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保护学复习资料(川农).doc
《森林保护学复习资料(川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保护学复习资料(川农).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森林保护学复习资料(川农).精品文档.森林保护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及简答)名词解释(第一章) 林木病害: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遭受有害生物的侵袭或恶劣条件的影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被干扰和破坏,细胞、组织、器官和形态特征产生一系列反常变化,甚至引起植株死亡,造成经济、景观或生态上的损失的现象。 症状:林木发病后,病部表现出的综合特征,是症状和病症的总称。 病状:发病林木本身表现的不正常形态特征,具非侵染性 病症:在林木病原物产生的营养体和繁殖体,具侵染性 变色:林木感病后,由于叶绿素的形成受到抑制或破坏而使叶片表现出不正常的颜色。常见的变色
2、有花叶和黄化 坏死:病部组织局部或大片死亡,常见的有斑点、腐烂、溃疡 生物性病原:又称为病原生物或病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植物菌原体、线虫、螨类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真菌:真菌具有细胞壁和真正的细胞核,其营养体为单细胞或丝状体;以各种类型的无性、有性孢子或菌丝体繁殖;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异奍生物。 菌丝体:真菌的生长和发育先是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阶段,然后进入繁殖阶段,营养生长阶段的菌体称为营养体,典型的营养体为纤细和多枝丝状体,常交织成团,称菌丝体。根状菌索:一些高等真菌的菌丝体相互缠绕形成的绳索状物,外形与高等植物的根系相似,称为根状菌索。 菌丝体的变态:真菌的菌
3、丝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形成特殊的结构,如菌核、子座和菌索等。 侵染循环:越冬的病原物,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经一定方式传播侵入后引起寄主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寄主再度发病的过程,包括病原物的越冬、传播、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真菌的无性繁殖:指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这种孢子称为无性孢子,是寄主植物长期间的主要侵染来源,常见的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芽孢子、厚垣孢子、分生孢子。 真菌的有性繁殖:是通过性细胞(配子)或性器官(配子囊)结合而进行的,要经历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阶段,由此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常见的有性孢子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真菌的生活史:真
4、菌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生长和发育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病原物的寄生性:指病原物从寄主的细胞或组织中获得营养的能力 转主寄生:有些锈菌必须在两种亲缘关系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寄生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现象。 专化型:病原物种内对寄生植物的科、属和种具有不同致病力的类型。 生理小种:病原物种内或专化型内对寄植物的品种具有不同致病类的类型。 病害的侵染过程:从病原物接触侵入寄主开始,到寄主表现肉眼可见的症状的过程。又叫病程。包括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 病原物的传播:病原物从越冬场所或病部转移到新的侵染部位的过程除自身近距离扩散传播外,远距离传播方式有风力或气流、雨水、昆虫和其它动物、人为传播。 再
5、次侵染:林木遭受初次侵染后,病部产生新的病原物,再次侵染寄主,如此反复发生的多次侵染称为再次侵染。 病害流行:某种林木病害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普遍而严重地发生,造成灾害性影响,给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现象。 卵胎生:实为孤雌生殖的一种,未受精卵在母体内进行胚胎发育,直到孵化为幼体后才从母体产出,如蚜虫。专题调查:又称为详查,是对某一树种的病害或某一种病原引起的病害进行深入调查,以准确统计林木的受害程度及其造成的损失。 病情指数:是较客观地反映病害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即病情指数=(求和(各级病株数*该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最高一级代表值)*100 昆虫体壁:是昆虫的骨骼,它包裹在身体的外面,故称
6、为外骨骼。几丁质是昆虫体壁的重要化学成分,体壁 表面有护蜡层和蜡层,水溶性物质不能通过此层,体壁具有保持体形、着生肌肉 、防止体内水分流失及外界毒物侵入等功能。 两性生殖:绝大多数昆虫都通过雌雄酱,精子和卵子结合,产下受精卵发育成为独立的个体,其生殖过程需要两性参与,这种生殖方式属于两性生殖,或称为两性卵生。 孤雌生殖:卵不经受精卵即可发育成为新个体,属于单性生殖。有的昆虫孤雌生殖在幼虫期发生,也称为幼体生殖。 多胚生殖:即1个卵在发育过程中可分裂成2个以上胚胎,最多可达3000多个新个体。 变态:昆虫从卵发育到成虫,其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均发生剧烈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不完全变态:个体发育
7、只经过卵、幼虫、蛹、成虫三个阶段,幼虫形态与成虫十分相似,又称若虫。有渐变态,即若虫与成虫在形态、习性上十分相似,只是若虫 无翅或短翅,如蝗虫;有半变态如蜻蜓。 昆虫的世代:昆虫从卵发育开始到形成性成熟的成虫产下后代的历期称为一个世代。昆虫在一年中发生的经过为年生活史。 耐火树种:树木遭火烧后仍有再生能力,主要指萌芽能力。一般针叶树种没有萌芽能力,阔叶树种都有萌芽能力。 休眠:是昆虫对外界不良条件的一种暂时适应,这种不良条件一旦消失,它就立即恢复生长发育 昆虫活动的时辰节律:也称生物钟,昆虫活动在昼夜24小时内表现出明显周期性。 趋性:昆虫对外界刺激表现出趋或避的行为,表现为趋近的为正趋性,逃
8、避的为负趋性。 环境:是指一定时间内影响生物有机体生活、生长发育、繁殖和存活的全部因素的总和。环境因子分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包括气候因子(温度、湿度、光照及周期性、风等)、土壤因子和地理因子;生物因子包括食物、天敌、其它动植物、徽生物 害虫综合管理:简称IPM,是运用综合技术防治可能危害作用的各种潜在害虫的一种方法。它包括最大限度地依靠大自然对害虫种群的控制作用,辅以对防治有利和各种技术(如耕作防治害虫、不育技术、诱虫技术等)的综合。 林木检疫:为了防止人为地传播危险性植物病害,保护本国林业生产和林业产业生态系统的安全,由政府颁发法令、法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在国内、国际间流通
9、的植物及其产品,采取一系列预防危险性病害传播和定植的措施。病害检疫分为对外检疫和国内检疫两种。 竞争作用(指益菌和病原物在养分及空间上的竞争 交互保护:在自然界中,许多病原物有强毒菌株和弱毒菌株存在。在先接种弱毒菌株后,寄主可抵抗强毒菌株的侵染,从而减轻危害,这种现象称为交叉保护。 阻火树种:多为常绿阔叶树种,枝叶含水率高,含油脂量少,不含挥发油,SiO2和粗灰分物质较多。 抗火树种:具有耐火性和阻火性的树种称为抗火树种。 简答(第一章) 1、林木病害的类型和特点: 按病源分类分为1、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病原引起。包括不适于林木生长发育的温度、光照、水分、空气或营养物质等因素。特点:非侵
10、染性病害通常成片发生,比较均匀一致,不能传染蔓延,发病植株上无病原物。2、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引起,包真菌、细菌、病毒、植物菌原体、线虫、螨类、寄生性种子植物和寄生锈藻等。特点:侵染性病害的发生通常由点到面,表现出明显的发病中心,能够传染蔓延,在病部可见病原物的营养体或繁殖体。 2、林木病害发生的因素(病害三角) 1、寄主:遭受病原生物侵染的植物2、病原(病原物或病原菌):直接导致寄主发病的因素叫病原。其中,生物性病原称为病原物,引起病害的真菌和细菌统称为病原菌,3、诱因:间接引起寄主发病的因素。 3、病状类型:变色、坏死(常见的有斑点、腐烂、溃疡)、萎蔫或枯萎、畸形(常见的有癌肿、丛枝、
11、变形、疮痂)、流脂或流胶。 3、真菌的分类 按照恩斯沃思的分类系统(1973),真菌界下面分粘菌门和真菌门真菌门下分五个亚门: 无性阶段产生游动孢子;有性阶段产生卵孢子-鞭毛菌亚门 1、无性阶段不产生游动孢子-2 2、有有性阶段-3 无有性阶段,无性阶段产生分生孢子或不产生孢子-半知菌亚门 有性阶段产生接合孢子-接合菌亚门 3、无接合孢子-4 4、有性阶段产生囊孢子- 子囊菌亚门4、有性阶段产生担孢子- 担子菌亚门 4、林木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及特点 (1)鞭毛菌亚门及其所致病害的特点:鞭毛菌亚门中以卵菌纲的真菌与林木病害的关系比较密切。卵菌纲真菌主要特征是营养体是发达的无隔多核菌丝体;无性繁殖
12、形成游动孢子囊,其内产生双鞭毛的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以异形配子囊结合产生卵孢子所以称为卵菌。主要的属有腐霉属、疫霉属、霜霉。(2)接合菌亚门的真菌大多为腐生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粪肥上,其特征:菌丝体无隔多核;无性繁殖产生孢子囊,产生不能游动的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与林木病害关系密切的有根霉属,如引起板粟种实霉烂的黑根霉。(3) 子囊菌亚门属于高等真菌,大多陆生,特征:菌丝体发达,有隔膜,细胞一般是单核的;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子囊菌的有性子实体称子囊果,子囊果根据不同形态分为闭囊壳、子囊壳、子囊腔、子囊盘4 种。与林木病害关系较大的有外囊菌属,白粉菌。白粉菌
13、的子囊果为无孔口的闭囊壳,外部长有不同形状附属丝。由于寄主体外生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呈白粉状,帮引起的病害称为白粉病。根据闭囊壳内子囊的数目和附属丝的形态,主有分为6 个属:钩丝壳属、球针壳属、叉丝壳属、单丝壳属、白粉菌属。(4)担子菌亚门是最高级的一类真菌,如蘑菇、木耳、银耳等,主要特征:菌丝体发达,有隔,细胞一般是双核;除锈菌外,无性繁殖很少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高等担子菌的担子上着生4个小梗和4 个担孢子,担子散生或聚生在担子果上。与林木病害关系密切的担子菌是锈菌、卷担子菌属等 。(5) 半知菌亚门,菌丝体发达,有隔膜,无性繁殖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或不产生孢子。与林木病害
14、有关的的半知菌有丝核菌属、小核菌属、葡萄孢属、曲霉属、青霉属、镰刀菌属如引起苗木猝倒病和油桐枯萎病的尖孢镰刀菌。 5、锈菌的特点: 1锈菌只能生活在活的寄生合格证体内才能完成生活史,此现象称为专性寄生;2锈菌在生活史中可以产生多种类型的孢子,典型的有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3锈菌存在转主寄生现象,即部分锈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上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现象。6、林木真菌病害的特点和防治由真菌引起的林木病害种类占80%。(1)症状特点:在林木发病部位不仅表现病状,而且在一定时期往往能观察到明显的病原真菌的特征,如霉状物、粉状物等。(2)真菌病害的传播,大多数植物病原真菌都
15、能产生大量孢子,错风力或雨水传播。(3)真菌病害的侵染,植物病原真菌是靠菌丝来吸取植物营养的,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外,还能直接侵入寄主。在真菌病害的防治上,必须从选育抗病树种,加强经营管理,促进林木生长,改善林内卫生状况,积极消灭病原等根本性措施入手,才能有效地控制真菌病害的发生。7、病原细菌的主要类群(1)棒形杆菌属革兰氏染色反应为阳性,主要引起植物萎蔫症状。(2)节杆菌属。(3)野杆菌属。(4)欧式杆菌属,革兰氏染色反应为阴性,引起枝枯萎蔫症状,如梨树火疫病,是我省检疫对象。(5)假单胞杆菌属,革兰氏染色反应为阴性,如引起桉树、木麻黄和油橄榄的青枯假单胞杆菌。(6)黄单胞杆菌属,革兰氏染色
16、反应为阴性,如引起柑橘溃疡病的油菜黄单胞菌柑橘致病变种。8细菌病害的特点和防治:植物病原细菌所致病害的症状有溃疡、畸形和萎蔫,常可见细菌溢出(溢浓),主要通过雨水和昆虫传播,其防治应严格做好检疫工作,清除侵染来源,防止各种伤口产生,或施用抗菌素进行治疗。9、病毒病害的特点和防治:植物的病毒病大多数是系统性侵染,危害严重;症状以叶部和嫩枝最为显著,有时也表现在果实上,症状有花叶、畸形和坏死。病毒吸能在活的细胞内生存,通过微伤口侵入植物,自然界这各微伤口主要来自病、健植物相互接触时的擦伤或传毒动物的刺伤。病毒病侵染的来源主要是活的寄主植物和昆虫。病毒在树木体内可长期存活。10、病毒病害的防治:1严
17、格检疫,选用无病的繁殖材料;2控制传毒介体;3选育抗病毒品种;施用抗病毒药物。11、植物菌原体病害的特点及防治:植物菌原体由原来的类菌原体(MLO)更名而来,在林木上发现的病害有泡柚丛枝病、刺槐丛枝病、桑萎缩病、枣疯病、苦楝丛枝病、杉树黄化丛枝病,其繁殖方式有二均分裂、出芽生殖或老细胞内新个体释放等形式。又称裂殖菌。其所致病害为系统性病害,症状有丛枝、黄化和花器变叶等。病害通过嫁接、媒介昆虫和菟丝子等传播。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苗圃,清除病株,控制传播介体,利用四环素族搞生素独处理病株进行治疗。12、寄生性种子植物的基本特性:分为半寄生和全寄生两类。半寄生种子植物的叶和茎都为绿色,含
18、有叶绿素,通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正常根,以吸根深入寄主木质部,从寄生主体内吸取水分和无机盐类,如桑寄生;全寄生种子植物的叶退公成鳞片状或没有叶片,不含叶绿素,依靠吸根从寄主植物体内吸收无机和有机养分,如菟丝子等。防治;在果实成熟前砍除病株,清除吸根和匍匐茎。13、病原线虫危害林木的线虫:根结线虫引起的根瘤线虫病;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材线虫萎蔫病。14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症状:非生物性病原是指不适宜林木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主要有(1)营养失调,缺氮:叶片黄化,植株矮小,落果多,种子小而轻。缺磷:叶片暗绿或紫红色,卷曲,常有不规则的褐斑,植株矮小,如杉木紫化病。缺钾:叶尖、叶缘变黄至黑色,叶片皱缩,嫩叶萎
19、蔫枯死,茎细小,易倒伏。缺铁或镁:表现为失绿,前者症状为顶端新叶黄化,老叶仍保持绿色,后者则是叶处失绿不均匀,叶肉变黄或变白,而叶脉为绿色。缺硼:芽丛生或畸形。(2)干旱可水涝,(3)高温或低温。(4)有毒气体(5)药害。15、林木病原寄生性的类型:(1)专性寄生,这类生物只能从活的有机体中吸取营养进行生长发育;(2)强寄生,以寄生方式为主,兼具腐生能力。(3)弱寄生,以腐生生活为主,兼营寄生生活,(4)纯腐生,只能在各种死的有机体上生长。16、病原物的致病作用:病原物的致病性是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能力。(1)病菌分泌的各种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等)降解寄主的细胞和组织;(2)植
20、物病原菌可产生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刺激植物细胞和组织的生长,形成肿瘤和丛枝等畸形症状;病菌可产生毒素毒害寄主植物。17、林木抗病的机制:(1)林木叶和果表面的角质层、枝干的木栓层对抵抗病原物的侵入和扩展起重要作用;(2)林木体内的抗生物质,如单宁、生物碱和酚类,对病菌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3)植物保卫素。植物在受到病原物侵染后体内产生的能够限制或杀死病原物的物质。18、病害流行的条件:(1)有大量侵染力强的病原物积累(2)存在大面积连片栽培的易感病林木;(3)有利于病害流行的环境条件。19、病害流行的预测种类:短期预测是在发病前1周或1个月做出的预测。中期预测是指在发病前1个月以上2个
21、月对病害进行预测,短期和中期预测的准确性较高,应用较广,长期预测是在发病前2个月以上至半年推测病害发生情况。20、论述林木病害的诊断方法:主要有病害调查、病状观查、病原物镜检。21、病害调查诊断的内容:1、发病历史,2、危害树种,3、病害来源,了解病害的发生是否因为带进了新病原物,还是引种了易感病寄主。4、病害发展速度,非浸染性病害的发生有普遍性和突发性,易在短期内爆发成灾。侵染性病害则是逐步发展的,有一个病理过程。5、病害的分布特点,侵染性病害在林间初期是点发性的,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和扩展蔓延趋势;非浸染性病害常成片发生,与地形、土壤和其它特殊环境有关。6、环境条件与病害发生发忯的关系,环境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森林保护 复习资料 川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