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文化史.doc
《景颇族文化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颇族文化史.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景颇族文化史.精品文档.景颇族文化史序景颇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勤劳智慧的民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景颇族在自己民族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自己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铸就了自己民族的精神。这个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是景颇人民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景颇人民在未来的岁月中继往开来,推动自己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景颇族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自己的独特性,它记述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景颇族是一个思想开放、善于探索和迎纳新事物的民族。历史上,景颇族作为氐羌族群的一部分
2、从北南迁,这里除种种不可抗衡的客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还包括着一个民族敢于探索事物,探索世界的深层次内涵在其中;另一方面,景颇族在社会中善于吸取他人有益的东西,并且能创造性地加以应用,如在现代景颇语中有许多不同国别、不同民族的借词用语,这些是社会生活交流与交往的结果。通过这些交流与交往丰富和发展了自己民族的社会生活,丰富了文化。但客观地讲,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景颇族多居住于边疆、山区,那里交通闭塞,对外交往少,生产、生活条件差,还长期处在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在过去漫长的社会进程中,景颇族的社会经济从整体上讲还基本处于自然经济状态,经济生活中社会商品含量甚少。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最大限度地依赖
3、于自然条件。的确,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是景颇族所居身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和丰厚的大自然无产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景颇民族。景颇人对大山,对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但社会要发展,民族要进步,景颇族的社会发展和进步要创新,再也不能被动地依赖于大自然了。现在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人与自然失去平衡,如果还守着依赖于大自然过日子的旧观念,是会给一个民族的进步带来大危机的。一个民族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才有希望。 景颇族要总结和研究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别要注重深入研究那些对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文化现象,如“木瑙文化”等。“木瑙文化”是在景颇族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反
4、应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等的文化现象。传说“木瑙”是天上太阳宫里的舞蹈,一次太阳王举行盛大的“木瑙”庆典,邀请了凡间的禽鸟,禽鸟们应太阳王之邀前去参加庆典。在太阳宫里,禽鸟们第一次看见那样的场面,欢天喜地,翩翩起舞。众鸟们的羽毛多姿多彩,给“木瑙”庆典增添了新的气氛和色彩,赢得了太阳王的赞赏。庆典结束后,禽鸟们返回凡间,在叫做“康青阳库”(Hkrang Sinyang Hku)的地方一棵能结12种不同色彩、不同味道的果子树上休息。禽鸟们一边享用美味果子,一边谈论太阳宫的“木瑙”舞,谈得兴高采烈,不约而同地跳起了刚从太阳宫里学来的“木瑙”舞。这时有个叫贡东都卡(Gumtung Tu Hkra)
5、的景颇人路过看到了禽鸟们的舞蹈,马上回去报告了族长,大家一同去观看并学会了跳“木瑙”舞。从此传至今,成为了以民族的盛典,并在发展中不断赋予新的内涵,矗立在“木瑙”广场中央的“目瑙示栋(Manau Shadung)”中所绘制的是反映景颇族迁徙的路线和生产生活的图案。“木瑙”的传说故事神奇而动人,这是景颇族先民赋予“木瑙文化”的一种神秘和神圣色彩,反映了“木瑙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木瑙”庆典活动中,“斋瓦(祭司Jaiwa)”所进行的“木瑙斋瓦(Manau Jaiwa)”,用特定的形式,以洋洋数万行的祭词叙述了天地的形成、万物的诞生、景颇人的渊源变迁史等等,其历史与文化内涵深刻。它是景颇族的史
6、诗、百科全书,千百年来起着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入研究“木瑙文化”,可以挖掘出景颇族历史的深刻内涵和文化的深刻内涵。此外,景颇族的“婚俗文化”“丧葬文化”等都有着自己民族深刻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景颇族的婚典,要进行“空然斋瓦(Hkungran Jaiwa)”,由“斋瓦”向新人、向族人叙述人类的繁衍及发展,传授生产、生活知识、讲家庭伦理道德等;为亡者送葬时,由“董萨(祭司 Dumsa)”用“送魂祭词(Tsu Dumsa)”将亡魂送归故地,道路有辗转,有曲折,描绘着一个民族的前夕和奋进的历程。这些社会生活现象,充满着历史与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瑰丽的文化宝库。全书分12章,对景颇族的历史
7、渊源、社会形态、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婚姻家庭、伦理道德、自然环境、名胜古迹等做了全面阐述。历史源流与人口分布:景颇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景颇族又是一个具有国际性的民族,在缅甸被称为克钦(kakhyens)族,在印度被称为新福(siphos)族。这个具有国际性分布的群体人数,据1997年统计,有124200人。最迟在公元6世纪,景颇族的先民就已为外界具体所知。 汉文献所见之景颇族渊源:景颇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在云南的发展过程,见于文字的已经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唐代时期,景颇族被称为“寻传”,元、明时期被呼为“峨昌”,清末及明国称为“野人”“山头”等。如今生活早我国境内的
8、景颇族,包括景颇、载瓦、浪峨(浪速)、勒期(茶山)四个主要支系以及人数较少的波拉支。其中,景颇支系习惯上又被称做“大山”,而载瓦被称为“小山”,浪峨被称为“浪速”,勒期被称为“茶山”。这种区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景颇族民族形成的同源异流与异源同流的背景。各个支系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方面。另外,在同一支系中也可以区别出不同的方言土语。这样的情况说明了景颇族来源地复杂性。 口碑传说所见之景颇族“历史”:景颇族的民间传说较多地反映了其早期历史线索。民间传说景颇族的祖先起源于“穆石匕省腊崩”(Majoi Shingra Bum,一山名)。据景颇族人士说,“穆(石匕)省腊崩”意为景颇族先民的发源地或迁徙
9、中居住过的地方。可以推论景颇族的祖先群体有过在青藏高原生活的历史。从这样的传说中,反映或折射出若干远古的信息或史影。 首先,从民族形成的历史来看,的确应该说在远古的人们尚处于未分化的状况,景颇族的先民也是如此。其次,传说反映出景颇族先民南迁移动是因为气候等地理因素的变化所致。这和中国大陆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似乎也有着某种内在关联。还有,年前意为着景颇族先民们的新的生态生业适应的开始。古代景颇族崇拜太阳神,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从太阳那里来的。这一意识决定了打歉意不仅仅是不足征战的结果,更主要的是这群太阳的子孙追求光明、追求美好生活的结果。景颇族传说自己色祖先来自今天的蒙古或青海。“景颇”之称谓一
10、、自称景颇族,就其民族名称而言,有自称和他称之别。就自称来说,其内部有“景颇”、“载瓦”、 “勒期”、“浪峨”、“波拉”5类自称。这也意味着景颇族是由5个支系所构成。景颇族5个支系的人们既有自己的自称,还有其对别的支系的称法。如,景颇支系称自己为“景颇”,称“载瓦”支系为“阿即”,称“勒期”支系为“勒希”,称“浪峨”支系为“木如”,称波拉支系为“波罗”;载瓦支系称自己为“载瓦”,称景颇支系为“石东”,称“勒期支系为“载毋”,称浪峨支系为“查峨”,称波拉支系为“第瓦”。这些多样的称谓反映出景颇民族性构成的复杂情况。二、他称由于过去居住在当地较高的山上,所以汉族又称他们为“山头”解放后根据本民族意
11、愿,统称为景颇族。景颇族的自称、他称情况如下表:总称他称 自称汉称傣称景颇称载瓦称浪速称茶山称傈僳称缅称白族称景颇景颇sipho大山罕弄景颇石东颇峨颇峨阿普克钦载瓦Jaiwa小山(阿昌、阿几)罕宛阿昌阿几载瓦扎峨扎峨阿几克钦浪峨la 浪速峨昌峨昌马鲁勒浪浪峨浪峨燃别怒泼克钦浪宋子阿昌子勒期li茶山阿茶勒期勒期期峨期峨阿茶阿昌泼克钦波拉pola波罗克钦唐代时期的文献开始称今天的景颇民族集团为“寻传”,其名称最早出现于唐代人的记述中。文化内涵:从民族名称来看,研究表明景颇克钦群体广为人们所认识,源自李奇的克钦研究。“克钦”一词,从语源意义上讲,原意应该是指一个地域的人们名称。这一族系的中心地带当位
12、于缅甸八莫和胡康河谷之间。其语义乃是景颇语中Ga Hkye 一词的缅语发音的英文书写和译音。Ga Hkye意为红土地,即伊洛瓦底江上游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之间的河谷地区,以及文献记载中的“江心坡”。该地区是景颇族人长久以来所称之“老家”,也是景颇族强大的古代山官制度确立的地区,并且这一名称来自于缅甸人他称别的民族,而真正传统的、自称姓族称还是“景颇”(Jinghpo)。现代景颇族是历史地形成的,其文化的演变也是如此。嘎昂,也是景颇族的发祥地之一,卡苦嘎也是景颇族的发祥地之一。反映了历史上景颇族的文化生态复合和社会复合的实况。从景颇族的民族名称,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问题:意识景颇族的民族自称较多,
13、颇为复杂;二是景颇族的自称和他称反映出这个民族的历史变化;三是民族自我意识的重塑。在这种复杂的、运动变化着的内外环境中,景颇族各支系相互识别率逐渐提高,1950年以后国家在“民族识别”中,对“景颇族”这个支系名称认同为民族名称。从此,以前所用的各种称各个民族集团的他称都统一为这个“新”的民族名称,自称和他称得到了统一。以景颇为核心的这个族群在民族形成的过程中,较多的吸收了其他民族集团包括汉民族的文化因素、人口因素,且在这个族群文化的文化层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意义。为此,景颇作为族称、支系名称、语言类称就具有思维过程和历史过程的统一性。景颇族南迁的文化背景:今天的景颇族已经是一个主要以农耕作为生业
14、的民族,随着生产的发展,景颇族各部逐渐想成茶山、里麻两个大部落联盟,产生了从原始农村公社分化出来的世袭贵族山官。社会开始分裂为最初的3个等级:贵种(贵族)、百姓和奴隶。景颇族各支系都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共同的,即都是宁贯瓦和瓦切娃的后代。追求农业的发展天地。即所谓“找好地方”,是景颇族南迁德宏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初除了战争迁徙外,都与人口增长有很大关系,也局势说和农业的发展需要有很大的关系。总之,景颇族自青藏高原分支后,可能景颇支使沿西路迁来江心坡的,而载瓦、勒期、浪峨可能是沿东路迁来梅恩开江流域的。 支系的形成与分布: 据说,崩拥景颇是景颇族直系祖先。从崩拥景颇时代开始,在分出景颇、载瓦、勒期、浪
15、峨等支系。从宏观历史的视角来看,今天的景颇族经历了复杂的同源异流式的分化和异源同流式的融合,才形成了如今的支系构成。环境生态与聚落社会的生活文化结构 文化适应于聚落的发展: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俯就的舞台 景颇族是一个具有国际性特点的跨境而居的民族,同时它也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其分布区域广泛,甚或的环境属于东南亚和东亚大陆气候过渡带。景颇族村寨集中分布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山间坡台上,地处横断山脉南缘,高耸入云的高黎贡山和怒山山脉纵贯州境。奔腾湍急的怒江和澜沧江顺云岭南泻,形成了西南著名的三大河谷之一。大多属于热带、亚热带丛林山地。景颇族在实践中,将一年的季节做了划分。按气候,分雨、冬、夏3
16、季。阳历59月为雨季,10月至第二年一月为冬季,24月为夏季。按湿度分湿、旱两季,59月为湿季,10月至第二年4月为旱季。前者余量集中,时情还雨,雨一下十几天的也有;旱季则少雨,阳光充足,气候宜人,为一年宜人之季。按作物生长分3季,34月播种之季,57月成熟之季,810月收获之季。此外就是景颇族的农闲之季,走亲戚、办喜事、娱乐活动等也多在这个时期。 聚落与村落:景颇族迁来德宏州以后聚落、村落文化的形成、发展时期,是德宏景颇族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 聚落和村寨是景颇族活动的舞台,聚落的发生意味着景颇族某种程度定居生活的出现,其后景颇族的生活才逐渐发生了各种变化,他们的文化才逐渐为外人所知。
17、明清时期,农业已经在景颇族当中生根开花。当时的景颇族社会已出现了农业和定居较为稳定的社会生活。这就表明,明、清时期的景颇族社会已经有了较大规模的聚落。当时的景颇族部落分布在群山的山头上,山谷中则有傣人等异人部落。他们“分别而居”、民族间“大杂居,小聚居”。 生业的选择与发展: 传说在江心坡及其他卡苦地区的时候,刚刚学会农业种植时,景颇人种的是芋头。来到德宏并定居下来的景颇族受到傣族和德昂族的影响,吸纳了更为先进的上产技术,为自己的生活文化又增添了新的内容。 生业的发展带来人口的增长,使得景颇深灰各方面得到发展,景颇族成为德宏州人口中仅次于傣族而居第二位的少数民族,所以今天德宏州的全称就叫“德宏
18、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景颇族做为一个与自然生态密切相依、倚赖共生的少数民族,一直保持着对环境的灵活适应。从早期的游徙牧畜、采集狩猎,到后俩的刀耕火种、旱地农耕,再到近现代水田农耕技术的把握,都表现出因地、因时制宜的能力。 生活文化方式的衍生:衣、食、住、行及其民族性格特点: 景颇族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景颇人民生活文化衍变过程的历史。生活文化史生活方式的具象化表述。景颇文化较之他民族,既有共同性也有本民族独特的个性特征。具体表现为“衣”着著美、“食”以为天、“住”要有主、竹楼、“行”要挎长刀、“祭祀”与“交换”(祭祀和礼物交换起着重要作用,或者说起着经济作用。通过前者,可以和“过去”交流,上
19、通古往,下启后世,寄灵于他界,从而得到社会、家庭的继承,后代的认可,现实的权威,群体的凝聚。通过后者,可以和“现实”交往,外界联络,内部疏通,串联力量,壮大势力。总之,祭祀和交换在这里具有远非我们通常想象的功能和价值作用。牛和酒等物品就是这类形式中的重要文化象征物。水牛的作用已上升到精神方面。 礼品交换式景颇社会中的一个重要制度,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经济制度。)“娱”要“木瑙”、美在自然。 聚落空间的文化意义: 在商品交换不发达的山地少数民族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简约,使得生活资料的获取往往要更多地依靠这个社会的整体的、功能的综合作用才能实现。为此,在文化的表现上则更多采取整体的、仪式的交换才能实现
20、。可以说这是此类传统社会的一种具有共同特征的“边际性效应”。也就是说,一个目的、一种需求、一种价值的实现,并不一定直接体现在某种具体行为需求上,而是通过这个行为延伸、延时、延期地发散出去,影响整个社会系统功能驱动起来并发挥影响。换句话说,一个因素的作用和效果是通过整个体系的功能性作用而发挥的。作为这个系统的载体,就是村寨。礼仪的祭坛: 山寨内部关系 十分注重和谐亲睦。子女尊重老人,父母挚爱孩子,兄弟、姐妹相处和睦。人生礼仪是他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各种仪式对于村落的社会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他们普遍信仰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多数崇拜鬼神,少数信仰基督教。民族性格特征:景颇族是一个勇敢地民族,这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景颇族 文化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