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道省质检题来探究圆锥曲线的定义与应用.doc
《从一道省质检题来探究圆锥曲线的定义与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一道省质检题来探究圆锥曲线的定义与应用.doc(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从一道省质检试题来探讨圆锥曲线的定义与应用一、圆锥曲线原始定义的由来20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为了解决几何三大作图问题中的倍立方问题(求的根),开始研究圆锥曲线古希腊数学家门内马斯取三个顶角分别是直角、锐角、钝角的圆锥,各作一个平面垂直于每一个圆锥的一条母线,并且与圆锥相截他把所得到的三条曲线分别叫做“直角圆锥截线”、“锐角圆锥截线”、“ 钝角圆锥截线”事实上,这就是现代的抛物线、椭圆和一支等轴双曲线而且门内马斯发现了圆锥曲线的一些主要性质,并且利用圆锥曲线来解决倍立方问题门内马斯的著作现已失传,仅在其它数学家的著作中有所引用和评论公元前3世纪,欧几里德的著作圆锥曲线理论问世,对圆锥曲线作了一
2、定的研究,可惜后来也失传数学家阿基米德在抛物线的求积一书中,论证了任何直线截抛物线的面积等于同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的,证明了抛物线弓形的面积公式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则在圆锥曲线论一书中,用综合法对圆锥曲线作了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这本书几乎搜罗了圆锥曲线所有的性质,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圆锥曲线的初等理论他推导过的很多圆锥曲线性质的做法,实际上相当于我们现在利用坐标系和方程推出曲线性质的做法他首先证明了圆锥曲线可以是平面和任意圆锥面的截线,同时还提出用同一个圆锥,只要改变截面的位置就可以产生三种圆锥曲线,并且给出了三种曲线的名称公元3世纪,帕普斯在他的著作数学汇编中,证明了圆锥曲线的焦点、准线和离心率的性
3、质,给出了“与定点及定直线的距离为定比的点的轨迹是一条圆锥曲线”的论证17世纪,生产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天文学、力学和光学的发展公元1609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天体运行的轨迹是椭圆;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得到抛掷物体的轨迹是抛物线;法国科学家道多尔日扩展了圆锥曲线在光学中的应用,推动了圆锥曲线的进一步深入研究17世纪初期,;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和费马创立了解析几何,用坐标和方程来研究圆锥曲线从此以后,由于各种坐标制的建立,以及数学分析和其他学科的影响,圆锥曲线在理论上更加完善,在实践中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应用事实上,我们知道:从立体几何的角度来看,用一个与圆锥的轴不垂直的平面(不经过圆锥顶点的平面)
4、去截该圆锥,随着截面与圆锥的轴的夹角变化时,可以得到不同的截口曲线(截面与圆锥侧面的交线),它们分别是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具体说来就是:一个圆锥被一个不经过圆锥顶点的平面所截,当平面与圆锥底面不平行时,且与圆锥的所有母线都相交,则截得的曲线为椭圆;一个圆锥被一个不经过圆锥顶点的平面所截,当平面与圆锥底面不平行时,且只与圆锥的一条母线平行,则截得的曲线为抛物线;对顶圆锥被一个不经过圆锥顶点的平面所截,当平面与圆锥底面不平行时,且与两部分圆锥都相交,则截得的曲线为双曲线当然,如果截圆锥的平面过顶点,则相应截得点、直线、相交线 我们通常把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统称为圆锥曲线圆锥曲线因此而得名当用一个
5、与圆锥的轴垂直的平面(不经过圆锥面顶点的平面)去截该圆锥,得到的截口曲线为圆,这也就是较早以前教科书把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统称为圆锥曲线的原因有关图形参阅新教材圆锥曲线的章首图二、圆锥曲线的各自定义(包括实平面、复平面及向量)(称为圆锥曲线第一定义)(1)椭圆的定义:动点到平面内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为定值的点的轨迹(a)在实平面直角坐标系下表示为:(i)当时,M的轨迹为以,为焦点,长轴长为,焦距为的椭圆;(ii)当时,M的轨迹为以,为端点的线段;(iii)当时,M的轨迹不存在(b)在复平面直角坐标系下表示为:(i)当时,则方程表示的轨迹是以,为焦点,长轴长为,焦距为=的椭圆;(ii)当时,则
6、方程表示的轨迹是以,为端点的线段;(iii)当时,则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c)在向量中相应的表示为:(i)当时,则方程表示的轨迹是以,为焦点,长轴长为,焦距为的椭圆;(ii)当时,则方程表示的轨迹是以,为端点的线段;(iii)当时,则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2)双曲线的定义:动点到平面内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定值的点的轨迹(a)在实平面直角坐标系下表示为:(i)当时,M的轨迹为以,为焦点,实轴长为,焦距为的双曲线;(ii)当时,M的轨迹为以,为端点的线段两侧的两条射线;(iii)当时,M的轨迹不存在;(iv)当()中,没有绝对值时,表示双曲线的一支(b)在复平面直角坐标系下表示为:(i)当时,
7、则方程表示的轨迹是以,为焦点,实轴长为,焦距为=的双曲线;(ii)当时,则方程表示的轨迹是以,为端点的线段两侧的两条射线;(iii)当时,则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c)在向量中相应的表示为:(i)当时,则方程表示的轨迹是以,为焦点,实轴长为,焦距为的双曲线;(ii)当时,则方程表示的轨迹是以,为端点的线段两侧的两条射线;(iii)当时,则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3)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动点与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a)在实平面直角坐标系下表示为:=(i)若定点不在定直线上,则动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焦点,以定直线为相应准线的抛物线(ii)若定点在定直线上,则动点的轨迹是过动点且垂直
8、于定直线的一条直线(b)在复平面直角坐标系下表示为:依据圆锥曲线原始定义的由来,我们就可以得到:三、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称为圆锥曲线第二定义):平面内动点M与定点F的距离和它到一条相应的定直线L(定点F不在定直线L上)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i)当时,动点M的轨迹是椭圆,当趋向于1时,椭圆越来越扁平,极限(退化)为一条线段,当趋向于0时,椭圆越来越圆,极限(退化)为圆;(ii)当时,动点M的轨迹是抛物线;(iii)当时,动点M的轨迹是双曲线,当越来越大时,双曲线的张口也越来越大,当趋向于1时,双曲线张口就越来越小,极限(退化)为两条射线(当然,也有人认为,当时,动点M的轨迹是圆)此时定点F为焦点,
9、定直线L为相应的准线,常数e为离心率在极坐标系下,我们也可以得到:(a)若以原点为极点,以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椭圆: 的极坐标方程为:双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抛物线:()的极坐标方程为:(b)若以圆锥曲线的焦点为极点,以焦点到准线的线段的反向延长线为极轴的圆锥曲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为:值得注意的是:(i)为焦参数,即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对抛物线来说,极坐标方程中的就是中的,它表示抛物线开口的宽窄程度;对椭圆和双曲线来说,(ii)的数值就是圆锥曲线的通径的一半,=(iii)表示圆锥曲线的离心率,对椭圆来说就是刻画其扁平程度;对双曲线来说就是其张口的宽窄程度(iv)表示动点的
10、极坐标,是动点到极点的距离;是极径与极轴正方向的夹角如果允许,对于双曲线来说就表示整个双曲线,否则就表示单支(v)对椭圆来说(以左焦点为极点), 对双曲线来说(以右焦点为极点), 对抛物线来说(以焦点为极点),四、从教科书引申出来的圆锥曲线定义(称为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平面内,动点与两个定点,的连线的斜率之积为定值()(i)当时,则动点M的轨迹是双曲线(除去点,);(ii)当,且,则动点M的轨迹是椭圆(除去点,);(iii)当时,则动点M的轨迹是圆(除去点,)具体说来就是:(i)定点,动点,若满足:(,)则动点M的轨迹是分别以,为实轴及虚轴,焦点在轴的双曲线(除去点,);(ii)定点,动点,若
11、满足:()则动点M的轨迹是分别以,为长轴及短轴,焦点在轴的椭圆(除去点,);(iii)定点,(),动点,若满足:则动点M的轨迹是以为直径的圆(除去点,)非常有趣的是:在平面内,动点与两个定点,的连线的斜率之差为定值(),则其轨迹是抛物线在平面内,动点与两个定点,的连线的斜率之商为定值(,),则其轨迹是直线事实上,圆锥曲线第一、第二、第三定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得从教材的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说起:我们知道:由椭圆的第一定义易得 令代入(为了简洁及和谐)()上述推理就是过去和现在的教科书的证明过程,其过程显得复杂!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构造对偶式,则显得简洁得多我们构造的对偶式为 由与相乘得到再
12、由与相加得到 这就是在第一定义下得到的椭圆的标准方程非常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构造等差数列就得到以下独特的推理过程:由上述式可得,构成等差数列(即构造等差数列),即令=,=()上述两式平方后相加、相减得到,代入即可推出(令)()这就是在第一定义下从不同的角度推得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如果我们注意到可以变形为 此时具有明显的几何意义:动点M与定点F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L(定点F不在定直线L上)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也就是教材(人教版数学第二册(上)第100页例4)这正是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如果我们对加以变形就可以得到(常数) 此时也具有明显的几何意义:动点M与两个定点的斜率之积为常数()也就
13、是教材上的一个例题的引申这正是圆锥曲线的第三定义五、从代数运算中引申出来的圆锥曲线定义(称为圆锥曲线第四定义)更有趣的是:我们再来观察,常见的变形都是移项再平方,或者构造对偶式再相加、相乘等等,而很少直接对平方,如果我们直接对平方,这样看似复杂,其实此处蕴含着一个重要的结论直接对平方得到同样的道理,若对双曲线的第一定义得到的等式直接平方亦可得到综上得到圆锥曲线中的椭圆及双曲线的第四定义:(i)若,则曲线是以为焦点的椭圆;(ii)若,则曲线是以为焦点的双曲线非常有趣的是:抛物线也有第四定义,即二垂线法:由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可得平面内到一个定点和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动点的轨迹为抛物线据此可得抛
14、物线具有如下几何特征:(1);(2)由此得到抛物线的第四定义,即二垂线法:过定直线上任意一点,过作一条直线,使得,连接,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此时直线与直线的交点就是抛物线题目:(2008年福建省高三质检试题)已知定点(,B为x轴负半轴上的动点,以AB为边作菱形ABCD,使其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恰好落在y轴上(1)求动点D的轨迹E的方程;(2)过点A作直线L与轨迹E相交于P、Q两点,设点R(,0),问当直线L绕点A转动时,是否可以为钝角?请给出结论,并加以证明六、一题多解的教学价值对于(1)来说:剖析1:充分利用题设条件,同时注意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则其向量的数量积为0解法1:如图1所
15、示,令D(,),由已知条件定点(及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恰好落在y轴上,得到B(,0),C(,),由,即,得到,注意到四边形ABCD为菱形,于是,故动点D的轨迹E的方程为 ()剖析2: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特别注意求轨迹的纯粹性解法2:如图1所示,令D(,),由已知条件定点(及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恰好落在y轴上,得到C(,),注意到四边形ABCD为菱形,则有 ,即=同时注意到四边形ABCD为菱形,于是,故动点D的轨迹E的方程为 ()剖析3:在解法2的推理过程的基础上,紧扣抛物线的定义解法3:如图2所示,令D(,),由已知条件定点(及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恰好落在y轴上,
16、得到C(,),特别注意动点C在定直线上运动,注意到四边形ABCD为菱形,则,它表示动点D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动点D到定直线的距离,且定点 不在定直线上,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动点D的轨迹是以定点为焦点,以定直线为准线的抛物线,于是得到,又注意到四边形ABCD为菱形,于是 ,故动点D的轨迹E的方程为 ()对于(2)来说:剖析1:凡是探索性问题,一般都是先假设或直接给出结论,然后给予严格的运算、推理、证明,最终肯定或否定假设或结论证法1:先给出结论: 不可能为钝角,即 (1)如图3所示,当 PQx轴时, 则,又,此时,结论成立;(2)如图4所示,当 PQ与x轴不垂直时, 令直线L的方程为 ,由 ,得到 ,
17、令 ,由韦达定理得,于是得到=+=由上述(1)、(2)可得 成立剖析2:利用抛物线的焦点弦的性质及余弦定理和重要不等式证法2:先给出结论: 不可能为钝角,即如图4所示,令 ,由上述证法1的过程可得,又,且 ,在中,利用余弦定理得到=剖析3:利用抛物线的焦点弦的性质和平面几何知识证法3:先给出结论:不可能为钝角,即 如图5所示,分别过、向x轴和准线引垂线,垂足分别为、,由抛物线的性质和平面几何知识得到,在中,易得,同理可证 ,从而 剖析4:利用抛物线的焦点弦的性质:以抛物线的焦点弦为直径的圆必与其准线相切证法4:先给出结论: 不可能为钝角,即 如图6所示,令焦点弦PQ的中点为K,分别过 、K向准
18、线 引垂线,垂足分别为、I,由图和梯形的中位线得到=于是以抛物线的焦点弦PQ为直径的圆必与其准线相切,令切点为(1)如图7所示,当与R重合时,此时焦点弦PQ就是通径,即(2)如图6所示,当与R不重合时,此时点R必在圆外,由初中的同弧上的圆外角小于圆周角,得到,即 由上述(1)、(2)可得成立剖析5:利用夹角公式和斜率公式证法5:先给出结论:不可能为钝角,即 令,则 ,由夹角公式得到=又依据重要不等式得到同理可证 七、一题多结论的教学价值结论1:是椭圆()的一个焦点,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则焦半径结论2:是双曲线()的右焦点,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1)当点在双曲线右支上,则焦半径;(2)当点在双曲线左
19、支上,则焦半径结论3:是抛物线()的焦点,是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则焦半径=只要运用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易证上述结论1、2、3结论4:椭圆上任一点处的法线平分过该点的两条焦半径的夹角(或者说处的切线平分过该点的两条焦半径的夹角的外角),亦即椭圆的光学性质结论5:双曲线上任一点处的切线平分过该点的两条焦半径的夹角(或者说处的法线平分过该点的两条焦半径的夹角的外角),亦即双曲线的光学性质结论6:抛物线上任一点处的切线平分该点的焦半径与该点向准线所作的垂线的夹角,亦即抛物线的光学性质以下证明结论4:如图所示,设椭圆方程为(),显然,当为长轴或短轴的端点时成立令(,)(),利用导数的知识(或切点弦专题)易得
20、过点的切线的斜率为,则过点的法线的斜率为,设过点的法线与轴相交于,于是得到过点的法线方程为:我们令得到(,0),则有=故椭圆上任一点处的法线平分过该点的两条焦半径的夹角同理可证结论5、6非常有意思的是,利用上述三个结论,我们容易作出圆锥曲线的切线和法线(i)对于椭圆来说,我们用圆规作的内角平分线,再过作,则与分别称作过该点的椭圆的法线和切线,或者用直尺延长到,使得=,取线段的中点为,则就是过该点的椭圆的切线,过作,则就是过该点的椭圆的法线(ii)对于双曲线来说,我们用圆规作的内角平分线,再过作,则与分别称作过该点的双曲线的法线和切线,或者用直尺在取一点,使得=,取线段的中点为,则就是过该点的双
21、曲线的切线,过作,则就是过该点的双曲线的法线(iii)对于抛物线来说,我们过用直尺作垂直准线,再取(为焦点)的中点,则就是过该点的抛物线的切线,过作,则就是过该点的抛物线的法线,或者用直尺作,则就是过该点的抛物线的切线,过作,则就是过该点的抛物线的法线至此,我们获得了简易的作圆锥曲线的切线和法线的实际操作过程,同时也获得了作圆锥曲线的切线和法线的理论依据结论7:椭圆的准线上任一点处的切点弦过其相应的焦点,且结论8:双曲线的准线上任一点处的切点弦过其相应的焦点,且结论9:抛物线的准线上任一点处的切点弦过其焦点,且结论10:椭圆上任一点处的切线交准线于,与相应的焦点的连线交椭圆于,则必与该椭圆相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道 质检 探究 圆锥曲线 定义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