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模板.doc
《毕业论文 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 模板.doc(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毕业论文 模板毕业论文 模板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全面收益报告的内容及其模式研究院系名称:学院班 级:会计班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年月论文编号:(学号)全面收益报告的内容及其模式研究The Research on the Contents and Mode of the Comprehensive Income Report 院系名称:学院班 级:会计班
2、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 年月-摘要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收益报表在财务报告体系中一直占据核心地位。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传统收益报表已愈来愈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从90年代初起,在世界各国财务信息用户、会计学术界以及实务界的推动下,传统收益表已开始向全面收益报告发展。在我国,近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不断变化,新的会计准则走向国际趋同,报告全面收益的会计环境日益成熟。因此,全面收益报告也成为了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全面收益的定义、涵盖的项目以及确认和计量的方法。然后在这些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又从理论上和各国具体实际应用情况两方面分析了全面收益报告的主要内
3、容从而提出我国的借鉴建议。接着分析了国际上现有的三种报告模式(即两表法、一表法和权益变动表法)的特点,并对英国、美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全面收益报告的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提出我国的借鉴建议;最后从传统利润表的局限性,决策有用观和公允价值的运用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的会计环境,在此基础上分别为我国全面收益报告内容和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建议。关键词:全面收益,全面收益报告,报告内容,报告模式,公允价值AbstractSince 1930s, earnings reports in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system have been to occupy the cen
4、tral position. Howev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situation, the traditional income statement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can not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To this end, from the early 90s, in the world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users, the accounting profe
5、ssion, academia and practice to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income statement have begun to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income. In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new to the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accounting standar
6、ds, reporting of comprehensive income has become more sophisticated accounting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e overall earnings reports have also become a problem worth exploring.The paper first explained the definition of comprehensive income and covers the projects, as well as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
7、ent methods. Then in these theoretical analysis, based on specific countries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both the main content of earnings reports in order to draw on the recommendations made in our country. Followed by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8、report on the three existing models (that is, the two table, a table of changes in law an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la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d the United Kingd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proposed 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earnings reports compared A
9、nalysis of reference and then make our recommendations; the final profit report from the traditional limitations of decision-usefulness view and the use of fair value analysis of three aspects of the accounting environment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ents of the report comprehensive income in
10、our country and the choice of model suggested.Key Words:Comprehensive income, Comprehensive income report, Content of the report, Mode of the report, Fair value目录引言11 全面收益的相关理论概述21.1 全面收益的涵义21.1.1 全面收益的概念21.1.2 全面收益涵盖的项目21.1.3 全面收益的理想内涵21.2 全面收益的确认和计量31.2.1 全面收益的确认31.2.2 全面收益的计量42 全面收益报告的主要内容62.1 理论
11、上全面收益涵盖的内容62.1.1 企业与其它主体之间的交易引起净资产的变动62.1.2 企业生产作业引起净资产的变动62.1.3 非常情况引起净资产的变动62.2 各国全面收益报告的内容72.2.1 美国的其他全面收益项目72.2.2 英国的其他全面收益项目92.2.3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其他全面收益项目92.3 我国的借鉴建议93 全面收益报告的模式103.1 三种报告模式103.1.1 两表法103.1.2 一表法103.1.3 权益变动表法103.2 各国全面收益报告模式103.2.1 英国的报告模式113.2.2 美国的报告模式113.2.3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报告模式113.3
12、我国的借鉴建议114 我国全面收益报告内容和模式的选择134.1 我国的会计环境分析134.1.1 我国传统利润表的不足134.1.2 “决策有用观”的发展144.1.3 公允价值的运用144.2 我国全面收益报告内容分析154.2.1 现阶段的全面收益报告内容154.2.2 全面收益观下的报告内容154.3 我国全面收益报告模式的选择174.3.1 全面收益报告模式的选择174.3.2 确定统一的报告模式17结论19参考文献20致谢21引言自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80年12月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三号企业财务报表要素中首次引进全面收益概念以来,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国
13、家自80年代起就开始在财务会计准则中,不断要求对传统的金融工具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对于衍生金融工具这类待履行的合约,由于在签约时尚未有实际交易产生,因此一直未在财务报表中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而是在表外加以披露。但是随着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加剧,传统财务报表却无法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及其变化加以反映,财务报表信息引起了误导,因此人们呼吁进行财务报告改革,报告全面收益。2006年2月,我国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可以看出新准则正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目前只是体现在部分内容上的趋同,对财务报告体系的影响并未完全表现出来。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国是否也能像西方国家一样实行全面收益报告?实行全面收益报告,我们
14、应选择哪种模式和应用哪些内容?纵观西方各国的改革过程,我国目前应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只对全面收益的报告问题进行规范,在每一个阶段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报告模式,循序渐进,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由于各种衍生金融工具产生,跨国公司不断涌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企业经营活动日趋复杂,使得过于保守的实现原则不利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历史成本原则又无法体现资产的本质属性,大量无形资产难以入账,人为操纵利润的事件层出不穷。传统会计收益的缺点越来越明显,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全面收益的内容及其报告模式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15、全面收益的相关理论概述1.1 全面收益的涵义1.1.1 全面收益的概念1980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首次提出了全面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这一全新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除去业主投资和分派业主款以外的交易、事项和情况所产生的一切权益(净资产)的变动。1.1.2 全面收益涵盖的项目1997年,FASB正式公布了第130号财务会计准则报告全面收益。全面收益包括净收益和其他全面收益。其中:净收益仍由收益表提供,只反映已确认及已实现的收入(利得)和费用(损失);其他全面收益则涵盖那些已确认但未实现、平时不记入收益表而在资
16、产负债表部分表述的项目,包括外币折算调整项目、最低退休金负债调整、可销售证券的利得或损失。 1.1.3 全面收益的理想内涵全面收益的理想内涵为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之上的报告期内企业与所有者以外的其他各方之间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动额;突破了收益表的局限,把全部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纳入财务报表中;很好地结合了“当期经营利润观”和“满计当期损益观”,并加以应用;突破了传统会计收益的实现原则,引入了公允价值,使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的使用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20世纪以前,收益计量通常是资产计价的附属物,企业通过重置成本会计或定期进行资产评价的方法,将收益当作一定时期净资产的增值,即
17、收益计量最初就是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化,仅根据期初期末净资产价值变动确定收益很难说明影响收益的具体因素,因而通过复式记账将净资产价值变动(除资本性交易以外)以收入、费用的形式加以表示从而确定收益,会计学收益观得以形成。 在物价稳定、交易多为有形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环境下,根据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所确定的收益与根据净资产价值变动(除资本性交易以外)所确定的收益是一致的。但当交易进一步复杂、资产计价打破历史成本而引入公允价值、通货膨胀成为经济常态时,以实现原则为基础计算的收益就与收益的本来意义失去了一致性。将经济学收益观引入会计学其实是还原收益的本来面貌,而非一种简单的历
18、史回归,乃是经过否定之否定后的更高层次。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使会计实务尽可能地与理论界相契合。完全契合的做法是放弃实现原则而代之以在资产负债表日之间所发生的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的所有变动包括已实现和未实现的,均在单一的全面收益表中进行反映。但由于实现原则的客观性及实务操作的困难性,不得不寻求一些可行的折衷做法-既不放弃实现原则,又能反映价值变动。英国的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美国的全面收益表均是这种折衷表现的结果。 即便如此,全面收益理论仍不失为一种全新的收益观。它采用“资产负债观”代替传统的“收入费用观”来确认收益;突破了传统会计计量上的“三位一体”原则的限制,解决了当前会计计量和报告中存
19、在的一些难题,从而为今后确认和计量更多的可实现利得与损失(特别是与金融工具有关的业务所产生的利得与损失)开辟了道路;全面收益比净收益更能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准确、及时预测企业的未来现金流,也增进了财务报表关于企业财务业绩信息的完整性和有用性,减少了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利润操纵的空间,保证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1.2 全面收益的确认和计量1.2.1 全面收益的确认会计确认是指将经济交易和会计事项按照一定的标准、原则、方法和程序计入会计报表的过程。确认程序通常包括:初始确认,即第一次在财务报表中描述一个项目;后续确认,即对已经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资产或负债的金额作出相应的变动;终止确认,即对一个
20、已经确认的项目停止进行确认。全面收益是通过对企业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动来确认的,须突破传统收益确认的一些原则,如权责发生制、实现原则等。根据实现原则,未实现的收益不能确认,但全面收益必须确认;根据权责发生制,由于事项或情况的变化产生的利得,并没发生交易或活动,无法确认为收益,但全面收益必须确认。FASB规定了四项标准,具体描述如下:(1)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外,所有引起企业权益(资产和负债)变动的交易或事项,不论其是否实现,都应确认为全面收益;(2)必须有真实的、可靠的证据表明新的资产或负债己经产生,或者为现有的资产或负债增加或减少了价值,权益已经变动;(3)权益的变动、资产或负债的变动能够可
21、靠地计量;(4)所确认的权益变动能为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是相关的。1.2.2 全面收益的计量全面收益观产生于复杂多变、高风险的经济环境。随着经济环境复杂化,尤其是衍生与套期保值的金融工具的出现和大量使用,根据历史成本原则和实现原则它们都无法在传统财务报表内得到反映,或者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账面金额远远小于真实的价值或可能产生的利得和损失。目前许多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已经意识到现行价值是最优选择。传统收益由于其严格的限定条件,如“实现原则”将未实现的持产损益排除在收益之外,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收益,还会出现收益操纵,为此呼唤新的收益观。(1)趋于用现行价值作为主要计量属性。由于全面收益
22、是由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等组成,与收入、利得相应的资产负债是采用现行价值计量,而与费用、损失相应的资产耗费或价值的变动既可采用历史成本也可采用现行价值计量,因此,全面收益的计量属性是混合属性。近年来,在迅速变化发展的经济挑战下,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后续计量日趋增加,而后续计量必然要求采用现行价值。(2)收益确认计量采用“资产负债观”。收益被视为企业某一期间内资源增加的净额。其计算方法就是要通过对资源的计量,即企业在投入资本得到保持的前提下,实现一定期间内资源的净增加。收益(亏损)=期末资源-期初资源。这样,收益的决定就转化为对期初期末资产和负债的计价。(3)突破了
23、交易观基础。全面收益将物价变动、偶发事件以及周围经济、法律、社会、政治和物质环境交互作用的其他结果也包括在内,从而能够更好地反映在报告期内产生(而不是实现)的净资产的全部变动。(4)突破了实现原则。FASB在130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报告全面收益(FAS130)和第133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衍生金融工具和套期保值活动会计(FAS133)列举的其他全面收益项目,包括外币折算调整项目、可销售证券上的利得和损失、最低退休金负债调整、现金流量避险工具上的利得和损失(包括对预期的以外币标价的交易进行避险的衍生工具上的利得和损失)。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在于,它们都是未实现的,按照实现原则,它们均不能包括在净收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