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逍遥游”及其现实意义.doc
《庄子的“逍遥游”及其现实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的“逍遥游”及其现实意义.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庄子的“逍遥游”及其现实意义.精品文档.庄子的“逍遥游”及其现实意义逍遥游作为庄子的开篇之作,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学者称之为“庄学之冠冕”。冯友兰认为,“庄之所以为庄者,突出地表现于逍遥游和齐物论两篇之中。”在这篇“奇诡玄虚”、“斑斓蔓延”的文字里,庄子通过一系列神话故事及寓言向我们展示了他独特的价值观念和开阔高远的精神境界。文章的开始,庄子以递进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境界的逍遥:凭风而飞的鹏相对于生活在水中的鲲而言是自由的,它乘着六月的大风,“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内篇逍遥游) 大鹏宏伟的形象和它的高飞之举给人造成很大的心
2、灵震撼和冲击,对“力不若牛,走不若马”的人来讲,“怒而飞”的鹏一定是很逍遥的。再往下,御风而行的列子就更显得潇洒自如,令人神往了。但无论是大鹏的高飞还是列御寇的御风而行,在庄子看来都没有达到真正的自由,不是真的逍遥。因为他们都还需要有所凭借,大鹏要“去以六月息者也”;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庄子却认为“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也。”那就是风。庄子认为,凡是有所待的“游”都是有条件的,这种“游”必然为其所待的条件限制,只有具备了所需要的条件才可以“游”,这就谈不上真正的逍遥。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呢?庄子接着写道:“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内篇逍遥游)
3、 由此看来,庄子所赞同的“游”是“心游”,是心灵的自由活动。陈鼓应论庄子时指出:“庄子哲学中的游是非常特殊的。他大量使用游这一概念,用游来表达精神的自由活动。庄子认为,要求得精神自由,一方面,人要培养隔离的智慧,使精神从现实的种种束缚下提升出来;另一方面,要培养一个开放的心灵,使人从封闭的心灵中超拔出来,从自我中心的格局中超拔出来。”用庄子自己的话说就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内篇逍遥游)“至人”、“神人”、“圣人”是庄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绝对自由的人,“无己”、“无功”、“无名”则是实现无待逍遥的途径,“无功”、“无名”统归于“无己”逍遥游是庄子的生命理想和哲学思想的灵魂。在
4、庄子看来, 个体必须外去所待!即从逼迫性的社会秩序尤其是从政治场域中脱身而出, 内去所执和能执!即不仅消泯功名意识, 而且更通过无己以根除对于功名的执取之心,惟有如此,个体才能使其身心皆逍遥于险祸和压制之外,进而自我建构、自主开展、自心享有独立的生命样式。陈鼓应庄子今译今注说:“逍遥游篇,主旨是说一个人当透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而使精神活动臻于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地。”刘笑敢也说:“纯以精神言逍遥,是庄子所谓逍遥的独特之处,庄子之逍遥实有今日精神自由之含义。”但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人生精神,庄子逍遥游思想有其复杂性以及两面性,其中既有嫉世孤傲、超拔忘物的积极昂扬一面,又有与此
5、相反的只顾退守自身乃至陷溺于内心,从而对现实压制和命运有所妥协的随顺委蛇、安命自适的消极暗弱一面。在现实中毫无作为的庄子的自由可以阐释为内心的绝对虚静、纯精神的玄想或自我陶醉的神秘体验。个体的内在精神愈自由, 则他的外部生活就愈不自由。个体愈逃向内心, 则他实上愈陷入被奴役状态中,庄子仅陶醉于虚幻的内在生活, 乃致抛弃了外在社会实践以及对政治自由的追求。逍遥游只是个体于黑暗时代的被迫选择, 而不是常态社会中的生存方式和人生理想。对于庄子一类的士人而言, 凶险动荡的社会政治现实虽然剥夺了他们实现理想抱负的可能性, 并把他们挤压到了日常生活的边缘, 但剥夺和挤压却以残酷的方式使个体从日常生活以及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庄子 逍遥 及其 现实意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