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整数集体备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整数集体备课教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整数集体备课教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分数乘整数课型新授课主备教师胡家平备课时间2012年7月使用教师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经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
2、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2.经历与他人交流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习惯。在探索算法、总结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重点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算理。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教 学 过 程备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师生表演。据调查,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表演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2学生分组讨论:“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是何意思?如何理解“相当于”?生汇报交流。3借图理解:师:我们可用线段帮助我们理解:画一条线段,表示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就是把袋鼠跳一下
3、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4提出问题:(让表演的同学跑三步)师:根据刚才这个同学的表演,你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老师随机板书:人跑三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2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汇报交流 (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相加是多少?) 可能会出现: +;3或3并随机板书。3师:你怎么知道求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引导生说出以前学习过相同整数连加可用乘法计算,
4、得出相同分数连加也可用乘法计算。)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都表示3个相加。4同桌互相说说3表示的意义。5归纳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6导入新课:刚才我们了解了分数乘整数表示的意义。关于分数乘整数,你还想研究什么? 板书:分数乘整数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二)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独立计算。师:+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大家一定会计算吧?独立计算。师:3或3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大家自己尝试计算3,你觉得怎样算好就怎样算?可以借助线段图。师:小组内交流。(相机让学生把几种典型做法板书
5、在黑板上。) 2、展示、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几种算法:用加法算:3=+=用乘法算:3=或3=师:对加法计算方法,大家有没有感到疑惑的地方?(鼓励学生互相质疑、答疑) 师:3和+这两部分相等吗?为什么?(因为它们表示的意思相同) 师:这个方法是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把分数乘法转化成已学过的分数加法。 师: 3个2相加可以写成23,所以板书:3=+=师:计算时中间方框中的过程可以不要。?第二种结果可能是推理得到的,也可能是看图得到的。让学生说说用乘法推理计算的过程。师:从图上看出:人跑一步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11等份中的2等份,人跑3个2等份即23份,是袋鼠跳一下的。则:3=师质疑:a、对于3=为
6、什么分母11不变,单单只用分子2去乘3呢?b、2乘3怎么得到的?师出示让生判断:这种做法对吗? 3=【设计意图: “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落实。“为什么分母11不变,单单只用分子2去乘3”,这是理解的难点,在这里,不断地“追问”,实则提升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后面总结计算方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自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师:请大家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3。 师:谁来说说计算过程? 师:有没有把乘法变成加法计算的?那么今后计算有关分数和整数相乘,用哪种方法更合适? (乘法)师:那么怎样计算分数乘整数? 小组同学互相说说。4、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把分子乘整数的积做分子
7、。(三)探索计算中的简便方法 1、出示36学生独立计算。注意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教师巡视1分钟。师:有没有做完的?(稍停)哎!怎么这次的做题速度明显落后了?你们遇到什么问题了? (数太大了,计算麻烦。) 师:是啊,像这种较大数的计算以后会经常遇到。能不能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想办法使计算变得简单一些? (学生讨论) 师:那,可不可以先约分再乘呢?一起试试看。 师演示先约分再计算的简便算法。 136= 2师:这样计算,你觉得怎样? (计算起来简单多了。) 师:那我们再来计算一道题,感受一下这种做法。 2、教学例2(1)独立计算:6 (2)交流计算方法和步骤。(3)比较计算过程,看一看哪一种更为简单。 9 36= = (学生没有这种方法,师补充上) 6 = = 4 4(4)教师总结:不管是数大些,还是数小些,通过不同约分方法的比较,我们知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5)教师板演约分的书写格式。(把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划去,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6)师归纳: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更简便一些。(师生共同计算、观察、比较得出)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填空:看图写算式 + + = ( ) = 2、 完成课本第9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计算过程和结果。)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