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与中成长 在创新中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参与中成长 在创新中发展.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在参与中成长 在创新中发展【精品文档】第 15 页在参与中成长 在创新中发展“十五”课题“小学数学版教材实验验证”课题实验回眸鞍山二路小学5月, 市“十五”重点研究课题“小学数学情境串教学法研究”立项,我校作为课题的实验学校,承担了“小学数学版教材实验验证”的实验工作。学校自接到研究任务起非常重视此课题的研究工作,召开了开题会,成立了课题组,由副校长任组长,亲自领导课题实验研究,教务主任任副组长,负责研究工作的具体落实,安军莉、徐妮、王旎、单玲莉、宋曦霞等老师负责课题的具体研究。在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我们重点对教师进行了培训,由于初次接触版教材,所以对于情境串教学的
2、特点及意义,课题组老师并不是很了解。如何使用好版教材?如何进行数学情境的创设?如何实施情境串教学法?非使用版教材的教师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更是面临的问题。因此,学校确立了以点带面,人人参与式的研究宗旨。每次业务领导和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后,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及时整理培训材料,马上给校内全体教师培训,领会会议精神。教师们在进行了二级培训后,及时写出自己的体会或反思,有效指导进行深入研究。这样学校有了以点带面,串起同心圆的浓厚的校本培训氛围,研究验证工作也有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情境串教学拉开了帷幕,老师们也在实践、体验、创新中谱写着首首情境之序曲。一、课题研究进度规划研究周期:本课题自
3、2004年5月 立项,确定的完成时间是2008年7月。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04年5月2004年7月(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制定课题方案,明确研究分工,开展文献研究。(2)进行课题开题会,明确课题任务,动员教师自己申报子课题。(3)确立实验教师及各子课题,组织研究队伍,进行课题任务的布署,加强研究人员的理论学习与培训。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004年7月2005年7月(1)深入各课题实验研究基地,听课堂教学研究课,召开课题研讨会。(2)及时总结交流实验课题的研究情况,形成阶段性成果,写出阶段性总结与报告。(3)争取在区“小学数学情境串教学法课题研究会”中出研究课,进行材料交流
4、,争取大会交流等。 第三阶段:交流阶段 2005年7月2007年7月(1)开展课题研究观摩课,召开课题研讨会,争取出市级以上观摩课。(2)通过访谈、问卷进行调查,全面总结,初步形成成果。(3)撰写研究报告及学术论文。第四阶段:总结阶段 2007年7月2008年7月(1)实验教师完成并上交课题研究报告。(2)完成课题研究的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3)将课题研究有关材料编册成集。二、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为了使本课题能够顺利地、持续的展开研究,学校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1加大资金投入。先后投资近万元,购置了研究所用的各种书籍,购买了现代化教学设备,有效地提高了研究效率。2人员配备到位。领导全员参与实验过
5、程,指导全校教师积极投入实验,确保实验目标的实现。3实验物品优先。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学校各专用教室的使用,现代化仪器设备的使用,在学校协调的情况下具有优先权。4落实研究制度。(1)每学期利用“学校教学系列研究会”、“级部同上一节课”、“自制课件辅助教学研究课”、“旋转课堂送好课”、“名师挂牌课”等一系列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活动展开教学方式的研究。上课前教师要说课,讲清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课后,通过自评、互评,提高对教学法的认识。(2)学校领导每周定时深入课堂听课,课后和教师们一起探讨、研究课堂教学的创新以及与开放型阅读教学的联系,通过自评、互评,找出每节课的优缺点,优点认真总结,
6、缺点及时改正,并指出改正的方法。(3)每周定期进行大组教研活动和各级部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大家集中研究讨论,结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观看全国、省、市优质录像课,教师们集思广益,总结得失,力争使教学方式更加完善。(4)教师通过填写小学数学版实验教材验证记录表等形式,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实验记录,定时实验小结,每学期根据实验情况写出实验论文。(5)每学期期末,教师认真总结实验过程,写出实验阶段性总结。(6)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习负担,每节课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教学法,注重情境的使用与创新,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堂反馈,当堂消化。(7)每学年举行一次“小学数学版教材实验
7、验证”课题研究会,在大会上展示课题实验取得的教育教学成果,通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三、课题研究中的主要方法(1)调查法座谈问卷,取得实验数据在课题实验研究前,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校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喜爱程度为65%。通过座谈,了解到学生不喜欢数学的原因多是觉得数学学习枯燥,就是做题等,而学生喜欢有学习情境的,能在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取数学知识。这些都为我们开展实验提供了前测数据。我们还通过调查法获取了教师在实验前和实验中的一些数据,了解到教师对情境串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实验课题的认可程度。 (2)行动研究法开展课题的研究与交流充分利用好理论资源,更
8、新实验教师知识结构 我校订购了多种教育教学报刊,实现了人手一机,网络联机,这些都为实验老师及时了解国内外教科研新动向,开展课题研究、提高研究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为教师创造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为紧跟最新的研究步伐,我校非常重视加强对实验课题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学习。除经常学习情境串教学的理论知识外,还经常请进来、走出去。请专家、教师进校,指导实验;走出去,去听别人的研究课,从中汲取营养,用于自己的研究实践中。采用“课例”教学。情境教学对数学老师来说并不陌生,但情境串教学对老师们来说,却是新颖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言,但这也让老师们感到无从下手。因此,为让教师更好、更深的了解情境
9、串教学法,我们采取采用“课例”教学。首先,让课题负责人将自己出去听的情境串课例讲给大家听,让老师对的情境串教学形式初步了解,然后,结合一些网上或杂志上的课例,大家一起观赏并进行分析,这些,都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情境串教学课题的实验。 (3)经验总结法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化 数学情境串课题研讨会的召开,使我校的实验工作向更高、更深、更广的纵深发展。我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小学数学情境串教学法的研究”课题研讨会,每位实验教师都出研讨课。这些研讨课,基本体现了情境串教学法的理念、思想,很好的验证了教材的使用。区课题研讨会。在区课题研讨会中出课、展示交流。将课题研究有关材料编册成集。形成小学数学版教材实验验证
10、的实验报告、小学数学版教材实验验证的教育教学论文汇编、小学数学版教材实验验证的教学设计汇编、小学数学版教材实验验证的教学案例汇编、小学数学版教材实验验证的课件汇编。四、课题研究的成果与分析(一)立足教材,扬长避短我校主要是对小学数学版教材实验验证进行课题研究。首先我们将版教材与人教版、苏教版等教材进行了对比,发现版的教材通过“情境串”引出“问题串”,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更加重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并且提供了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创设了充分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
11、利于学生探索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在实验老师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教材集以下优点于一身:1新教材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好奇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为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而新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所设置的数学情境,如魔术、杂技、童话、标本等都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能够接受的,选择的教学题材对学生很具有吸引力,加之以儿歌、动画、讲故事、猜谜;折一折、拼一拼、画一画、搭一搭、剪一剪等形式引学生入情入境,既有利于激
12、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又有利于他们萌发认识策略,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搭积木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在第一册教材认识图形这一单元中,教材设置了学生拼搭积木的环节,此环节的设计,不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了分类,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对物体的特征有了初步的感知,还蕴含了数学集合思想,可谓一举多得。2新教材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材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有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情境贯穿起来,编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从而引发一系列相对独立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问题串,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解决红点、绿点所揭示的
13、有矛盾、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将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他们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探求性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三册教材第七单元信息窗1采集动植物标本时,老师用课件演示小同学们拿着网纷纷来到郊外捕蝴蝶、采摘野花、树叶等采集标本的活动情景。看着图面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观点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充分了解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产生提出数学问题并积极解答的欲望。学生争相提出问题:“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平均每人采了几种叶子?”、“一共采了多少朵花?”、“一共有多少个小同学采集标本?” 学生在一一解决这些问题时,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解题思路,寻找画
14、面中所提供的相应信息,列出算式,然后再探索算法。通过积极思考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学起来也特别有兴趣,特别亲切。解题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3新教材为学生创造了更大的独立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教材每一部分的“你说我说”版块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潜能,体现方法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第二个层次,运用初步学到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联想、推断等探索活动,独立地解决综合情境图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将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如教学三册教材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两只熊猫会怎样分竹笋这一问题,注重学生
15、平均分策略的多样化,学生根据生活中分东西的想象找到了很多种不同的分法,有的是不平均分的,有的是平均分的,由此引入对平均分的认识。然后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独立探索,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将自主探索得出的多种方法与同伴交流,这样的个性化学习利于各类学生的发展。 4新教材进一步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拉近了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沟通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如学习了乘法口诀之后,教材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3只小鸟前面飞,3只小鸟后面追,3只小鸟左面叫,3只小鸟后面随。想一想,算一算,一共多少鸟儿飞?简短精炼、朗朗上口的儿歌深深吸引着学生,他们在极大的乐趣中用学到的
16、知识解决着问题。老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结合生活自己想一想、编一编。有的学生说:5条小鱼江里游,5条小鱼河里游,5条小鱼湖里游,5条小鱼海里游。想一想,算一算,一共多少鱼儿游?有的学生说:4个同学在踢毽, 4个同学在跳绳, 4个同学在游戏。想一想,算一算,一共多少同学在活动?学生意犹未尽,续编着自己的儿歌,使数学学习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但充分展示了每个人的才能,充分表现了自我,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培养了学生主动参
17、与的能力。(二)尽展情境,创新发展1适时有序地调情境,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版教材的编排科学、合理,情境的创设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然而,由于每个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不同,在使用教材时要敢于重新调整,设计出更贴近学生学习经验的教学顺序。如第三册教材中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第七单元表内除法,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点联系紧密,老师认为按照教材的顺序教学,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的学习会冲淡学生对除法的认识。为了让学生系统有效学习,老师将这一部分内容做了适时有序地调整,把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第七单元表内除法的教学结合;换掉第七单元的情境,继续沿用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
18、的情境,构成严密的情境串。充分利用所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动手、动脑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做”数学获得再创造的机会,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思考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发展对数学的理解,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2适度有意地裁情境,利于学生有序观察,搜集、整理数学信息。教科书图文并茂,形式多样,色彩艳丽,整本书就如一个个的珍珠童话串成。刚刚跨进小学校门的小学生尚沉浸在儿童乐园的滑梯上,沉浸在幼儿园阿姨的童话世界中。他们既感到新鲜,又感到好奇。有时注意力过多地停留在了纷杂的画面上,难以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因此,我认为可以对教材中一些不必要的图画进行整改、删减。如第三册教科书中回顾与整理一课的主题
19、图画,老师们都感觉有些多而乱,不便于学生学习观察。何不根据教学需要适度有意地调整画面呢?于是经过一番揣摩,决定忍痛割爱,把老师教科书中的图画一个一个抠减下来,再在吹塑板上重新排版粘贴,原图中的话改由老师叙说,或写在黑板上。在出示情境图的时候,采取复合的形式,避免了整幅图画的杂乱,有机的调改过程,也很好地指导了学生有序地观察图画,搜集整理数学信息。3适量有机地续情境,利于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版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信息窗4所创设的情境图通过连环画的形式,描述了一只调皮的小猴摘桃子的故事。图中的信息有:小猴上树摘桃子,树上5个桃子,摘后剩下2个;贪玩的小猴把篮子里摘的桃子丢得一个也没有了;岸上有2
20、只青蛙被小猴吓得全跳到水里了;花儿上的4只蝴蝶一只也没吓跑等。设计意图是提供数学信息,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有关0的减法,其中包括3-3=0,2-2=0,4-0=4。在听过一位老师的课之后,其他老师觉得学生对教材所创设的故事情境特别感兴趣,他们能将自己观察、搜集到的完整的数学信息加以整理,编成生动的数学故事,交流时意犹未尽。所以在新授课结束后,虽然有关0 的减法学生会计算了,但是并不是在自主探索之后理解其中的含义。针对这一现状,老师认为应该丰富信息:将图3、图4的远处保留5只小猴,图3、图4的左边加上3朵黄花,图3中3只蜻蜓落在黄花上,图4中3只蜻蜓被小猴吓得飞
21、离了黄花。这样适量有机地续补,丰富了情境图中的信息内涵,学生就可以解决更多有关0的减法的实际问题,如5-0=5,4-4=0,3-3=0,3-0=3,1-0=1,7-0=7。教学时,将这两类有关0的减法题分组呈现给学生:3-3=0 3-0=32-2=0 5-0=54-4=0 4-0=41-0=17-0=7 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就大了,他们能够透彻地理清两种有关0的减法的含义。在观察每组算式后,学生能够清楚地得出结论,而不需要教师给出结论或牵着走。4适中有理地拓情境,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老师围绕每个主题单元,适中有理地拓教学情境,扣紧当前情境增设一些发散型
22、思维训练题。如一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快乐的校园。学习了认数之后,老师拓宽教学情境,让学生跟随老师到校园里观察生活,并用学过的数说话。学生说:“校园里种了12棵杨树。” 老师不失时机地说:“我再种一些呢?”学生问:“种几棵?” 老师又说:“你们想种几棵?”学生说:“3棵、4棵、5棵” 老师说:“那么现在有几棵?”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拓展开来,每个人都主动参与,活跃了思维。这时,老师继续创设情境:“如果有16棵树,要种在教学楼前后,该怎样种呢?”“如果要把18盆花摆放在校园四周,你想怎样摆放呢?”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教师有意创设的现实的情境中不断激越飞扬。强烈的探究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动手操
23、作、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中去。在思索中运用学过的知识独立解决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发散思维,培养了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使学生饱尝到成功的快乐。5适机有效地现情境,利于学生内化数学知识。教材中的情境图都是静止不动的,而数学知识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一些繁、难的知识学生在静止的画面中较难理解,因此适机有效地呈现情境,突破、分散难点是必要的。如在一册教材第四单元、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这一主题单元中,信息窗所呈现的是一幅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拼搭活动的真实照片。以照片的形式呈现,增强了素材的现实性和真实感,重视以操作活动的方式来学习有关几何形体的知识。为了提高所拍照片的清晰度,集中展现给学生,同
24、时,也为了学生在观察照片、搜集信息后更加清楚、准确地表达。老师让学生用自己收集的废旧物品进行拼搭,拍成照片。学生自行拼搭了一枚“神舟五号”,一座立交桥,一辆小火车,一所学校多么好的创意啊,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时此刻已被激活,如此好的学习素材来源于自己学生的实情实景,经数码相机的拍摄和导入计算机后的一系列处理后,这幅照片不但能整体观察,还能根据需要,根据学生所谈的内容,点击放大,进行局部观察,同时还可以任意拖动每个进行拼搭的实物进行分类整理、动态地由实物抽象形状等!如此适机有效地将情境展现给学生,学生由直观感知到获得直接体验,教师创设操作活动情境与思考有机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去思考、去
25、讨论交流,经历逐步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内化知识。简单的尝试,发挥了情境的作用,为老师的教学增色不少,让老师饱尝了情境串教学的甘露,更得心应手地引导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同时也为学生提了较大的学习空间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我校实验教师在近四年的实验过程中,注意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解决红点、绿点所揭示的有矛盾、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将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他们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探求性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在不断的实践与体验中,我们对数学情境的创设、情境串教学法有了新的思
26、考和界定。就数学情境的创设、一个好的情境、情境串教学法、情境的创新进行专家式的培训以及优秀教研组的现场教研的观摩式培训。我们已深深体会到情境的创设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好奇心;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造了更大的独立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进一步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基于此在教材的使用验证过程中,我们对那些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或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或学习目标在当前情境中完成不了的情境有必要做大胆地尝试与创造,使教学不为当前情境所困、所累,以保证情境串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三)师生的变化 1教师的变化。 (1) 教师初步从“教教材
27、”过渡到了“用教材教”。 参与实验的的教师,通过学习和研究,初步具备了先进的课程观,确立了“尊重理解创造”这一科学、辨证的教材观。他们彻底打破了“视教材为圣经”的传统教材观,能够在深入理解教材、研究教材和尊重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比较恰当地处理和创造教材,从“教教材”逐步转化为了“用教材教学生”“用教材教方法”“用教材培养能力”。 (2)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 由于教材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很好地体现这新课标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所以参与实验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受教材的影响,初步具有了开放的教学思想和先进的教学观,他们基本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教
28、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去设计学生需要的、乐于探究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内容和数学活动。 (3)课题研究带动了全校教师的“学习和研究”。 在实验过程中,课题组的成员认真实验,潜心研究,自觉反思,主动交流。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他们自觉地学习,学习有关的理论,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并如饥似渴地自我充电,作学习笔记、写学习体会,并将学习和教学实际想结合进行反思、改进。所以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批教科研骨干,同时带动了全校教师的学习和研究,使学校的“学习和研究”蔚然成风。 2学生的变化。 (1)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了,喜欢数学的人数多了。一项调查显示:实验前实验班喜欢数学的学生占65%,三年后为95%。(2)
29、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由实验前85%的同学被动地接受、模仿学习,逐渐转化为今天的80%以上的同学主动积极地进行合作、探究或独立思考解决问题。(3)实验班学生的问题意识强。由于版教材涉及的内容和知识范围广泛,实用性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他们的终身发展都大有好处。 3取得的成果。 课题实验促进了教师的成长进步,推动着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李增庆老师教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获全国数学录像课二等奖;王旎老师教学的认图形获全国第一届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课例评选一等奖、省电化教学优质课二等奖;11-
30、20各数的认识获市优质课一等奖;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获四方区优质课一等奖;在市出研究课百以内数加减法复习课;在四方区旋转课堂中出研究课两位数加减法;安军莉老师教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分获省电化优质课二等奖、省学具课二等奖;徐妮老师教学的除法的初步认识获市优质课二等奖、四方区优质课一等奖;在四方区出5的乘法口诀的研究课;于萍老师教学的作鸟巢获四方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二等奖;于文静老师在四方区出三角形的认识的研究课。徐妮老师在市情境串课题研究会中,进行了题为版教材实验验证的大会交流;在四方区情境串课题研究会中,进行了探索亲师型教法,培养创造性学生和谱写情境之序曲的大会交流。实验教师的案
31、例、教学设计、论文等共有4篇分获全国一、三等奖;30余篇获省教科研论文的一、二、等奖,三等奖;10余篇获市教科研论文的一、二三等奖。其中安军莉老师被评为市教学能手,徐妮老师、安军莉老师被评为市青年专业人才,李增庆老师、王妮老师被评为四方区教学能手。在全国华罗庚金杯赛数奥比赛中,我校学生在马锦祥中获一等奖、蒋昊获二等奖、纪毅获三等奖;在2007年第五届“育才杯”数学邀请赛,蒋昊获一等奖、纪毅获二等奖、张宇翔、厉承祥获三等奖;在市市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竞赛小学高年级组中,王真人获一等奖,马锦祥、韩震、蒋昊获二等奖、贾琳、刘仁宇、纪毅获三等奖;在市实验小学举行的3S数学邀请赛中,共有32人获一等奖、52人获二等奖、68获三等奖;在平二杯数学奥林匹克邀请赛,共有32人获一等奖、52人获二等奖、68获三等奖。我校也多次在数学竞赛中获得特别组织奖、优秀组织奖和各个奖项的团体奖。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1虽然实验教师在教材的理解、使用上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对编者意图的准确揣摩以及灵活把握应用教材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需要继续研究开发教材,以至于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研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2个别实验教师的思想还不够解放,胆子还不够大,步伐还不够快,反思和改进的意识和能力还比较弱,需要继续加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