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经济学讲稿(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经济学讲稿(1).doc(2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民族经济学讲稿(1)民族经济学讲稿(1)第一讲 民族经济学概论民族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80年建立,90年代获得发展,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和我国民族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作为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和一个独特领域,它在经济学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学习研究民族经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经济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及规律的科学(
2、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欲望,面临的经济问题是资源的稀缺性)。民族学:以民族及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民族学与经济学,在现代社会科学中可以说都已经发展成为两个科学群,这两个学科群也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相互交叉融合,民族经济学的产生就是这种发展趋势的一种表现形式和必然结果。民族和经济本来是两个不同的要素、两个不同的概念、两个不同的范畴、也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从而构成两大学科领域,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日益相融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特殊概念、范畴和具有特殊矛盾的研究领域,也就是民族经济。民族经济概念的二重性,即民族因素和经济因素二者融为一体,一个独立存在的客观现象。它不能离开民族,但也不简单等同;它不能离
3、开经济,但也不是简单同于经济。它是民族与经济两个要素在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殊构造的新的有机现象。任何民族都有其内部或外部的经济联系,这种内部或外部的经济联系或交往关系,不仅是产生民族经济的基础,而且也是所有民族生存、发展和共同繁衍的基础。同时,民族经济的这种内在结构关系的本质属性也是决定民族经济学出生与存在的最终根源。民族经济学是介乎民族学和经济学之间的一门中介民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经济方面研究民族问题;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特殊矛盾极其发展规律;研究少数民族的社会生产方式及特点、结构和规律性;研究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习惯、文化传统、文化水平等方面综合因素我个人观点: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地
4、区经济(西部为重点)民族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学科基本任务:研究世界上各个民族、民族国家和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调查分析它们的现实状况和特点,研究它们的历史发展过程与具体表现形态、从而揭示出它们的内在规律性。中心任务:中国各民族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民族现代化过程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传统社会结构研究与民族现代化;现代化与传统民族文化;民族现代化过程的共性与个性;发展民族经济的意义;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在民族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民族发展差距问题;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环境保护问题;民族发展发式、战略选择;民族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5、1、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即以理论形式表达出来的思维方法,以现实的材料为背景,以科学的理论分析为主线,在分析、对比和批判中,确立完整的民族经济问题的认识。2、实际调查方法,即通过现象,发现本质,寻找规律。3、历史比较分析发法4、群体利益分析方法学习和研究民族经济学的意义:1、现阶段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为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通过深入民族地区调研,结合实际,寻找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的新途径。3、具体分析各民族生存发展的状况,研究既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又保护传统文化的方法。4、对现实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更为科学而符合人类生存的方式。5、通过文化和历史溯源,认识人类发展的共同价值目标,在
6、民族习俗、经济行为中,探寻各民族理性的智慧之光,体现我们的研究价值。6.研究民族经济中各种宗教、经济、政治和家庭,汲取合理的精华,更好的建设祖国,发展经济。讨论:1.民族经济认识(感性)?2.如何认识现代化对民族经济的影响?3.衡量一个民族经济发展的标准是什么?第二讲 关于民族与民族发展的理论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人们对民族的认识也是随着社会实践而逐步加深的。自从民族产生以来,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属于某各民族,而人类文明史,实质上也就是各民族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本来面目就是各民族历史的总和。一、关于民族的认识1.民族的概念:以“族”的概念来称呼人类共同体,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在中国最早的史籍左传中
7、,就有了“族”的称呼。在古希腊荷马史诗中,也有对民族的具体论述。“史学之父”希罗多德,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按照不同人类群体的经济特征和生理状况,把它们分别称为游牧民族、狩猎民族、采集民族、海上民族和商业民族等等。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民族主义的觉醒和滋生,其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日益凸显。特别是资产阶级从政治服务角度,提出了关于民族的多种提法,最具代表性的认识:一是把民族与国家合为一体,二是把种族或血统当作构成民族的要素,使民族问题日益与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结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全面系统提出民族定义的是斯大林,他在继承马、恩、列宁关于民族概念学说基础上,在批判分析各种“民族”理论内涵基础上
8、,在俄罗斯国内民族主义浪潮泛起之际,在列宁的支持下,写出了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提出“民族就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首先,在人类长达几百万年的社会发展早期,并没有民族、连氏族、部落也是很晚时才产生的;其后,随着部落形成,由于共同地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济联系和经济生活,共同的风俗习惯和共同的宗教信仰等共同文化,进而逐步产生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的心理素质,从而形成一定条件下的部落联盟,进而产生民族和国家。随着生产力和科技发展,人类社
9、会日益走出各自的范围而增进交往,加深了解,消除差异,共性逐步增多,最后融合为一个整体,民族将最终消灭。二、目前世界上民族情况1.世界民族概况:目前世界上大约有2000多种民族,其中百万人口的民族有300多个,占全球人口的95%以上,人口最多的是汉族,有13亿多人口,而人口最少的也就几十人。世界上200多个国家中绝大多数是多民族国家,单一民族的国家很少,有的民族跨境而居,成为跨国民族。根据联合国1950年发表的关于各民族问题的声明中,将现代人划分为三大分支:蒙古人种、尼格罗人种和高加索人种分支,每个分支又包括若干不同分支。 目前世界上各种民族使用的语言大约有2000多种,其中使用人数在百万人以上
10、的有200多种,使用人数1000万以上的语言有50多种,并且大多数民族都信仰宗教。2.中国民族情况: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总人口13亿多,占世界人口22%,其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的92%,此外有一些民族成份有待识别。中国少数民族的实际特点一般有:地域广大,人口稀少;地处边疆和国防要冲;物产丰富;有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3.云南少数民族状况: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少数人口占全国少数人口的比例13.54%,云南4537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570多万。民族自治地方国土面积27.63平方公里,占70.2%。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跨境而居有16个,人口在100万以上有5个(彝
11、、白、哈、傣、壮)。三、发展理论的认识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自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以来,发展问题就成为广泛关注的首要问题。1.关于发展:这既指一个活动的过程,又意味着结果的状态。它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也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其实质上并不存在一种最终的标准。发展内涵最初人们的认识局限于工业化过程、经济增长,随着人类生存发式的变化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是社会结构性的变化,是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才是发展的本质。2.关于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欠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过程。其内涵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社会结构性转变,如城乡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二是经济
12、社会质的方面的改善,如生活质量、文化程度、人力资本积累等;三是国民经济量的增长和扩散,如经济总量、速度、人均GDP等。3.关于民族发展:民族发展问题是主体理论与发展理论的一种交叉融合的理论观点,也是民族经济视野中重要的内容。民族发展理论是从民族主体的角度研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这也是主体理论和发展理论继续深化而在民族经济中的合理展开。因此,从民族主体角度考察发展问题,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其中,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是:自然环境对民族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决定论、孤岛理论);物资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精神文明与民族发展;国家与民族关系;人口问题与民族发展;宗教与民族发展。
13、四、 讨论1.关于民族的认识(标准如何掌握)?2.如何认识发展的概念?3.“拉美化”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训?4.发展理论历史演变对民族经济发展的启示?第三讲 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制度要素 民族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与自然界、社会和其他族群的交换。从这一关系出发,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物质和精神交换问题。人类社会也是居于这样的交换而不断发展的。社会交换也由此成为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基本的要素,它以制度花的方式,规范约束、激励着范畴内的个体和群体行为,进而在人类社会交往中,伴随着公平,正义、合理等一系列价值取向,这些道德因素便通过制度转化为一种权力,影响着人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由此,在民
14、族经济的分析中,制度要素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基本前提。一、人类社会的文化存在及其内在的制度性要求 人类是在改造自然和自身的过程中进化而来的,并在进化中创造了文化,二者相互融合为一体,人类族群的存在成为文化生成的载体。文化不仅仅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本身就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内容,是人类一切行为的技术方式、社会方式和价值取向的规范和集合。 1.文化内涵:从目前关于文化的定义中,众多解释,众说纷纭,我们认为人类社会是作为一个文化体而存在的。因此,从这一概念实际可以蕴涵三个内容:一是物质文化;二是解释文化;三是制度文化。2.文化内涵三个层次的关系 三个层次并非截然分开,而是在相互渗透中构成一个整体的文
15、化存在。并通过三者的联系,实现着人类活动及其生物圈的平衡,在三个层次的文化互动中,制度文化既是物质文化的精神化,又是精神文化的物质化。3.以民族为单位的制度分析意义在人类文化体系中,以民族为单位的文化发展是人类文化最广泛的形式。一方面,它既是作为原始血亲社会的直接成长结果,又作为现代国家的基本构成单位,以它作为分析单位,对透视人类总体文化的存在来说具有典型意义。另一方面,当代以民族差异而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已提出了对有史以来人类发展方式重新进行价值评价和反思的问题。进而涉及到我们每一个如何对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正确审视,如何正确选择人类未来发展方式,以及更好支配人类自身命运的根本问题。因此,以民
16、族为单位,进行制度要素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是,以制度为单位的文化分析,可以从较系统的层面上认识人类发展的本质。二是从经济过程中物质交换行为来看,制度似乎是一种与互相区别的、虚化了的意志行为,对置身于经济过程的每个人来说,制度也总表现为一种外部意志的强加。三是制度要素的产生,不过是使社会共同价值得到一种相对稳定的保证,它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时代承袭的社会机制,保持了人们交换行为和关系的模式。四是制度化还保障着人们社会角色的规范性,一方面促使人们形成一体化的社会力量,同时也防止非一体化的倾向,调整着社会所有成员的关系,使它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变革中,占据
17、一个突出位置。二、经济过程与制度要素 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他特别强调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意义。因此,经济过程基础上的人自身以及人的个性都得到了发展。据此,我们可以发现分析特定的民族经济活动是如何塑造并限制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组织的;而内生于其中的制度要素又是怎样与经济过程融为一体并发挥作用的。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从生态的角度来解释,人类的生存关键是对生态的适应,并以这种适应为基础,展开了自己的创造活动。特别是对生存压力做出调整的直接结果,产生了人力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过程构筑起的物质文化系统,便成为整个文化存在的具有生态适应敏锐性的核心
18、中枢,并将经济过程最基本的关系和一般行为实现制度化,以稳定和规范人们的生态适应,进而引导人们改造生态环境的创造力发挥。这样,制度要素便构成了经济过程基本要素和行为模式的组合框架,决定着它们组合的方式、地位和功能,并产生差异性。2.从经济过程分析来说,在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中,制度要素都渗入其中,并支配和规范着四个环节的人类行为,并促使人类社会中保持“秩序”的要素相对稳定,直接作用于经济过程。一是生产作为经济过程的现实起点,制度要素发挥着中介和维系的作用。二是交换从个体满足行为到现代社会条件下“变异”的,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扭曲,在到克服其自身的消极影响的过程,无不展现
19、制度因素的功能,而且对这个结果的历史性批评,催生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趣和实践,从而也产生了新的制度模式。三是分配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更多是关注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等问题,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无论在哪个时代,分配问题与制度性的关联更加紧密,它既连着生产过程的资源配置问题,又连着消费和生产过程的人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问题,其中制度要素既扮演着经济“调节器”的,更发挥着社会“稳定器”的功能。四是从消费与制度关系来看,在“消费决定生产”的经济观念下,消费的制度功能有被放大的趋势,但各名族有选择消费行为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总之,从技术方面来看,经济过程是人类在自然界中占有和创造资源,从社会方面来看,经济过
20、程是人类围绕生产活动而构成经济关系的过程,制度便是这些关系在人们思想意识上的精致化和合理化的表现,而这些关系亦是通过制度化而具稳定性的。三、制度要素的性质分析 最初的制度要素往往是缘起于社会习俗或惯例,随着经济过程的深化,参与者为保证经济过程的稳定和连续性,产生了共同的价值标准。考虑到经济过程出发点的差异,那么制度便是由经济过程的主导者所推崇,并得到参与者普遍赞同的规范性要素,其性质可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制度并非任何外力的强加,而是直接深深扎根于现实的经济过程。尽管从表象上制度因素外在地有一种约束机制,但其本质属性仍产生于其内在的机理中,外在约束往往是服务于内在的机理的。第二,制度既然
21、是社会价值标准的物化体现,其生存的根本性基础就在于它在何种程度上获得了社会赞同。制度的生存不仅要求在经济上证明其效率,而且在伦理上证明其正义性。第三,制度是以社会的同一性,对所有参与者实施关系调整的规范和力量。它在促进社会一体化的同时,亦带来了社会的分化。由于制度在某一社会层面上维持均衡的努力,同时在其他层面上构成了打破均衡的力量,在某一方面对社会一致性的维护,又对其他方面引起了新的不一致。制度由此而陷入永不停息的平衡调整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亦表现为经济过程的一个可变函数。第四,制度过程的主流,是现存经济关系合法化过程。凭借这种合法化实现社会的一致性,保证他们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认证性。因此,
22、从另一方面说,制度是一种保守力量。 总之,制度本身虽不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终极原因,但发展与变革的结果,必然以制度模式的改变得到最大表现,制度要素的分析展示了经济发展与制度要素相互关系的一个纵向历史描述和横向的民族文化比较,引领我们进一步思考人类发展方式的新途径。四、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社会组织与生产组织 人类历史上各个民族总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中进行生产要素的组合与配置的,只有在一定的组织结构中,对土地、劳动、技术和资金等要素进行有效结合并合理分配经济收益,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组织机构由此成为决定经济实绩和生产力增长速率的基本要素,由此,从经济角度展开的制度分析,必然要展开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的分析
23、。1.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在经济过程中的演变,形成了两种主要的组织类型:一是体现为国家形式的社会政治政治。通过一定的政治制度环境,对经济过程产生总体性和方向性的影响。这种组织类型的存在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二是置身于经济过程的生产组织,这类组织有较大的变异性,由此有必要再进行相关分析。2.生产组织 人类的生产组织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群体性血亲生产组织;二是个体性的家庭生产组织;三是社会化的企业生产组织。今天,我们对经济发展中制度要素的再认识和分析,主要是据于当前各名族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要素而言的。作为多名族国家,各个民族发展的差异性决定着我们在社会组织和生产组织上必然有不同的选择。如何结合民族社
24、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在生产组织和社会组织上取得内外的一种认同。并付诸于民族发展的实践,这仍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探索和思考。第四讲、民族经济与文化差异 历史经验证明,人类文化的发展是多姿多彩的,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但文化的交融与传播又令世界呈现出惊人的同化与发展,面对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如何认识民族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并做出我们理智的选择,这也是当代人的一项责任。一、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 传统文化是指根植于自己民族土壤中稳定的要素。同时又有动态要素包含于其中。内在与外在要素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固有文化”或“传承文化”。传统文化既包含有形的物质文化,更多地则表现为无形的精神文化,如价值文化、生活方式、
25、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等方面。由此传统文化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聚合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向心力,是一个民族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体现。 1.民族传统文化的分类 民族传统文化是各个民族赖以存在的精神基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而深厚的传统文化。从一般意义讲,其中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组织三个方面,另一种分类是物资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但从现实形态来看,有的内容则应更做详细的划分,即是:生产生活文化、礼仪文化、民族传承文化、科技工艺文化、宗教文化和节日文化。 民族文化具有的内在特点,其民俗性、凝聚性、稳定性和变异性都在不同程度地在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有所
26、体现,使得民族传统文化既体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又在不时期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2.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差异 每个民族传统文化,都有与现代文化相适应的一面,也有相抵触的一面。目前认识传统文化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全面否定民族传统文化,二是以“保护”之名歧解民族传统文化,或者以“文化”庸俗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代言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推动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根据和动力,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将导致民族传统的毁灭。二是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现代化的基础,而现代化则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三是认真把握、剖析传统文化,把握精髓、抛弃糟粕,这是我们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选择。
27、3.民族文化特性:民族性与时代性;涵延性与主导性并存;兼容性与选择性。 4.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是不同民族、国家的现代化之路,应该体现其特色,尤其在相对落后的民族和国家现代化道路上,更应该结合本民族和国家的实际,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大胆吸收其他先进文化的成果,促进本民族经济的发展。二是注意在经济发展中把握各民族宗教文化的双向作用。一方面宗教文化对个民族性格、风俗及生产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宗教文化有适应经济发展的正向意义。另一方面宗教文化对经济发作也起消极的作用,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三是现实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不同民族在经济发展中应有不同的文化要求,而
28、不应千篇一律。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民族通化和认同 在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进程中,有一个问题与各民族生存发展始终相伴,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民族同化与认同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既展现了人类学意义上的人类发展自身统一性的要求,又反映了经济发展中的民族文化发展的矛盾和趋势。作为研究经济发展问题,自然要涉及各民族发展的现状及相互关系,尤其是不同民族历史和现实相互关系的研究,由此必然引出关于民族同化与认同的问题。1.民族同化与经济发展民族同化的认识 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来认识民族同化: 一是民族同化并非某一民族的片面消亡,而是指具有不同民族传统的个人或群体融入特定地域占社会支配地位的经济文化体系的过程和结果,其核心
29、性质是由多元民族共同构建一个多元一体的新经济文化体系合力的过程。二是民族同化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通常指社会努力较弱或处于从属地位的民族群体为社会努力较强的或居社会支配地位的民族群体所吸纳的内容。三是民族同化是人类追寻自身一致性的历史过程,并非只有在达到相似或相同这个最终结果上才能视为民族同化,而使尚未完全相同的最终结果,其本身也在构筑着民族同化的历史过程。四是民族同化虽表现为人们的主观活动,但在本质上却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民族同化的经济本质 民族同化虽然表现为人们的主观活动,但是最根本的内在推动力却源于各民族经济发展的需求,这就是民族同化的本质。具体来说,民族同化
30、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不同民族体之间谋求某种经济上的相同性,而这种相同性,又成为不同民族相互同化的最强有力的粘合剂。2.民族认同 认同是一种身份地位的甄别与确认。它是随同化而产生的一种主体行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人类为了保证自身的生产和发展,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社会联合来对抗外部力量。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认同会降低内部的交易成本,放过了这又会促进人类认同的扩展。认同与同化的区别:同化虽为主体活动形式,但其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个体很难选择;而认同则表现为一种主观意愿的选择和加强。这种认同有时是单向的、有时是双向的;但现实世界民族关系中,同化与认同使人们在认同归属于不同的民族文化
31、和国家体现的同时,却也导致局部的民族对立、冲突和不平衡。三、民族差异与生存环境问题1.民族文化差异问题 由于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差异极大,各民族在其特点的生存空间内,要想生存发展,必需创造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并凭借其特有的文化去改造和利用其生存空间,以创造民族的全部生存条件和维系该民族的延续,由此,生活在不同自然背景和不同的社会条件下的各民族的生存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不同。2.各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生存环境问题 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梦想着征服自然,开始时凭借巫术,以后凭借信仰、人类的科学和技术来构建人类经济秩序和精神家园。结果是人类在自然改造上局部有了变化,但遭到自然的惩罚,各民族在文化多样性背景
32、下对各自生存环境的改造,凸显了文化与生存环境的关系问题。今天,当我们站在民族经济的角度考察这个额为问题时,其意义更加迫切。目前,如何在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既保护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保护生存环境的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 民族经济活动中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在于民族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系统民族这一需求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四、民族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问题 民族文化的保护在态度上不单纯是对民族历史遗存的坚守,也不是简单地模仿和继续,更不是一味拒绝现代文化而顽固坚守;在内涵上不是机械重复和表面传承,也不是对传统内涵的持续,更不是排斥现代文明成
33、果。因此,在当今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扬中都应认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民族文化的民族性;二是时代性;三是选择性。第五讲、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状况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分合交叠,杂居共处,形成了中华民族统一的多民族经济共同体。这里所讲的民族地区,主要指我国内蒙、新疆、西藏、宁夏、广西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5个多民族省份以及吉林、湖南、湖北、海南等地少数民族聚集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新提法是西部12省区和吉林、湖南、湖北、海南等部分民族聚集区。一、建国前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特点: 我国少
34、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建国前的情况,大约有近3000万人口地区还保持封建地主土地占有制度,大约有400多万人口的地区还保持着封建农奴制度,大约有100万人口地区还保持着奴隶制度,还有约60万人口的地区保持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度的残余。 特点:一是落后性与多元性;二是广发性与地域性;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四是严重不平衡与不平衡。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时期: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大会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要,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没收了官僚资本归为人民共和国所有,有步骤地将封建土地所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特别是建国后,全国各民族人民才从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甚至原始社会逐
35、步过渡到社会主义体系,个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从时间上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发展初期(建国初1952年) 建国后,我国陆续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到1952年底,全国除西藏外的土地改革运动基本完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在工农业的各项经济指标达到并超过了旧中国最高历史水平。2、1952-1975年 195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使民族地区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居民消费水平等方面也出现了全面缩小的趋势。大大推进了整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3、70年代末至今 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家战略需要,全国支持东部地区先
36、发展,大量资金投入到东部,加之历史条件和其他原因,逐年拉大了中、东部地区的差距。三、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 地区差距也称为经济发展不平衡,它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时期,更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带有普遍的规律。中国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着的在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已经引起了国家各级政府的注意,而当前西部开发中已有初步缓解,但是差距仍然很大。主要表现:一是GDP增长速度较慢;二是经济总量小;三是人均GDP较小。 国家为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采取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四、云南省省情介绍 云南省是边、民、山、贫四位一体的省份。1.边:25个县4061KM
37、接壤缅、老、越三国。2.民:云南省境内少数民族较多,有25个,其中有16个跨境民族,5个为云南独有。是一个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省份。3.山:云南省山区占国土面积的94%。坝区占6%。4.贫:128个县中有73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700多万。前三个特点无法改变,后一个特点可以改变,但是改变难度大,时间长。第六讲、民族经济发展要素分析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涉及的问题很多,需要关注的问题也不少。因此,展开对民族经济发展的探索,尤其应探索影响和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这些要素往往对一个地区民族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要素主要包括民族特性、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科学技术、经济体制与
38、经济政策等6个方面。一、民族特性 所谓民族特性,是指那些能够反应出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特性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生产和产生方式。1、民族特性的具体表现:多民族性;多文化性;国家特性;封闭和保守性;复杂性。2、民族特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策 民族特性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有: 形成了区域发展不平衡,造成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形成了地区内部经济发展亦不平衡的现实。 采取的对策: 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少数民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在尊重少数民族人们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加速民族地区经济开发。二、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分类:一是储备资源或是可耗尽资
39、源,如矿藏;二是流动资源;三是生物资源,如森林。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本身的化学构成和品位高低;二是开采自然资源所需的成本;三是资源产品的运输难易程度,资源产品开采和生产地与市场的距离。 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的潜力,这是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核心。2.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及生态恶化: 民族地区地广人稀、气候复杂、物产丰富;人为过渡经济活动及工业性环境污染造成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化。3.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建议:统一规划,因地制宜,以资源型主导产业带动区域发展; 坚持生态效益最佳原则,合理开发。三、人力资源1.人力资源的含义:所谓人力资源,就是能够
40、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劳动人口。它有3个基本特征:人力资源是能动性资源;人力资源是特殊的成本性资源;人力资源是高增值性资源。2.人力资源的质和量: 人力资源的数量是构成人力资源总量的基础性指标,它反映了人力资源量的特征。 人力资源的质量指的是劳动者在劳动中运用的劳动能力水平的高低程度。3.人力资源投资:所谓人力资源投资就是通过提供稀缺资源和服务,使自然形态的人力资源得到加工和改造,成为具有相当健康水平、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合格人力资源的过程。包括人力资源数量投资和人力资源质量投资。4.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状况:从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看,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状况只能说“人力”丰
41、富,并非“人力资源”丰富;相对于物质生产要素来讲,是“人力剩余”,而非“人力资源”剩余。劳动力市场上数量供大于求是普遍现象;相对物质生产要素的劳动者素质低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一种不足。5.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构想: 加快与人力资源开发密切相关的市场制度的建设;为与人力资源密切相关的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完善提供支撑性政策;对人力资源流动和劳动者自由择业提供法律保障;对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卫生保健和群众性体育运动等采取倾斜支持政策;优化人力资源投资结构,解决人力资源结构和经济结构脱节严重问题;注重解决特别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四、资本资源1.资本的含义:资本,是商品市场经济再生产过程中所有者积累起来
42、以实现价值增值的预付价值,它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由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不同所有制关系中的资本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性质自然也就不同。2.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商品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作为一种稀缺性生产性要素,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条件,它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人把资本誉为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中,G=S/V,当V不变时,储蓄率S就成为经济增长率G的唯一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是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显然,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3.民族地区资本形成与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投入不足,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不足。二是资金配置二元化。三
43、是投资布局同构化。四是投资利用率低。4.加快民族地区资本形成、优化资本配置的对策:一是国家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继续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投入。二是加强横向联系,积极利用外资。三是明确政府、企业、个人的产权关系,强化投资主体的约束机制。四是多渠道加大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以缓解其“瓶颈”约束。五、技术1.技术:所谓技术,主要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所具有和运用的各种物质手段和方法,包括各种生产设备和工具、工艺加工程序和方法、操作技巧等。2.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技术进步对各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民族地
44、区科技事业的现状:一是某些民族地区“重行政,轻科技”的倾向比较严重;二是知识分子外流现象严重;三是科研条件落后,科研成果推逛很慢、应用程度和受重视程度都不够。4.发展民族地区科技事业的对策:一是因地适宜,发展“优势科学技术”。二是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相结合。三是鼓励研究开发,注重培养科技人才,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六、经济体制1.经济体制:所谓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具体表现的一种形式。通常是讲的经济管理体制,即国家领导和管理经济的制度、组织、形式和方法。2.民族地区经济体制的特点:一是高度集中的公有制结构与不平衡的落后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二是民族自治地方在经济管理体制上,过分强调共性,忽视其特性;三
45、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没有得到根本改变。3.民族地区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发育落后:一是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二是地区经济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国家;三是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也很不规则;四是干部决策水平低,干部有人制度不完善。4.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一是推行多种经济和经营方式,以加快民族经济的发展;二是国家需要调整对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导向;三是加快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的步伐;四是坚持发展与扩大边境贸易。5.新形势下民族地区的经济政策导向:一是提倡国家大力帮助与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发展民族经济;二是积极争取横向经济联合;三是实行双向开发,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四是实行重点优惠政策,更加灵活地扶持
46、民族地区。第七章 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等,共同构成经济结构的重要方面。产业结构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通过产业结构的分析,也可以发现该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从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今天,已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结构,但从发展的角度说,民族地区要实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除其他方面的措施外,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或本民族区情或族情的产业结构,并根据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一、对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17世纪威廉配第:工业收入比农业高,而商业收入比工业高。科林克拉克:随工业化推进,由于部
47、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力较大部分由第一产业进入第二产业,而随国民收入增加,对第三产业需求会增大。“配第克拉克定律”。他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指出:经济进步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此,合理地确立产业结构,并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转移,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库兹涅茨:工业化起点:一高二低三高;中期:一低二高三高;结束:一低二渐低三渐高。二、产业结构理论分析 定义: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同一产业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和比例。 产业结构一般有三种分类方法: 两部类划分法(第一部类为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第二部类为生活资料生产部门); 物质生产部门划分法(农轻重划分方法); 三次产业划分法(目前常用方法);其他如霍夫曼划分法、标准产业划分、功能划分方法等。 (一)产业调节的背景: 发展中国家产业调节的背景是在产业结构中体现的明显的二元结构特性,即在国家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为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如少数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并存,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与数量和比重很大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