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2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2考试.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2考试.精品文档.一 名词解释与简答:1天人交相胜是唐代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提出,在天论中作了阐述,其含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其自身的规律,作用也不相同,有时人胜天,有时天胜人。“天人交相胜”初步认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联系与区别,对古代天人关系作出了贡献。2民胞物与张载区分了德性所知和见闻知之这两种认识,主张大其心去体认天地万物,胸怀宇宙,把天地视为一体。西铭在气的基础上,将天地万物统一起来,根本目的是解释人如何看待宇宙万物,以及如何在宇宙的角度看待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人和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因此从个人角度看,天地是人的
2、父母,人民,万物都是我的同胞兄弟,他的这一思想,被封建社会后来的知识分子广泛认同,鼓舞了他们,救民于水火之中,并对他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了影响。3理一分殊小程回答西铭问题时说:“西铭理一而分殊。”朱熹的这一思想承之于小程。人和万物都是由乾坤二气构成的,人物皆然,这是理一,但是,每个人所承担的社会义务不同,这是分殊,把理落实到物身上,表现为物理,把理表现在人身上是性理,把理落实在社会上是伦理,这一思想说明了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之间的关系。具有真理性,与其格物穷理的认识论与工夫论相一致。4人心道心尚书大雨漠中提到的关于人心道心的十六字传心之法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小程认为
3、人心道心对立,但朱熹不同意这一观点,他认为只有一个心,道心秉受了仁义礼智的道德之心,而人心来自于私欲。二者是一个精神主体,朱熹肯定人的正当的生理欲求,强调道德理性对欲望的主宰,强调道心对人心的引导和控制,人心不能时刻清醒,需要道心作“唤醒”工夫,让人心保持清明和醒觉。5六经皆我注脚陆九渊提出发明本心,反对文字考证和经书的注解,由此提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口号。“六经注我”指“六经”都是用来发明本心的,“我注六经”指用本心去解释经典,指经典用来发明本心,与朱熹注重经典原著不同。当然,他并不是仅对读书,而是发明本心之后再读书。6致良知是王守仁的晚期思想。本体层面是良知本体,工夫层面是致良知。良
4、知的思想来自孟子,包含三方面,即扩充,至极,实行。致良知作为一种工夫学说,指道德实践与知识积累无关,是一种简易直截的工夫。7 性,日生日成“性日生日成,理欲合成,习成而胜与成。欲,是合理的。王夫之继承了儒家“天命之谓性”的观点,吸收了易传中的“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思想。性在人出生之后不是固定的,不否定先天道德原则,但强调后天的选择对人类的影响。8民主思想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对封建社会专制主义的法提出了批判,他认为三代之前法为天下之法,是为天下而设立的,三代之后法为一家之法,是为了保持私家的政权设立的,主张改革“一家之法”为“天下之法”,恢复学校为议政机关,目的是改变皇帝专政,一切是非由学
5、校公议决定,学校学官由公众推举产生大学祭酒由大儒担当,郡县学官由名儒担当,每月初一,皇帝六卿听太学祭酒讲学,地方官员也要听地方学官讲学。学官的权利有议政权,监督权,培养舆论导向,决是非,甚至是任免官员。这个设想虽然没有实现,但是对限制君主专制,封建独裁有进步意义,反应了市民阶层的愿望。9 心无本体黄宗羲提出心无本体,源自阳明学派,王阳明提出四句教,将心学实践分为工夫和本体两部分,本体指心之本体,咬的的本质,工夫指要恢复心之本体的道德实践,良知现成派过分注重对本心的领悟,忽视了对工夫的时间,重本体,轻工夫,后来刘宗周纠正了这样的偏向,提出工夫本体一体,强调用工夫恢复本体,黄宗羲继承了其思想,提出
6、“心无本体,工夫所致即其本体”人只有一个心,本体工夫都在一心之中,目的是想说明道德本心所达到的境界并不是固定的,是与我们道德实践的深入程度有关,这与黄宗羲反对空谈本体,注重力行的思想是一致的,与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相似,一切在于努力实践的程度。10能知所知王夫之能知所知。能知是主体的认识,所知是客体,“能知”实有其用,“所知”实有其体,能知必须符合所知,所知必然引起能知,坚持区分能知所知,二者独立存在,“所不在内”“能不在外”,总之王夫之明确表达了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11大同思想。这是康有为的思想。思想来源于周易中的“变易”,礼记礼运中的“小康”,“大同”和公羊传的“公羊三世说”。历史
7、是进化的轨道是据乱一升平一太平。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并且一世比一世文明,从而达到大同,三世是和平的,渐进的,他把升平也称为小康,把太平世称为大同。大同社会的特点是“”人人皆公,人人皆平”。这一思想驳斥了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理论,否定了历史循环论。12仁学谭嗣同提出“仁学”思想是为了在中国近代实现人人平等,他把“仁”看作本质,“人为天地万物的本原,固为心,固为实。”仁的第一义是通,通在哲学上的意义是相互作用,相互通。政治上的含义是公平性,包含四个内容:分别为上下通,男女内外通,中外通,人我通。13惧分进化论这是章太炎的唯意志论,他用生物的意志解释进化论。这一思想受严复“物
8、竞天择”影响,看到了资本主义的负面影响。1906年在民报第七号发表俱分进化论一文。在社会进化中,善与恶,苦与乐是双方并进的。“进化之实不可非,进化之用不可取”。由苦、恶的负面作用提出文明否定论,认为进化结果相互抵消,进而提出乐五无社会这一消极思想,即无政府、无聚落、无人类、无众生、无世界。14范缜神灭论主要内容范缜的神灭论是为反对佛教而写,批判佛学的轮回转世,因果报应和神不灭论,提出了以薪火喻形神的形神关系。形神论的最主要论点有形神相即,刑质神用,反对佛教的形神关系,对佛教的理论基础“神不灭”的批判是有力的,彻底的。第一次把精神看作物质的属性或作用,无法独立存在。15朱陆之争“无极而太极”朱熹
9、陆九渊对极进行了讨论,朱熹认为极就是至极,太极,即万物的总和,陆九渊认为极是中,中庸,无极便是无中,这与儒家的中庸之道相背离,无极在太极图说中提出,陆九渊认为太极图说是周敦颐的早年作品,不够成熟,不应把“无极”加在“太极”之上,认为无极不是儒家思想,太极图说也就不是儒家经典,朱熹根据“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认为道为形而上者,阴阳二气为形而下者。陆九渊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指出阴阳二气为道,朱陆之辩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根据在于人性论,朱熹把人性的恶归之于为道,而陆九渊认为气是纯善的,朱陆之辩只是儒家内部的分歧。三 论述1.发明本心陆九渊的工夫论是发明本心。分正反两方面的工夫。正面是存心
10、、养心、通过内向反省使得本心彰显。存心是保守本心,不让外驰,挺立起道德主体和成德的的意识。养心是对本心加以涵养,像种树一样,时时浇灌,使本心涵养。反面是剥落“人心有病,须是剥落”要剥落物欲和意见。意见是自以为是带来的主体的执著,两者会障蔽本心,须是剥落。陆九渊还提出“切己自反”“反而思之”这是本心的自我省察。他还强调“辩志”,也就是义利之辩。另外还强调“收拾精神,自作主宰”认为道德境界的提高,需要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2心物关系1王夫之根据阳明四句教区分了“本体”与“工夫”。“本体”即心之本体,人的道德本质,是道德实践的根据。“工夫”是指人们恢复心之本体的道德实践。2“良知现成派”强调“主体”
11、,忽略“工夫”刘宗周纠正,认为本体与工夫是一致的。4黄宗羲继承了老师刘宗周的暗点,提出“心无本体,功夫所至,即其本体“的观念。强调道德本心所达到的境界不是固定的,与我们的道德实践的功夫深入的程度有关。这与他注重实学,反对空谈的倾向是一致的。他的这一思想与王夫之的”性日生日生“相类似。3习行格物(1) 颜元提出“习行格物“的目的是为了批判王朱,匡正时弊。(2)道学的四大危害是:训诂,清谈,禅宗,乡愿(3)朱熹认为格是至,格物便是即物穷理。王守仁认为格是至格物是正物,正心,即为善去恶是格物。颜元认为格是”手格猛兽“之格,“手格杀之“之格,格物即习行,犯手实做其事。他反对”全体大用“之说,认为只同”
12、六艺“中的”一艺“即可。在知行关系上,知依赖行,知可促行。他重视物的客观性,弥补了王夫之关于知识一部分来源于先验知识的不足,认为认识来源于与物相接,需要亲手捶打,捶弄,强调”人之自为“,即自强不息,破因循,主动斥静。(4)”习行格物“的思想积极意义是重实行、实效,摆脱了静坐、空谈。反映了由虚到实的学术倾向。消极意义,是重行忽视了知的指导,具有反智的倾向。二 填空选择1. 佛教传入 牟子 理惑论儒释道2. 三论宗: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净土宗:阿弥陀经 唯识宗:成唯识论 华严宗:华严经旨3. 道教四真人:庄子、烈子、文子、亢桑子4. 韩愈原道反对佛学的代表作5. 天人关系 屈原天问柳宗元天对天说刘禹锡
13、天论6. 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 7. 北宋六先生: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 、司马光8. 周敦颐 太极动静说 “寻孔颜乐处”9. 张载四句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0. 陆九渊的主要思想:心即理、发明本心、先立其大。本心是仁义、良知、良能、四端之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11. 为学之方。陆九渊:尊德性,即先发明本心后博览群书。朱熹:道问学,即泛观博览。12. 功利学派:陈亮与叶适 义利双行 王霸并用。13.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特点:经世致用、实学实放、功利主义。14. 李贽: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15. 黄宗羲:政治民主思想明夷待访录历史思想明儒学案宋元学案16. 梁启超:英雄为主17. 严复天演论天演的法则:物竞天择。物竟,生存竞争。天择,自然选择。18. 孙中山:孙文学说历史观的三个阶段:物质进化、生命进化、人类进化。由此提出知行观的三个进程:知而后行,不知亦能行,行先知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