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考试选择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考试选择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化工原理考试选择题.精品文档. 流体流动 1. 用U型压差计测量压强差时,压强差的大小(A ) A. 与读数R 有关,与密度差(指-)有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B. 与读数R 无关,与密度差(指-)无关,与U形管粗细有关 C. 与读数R 有关,与密度差(指-)无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D. 与读数R 有关,与密度差(指-)无关,与U形管粗细有关2. 如下图,若水槽液位不变,、点的流体总机械能的关系为( B ) A. 阀门打开时, B. 阀门打开时,= C. 阀门打开时,= D. 阀门打开时,=3. 在定态流动系统中,水由粗管连续地流入细管,若粗管直径
2、是细管的2倍,则细管流速是粗管的( C )倍。 A. 2 B. 8 C. 4 D.64. 为提高U形压差计的灵敏度较高,在选择指示液时,应使指示液和被测流体的密度差(指-)的值( B )。A. 偏大 B. 偏小 C. 越大越好5. 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D )。 A. 湍流流速大于层流流速;B. 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 C. 层流的雷诺数小于湍流的雷诺数; 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6. 水箱中的水从孔口自由流出,流出量为q出, 同时向水箱注入水量为q进,属于稳定流动是( B )。 A. q出q进 B. q出=q进 C. q出(R+R) B. R(R+R) C.
3、 R=(R+R) D. 无法比较4. 在反应器的单根冷却蛇管内通冷却水,其进、出口温度分别为、,蛇管有热流体稳定流过,借搅拌器作用,使热流体保持均匀温度T(T为热流体出口温度) ,如冷却蛇管长度增大一倍,其它条件不变,问出口水温应(A)。A. 增大 B. 减小 C. 不 D. 不一定5. 套管冷凝器的内管走空气,管间走饱和水蒸汽,如果蒸汽压力一定,空气进口温度一定,当空气流量增加时:(1)传热系数K应 A 增大 B 减小 C 基本不变 ( A )(2)空气出口温度 A 增大 B 减小 C 基本不变 ( B )(3)壁温 A 增大B 略有减小 C 基本不变 (C )6. 工业采用翅片状的暖气管代
4、替圆钢管,其目的是( C )。 A. 增加热阻,减少热量损失; B. 节约钢材、增强美观C. 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果。7. 蒸汽冷凝时,膜状冷凝的( C )滴状冷凝的。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8. 导热是( A )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A. 固体中 B. 液体中 C. 气体中9.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是( D )。 A. 恒温传热和稳态变温传热字 B. 导热给热和热交换C. 气化、冷凝与冷却 D. 传导传热、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10. 在比较多的情况下,尤其是液液热交换过程中,热阻通常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的是( D )。 A. 热流体的热阻 B. 冷流体的热阻C. 冷热两种流体的热阻 D.
5、金属壁的热阻11. 传热速率公式qKAt中,t的物理意义是( B )。 A.器壁内外壁面的温度差 B.器壁两侧流体对数平均温度C.流体进出口的温度 D.器壁与流体的温度差12. 湍流体与器壁间的对流传热(即给热过程)其热阻主要存在于( C )。 A. 流体内; B. 器壁内; C. 湍流体滞流内层中;D. 流体湍流区域内。13. 对一台正在工作的列管式换热器,已知116=11600 要提高传热系数(K),最简单有效的途径是( A )。A. 设法增大; B. 设法增大;C. 同时增大和14. 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时,传热管的壁温接近( A ) A. 蒸汽的温度;B. 空气的出口温度;C. 空气进
6、、出口平均温度15. 间壁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相差较大时,要提高K值,关键在于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B )之值。A. 大者; B. 小者; C. 两者;16. 在间壁式换热器内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此过程的总传热系数K值接近于( B )。A. 蒸汽 B. 空气 C. 蒸汽与空气的平均值17. 对流传热仅发生在( C )中。A. 固体 B. 静止的流体 C. 流动的流体18. 稳定的多层平壁的导热中,某层的热阻愈大,则该层的温度差( A )。A. 愈大 B. 愈小 C. 不变19. 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对流传热,当热量通过滞流内层时,主要是以( A )方式进行的。A. 热传导 B. 对流传热 C.
7、 热辐射20. 物质的导热系数,一般来说:金属的入(B ),气体的入(A)A. 最小 B. 最大 C. 较小 D. 较大21.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水冷凝乙醇蒸气,乙醇蒸汽宜安排走 ( B )。 A. 管程 B. 壳程 C. 管、壳程均可22. 稳定传热是指传热系统内各点的温度( B )。A. 既随时间而变,又随位置而变 B. 只随位置而变,但不随时间而变 C. 只随时间而变,但不随位而变。23. 对于沸腾传热,工业生产一般应设法控制在( A )沸腾下操作。 A.核状 B. 稳定的膜状 C. 不稳定的膜状24. 蒸汽中不凝性气体的存在,会使它的对流传热系数值(A)A. 降低 B. 升高 C.
8、不变25. 在稳定变温传热中,流体的流向选择(B时传热平均温度差最大。A.并流 B.逆流 C错流26. ( C )是一种以电磁波传递热能的方式。A. 传导 B. 对流 C. 辐射气体吸收1 气相压力一定,温度提高1倍,组分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 C ;若温度不变,压力增加1倍,则扩散系数 B A增大1; C. 约原来的倍;B减少1倍;D. 不变;2 操作中的吸收塔,当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降低吸收剂入塔浓度,则吸收率将 A ;又当用清水作吸收剂时,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降低入塔气体浓度,则吸收率将 C 。A. 增大: C. 不变;B降低; D. 不确定; 3对常压下操作的低浓度吸收系统,系统总压在较小
9、范围增加时,享利系数将_C_,相平衡常数将_B_,溶解度系数将_A_.A. 增加; C. 不变;B降低; D. 不确定4 双组分气体(A、B)进行稳定分子扩散, 及分别表示在传质方向上某截面处溶质A的分子扩散速率与传质速率,当系统的漂流因数大于1时,_C_ ;_A_ A:大于; B: 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5 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增加入塔气量,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将 _A_;气相总传质单元数将_B_; 出塔气相组成将A_; 出塔液相组成将_A_;溶质回收率将_B_;.增加;.减小;.不变;.不确定6 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降低入塔液体组成,
10、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将_C_;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将_C_;气相出塔组成将_B_; 液相出塔组成将_B_.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不确定. 7 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他入塔条件不变,仅增加入塔气体浓度,则: 出塔气体浓度将_A_; 出塔液体浓度_A_;A 增大B 减小; C不变; D 不确定 8 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当气液进塔组成不变,而改变操作条件使脱吸因数s增大,则气体出塔浓度将_A_;液体出塔浓度将_D_.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9 低浓度难溶气体的逆流吸收过程,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入塔气量有所下降,则:液相总传质单元数将_C_; 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将_
11、C_;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将_A_;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将_B_;操作线斜将_B_ . 增加;. 减小;. 基本不变;. 不确定; 10 某逆流吸收过程,已知系统满足亨利定律,吸收因数,当塔高为无穷大时, (1) 塔底气相组成将_A_; 塔顶气相组成将_C_ (2) 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将系统压力减小了,则此时塔底相组成将_C_ . 大于 . 小于; . 等于; 11 对同一温度和液相浓度的稀溶液,如果总压减小1倍,则与之平衡的气相浓度(或分压)_A_ A.y增大倍; B.p增大倍; C.y减小倍; D.p减小倍;12 下述分离过程中哪一种不属于传质分离_D_.A.萃取分离; B:吸收分离; C
12、:结晶分离; D:离心分离 13 在常压塔中用水吸收二氧化碳,和分别为气相和液相传质分系数,为气相总传质系数,m为相平衡常数,则D_A.为气膜控制,且 B.为液膜控制,且 C.为气膜控制,且 D.为液膜控制,且14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_B_.A. 溶解度系数H值很大,为易溶气体; C. 享利系数E值很大,为难溶气体;B. 亨利系数E值很大,为易溶气体; D. 平衡常数m值很大,为难溶气体;15 述说法中错误的是_A_。A液体中的扩散系数与压力成正比,与粘度成反比;A 气体中的扩散系数与压力成反比,与温度的次方成正比;B 液体中的扩散系数与温度成正比,与粘度成反比;C 发生在静止或滞流流体中的扩
13、散属于分子扩散答案:A16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_B_。A 理想溶液满足拉乌尔定律,但不满足亨利定律;B 非理想稀溶液满足亨利定律,但不满足拉乌尔定律;C 服从亨利定律并不说明溶液的理想性,服从拉乌尔定律才表明溶液的理想性17 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_D_。A 气相中的扩散系数大于液相中的扩散系数,故物质在气相中的扩散通量大于在液相中的扩散通量;气相中的扩散系数小于液相中的扩散系数,故物质在气相中的扩散通量小于在液相中的扩散通量;B 气相中的扩散系数与液相中的扩散系数在数量级上接近,故气液两相中可达到相同的扩散通量;D. 气相中的扩散系数大于液相中的扩散系数,但在一定条件下,气液两相中仍可达到相同的
14、扩散通量。18 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_B_。A 气膜控制时有:, ;B气膜控制时有:, ;C液膜控制时有:, ;D液膜控制时有:,;19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_B_。A板式塔内气液逐级接触,填料塔内气液连续接触;B精馏用板式塔,吸收用填料塔;C精馏既可以用板式塔,也可以用填料塔;D吸收既可以用板式塔,也可以用填料塔。20 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_D_。A 用水吸收氨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液膜阻力控制;B 常压下用水吸收二氧化碳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气膜阻力控制;C 用水吸收氧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气膜阻力控制;D 用水吸收二氧化硫为具有中等溶解度的气体吸收,气膜阻力和液阻力均不可忽略。21.在y-x图上,操
15、作线若在平衡线下方,则表明传质过程是(B )。(A)吸收;(B)解吸;(C)相平衡;(D)不确定22. 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是_B_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过程的操作线总是在其平衡线的_。 (A) 小于,上方;(B) 大于,上方;(C) 小于,下方; (D) 大于,下方23 温度_B_,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A) 降低;(B) 升高;(C)变化24 在逆流吸收塔内,入塔条件不变,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当吸收因数A1时,气液相在( B )处达到平衡。(A)塔顶;(B)塔底;(C)塔中部;(D)塔中某一位置25低浓度难溶气体吸收,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入塔气量增加,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
16、HOG、出塔气体浓度、出塔液体浓度将会有( A )变化。 (A) , , ; (B) , , (C) , , ; (D) , , 26在常压下,通过测定得知稀水溶液中溶质A的摩尔浓度为,此时气相中A的平衡摩尔分率为0.02,则此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 = _B_。(A)0.01;(B)2;(C)0.2;(D) 0.2827已知水溶液在二种温度、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则_C_。(A) =;(B;(C);(D) 不确定28. 只要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_B_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解吸就会继续进行,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为止。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等于29. 用纯溶剂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
17、溶质,符合亨利定律。当入塔气体浓度上升(属低浓度范围)其他入塔条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度和吸收率( C )。 (A) , ;(B) , ; (C) , 不变 (D) , 不确定。30. 在解吸操作中,总压P和温度T( C ),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A)PT; (B)PT;(C)PT; (D)PT31. 对一定的气体和稀溶液物系,相平衡常数m取决于:( B ) (A)温度和浓度;(B)温度和压强;(C)压强和浓度; (D)流速和浓度32. 已知SO2水溶液在三种温度t1、t2、t3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则_D_。(A) ;(B) ;(C);(D) 33. 正常操作的逆流吸收塔,因故吸收剂入塔量减少
18、,以致使液气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气比,将会发生(C )。(A) , ;(B) , 不变; (C) , (D)在塔下部发生解吸现象34. 某吸收过程,气相传质分系数,液相传质分系数,由此可知方该过程为( D )。 (A)液膜控制;(B)气膜控制; (C)气液双膜控制;(D)判断依据不足35. 只要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_A_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为止。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等于液体精馏1当分离沸点较高,而且又是热敏性混合液时,精馏操作压力应采用_B_。A.加压B.减压C.常压2若要求双组分混合液分离成两个较纯的组分,则应采用_C_A
19、.平衡蒸馏B.简单蒸馏C.精馏3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要条件是_AB_。A. 塔顶有液体回流 B.塔底有汽相回流 C.原料要加热至泡点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C )。A.冷液进料:q=1 B.汽液混合进料:0q1 C.过热蒸汽进料:q05已知汽液混合进料中,汽相与液相的摩尔数之比为3:2,易挥发组分有摩尔分数为0.3,则q=_A_。A. 2/3 B.0.3 C.1.5题6附图6板式塔精馏操作,已知物系在操作条件下,相对挥发度为,操作线方程为y=ax+b,设第n块板为一理论板,进出该板的各物流如附图所示,则以下关系下确的是 ACEG 。A. yn+1=axn+b B.yn+1=axn-1+
20、bC. yn=axn-1+b D.E. F.G. yn+1axn-1+b7某精馏塔的馏出液量D=50 kmol/h,回流比R=2, 则精馏段之L为_A_。A.100 kmol/h B.50 kmol/h C.25 kmol/h8某精馏塔,已知xD=0.9,系统相对挥发度,塔顶设全凝器,则从塔顶第一块理论板下降的液体组成x1为_B_。A.0.75 B.0.818 C.0.929当回流从全回流逐渐减小时,精馏段操作线向平衡线靠近。为达到给定的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_B_。A. 逐渐减少B. 逐渐增多C. 不变10二元精馏计算过程中操作线为直线,主要基于_C_。A 理想物系 B 理论板假定 C 恒
21、摩尔流假定 D 等分子反向扩散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B_A.可根据亨利定律判断溶液的理想性B.全部浓度范围内服从拉乌尔定律的溶液为理想溶液C.二元混合液的泡点总是介于两纯组分的沸点之间D. 理想溶液中同种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异种分子间的作用力相同12一操作中精馏塔,若保持F、xF、q、(塔釜上升蒸汽量)不变,而增大回流比R,则_B_。A.xD增大、xW减小B. xD增大、xW增大 C. xD减小、xW增大D. xD减小、xW减小13间接蒸汽加热的连续精馏塔操作时,由于某种原因,再沸器中加热蒸汽压力下降而使下降,而进料热状况q、浓度xF及进料量F不变,同时回流量L恒定,则馏出液浓度xD及流量D、残液
22、浓度xW及流量W的变化趋势为_A_。A. D减小、W增大、xD增大、xW增大 B. D减小、W增大、xD增大、xW减小C. D增大、W减小、xD增大、xW增大 D. D减小、W增大、xD减小、xW增大14精馏计算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AB_。A.再沸器算一块理论板B.分凝器算一块理论板C.加料板算一块理论板15精馏塔操作线的斜率为R/(R+1),全回流时,其斜率等于_B_。A. 0B. 1C.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C_A.最小回流比与物系的相平衡性质有关,而与混合物的分离要求无关B.最小回流比与混合物的分离要求有关,而与物系的相平衡性质无关C.最小回流比既与物系的相平衡性质有关,也与混合物的分
23、离要求有关17精馏塔分离某二元物系,当操作压强降低,系统有相对挥发度_A_,溶液的泡点_,塔顶蒸汽冷凝温度_。A.增大 减小 减小 B. 增大 减小 增大C.减小 增大 不变 D. 增大 增大 减小18某精馏塔的理论板数为17块(包括塔釜),全塔效率为0.5,则实际塔板数为_D_块。A. 34B.31C. 30D. 3219全回流时,y-x图上精馏段操作线的位置_C_。A.在对角线之上B. 在对角线与平衡线之间C.与对角线重合D. 在对角线之下20以下关于间歇精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C_。A. 间歇精馏往往采用填料塔B. 间歇精馏为一非定态过程 C. 间歇精馏时全塔均为提馏段,没有精馏段D. 为
24、保持间歇精馏时馏出液组成恒定,其回流比应不断增大21 两股不同组成的料液进同一精馏塔分离,两股料分别进入塔的相应塔板和两股料混合后再进塔相比,前者能耗(B )后者。(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有时大于有时小于22. 塔顶全凝器改为分凝器后,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则所需理论塔板数( B )。 (A)增多;(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23. 在馏出率相同条件下,简单蒸馏所得馏出液浓度( A )平衡蒸馏。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或高于或低于24 萃取精馏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 B )。 (A)减小原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 ; (B)增大原组分间的相对挥
25、发度 (C)减小原组分间的溶解度差异 (D)增大原组分间的溶解度差异25连续精馏塔操作时, 增大塔釜加热蒸汽用量,若回流量和进料的F、XF、q都不变,则L/V(B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26蒸馏操作的依据是组分间的(C )差异。 (A)溶解度 (B)沸点(C)挥发度;(D)蒸汽压27. 塔顶和进料操作条件不变,易挥发组分回收率不变,设计精馏塔时,用直接蒸汽加热釜液与用间接蒸汽加热相比,残液组成Xw( B )。 (A)增大(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28 吉利兰关联用于捷算法求理论塔板数,这一关联是( B )。 (A)理论关联; (B)经验关联;
26、(C)数学推导公式; (D)相平衡关联29 塔顶和进料操作条件不变,易挥发组分回收率不变,设计精馏塔时,用直接蒸汽加热釜液与用间接蒸汽加热相比,提馏段液汽比L/V( C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30 进料状态改变,将引起连续精馏塔的(B )改变。 (A)平衡线; (B)操作线和q线; (C)平衡线和操作线; (D)平衡线和q线31. 对一定的馏出液浓度,若进料浓度越小,最小回流比 ( D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32 在相同的条件、下,q值越大,所需理论塔板数( A )。 (A)越少; (B)越多; (C)不变; (D)不确定干
27、 燥1、 将氯化钙与湿物料放在一起,使物料中水分除去,这是采用那种方法为(C )A机械去湿 B吸附去湿 C供热干燥 D无法确定2、 以下关于对流干燥过程的特点,哪种说法不正确(D )A 对流干燥过程是气固两相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B 对流干燥过程中气体传热给固体;C 对流干燥过程湿物料的水被汽化进入气相;D 对流干燥过程中湿物料表面温度始终恒定于空气的湿球温度。3、在总压不变的条件下,将湿空气与不断降温的冷壁相接触,直至空气在光滑的冷壁面上析出水雾,此时的冷壁温度称为(C )A 湿球温度 B干球温度 C露点 D绝对饱和温度4、在总压101.33kPa,温度20下,某空气的湿度为0.01Kg水/ Kg干空气,现维持总压不变,将空气温度升高到50,则相对湿度:( B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 无法判断5、在总压101.33kPa,温度20下,某空气的湿度为0.01Kg水/ Kg干空气,现维持温度不变,将总压升高到125kPa ,则相对湿度:( A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 无法判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