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例谈小学科学实验遭遇的尴尬.doc
《小学科学:例谈小学科学实验遭遇的尴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例谈小学科学实验遭遇的尴尬.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小学科学论文:例谈小学科学实验遭遇的尴尬【精品文档】第 12 页小学科学论文例谈小学科学实验遭遇的尴尬【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要载体的学科,教学中不难发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如果只是简单的照抄照搬书本的实验图示,我们可能在实验中遭遇各种尴尬。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课本实验中的不足,照本宣科,或者不能深刻理解实验注意事项,就容易让习惯于用直观思维认识世界的小学生形成错误观念。所以教科版中的实验中部分存在的不足,是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应地制宜,不断改进,在探索中寻找完美。这篇论文主要通过 “ 关注实验效果,及时更换书本不合理的教学
2、器材”和“自己设计实验,更直观展示实验效果”这两个方面,对本人所教的部分实验设计更改和仪器更改进行分析,有效提高科学知识在学生认知中的扎根和落实。【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设计 仪器改进 编辑建议小学科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的去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帮助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设计实验可操作的、成功的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但是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科学课堂教学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学生配套实验包过于简单,可操作性不强;实验设计趋于理想化,复杂难以实施;实验抽象难以理解等等。对于这些现象,我们教师就须不断的应地制宜适时进行
3、改进。教学实践也证明,实验设计的有效性将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是学生爱上科学课、进行有效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关键。但是,较多实验效果不清晰是科学教师的共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一、及时更换书本不合理的教学器材,关注实验效果课本的实验是具有一定的参照行,但也不能照抄照搬书本的实验器材,实验效果不明显部分源于书本器材选择的不合理,不合理的实验材料需要及时替代,否则不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学生形成无法更改的直观思维。如:【案例一】: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传热比赛【资料】:导热相对值:铜 401 W/mK 铝 237 W/mK 铁 80 W/mK,也就是书本P
4、42实验中间的火柴从前往后倒下,然后依次是铝、铁。【困难】:从我们上课的多次实验发现火柴倒下的情况非常无序的,每次都有不同的答案。我也上各个网站的论坛去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发现有时候是铜棒先掉下来,有时候是铝棒先掉下来,而且铝棒上火柴先掉下的现象更为普遍。【现象分析】:图(1)铜棒和铝棒的火柴同时倒下,现象上说明铜和铝的导热性相同。图(2)火柴从铜棒中间先落下,与“热量从温度高向温度低传递”的教学理论相违背。图(3)铝棒的火柴先落完,仿佛又说明铝棒导热性大于铜棒和铁棒。【原因分析】:1、仅从感官上仿佛铝棒比铜棒更加的轻盈,因为密度比较低,铝的导热性会更加的好,当然这个主观臆断与科学的结论是相违
5、背的。2、从每次实验的结论上我们发现铁的导热性明显不如铜和铝,现象比较固定,这也符合“科学结论能被无限次的论证”的教学思想,因为铁的导热性和铜铝分别相差8倍和4倍。从中我们发现课本编辑者在选材上要具备结构性,两者在对比度上越高,就越能避免实验偶然性的干扰。在课本编辑上,我建议铝棒在选材上,应该选择跟铜棒的导热值差距更大一点的金属。3、火柴棒掉落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蜡烛油的凝固度有差异,但这个是无法避免的客观因素,从课本编辑上,我们认为:造成实验现象的纷繁芜杂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铜棒、铁棒、铝棒的长度不够,热量在传导上由于时间上的过于仓促,无法因为金属本身的导热值而产生差异。所以我们建议在教具设计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 科学实验 遭遇 尴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