 解决“剩女”问题,是否会面对伦理困难?关键词:“剩女”;“剩女”现象;道德;伦理Abst
3、ract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in China, the value conceptions 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people become multivariate. The traditional value of marriage and amativeness has been strongly stricken, so that lots of highclass and high-income women meet difficulties in spouse choosing
4、and marriage. Those women who choose single life actively or passively form the “Left Lady” group. “Left Lady” usually refers to those white-collar ladies with economic independence, high education and high age, who have not found their Mr. Right. The “Left Lady” phenomenon is an unnegligible ethica
5、l problem and the ethical Reflections on the “Left Lady” phenomenon are also very important.This paper intends to make ethical reflections on the “Left Lady” phenomenon which is spreading in the present China day by day. There are four chapters totally in this paper. Chapter one introduces a questio
6、n whether the “Left Lady” phenomenon is an ethical problem and emphasizes that the “Left Lady” phenomenon refers to their own moral values, especially moral value of marriage and the social judgment to their life styles. It is confirmed in this chapter that the “Left Lady” phenomenon has the special
7、ity of an ethical problem. Chapter two analyzes that the “Left Lady phenomenon reflects the marriage and ethical dilemmas of “3SiiLady” , to reveal the substanti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eft Lady” phenomenon and ethic furtherly. By discussing four problems caused by the “Left Lady” phenomenon: mar
8、riage freedom, social responsibility, moral value of marriage and reproductive rights, chapter three shows the ethical influences of the “Left Lady” phenomenon to the social lives of the present China more furtherly.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Left Lady” phenomenon as an ethical problem, chap
9、ter four makes some ethical reflections on “Left Lady” phenomenon. The main idea of this chapter is to attract people s attentions and reflections on these questions: Should the society care the “Left Lady” group ethically with tolerance? Need the “Left Lady” group strengthen their moral self-discip
10、line? Whether we will face ethical difficulties if we intend to resolve the “Left Lady” problem of the present China?Key words:“Left Lady; the “Left Lady” phenomenon; morality; ethicin IAbstract IIit it l第一章“剩女”现象是否伦理问题8第一节“剩女”: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8第二节“剩女”的界定11第三节“剩女”现象形成的原因12第四节作为伦理问题的“剩女”现象18第二章“剩女”现象:折射“三高女
11、”的婚姻伦理困境21第一节婚姻抉择:“三高女”的婚姻伦理难题21第一节过高的择偶标准:阻碍“三高女;婚姻生活的伦理内因22 第三节男权主义传统:制约“三高女”婚姻生活的伦理外因.25第三章“剩女”现象引发的主要伦理问题28第一节女性的婚姻自由问题28第二节“剩女”的社会责任问题33第三节“剩女”的婚姻道德观问题36第四节“剩女”生育权利问题39第四章关于“剩女”现象的几点伦理反思 42第一节社会是否应该给予“剩女”伦理关怀? 42第二节“剩女”是否应该加强道德自律? 47第三节解决“剩女”问题的伦理困难是什么? 50雜54参考文献56 58麵59目录对当今中国“剩女”现象的伦理反思绪论一、论文
12、选题的现实背景2008年我国北京大学教授穆光宗在学习时报上发表的“可 婚男性和女性过剩将造成人道主义灾难”的言论是点燃国内热烈讨论 “剩男剩女”话题的导火线。从此以后,“剩男剩女”成为我国社会 各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的“剩女”人群目前正在日渐庞大。据官方的中国新闻社报 道,2007年北京己经有超过50万名年轻女性尚未找到归宿,这些女 性都已过了 25岁这个中国传统的结婚年龄,且有增无减;当下,中 国正在经历新一轮波涛汹涌的“单身潮”,京、沪等大城市适婚青年 单身率已经突破了 30%。随着社会转型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剩女 风”在中国不久前还局限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最近已
13、迅速扩散 至内陆省市,“剩女”在中国大陆推翻了女人到一定年纪就要结婚的 传统观念。上海热线曾做过一个关于“剩女”时代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上海,有82. 79%的女性认同独身观念,其中在高学历女性群体 中,这个比例达到89. 94%。“剩女”的增加直接导致“剩男”群体的扩大。中国目前男女比 例已经是117: 100,有些城市地区达到130: 100以上。有人口专家 预测,到2020年,适婚男性中将有3000万到4000万找不到配偶。 同时,社会中“剩女”群体不断増加,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暂时性的 单身生活,势必会增加“剩男”的数量,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媒体有关“剩女”的报道层出不穷
14、,“剩女”、“剩 女”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但当前社会对“剩女”这参见左雪松,夏道玉.建构女性与女性建构建构主义视阈中“剩女”危机引发的社 会学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2008 ( 5 ): 11-16硕七孕位论文一概念的理解分歧大,对“剩女”群体的界定较为模糊,在如何正确 看待“剩女”这个群体上也未达成统一认识。不仅如此,“剩女”常 被媒体利用社会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度来制造争议话题,吸引观 众,滥用“剩女”一词,以个例代表群体,媒体经常将“剩女”与一 些社会丑恶现象联系在一起,如“剩女”插足他人婚姻,“剩女”誓 嫁富翁之类的新闻等,让不少公众对“剩女”群体有所误解,认为她 们有道
15、德上的问题,给“剩女”自身带来心理压力的同时也给社会带 来不良影响。有鉴于此,对当今中国“剩女”现象进行一个全面而客 观的分析和研究十分必要。“剩女”现象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也 属于伦理学的研究范围,因为它涉及“剩女”的婚姻道德观、“剩女” 对“剩女”生活方式的选择是否具有道德合理性、“剩女”是否应该 得到社会的伦理关怀等诸多伦理问题。“剩女”现象不仅是个人生活 方式问题、婚姻家庭观的选择问题,而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伦理问题。二、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关于“剩女”现象的研究成果目前多见于社会学领域,伦理学研 究领域还鲜有人涉足。学术界对“剩女”现象的社会学、经济学、人 口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以及
16、一些对女性单身现象的伦理研究都可为本 文提供参考,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分析“剩女”现象。人口学对“剩女”现象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统计“剩女”人口数量 的层面。根据2005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分析,从1997年到2005 年,30岁到34岁的未婚女性比率激增,尤其是30岁的未婚人口, 未婚比例从1. 2%增加到3. 4%。从未婚女性比率绝对值的升高这 一点,可看出当今中国的“剩女”现象是确有数据支持的。同时2005 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资料显示,大龄未婚女性主要是集中在城 镇,占3044岁全部未婚女性的72. 1%。参见宁鸿.“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理论界,2008 ( 12 ):222-
17、 2232对当今屮国“剩女”现象的伦理反思我国一些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女性的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未 婚。以上海市五普调查数据为例,在30-49岁女性未婚者中,户籍女 性大龄未婚人群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占10.85%、初中21.59%、 高中27.05%、中专11.28%、大专及以上29. 23%,外来女性分别为 15.40%、42. 71%、15. 81%、4. 31%、21.77%。低学历和高学历者未婚 率相对偏高。武秀杰的人口学毕业论文高学历人口婚恋观的对比 研究通过大量的调查取证,得出观点:高学历女性对自身婚恋充满 着自信,并认可“男高女低”的婚配取向,是导致高学历女性成为婚 恋“剩女”
18、的根本原因。社会学家对“剩女”形成的原因研究较多,多从社会和个人两角 度进行论述,分析比较具体。例如,曲文勇、刘平的论文浅析“剩 女”现象的社会成因总结的原因十分详细,认为一是社会环境因素, 包括社会变迁中舆论的影响、女性受高等教育并追求职-业化、社会包 容度提高;二是固守的传统因素,如“择偶梯度”的存在。“择偶梯 度”是西方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之一,就是指两性在择偶过程中, 男性倾向于往“下”找,选择社会地位相当或较低的女性,以便于利 用自己的优势获得家庭的掌控权;而女性则倾向于往“上”找,为了 便于寻找依靠、排除内心的不安全感,往往更多地要求配偶所受教育 的程度、职业阶层和薪金收入与自己相
19、当或高于自己。三是自身因素, 包括择偶标准高、“宅女”的恋爱恐惧、看重婚姻质量。张乐在论文 现代都市“剩女”现象的社会学透视中认为:“剩女”现象的是 事本主义、匿名性、疏离感等城市性的产物、传统择偶观与现代生活 气质的交错结果、择偶自由与自由择偶悖论引发的困境。社会学家一般把“剩女”现象当一个问题来看待,社会学家侯钧 生认为“剩女”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更是整个社会问题。他在西方参见叶振文,林擎国.中国大龄未婚人口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人口科 学,1998 ( 4 )3硕十,位论文社会学理论教程一书中提出:“剩女”现象与社会的择偶,婚姻, 家庭等都密切相关,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
20、产生与存在既 有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也有当事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多数社会学学者认为“剩女”现象的存在给社会和“剩女”自身 带来了负面影响甚至危害。例如,雪杉在论文“剩男剩女”现象对 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中指出,“剩男”、“剩女”在巨大的经济压力 之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心理、生理疾病,增加社会生活的成本。更 为严重的是,“剩男”、“剩女”过多还会诱发暴力等犯罪事件影响社 会安定。另外,袁林鹏,涂用凯在论文困境与根源:剩女的现状、 发展和未来一基于社会学的视角中认为,单身增加使基本的家庭制 度面临挑战,进而造成基于家庭伦理的社会基本道德秩序的动摇,而 大量单身的存在,可能导致色情业的泛滥,也可能造成性
21、病、艾滋病 传播等一系列问题,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经济学也研究“剩女”现象。黎学军2008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是 从欧洲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思想入手,对当前中国经济发达 地区里所谓的“剩男”和“剩女”现象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认为“剩 男”、“剩女”现象主要由经济原因造成,需要通过经济手段来解决。 他认为年轻男女之所以“不结婚,几乎完全是由于对未来婚姻生活的 经济舒适性持怀疑态度。” 心理学对“剩女”现象的研究侧重于分析“剩女”之为“剩女” 的心理原因。有心理学学者认为罹患“爱无能”的女性,很容易成为“剩 女”。所谓“爱无能”是指一种心理和行为状况,在婚恋过程中处于被 动、等待、逃避、缺乏信心和耐
22、心的状态,即便是自己喜欢对方,也要 故作矜持,态度暧昧,以致错失良机、造成误会和婚恋失败。&另外, 黎学军.欧洲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一经济思想的现代反思一一所谓“剩男” “剩女”现象 的经济学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2008 ( 1 ): 103 参见沈晖.都市“剩女”现象的后现代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0(5): io-n.4对当今中国“剩女”现象的伦理反忍黄志兰的硕士学位论文女大未婚一“剩女”择偶心理状态研究, 内有大量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关注“剩女”的个人心理健康问题, 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值得注意的是,伦理学界针对“剩女”现象的研究还很少见。田 耘的硕士学位论文当代中国单身女性现
23、象的伦理审视是“少见” 的伦理学研究成果中的一个代表。该论文认为,目前单身女性的增加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婚姻自主和男女平等的必然产物,认为社会 应以客观公允的态度对待单身女性现象。文章从平等伦理、人道主义 伦理、和谐伦理和幸福伦理的等多个视角出发分析了应当如何正确看 待单身女性现象,最后对单身女性现象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 进行了伦理评价。随着“剩女”问题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国学者对 “剩女”问题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例如,日本社会学家认为,单 身人群的增多会对社会发展造成困扰,日本社会所产生的人口老龄 化、少子化问题,就是因为人们不肯恋爱、结婚导致的后果。理论上 讲应该是2
24、0-25年为一代人,“剩女”们将一代人延长到30年甚至到 40年,可以说是耽误了一代人,影响到社会进程。又如,有的研究 成果认为“剩女”群体的存在加大了社会的经济负担和环境压力,社 会的细胞是家庭,当家庭再分裂成单个的人,单身人士与一个家庭的 生活模式接近,对社会和环境都是一种浪费。例如环球时报2010 年8月6日第九版的文章“德国光棍在单身之都很享受”分析了 目前德国单身人士增多的现象,同时指出:“德国环保部门对柏林单 身比例过高提出批评,认为单身是一种浪费现象。统计数据显示单身 者一年制造的垃圾要比三口之家中的一名成员多出600多公斤。另 外,5个单身者要比五口之家一年多燃烧61%的天然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今中国 现象 伦理 反思 邓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