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的科学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的科学性.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小学科学论文: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的科学性【精品文档】第 11 页小学科学论文巧用实验材料 创新实验设计 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的科学性摘要 小学科学实验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实验课堂的操作不便,现象不直观,学生难以信服的现象。本着科学性原则,我们可以从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改进、创新实验仪器,优化实验设计入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更加科学。关键词 小学科学实验 材料科学性 设计科学性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通过探究活动,可以
2、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因此,科学实验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实验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也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科学课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从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我们科学老师在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完成实验,重演科学原理的获得过程。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实验,甚至有些教材中的实验,由于实验设计和实验材料上的原因,导致实验过程操作不方便、难度大,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结论很牵强的情况,便出现实验不科学、不严谨的情况。不仅实验现象让学生难以信服,更容易使学生养成对科学实验操作不规范,不科学的观念,影响他们以后学习科学
3、的态度。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科学教师,要本着科学性原则,对实验设计和材料稍作改进,使其更完善,更科学。一、 巧用实验材料,提高实验的科学性教材设计者为了实验的可操作性,都选择了较好的实验材料。但是如果每一个实验都严格按照课本中提供的实验材料,那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使学生更加模糊。如果合理地对实验材料进行改进,让其更加科学,就会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选择更合适的实验材料,使实验达到以下效果:(一)实验结论更清晰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有统一结论的实验,学生实验后发现各组之间实验现象千差万别,这却可以通过改进实验材料来进行调节。如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沉
4、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中,书本提供的材料有: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学生要用这些材料来完成沉浮实验,其余六种材料的操作都很顺利的完成了,学生能简单明了的判断出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但是在判断萝卜的沉浮时,却出现了有的沉有的浮的情况。我们只能以萝卜中水分的多少来解释课堂上的这种分歧,对于这一单元的第一节,学生刚接触这一方面的知识,就会觉得模棱两可,更不利于学习下一部分对同一材料构成的物体的沉浮情况的研究。但是如果在课前给学生准备白萝卜,或是统一给学生准备晒干了的胡萝卜,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再如,五年级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但我们却发现现在市面上所卖的橡皮泥
5、都不是防水的,放入水中后表面会化开,不进橡皮泥的质量发生了变化,而且从水中捞出后不能再把它做成其他会浮的情况。无意中发现学生从文具店里买的一种叫“拉面”的玩具,恰好可以用来代替橡皮泥,虽然它很难像橡皮泥一样做出任意形状,但学生却想到用一根小吸管来把它吹大,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了。(二)实验可观性更强教科书中的很多实验虽然操作方便,但若在做示范实验时,学生观察起来却不是很清晰。如五年级下册给冷水加热这一课中,观察冷水在热水中的情况和热水在冷水中的情况实验,教材所使用的是用透明带自封的塑料袋作为装冷水和热水的容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塑料袋是透明的,观察起来很不方便。为了使学生观察起来更明了,在塑料
6、袋中装入红色钢笔水,使实验更具可观性。又如,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中,比较水、食用油和洗洁精流动速度的实验,教材中使用玻璃片作为这三种液体流动快慢比较的工具。实验时,用滴管在玻璃片上滴液体时,用肉眼能明显感受它们流速的不同,但是三种液体分开操作,这个实验却存在公平性问题。但只要在玻璃上的液体起点位置打磨出三个深浅一致的小坑,和三条同一宽度的凹槽,这样实验时不必强调每种液体的滴数,只要将凹坑填满即可。这样实验时将玻璃片倾斜让液体流动,也不必担心液体的流动路线,学生细心地观察便能比较液体流动的速度。(三)实验操作更方便有些实验材料过于复杂,学生实验起来不方便,也容易失败或出现一些教学事故。如在五年
7、级下册昼夜交替现象中,书本上提供的用手电筒来模拟太阳,用乒乓球模拟地球,用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来模拟太阳和地球之间的相对运动。这个实验从本身上来说,基本可以完成模拟实验,但是我们在操作过程中会发现,在模拟太阳绕地球转动,同时地球又在自转时,操作极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选择在乒乓球上钻两个小孔,用铁丝穿过并做起一个支撑架,让乒乓球可以绕着支架自由转动,避免学生在实验时不小心把乒乓球转落到地上,增加了实验的可操作性。二、 创新实验设计,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实验特有的生动性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而教材中设计的验证实验相对来说较枯燥乏味。如果教师“遵照”教材的意愿都将实验教学过程机械化,会使学生对实
8、验产生麻木,思维的发展也越来越少。因此我们必须优化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学与探究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而且重视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使学生对实验保持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一)实验设计更直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操作材料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习科学知识。但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都不能和成人相比。因此,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必须要直观,学生能通过观察轻易能出实验结论,这样才能达到演示的目的。比如,在五年级上册光的反射一课中,实验活动是让学生用手电筒来照亮书本,通过借用一面镜子和好几面
9、镜子,来使光进行反射,从而照亮书本。学生都能完成照亮实验,但却无法感受光在镜面发生反射的整个过程。由于手电筒光线比较发散,教室周围光线比较亮,即使改用激光笔,学生也难以看清光路。因此,我选择了一个一侧带玻璃的黑箱,内部横放镜片,在箱内燃烧小纸片造成烟雾效果,再在一端用激光笔照射镜面,就能明显见到光的反射路线图。学生通过简单明了的观察,便能顺利地画出光路图,抽象的知识瞬间变得直观。(二)实验设计更严谨实验设计的易操作性本身是一种科学,或者说是一种方法上的科学。实验设计是否科学易操作,对提高实验成功率和教学效率有重要的作用。如五年级下册摆的研究中,学生做改变摆锤重量和改变摆长两个实验时,我们发现无
10、法让重物每一次都从一个角度开始落下,尽管摆幅对摆动次数的影响不大,但从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的要求看,从实验的严谨性看,这确是不够科学的。况且我们在实验中还会发现,当摆动起点过高时,摆锤容易撞到铁架台,也容易打转,无法测摆动次数。从高中的知识中我们也了解到,单摆只在最大摆角小于等于5时,单摆的振动才可以近似看为为简谐振动。针对这种情况,有老师这样设计,在系摆线的铁杆上放一个钻孔的倒置的量角器,这样学生操作时就能轻易把握摆幅的大小。(三)实验设计更精确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做实验要精准,碰到误差太大的实验一定要重做。但我们有的实验设计却是过于粗糙,缺乏科学性。小学生正处在科学的启蒙阶
11、段,这些不严谨的实验会让学生养成科学实验可以模糊操作的习惯,甚至有的学生会为了完成实验,而对实验数据进行造假。比如,五年级下册橡皮泥在水中沉浮一课中,为了比较实心团的橡皮泥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做成浮的形状后排开的水量的多少,原本教材设计的是通过比较放入物体前后水面的刻度来测得排开的水量。由于烧杯本身就不能用来测量液体的体积,橡皮泥较少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精确读出它排开水的体积,因此教材提供的方法就变得不可行。有位教师就对实验操作进行了改进(如图),当橡皮泥放入大烧杯中后,会有一部分水溢出来进入小烧杯中,再用量筒测量,就能精确得出排开的水量的多少。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而小学科学课堂中,实验正担负着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重要任务。因此,关注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实验的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的获得科学知识,更可以让学生养成科学探究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使科学实验课堂更加科学。参考文献:1 陈锋,姜富锵.让科学实验更科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6):48-50.2 吴军.小学科学实验材料的选择和优化J.素质教育论坛,2012(4):32.3 贺勇,顾恩甲.创新实验器材 优化实验设计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26(10):47-5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