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全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全册).doc(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全册)【精品文档】第 83 页县中小学自主学习提纲年级:五年级学科: 科学 学期下学期 设计时间:2014年2月 日 NO:课 题.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课 时第一课时策划者审核者熊建华导学者学习时间学习者班 级学习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学习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
2、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学习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教学准备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课前训练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激趣明标.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1、 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2、 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自主学习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
3、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5、组织交流: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
4、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引导思考: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合作展示1、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2、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3、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
5、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4、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考: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5、提供材料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学生实验。当堂测试.1、组织交流,概括: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提升小结小结: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学
6、生记录中教材第4面的实验报告单上。(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补充完善县中小学自主学习提纲年级:五年级学科:科学 学期:下学期 设计时间:2014年2月 日 NO:课 题.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课 时1策划者审核者熊建华导学者学习时间学习者班 级学习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轻重和体积都有关。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过程与方法: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1、
7、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学习重点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学习难点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教学准备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小瓶子,沙子若干。课前训练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激趣明标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1、请看图片: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观察出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板书:体积。指名学生答。2、请看图片:按
8、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教师演示实验。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板书:轻重。3、我们对两组实验进行比较时,第一次沉的物体第二次也沉,第一次浮的物体第二次也浮?看不出沉浮与体积和轻重有什么关系。自主学习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1、引导: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准备了两套特殊的材料,希望各位同学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科学家。2、出示材料: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实验一:a:出示实验要求。(1.猜测他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2.一个同学
9、做实验,一个同学写实验记录.3。实验完后要汇报) b:开始实验。c:小组交流。实验二:a:出示实验要求。(1.猜测他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2.一个同学做实验,一个同学写实验记录。3.实验完后要汇报)b:开始实验。 c:完成实验,小组交流汇报。合作展示学生汇报。板书:重的物体易沉。板书:体积小的易沉。当堂 测试三、用小瓶子继续研究:1、老师手上有一个瓶子,你能用什么办法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2、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改变了物体的轻重,物体的体积没有改变。)过渡:生活中的那些现象是运用了这个工作原理?。指名学生思考答。.提升小结1、 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那些现象
10、和潜水艇一样运用了物体沉浮原理?引导学生认识鱼也是应用了这个沉浮原理,师讲解鱼是怎样上浮下潜的。2、 师小结:采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研究得出,不同材料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补充完善1、出示课件:潜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2、老师请大家一起去了解世界各国的潜水艇。出示课件欣赏县中小学自主学习提纲年级:五年级学科: 科学 学期:下学期 设计时间:2014年2月 日 NO:课 题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课 时1策划者审核者熊建华导学者学习时
11、间学习者班 级学习目标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学习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教学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课前训练激趣明标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
12、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 自主学习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1、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2、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3、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合作展示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当堂 测试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
13、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2、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教材第8面) 3、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4、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个怎样做呢? 提升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吗?补充完善县中小学自主学习提纲年级:五年级学科: 科学 学期:下学期 设计时间:2014年2月 日 NO:课 题4、造一艘小船
14、课 时1策划者审核者熊建华导学者学习时间学习者班 级学习目标科学概念: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 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学习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学习难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教学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或
15、玻璃弹子若干。制作多媒体。 课前训练激趣明标一、谈话导入: 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 二、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1、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2、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并控制时间。 3、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自主学习三、船的发展史和展览会: 1、阅读教材11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木
16、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2、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 3、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 合作展示四、造个性船: 1、学生说说了解了船的发展、观看了各种船模型后的体会。 2、讨论如何制造自己喜欢的个性船,重点讨论:我想造什么样的小船?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 当堂 测试出示我的造船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个性船的制作。 一、准备 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 2.准备需要的材料。 二、制作 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 2.动手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1.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演示、介绍我的小船。 我的小
17、船有哪些特点? 我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提升小结交流:我的或同学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补充完善进行一次个性船展示会,举行各类奖项的评比。县中小学自主学习提纲年级:五年级学科: 科学 学期:下学期 设计时间:2014年2月 日 NO:课 题5、浮力 课 时1策划者审核者熊建华导学者学习时间学习者班 级学习目标科学概念: 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
18、水中受到的浮力。 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学习难点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准备精确刻度杯一个,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等物体。课前训练激趣明标一、感受浮力: 1、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 2、出示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把小船和泡沫
19、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板书:浮力。 3、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 4、出示教科书12面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图,讲解示意图的含义。自主学习二、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 2、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的地方。特别要讲清楚浮力的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页的示意图,理解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的道理。(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
20、,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3、学生测量泡沫塑料块浸人水中的浮力,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测量三种状况,分别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表格中(见书)。 合作展示三、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教师出示三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或者三块不同大小的木块,让学生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或者木块,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 2、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见书),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 当堂 测试1、让学生把
21、前后两个测量活动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2、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浮力大于重力) 提升小结这堂课有什么收获?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 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浮力大于重力 上浮 浮在水面的物体 浮力等于重力补充完善县中小学自主学习提纲年级:五年级学科: 科学 学期:下学期 设计时间:201年月 日 NO:课 题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课 时1策划者审核者熊建华导学者学习时间学习者班 级学习目标科学概念: 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下沉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全册 教科版 小学 年级 科学 下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