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精品文档.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一、绪论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是晚唐时期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为“小李杜”,同温庭筠合称“温李”。据统计,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诗作共有594首,其中381首已经基本确定了写作的时间,213首无法归入具体的年份(刘学锴 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出版:中华书局,1988 ISBN 7101000568)。在他的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爱情诗和政治诗。李商隐的诗有着新奇的构思和独特的风格。他的诗意韵深远、辞藻清丽,清代诗人叶燮在原诗中评价李商隐为“寄托深而措辞
2、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他善于用典,有些诗可以作许多种解释,有些诗比较晦涩难懂。鲁迅曾这样评价:“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鲁迅所言实道出了解读李商隐诗文者们的普遍感受。李商隐每次作诗都要翻阅很多典籍,借用各种古往今来的典故,以致他的诗往往由于用典太多而晦涩。王士桢也说:“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虽然在他的政治诗歌当中有着不少佳作,无题诗堪称一绝,但是他更加广为流传,更经典而突出的是他的爱情诗。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柳枝五首、锦瑟、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诏小饮、春雨、正月崇让宅、无题等。李商隐的爱情诗,给人一种缠绵悱恻、变幻莫测的朦胧
3、之感,并夹杂着许多隐喻的画面。由于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和他悲剧化的身世,使他的诗歌呈现出了一种迷惘、惆怅、寂寥的悲剧色彩。文宗太和三年(829),义山入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幕,并为其赏识,亲自指导他以时行的骈体文写作章奏。太和六年(832),令狐楚转河东节度使,义山从至太原。开成二年(837),因令狐楚子令狐綯之荐,登进士。令狐楚卒,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为掌书记。茂元赏其才,以女妻之。时牛、李党争激烈,因令狐楚、王茂元分属牛党、李党,义山与王茂元联姻遂为牛党所不喜,以为“鬼薄无行”,令狐綯亦诋其“忘家恩,放利偷合”而排挤之,以此李商隐终生仕途坎坷。李商隐的一生饱尝艰辛,其一生悲剧源于他的婚姻。但
4、他的诗中几乎看不出他对婚姻的抱怨不满,相反,我们看到更多是他对自己婚姻的眷念之情。妻子的离世,让义山心中感受到情感的悲凉,所以在他的爱情诗中,能感受到其所面临的愁惨心境,也能感受到他天荒地老、至死不渝的爱情。在他的爱情诗中有着浓郁的悲剧气氛,并且反复体现痛苦深沉的相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追求美好事物却难以实现,所产生的无限悲哀与悔恨。一方面,是诗人遭遇的不幸的爱情,另一方面是在诗人胸中长期淤积下来的难以释怀的政治抱负,诗人把他包含在人生中的体验和感受,以及经历过的各种复杂感情,浓缩在他的爱情诗当中,谱写出一首又一首或悲怆,或哀叹,深沉而执着、纯净而悠远的爱情诗歌。在本文中,主要就他的爱情诗来展开
5、论述,探究其爱情诗中的艺术特色。二、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1、缥缈迷离的朦胧之美李商隐的爱情诗大多都创造出一种迷惘惆怅、朦胧迷离的意境。他十分注重这种意境的描写,含蓄而深远,含蓄的是他的诗意,深远的是他的蕴意,经过这种渲染的朦胧意境,引发读者产生无限的想象,回味无穷。一首诗在不同的人眼中,可以变幻出不同的镜像,更可以有着不同的解释。他的无题诗,大都包含着这种朦胧意境。如“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凤尾的本义是指凤凰的尾羽,香罗即是绫罗,碧文圆顶指有碧青纹的圆顶罗帐,这句如果直译,大意便是“织有凤纹的薄薄的绫罗,少女在深夜里缝着碧青罗帐。”但是这个少女为什么要在深夜
6、里缝罗帐?这其中有什么寓意?首先,凤尾香罗、碧文圆顶这样的事物都是古代婚礼所用,一个少女,在寂寥的漫漫长夜中缝制着自己将来婚礼所要用到的绫罗帐,一定是怀揣着一些心思的。接下来的一句“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便点明了少女和心上人初遇时的场景,就给上一句的“凤尾香罗”、“碧文圆顶”一个合理的解释了。有一种说法更为巧妙,说“凤尾香罗薄几重”的“香”字,与“碧文圆顶夜深缝”的“缝”字,恰好构成了“相逢”二字( 李商隐 评注:吕明涛 出版: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78237),而下一句恰好是描写两个人初次相逢的场景,我认为这种说法更加寄意显然。这短短的两句诗,就能让人从只词片语中引
7、人无限遐想,作者并没有刻意地去描写少女是如何怀揣春思,却借“凤尾香罗”、“碧文圆顶”、“扇裁月魄”、“车走雷声”这些象来体现一个少女隐秘的心思。在这首诗中,有的人看到的只是绣着凤尾碧纹帐罗的少女,有的人看到的是少女在默默期盼着心上人来迎娶自己,而有的人看到的是那一颗少女怀揣的春心无法得到回应的悲凉之情。再以一首诗为例,如“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无题紫府仙人号宝灯)前两句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仙府琼楼的仙境之景。后一句描写的是在寒冬中欲与仙子相见,仙子却高居瑶台不见人。作者通过想象制造出一副空灵虚幻的仙境,用仙子的高不可及来比喻自己
8、恋慕之人,寄托自己的那种向往、执着的爱情。这种如梦似幻般的场景虽然真的如同天上的瑶台仙境一般,但细细品味之后,会发现,更多的是作者对自己感情的追求、执着甚至痛苦的无奈之情。由于他的身世和情感的不幸,他的诗中有许多对惆怅、孤独这类情感的描写。高不可攀的仙子,无法追及的爱情,在他所构筑的一切物象中都得以体现。读者所凭借去想象和理解的,是诗中的所有物象,诗人虽未透露真实,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这是一种如雾如幻的场景,需要阅读它的人们向着那迷雾深处走去才能一探究竟。借经过鬼斧之笔改造出的事物引出各种各样的联想,不直接表现事情经过,而是将其渗透依托在物象里,这便创造出了朦胧迷离之感。可谓寄托有深意,情致有
9、缠绵,这是一种含蓄所体现出的朦胧美,假若不去深思,根本无法体会到其中那更加深远的意蕴所在。2、巧用典故的晦涩之美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最常见的手法就是用典。鲁迅曾表示:“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鲁迅谦逊地表示自己不敢与李商隐的诗比肩,因为他的用典之处是不及李商隐的,李商隐的用典究竟巧妙到哪种程度呢?我们阅读李商隐的诗歌,会产生一种晦涩难懂的感受,就好似他的诗包裹了一层坚硬的外壳,而学者们对逐步敲开这层外壳却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因为他在诗中所用的许多典故都是值得人们去推敲揣摩的,如果解开了这层坚硬的外壳,那么诗中所言一切便不似初读时晦涩难懂了。李商隐爱情诗中运用典故的
10、手法可谓神来之笔,并且每次运用都恰到好处,在他的爱情诗中,总是能探寻到经史子集、神话传说等的踪影,而这些典故在他的诗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丰富思想内容、深化主题的作用。以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为例,“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这一句中“谢傅门庭旧末行”所用的典故为世说新语贤媛:“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这里借用谢夫人对丈夫王凝之不满的典故,表示在王茂元诸子和女婿中自己身居末位,谢傅即指岳丈王茂元。“檀郎”指的是西晋美男子潘岳,唐人以檀郎称婿,这里借檀郎典故指韩
11、瞻。首联说的是,过去我在王家门庭之中,曾忝居诸子婿行列之末,参与过家庭的宴会,而今天的歌吹宴饮之乐,却只能属于韩瞻了。李商隐自谦自己是居于王家门庭中末行的,虽是自谦,却也表露出诗人官场遭冷落的难言隐痛,正直妻子王氏亡故未久,心绪不好,所以与其说前两句是因为悼亡王氏推却招饮,不如说是诗人表达内心那难以言表的隐隐悲痛。颔联“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则是借用了潘岳的悼亡诗:“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诗人以“重帘垂地、长簟竟床”来睹物思人,虽然这在其他悼亡诗中一提再提,但是在这里却不显陈旧,反而别具新意、极富押韵。李商隐在房中仍感到妻子的存在,下意识地去寻找妻子的身
12、影,却发现人已消逝,床上积满灰尘,想去拂拭,却发现这只是一张除了长席之外什么也没有的空床,“更无人处”是由诗人肺腑之处所发出来的叹息和悲痛。李商隐在用典上继承了前人的技巧,但他不使用普遍的借用典故的手法,他在用典炼字上着重新意又不失分寸,虽是寻常的典故,在他手里会有更加精妙绝伦的表现,显出别有一番的情致和独特的韵味。在锦瑟中,他更是将用典这一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锦瑟无端五十弦”中“锦瑟”源于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杜甫有诗曲江对雨:“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傍。”李商隐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
13、才听雨后梦作诗:“雨打湘灵五十弦”。作者用“锦瑟无端五十弦”意喻生平,铸就整首诗伤感的基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则连连借用了四个典故,“庄生”一句: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望帝”一句:华阳国志蜀志:“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时適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沧海”一句:博物志:“男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蓝田”一句: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李商隐的诗素来被称晦涩
14、难解,锦瑟可以说是他极富盛名的一首诗,宋刘攽贡父诗话云:“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也。”清王士祯有诗云:“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在这首锦瑟中,诗人以“五十弦”为情感基调;以“庄生”表梦幻、迷惘;以“望帝”写凄楚、哀怨;以“沧海”诉悲苦、寂寥;以“蓝田”显朦胧、缥缈。整首诗并未写出诗人生平所经年华往事,却句句凭借各种神话、典故,概括了诗人这一生所经历的种种遭遇、感受,这些迷惘、哀怨、悲苦、朦胧的情感,最后化为一句千古流传的名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即使后人也许无法从这一首锦瑟中读懂诗人究竟想表达的内容,但却是能感受到这首诗中的生离死
15、别之恨、人生寂寥之苦。3、巧用隐喻的隐晦之美李商隐的爱情诗,大多写痛苦的相思和毫无期望的爱情,就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般。他的爱情诗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的艳情诗,除了善于描写细腻的情感这个原因之外,还因为他善于巧用隐喻,来寄托他对爱情执着、坚定不移的追求与渴望,而这种独特的手法,使他的爱情诗更加能体现出缠绵悱恻、真挚而深厚的情感。诗人通过想象,创造意象,借助这些意象暗喻诗人的内心情感,而往往所借用的意象,都来源于自然、日常生活的平常事物,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的人物,用隐喻的手法来映射诗人自身的心灵感受。以“春蚕到死丝方尽,
16、蜡炬成灰泪始干”为例,“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乐府诗集西曲歌作蚕丝)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中“春蚕”暗喻至死不渝的爱情,“蜡炬”则暗喻别离之恨。春蚕是一种柔和、柔美的东西,春蚕所吐的丝也是极为纯白、绵长的,诗人借这两种事物来比喻爱情,将爱情象征成纯洁、美丽、始终如一。蜡烛常常用来象征痛苦、煎熬的离别之恨,也体现出爱情的特点:自始至终一线而穿,不断发光直至蜡尽。前一句情意绵绵,后一句悲苦沉痛,借用这种隐喻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爱情的美好和爱情最后所伴随人的悲痛。“言情至此,真可以惊天地而泣鬼神。”(清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律卷四)又以无题昨夜
17、星辰昨夜风为例,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灵犀”指的是犀角中心髓质如白线贯通两头,古人把犀角视作通灵之物,感应灵敏,因此用来比喻两心相通。彼此虽不能亲近,像彩凤一样双飞,心却如灵犀一线,两情相应。诗人借“彩凤双飞”“灵犀”来隐喻追求心灵深处交流的超凡爱情。虽然无法相会是痛苦的,但是两个人的心灵却似有灵犀一般能相通相应,这是爱情的一种极高的境界了。梅成栋曰:镂心刻骨之词,千秋情语,无出其右。(精选七律耐吟集。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资料汇编转引)屈复云:“身虽似远,心已相通。”孙洙言:“形相隅,心相通。”此即“身无彩凤”“心有灵犀”也。然真爱仅有“心相通”是抵不过现实分隔之煎熬,兼之
18、五更鼓声点点,故而诗人惆怅若失,郁勃于心逼出“嗟予”之一叹。( 李商隐诗选出版:大众文艺 ISBN:9787800948374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疏解)诗人运用巧妙的隐喻,让华丽的背景之下透露着难以掩饰的伤感,通过隐喻,使整首诗的格调升华至一种至高的境界,极富美感的同时,又体现出其本身的思想与内涵,达到情景交融,物我相融的境界。如 细雨:“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白玉堂”“碧牙床”连用比喻写由细雨而忆起的,与“楚女”的美好回忆。细雨来自现实,楚女出自神话,诗人用虚实相互交替的手法,创造了一个具有隐喻特质的空灵诗境。在他的其他爱情诗中,这种新颖独特的隐喻手法非常
19、常见,如“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三、 结论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爱情虽然美好,却也残酷,在现实生活的冲击之下,再美好的东西也被摧残殆尽,就算如何努力追求,终是无法得到想要的结果,就好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正是李商隐的爱情诗所想要表达的东西吧,执着、追求、失去、痛苦。人生八苦,其中有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这些苦难,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充分得到了体现,就像正月崇让寺中所写“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背灯独共余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在一首诗中,他甚至可以将朦胧的意境、典故、隐喻用绝妙无比的手法捏合在一起,加以自身的感情,以乐景衬托哀思,以含蓄体现蕴意,用极其华丽的笔触谱写出一首缥缈迷离、华丽绚烂、意蕴深厚、凄美哀婉的爱情诗歌,如燕台诗、如锦瑟。他的爱情诗的艺术感染力来源于他真挚的情感,朦胧而凄美的意境,晦涩而意义非凡的用典,独特的隐喻色彩使诗具有了高尚的格调,富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和思想性,不仅广为人们传颂,更让文学研究者们敏以求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