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份识别和查对制度落实督查表[1].doc
《患者身份识别和查对制度落实督查表[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患者身份识别和查对制度落实督查表[1].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患者身份识别和查对制度落实督查表1.精品文档.身份识别和查对制度落实督查表科室 督查人 督察 内容时间床号姓名身份识别查对制度整改措施是否执行身份识别制度操作中使用两种以上身份识别特殊人群八类身份识别方法腕带、床头卡信息是否准确腕带标识内容是否齐全特殊人群是否佩戴腕带掌握查对制度医嘱处理核对流程医嘱处理治疗卡二人核对并签名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对执行口头医嘱是否规范执行给药治疗备药后二人核对签名麻醉、精1类药物、高危药品执行双签名是否发现身份信息、给药、操作错误查对制度1、医嘱查对制度1)、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2)
2、、转抄医嘱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另外一人核对。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须签名。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4)、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医生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5)、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经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三查:备药时与备药后查;发药、注射、处置前查;发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2)、备药前
3、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物时,严格执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卫医药 2005438号文件)。护士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安瓿及时交回药房;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同时,护理部要根据药物说明书,规范及健全皮试药物操作指引及药物配伍禁忌表。5)、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6)、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
4、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7)、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剂量、并留下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用。 3、无菌物品查对制度 1)、使用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识是否符合要求。若发现物品过期、包装破损、不洁、潮湿、未达灭菌效果等,一律禁止使用。 2)、使用已启用的灭菌物品,应核查开启时间、物品质量、 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污染。 3)、消毒供应中心发放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记录内容包括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 4)、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无菌物品的领取、
5、保管。定期清点,分类保管,及时检查。确保产品外包装严密、清洁,无菌物品无潮湿、霉变、过期。 4、输血查对制度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订抽血交叉配备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_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抽血时对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患者 身份 识别 查对 制度 落实 督查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