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第一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第一课时.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第一课时.精品文档.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姓名: 学号: 班级: 【自主学习】 一、区域农业发展概况1.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自然条件 、 、 、水源等, 社会经济条件 、 、政策、科技水平、劳动力等2.区域农业发展目标:促进农业发展与区域条件有机结合;形成特色生态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实现区域 、 、 效益统一3.农业发展原则: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二、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1.位置:位于我国东北部,穿越其中的重要经线有_和_,重要纬线有_和_。 范围: 、 、 三省和内蒙
2、古自治区东部。2地位:我国重要的 基地、 基地和 生产基地。(一)、地理条件地理条件影响气候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 湿润、半湿润 气候区。冬季 夏季 ,雨热同季。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 的影响。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 、 和 等。地形、土壤条件西部 ;中部和东北部 ;周围 环绕;土壤肥沃,广泛分布 、 土,土层深厚, 有机质含量高。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 ,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单产高。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好; 交通 ,对外联系方便。开发晚,人口密度 ,人均耕地面积 。工业为农业提供 、 等生产资料;对外
3、联系便利,为拉动本区发展 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利于农业大规模经营,利于 农业和 的发展。(二)、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原理:因地制宜,根据 、 、 、和 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 的不同划分。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分布主要粮(树、畜)种【合作探究】探究一:完成课本62页活动题以及下列问题1. 目前的水稻种植范围已经扩展到了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可能的原因有哪些?2.为什么东北大米是绿色大米?探究二: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地形类型2.填写农业生产类型甲 乙 丙 丁 甲 乙 丙 丁3.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甲 乙 丙 丁 4.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
4、锋主导因素是5.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锋主导因素是【课堂练习】一、选择题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来源:学。科。网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2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读图,回答34题。3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4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
5、展的限制因素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5(双选)关于西部并发的战略部署,要求根据各地区的区域特征,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以下各地区与其特色农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 B新疆南部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C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D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出口创汇农业6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被冲刷变薄 B气候干旱 C生物活动微弱 D秸秆还田7d下游两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玉米 C高梁 D水稻8c处农业生产类型为( )A种植业为主 B畜牧业为主 C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D淡水养殖业为主(2004年天津文综)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材料,回答(I)一(4)题。(l)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个城市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 (2)相关资料表明,甲、乙商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陌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 (3)据图文信息判断c山脉的名称是 l (4)写出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 A B 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