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考诗歌鉴赏复习要略.doc
《谈高考诗歌鉴赏复习要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高考诗歌鉴赏复习要略.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谈高考诗歌鉴赏复习要略【精品文档】第 6 页把握意象,领悟意境,巧解问题谈高考诗歌鉴赏复习要略安徽省考试说明上对古典诗歌“鉴赏评价”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鉴赏的要求有两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但从教学、复习实践来看,老师常常感到古典诗歌教学难度大,复习难度也大,学生觉得只学到一点古典诗歌常识的皮毛,对学过的古典诗歌仍然是似懂非懂,难以读懂悟透,更不用说复习时形成古典诗歌分析、鉴赏的能力。原因是什么呢?我看,主要是对古典诗歌艺术的特征和规律了解不够,找不准鉴赏诗歌的切入点,也就无从解题了。我觉得鉴赏诗歌最好的方
2、法是从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入手,把握情感和思想。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下面我试就从古典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入手如何解题作简要的分析。 一、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蕴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一首诗从字面上看是词的连缀,从构思上看是意象的组合,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还要用意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我们鉴赏古典诗歌时,要
3、有借助意象去把握诗意的能力。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
4、是伤别情怀。这些意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情感基调和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古典诗歌的意象,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也是读者对诗歌的审美评价和依据,是鉴赏古典诗歌的一把钥匙。诗歌的意象是多种多样的,有传统的典型性的、有特殊的独创性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一)象征性意象:黑格尔在其美学中作了精辟的论述:“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诗人通过象征体的运用,使思想感情具体化,引起读者深思,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如梅花凌冬傲雪,含有品行坚强的风骨;菊花临霜不凋,含有
5、孤芳自赏的孤高;寒蝉的凄清,含有凄惨萧索之情;秋风的萧瑟,含有凄清忧愁之绪等等。苏轼的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孤鸿遭遇不幸,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作者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二)比喻性意象。比喻是我国诗歌最基本的表现方法之一,比喻的主要任务是使诗歌作品形象化,它的主要方法就是用形象生动的事物来形容形象不够生动的事物或没有形象可言的思想感情。在诗歌中,它借助鲜明、生动的喻体形象
6、,使情思具体化,从而增强诗的表达效果。如鸳鸯表示爱情,归雁表示思乡,长亭表示离别等等。如刘禹锡的竹枝词:“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这两句诗采用对比的方法,表现了一位热恋中的少女,既为恋人炽热的爱情所陶醉,又担心他变心的复杂情感。红花的特点是灿烂一时,用来比喻小伙子那使她喜欢使她忧的爱情可谓恰如其分,而用长流水的意象来形容自己不变的爱情,以及对恋人的爱情可能变化的忧虑,也颇具新意。再如宋人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词的上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一般都用水比喻美人的眼睛,用山比喻美人的眉毛。此词反过来,用美人的眼波比喻浙东的水,用美人的眉峰比喻浙东的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诗歌 鉴赏 复习 要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