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doc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精品文档.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A.英国B.法国C.德国D.日本1.C 【解析】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国家,普鲁士是世界上最早实行 义务教育的国家。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A.启发式教学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C.因材施教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2.B 【解析】孔子所说的“学”即“学习”,“思”即“思考”,因此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A.强
2、制性、发展性、基础性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3.D 【解析】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普及性、基础性和 强制性。4.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教育原则B.教育规律C.教育任务D.教育目的4.D 【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5.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 )的反映。A.不平衡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顺序性 5.A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 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另外一种是不同
3、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平衡性。6.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6.B 【解析】陶行知的话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崇高的职业道德。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7.D 【解析】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重视掌握知识的巩固问题。8.教师进
4、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8.A 【解析】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9.“教书”与“育人”是( )的关系。A.并列的B.递进的C.互补的D.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9.D 【解析】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而育人也反过来影 响教书,教书与育人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0.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里鼓着气坐
5、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 )的教学原则。A.启发性B.系统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 10.D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它要求教师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而不能打击个别同学的积极性和独创性。 11.“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11.B 【解析】“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鱼”指直接给他
6、现成的鱼,而“渔”则指捕鱼的方法。教给学生方法,让他靠自己的努力去达到目标,效果会更好。 12.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2.A 【解析】道德认识是指儿童对一定社会政治观点、思想观点、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是儿童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就人的发展而言,其认知发展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他的修养水平。1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教师职业的( )。A.多样性B.复杂性C.示范性D.长期性 13.A 【解析】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14.小学阶段的教学应侧重的教学方法是( )。A.讲演法B.探究的
7、方法C.直观的方法D.实习的方法 14.C 【解析】小学生年龄偏小,知识储备和经验较少,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老师应该侧重运用直观的方法。15.范例教学法的创造者是德国教育家( )。A.第斯多惠B.瓦根舍因C.赫尔巴特D.韦特海默 15.B 【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为代表提出了 “范例教学法”。16.“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这种课外活动的形式是( )。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个人活动D.小组活动 16.D 【解析】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外活动小组是在教师
8、或辅导员的指导下,以自愿结合原则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的小组,以某一课题为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其主要特点是小型分散,灵活多样,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和培养专门人才。17.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或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这种教学方法是()。A.参观法B.实验法C.演示法D.练习法17.C 【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等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
9、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实践证明,演示法不仅能使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18.赵老师是二甲班的班主任,每次赵老师上课或在场时,学生都规规矩矩,可是等赵老师一走开,班级纪律明显涣散。赵老师的领导方式很可能是( )。A.集权型B.民主型C.放任型D.兼有BC两种型18.A 【解析】在这种类型中,教师有很强的教学责任心,但教育方法简单,不讲求教学方式,不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往往以教师的主张、决定为准。学生对教师只能是听取和服从,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表面畏服,背后抗拒,处于
10、被动地位。19.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那么,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 )。A.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B.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C.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D.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19.C 【解析】根据课程的制定者,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20.小学德育工作常用的奖惩属于( )法。A.榜样示范B.品德评价C.陶冶教育D.说理教育20.B 【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21.课
11、程结构的编制是指 _。21.课程设计22.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_。22.四书五经23.主题班会应以_为主,教师不能包办。23.学生24.素质教育的核心是_ 。24.培养创新能力25.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文法、_、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25.修辞26.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_的发展。26.心理27.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果作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进行质的评议和量的统计,这项工作被称为_。27.班主任工作总结28.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_的关系。28.促进29.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
12、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人物、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关系的制度叫_。29.学校教育制度30.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_ 。30.卢梭三、判断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31.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是一个等同的概念。 ()31. 【解析】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普及教育;当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及教育的义务形式时,便称为义务教育。32.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32. 【解析】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教育学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