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doc(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备课专用备课专用执笔教师授课教师总课时数8备课时间2012、9授课时间9月本课时数2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年 级二年级学 科数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
2、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教学过程教学预设教学调整一、 创设情境: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学生汇报量的结果。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同一长度,量得的结果不同。?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生:尺子。二、自主
3、探究:1、认识1厘米。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汇报。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2、认识几厘米。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
4、一段吗?3、用厘米量。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强调“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量松紧带的长。三、拓展运用: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1)没对准0刻度线的。(2)正确的。(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在古代,没有尺子时,人们用什么进行测量?(手脚)回家量一拃、一步的长度。课后小结用刻度尺
5、测量长度时,要做到:一放正,二对0,三看数。:板书设计(电教资源)课后盘点自我反思 认识厘米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本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基础上,学习认识长度单位的。在教学中我根据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备课专用纸执笔教师授课教师总课时数8备课时间2012、9授课时间9月本课时数2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年 级二年级学 科数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
6、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3、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准备米尺、软尺。教学过程教学预设教学调整一、创设情境:1提问学生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2让学生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实际长度。3用学生尺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宽,并回答量的结果。4、一名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一名学生用米尺量黑板
7、的长。发现了什么?引出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量操场的长用哪种尺方便些?”教师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板书课题:认识米 用米量二、自主探究:1、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1米长的小棍,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2、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3、让学生拿出准
8、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4、量出1米长的绳子,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了解这根绳子有多少厘米。教师提问:“1米里有多少厘米?”“也就是1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并让学生齐读两遍。三、拓展运用:1、教师出示1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1盘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较长的距离。量跳远的距离。2、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3、1米( )厘米 100厘米( )米 5米( )厘米 200厘米( )米实践活动:试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量跳远的距离。(指导学生:要先确定两个点,一个是跳的起点,另一个是跳完后脚后跟所在的点(终点)。量的时候,尺子要从起
9、点拉到终点,尺子要放平拉直,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课后小结:板书设计(电教资源)课后盘点自我反思认识米和厘米“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这一部分的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活中的经验积累非常重要。对大人来说“厘米”和“米”非常简单,但是对孩子来说,要建立表象,理解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利用多媒体多出示一些长度是1厘米和1米的物体,进行多次感知。并且让他们多动手量身边的物体:比如课桌的长、宽、高,门窗的高度等,对学生日后填单位很有好处。备课专用纸执笔教师授课教师总课
10、时数8备课时间2012、9授课时间9月本课时数2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年 级二年级学 科数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教学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学准备直尺、各种直、弯的实物若干。教学过程教学预设教学调整一、创设情境:出示一幅图,有很多路有直的有弯的,问:走哪条路比较近?为什么?师:日常生活中这样的
11、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自主探究:1、认识线段。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和弯的吸管、铅笔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更注重了学生自己动手探索的过程性教学,很好。、绳子、直和弯的铁丝等,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找出你认为直的东西。从铅笔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书本的边等都有两个端点。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在线段的两端点两个点,告诉学生这就叫做线段。问:我们身边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为什么?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2、线段可以度量吗?试量课本第5页的线段,互相交流量法。师总结:先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
12、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是几就是几厘米。3、画线段。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是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总结: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铅笔尖沿着尺子的边一直画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再标上两个端点,并且在线段下面写上3厘米。讨论:用断尺怎样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三、拓展运用: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2、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3、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实践活动:估一估,再量一量。课后小结:1、线段的特征:(1)直直的;(2)有两个端点。2、量线段长度要注意:先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长度 单位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