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doc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精品文档.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 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使学生明白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一(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十进关系。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例2:多位数的读法:读数时,先分级,然后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例3: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在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例4:亿以内数的比较:位数
2、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例5:为了读写方便,把整亿、整万地数改写成用“亿”、“万”做单位的数。例6: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主要是看它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大于还是等于。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或比小,把尾数都舍去。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或比大,把尾数省略后向前一位进一。1. 关于近似数的问题:在实际问题中,有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如:三班有12个男同学,27个女同学。这里的“12”“27”都是准确数。还有些数据,只是与实际大体符合的近似数。我们在测定物
3、体的长度、质量时,由于测量工具的限制,必然会产生误差,所得的结果都是近似数。如:小明身高140厘米,体重35千克。这里的“140”、“35”都是近似数。在对大的数目在进行统计时,一般也只需要用它的近似数来表示。如:平常说一个城市有人,一个钢铁厂去年产钢万吨。这里的“万”、“万”都是近似数。二、 数的产生古时人们是通过“实物”、“结绳”“刻道”等方法来记数的。表示物体个数的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0也是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三、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四、 亿以上数的认识
4、例1:亿以上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例2:写数时先写高级,再写哪低级,哪一个数位上没有单位,就用0占位。例3:不是整亿数的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五、计算工具的认识为了方便计算,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早在世纪,中国就发明了算盘,现在比较常见的计算工具是电子计算器。了解计算器上常见的功能键名称,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六、 用计算器计算例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5、例2: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直线、射线和角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近似的看成是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二、角的度量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度,记作“1”。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2)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3)从与边重合的零刻度往上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
6、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例1:比较角大小的方法: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三、角的分类例2:认识平角和周角的概念,能依据角的度数正确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例3:小于90的角是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了解对顶角相等。五、 画角画角的步骤:画一条射线,是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在画一条射线。一幅三角板能拼出的角有:15,75,105,120,135,150,165。三角形
7、的内角和是180。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一、口算乘法例1:让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积在1000以内的进位乘法)。二、笔算乘法例1:让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掌握笔算的方法。重点让学生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写积?最后算什么?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例2:通过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特殊笔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学生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使学生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例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一辆汽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千米时。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四年级 数学 知识点 梳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