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单元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单元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单元教学设计.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单元教学设计【精品文档】第 26 页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单元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1、单元内容组成: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语文园地二。2、单元内容简介及内容间的联系: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观景的所见,还写了从观察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世界地图引起的发现生动讲述了科学家无意中发现到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另外,“阅读链接”、“数据
2、袋”、语文园地、语文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很有利。3、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在进行本组教学时,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4、本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A、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事物的特点。B、仔细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C、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难点:1、体会作者写作方法。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3、能将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写下来。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22个字,会写28个字。2、正确读
3、写本组词语。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5、能将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写下来。(二)过程与方法:1、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在朗读中感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观察自然界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养成积累习惯。三、教学具准备:教具:有关庐山的图片或课件,不同角度的杨桃图,布置学生实地观察爬山虎,查阅有关蟋蟀的图片资料,世界地图或地球仪。学具:字词典。四、课时设置:古诗两首2课时,爬山虎的脚2课时,蟋蟀的住宅2课时,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1课时,语文园地二4课时,共计11课时
4、。5、古诗两首 主笔人:程翠青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有感情一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3、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二)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音韵美。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难点是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课时设置:两课时。教学方法:引导欣赏,指导理解,通过朗读体会心境。教学准备:画杨桃一课老师的话及不同角度的杨桃图,庐山图片。第一课时一、 欣赏图景,激发兴致1、(电脑出示庐山之景)学生欣赏。2、我们学过有关庐山的哪首诗?
5、(学生背已学过的望庐山瀑布)。3、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有关庐山的古诗,看看与以前的诗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齐读诗题。二、初读感知,吟读诗句1、师范读,让学生听清节奏,初步感知诗人心情。2、学生自由吟诗。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借助诗下面的注释,初步感知诗意。)3、抽生读古诗,检查纠正字音。4、这首诗是写在什么地方?(简介题壁诗,并指导读好题目,把握节奏。)5、学生试说自己已读懂的诗句的意思,也可提出不理解的地方。6、根据理解在小组内吟读古诗。检查小组读诗。三、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通过读诗你发现了什么?A、交流表示方位、角度的词时(横、侧、远、近、高、低),同桌交流: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6、?(诗人每到一个地方都仔细观察、欣赏)。B、交流:随着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的变化,所见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时,学生交流后可以让学生画一画,也可用实物摆一摆,演示庐山不同角度的样子。然后电脑再次出示庐山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引导学生感悟画中有话,画中有诗,诗中有画。)2、说说诗的前两句讲了什么?3、讨论:诗人看清庐山真面目了吗?为什么?A、先小组内交流,B、代表向全班汇报,C、电脑出示画杨桃老师说的话及不同角度的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4、有感情地读后两句诗,它告诉了我们什么?5、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探讨: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6、教师小结后学生以问答方式
7、朗读全诗。(如:男生:横看,女生:成岭)四、联系实际,交流感受1、“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来说)2、题西林壁这首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哲理,(出示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3、教师总结: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希望同学们今后在观察事物,认识人物方面,要想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话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五、熟读成诵,默写全诗1、把自己当诗人,有感情地读一读,练习背诵,同桌互相检查背诵。2、
8、提示易写错的字,如“壁、缘”和容易写混淆的字,如“低、身”。3、学生默写,同桌检查。板书设计:题西林壁横侧各 不 同身在此山中远近高低 (写景象) (写感受)第二课时一、情景引入1、复习:背诵题西林壁,说说庐山景色。2、引导学生进入意境:教师边做动作边吟,语言描绘山西村的景象。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吟读,读准生字字音。2、小组合作读,交流识字方法。3、指名试读古诗,师生点评,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诗句的节奏。并说说古诗讲的是什么?三、试讲诗意1、参阅文中的注释,在小组内试着说一说诗意,教师巡回倾听,发现难点。2、指名试讲诗意。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相机理解“莫笑、足”的意思)。四、深入体会1
9、、读前两句,想象意境。诗人会在什么地方?想象一下丰收之年,农村款待客人有哪些菜肴?一个“足”字说明了什么?诗人当时有什么感受?通过读能表达出这种感受吗?(师生互读)2、读后两句,体会意境。这时诗人是在哪里?他当时遇到了什么景象?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你能读出诗人的惊喜吗?(男女生互读)3、演演练练,感悟意境。把自己当作诗人,边做动作边吟,语言描述游山西村的景象。4、“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在小组内探讨一下蕴含着什么哲理?(交流感受,全班齐读后两句)。五、品味对偶1、有节奏地朗读后两句。说说“我的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2、美读
10、,读出节奏、音律美。六、指导写字1、学生找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抽生认读并说说这些字以前在哪些词中也见过。2、同桌读读认认,提醒如何写正确写美观。七、名句运用1、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2、指导运用古诗,使自己的习作变得更精彩。我在做一道数学题,尽管不断思考,反复计算,还是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方法。爸爸给我做了指点,我很快就解出了这道题。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板书设计: 腊酒浑 丰收景象 足鸡豚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 自然风光 柳暗花明6、爬山虎的脚 主笔人:刘少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11、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3、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二、过程与方法:观察感受合作研读细心体会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植物生长的美妙,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字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自主讨论、合作探究。课前准备: 1、学生在课前采集爬山虎实物。2、多媒体课件。A、爬山虎爬满墙的叶子;B、爬山虎的脚;C、向上爬的过程。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学情:1、谁知道爬山
12、虎是一种动物还是植物?出示课前准备的爬山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爬山虎”一定很好看,很有趣,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它,认识它,并学习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表达的。2、板书课题,爬山虎的脚,学生齐读。3、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作者都写了爬山虎的什么?4、学生初读课文,交流:A、遇到哪些生字,怎样进行识记的?B、课文哪些地方写了爬山虎的叶,哪些地方写了它的脚?二、合作研读,共同探究:1、这些方面你们想先了解什么?为什么?2、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3、爬山虎的脚长得什么样子?谁能读出来?4、每根细丝像什么?这些细小的发现说明作者观察的怎么样?5、开火车读爬的过程:A、找出与“爬”
13、有关的动词,师板书:触巴拉贴。B、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C、媒体动画演示爬的过程。D、问:“一脚一脚” 能不能换成“一步一步”,为什么?6、爬山虎的脚很牢固,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三、回顾品味,师生小结: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介绍爬山虎的脚。2、师:爬山虎的脚这样吸引我们,怪不得作者要以爬山虎的脚为题。四、动画再现,加深记忆:1、找一名小解说员为动画进行解说,媒体出示爬山虎的脚及爬的过程。2、指导背诵35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知:1、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及它是怎样爬的,谁能以爬山虎的角色向大家介绍一下?2、自愿进行介绍,下面我们随着课文看看
14、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二、细心研读,合作探究:1、分小组完成以下问题:A、课文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它的叶子的?B、找出你喜欢的词语互相说说(新鲜、均匀、嫩红、嫩绿)。C、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要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一顺朝下?为什么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2、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多媒体显示,读课文感受作者描写叶子的美。A、不同时间的叶子;B、一顺朝下的叶子;C、风拂荡漾的叶子。3、读课文,你的心情怎样?应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读?指导读课文。三、回归旧知,找出联系:1、课题是爬山虎的脚 ,那为什么第二自然段又写出它的叶子的特点呢?先写叶子,再写脚,文章这样写更有条理。(用叶子去衬托爬山虎的脚)2、叶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上册 第二 单元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