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秀教学设计每课时含教学反思.doc





《最新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秀教学设计每课时含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秀教学设计每课时含教学反思.doc(9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最新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秀教学设计每课时含教学反思最新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优秀教学设计每课时含教学反思2017-2018学年年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由于我校地处农村,经济落后。家长外出打工,留守儿童90%以上,孩子就只能由祖父辈监护。祖父辈老人,文化低,监管力不从心 。由于缺乏监管,在电子产品泛滥的今天学生或沉溺于电脑手机上游
2、戏,或无节制长时间看电视节目。缺乏自控力,学习上自然就落后。总之,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学生学习成绩、心理健康及其他方面的发展也仅能由老师肩负。担重责大,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这一实际情况,制订相应教学措施,努力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在教学时应充分诱导学生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孩子学好数学。更者,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密切接触,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常规规范,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二、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 2
3、、1,2的乘法口诀3、3的乘法口诀4、4的乘法口诀5、5的乘法口诀6、整理与复习。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二)1、6,7的乘法口诀2、8,9的乘法口诀3、整理与复习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第五单元:表内除法1、 分一分2、除法的初步认识3、用乘法口诀求商4、倍的认识5、解决问题6、整理与复习。(二)空间与图形 更者,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密切接触,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常规规范,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了解
4、乘法、除法运算的意义,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除法。 2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钝角。 3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体会m,cm的含义,知道dm,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二)数学思考 1在探讨乘、除法的意义和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类比以及有条理的思考。 2在测量长度、认识角的过程中,开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 1在教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根据乘、除法的意义和乘
5、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在测量活动、探讨不同算法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并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3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编乘法口诀和测量长度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感受编乘法口诀、比以及有条理的思考。 2在测量长度、认识角的过程中,开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 1在教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根据乘、除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在测量活动、探讨不同算法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
6、同的解决办法,并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3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编乘法口诀和测量长度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感受编乘法口诀、测量长度等数学活动中的成功,尝试克服这些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 3经历归纳与探索乘法口诀和观察角、测量长度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4在表内乘、除法计算和测量长度的数学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措施(一)、 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教师请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能脱口而出。(二)、 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
7、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三)、 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四)、 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五、教学进度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执行情况第一周上学年总结及本学期安排1第二周乘法的初步认识3第三周1,2的乘法口诀
8、3第四周3的乘法口诀3第五周4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3第七周整理与复习3第八周角的初步认识3第九周6,7的乘法口诀3第十周8,9的乘法口诀3第十一周整理与复习3第十二周观察物体3第十三周 用厘米单位量长度3第十四周用米作单位量长度3第十五周分一分 除法的除法认识3第十六周用乘法口诀求商3第十七周倍的认识问题解决3第十八周整理与复习3第十九周1、复习2、备考3第二十周1、考前辅导2、期末复习 3、期末检测3计划人:谷江梅2017年9月第一单元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1-6的
9、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游戏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在头脑之中建立乘法的意义。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包含:乘法的初步认识;1,2的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4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整理与复习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本单元在编排中体现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教学。二是:乘法口诀的编排顺序,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三是:重视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的教学。四是: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1-5的乘法口诀,这是本单
10、元教学的重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3-5的口诀是教学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1-5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2.知道乘法口诀的由来,熟记1-
11、5的乘法口诀。难点1.3-5的乘法口诀。2.获得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教学建议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编排特点,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教学。2.设计丰富、有趣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3.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数学思考与表达的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4.结合乘法口诀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NO.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的内容,第3页课堂活动的第1,2,3题。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教学提示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加法的运算方法,并已经形
12、成了初步的观察、理解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也初步形成,这样采取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敢于探索实践、互相质疑、相互评价,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2.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了解同一问题可以 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2.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3.学会欣赏自己,欣赏别人。重点、
13、难点重点: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2.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难点:感受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学具:小磁力棒和带磁性的小圆片。 学生准备:小棒和小圆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投影出示主题图1.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1) 学生独立观察。(2) 小组内交流。(3) 指名汇报:我发现教学楼上有许多窗户,有3层,每层9扇;楼的两旁各栽了5棵树;前面摆放了很多花,左边9盆,右边9盆;参加接力赛的同学分为3个组,每组8人(4)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同学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啊!2. 教师:你能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提
14、出哪些数学问题?(1) 学生独立思考。(2) 指名回答:每层楼有9扇窗户,3层楼共有多少扇窗户;楼的两旁一共栽了多少棵树;一共有多少盆花;参加接力赛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3.教师:请同学们独立解决这些问题。(1)学生独立解答。(2)指名汇报:9+9+9=27(扇);5+5=10(棵);9+9=18(盆);8+8+8=24(人) 教师板书算式【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相同加数相加的情况在生活中处处存在,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且为下一步学习乘法做好了准备。】初步感知“几个几”1.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1
15、) 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2) 小组内交流。(3) 指名汇报:都是加法;每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4)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肯定。2.教师:在“9+9+9=27”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1)指名回答:相同的加数是9,有3个9相加。(2)集体订正。3.教师:请同学们照这样,说说其他几个加法算式给同桌听。(1)学生按要求进行,教师巡视,个别辅导。【设计意图:板书这些算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相同数连加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在用“几个几相加”句式练习说算式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几个几的含义,为后面学习乘法算式及含义做好准备。】NO.2设置矛盾,引出课题课件展示主题图中三位同学踢毽
16、子的情境。接着出示很多组同学踢毽子。1. 教师:这是同学们踢毽子的图,现在有这样的10组同学踢毽子,请同学们写出算式和结果。(1) 学生开始写算式,老师计时间。(2) 指名回答:3+3+3+3+3+3+3+3+3+3=30(人)(3)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同学们写的非常正确,用时3分钟。2.教师:现在有这样的100组同学踢毽子,请同学们写出算式和结果。(1) 部分同学开始写,部分同学提出质疑。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3.教师:同学们怎么不写了?(1)指名回答:太多,太麻烦!4.教师:像上面这样的算式,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方法 。板书课题:乘法【设计意
17、图:学生通过写10个3相加的基础上,再写100个3相加,充分体会到了相同加数连加列式计算的麻烦,打破了认知平衡,形成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探求简便方法的兴趣和渴望。】二、 探究新知1.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主题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课件展示第2页的例1,植树情景图。(1) 指名回答:横着看,每排有8棵树,一共有4排;竖着看,每列有4棵树,一共有8列。(2) 集体订正。教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 指名回答:一共有多少棵树?(2) 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 同桌订正。(3) 指名回答,并说想法:横着看,每排有8棵树,一共有4排,也就是4个8,所以算式是8+8+8+8=3
18、2(棵);竖着看,每列有4棵树,一共有8列,也就是8个4,所以算式是4+4+4+4+4+4+4+4=32(棵)。(4)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同学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列出了不同的算式,解决的却是同一个问题。(5)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8+8+8+8=32(棵) 4+4+4+4+4+4+4+4=32(棵)3.教师:像这样4个8相加是多少,除了可以用连加计算,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1) 教师板书:84读作:8乘4; “”叫乘号 (2)学生自由读算式。教师:请同学们试着把4+4+4+4+4+4+4+4改写成乘法算式,并正确读出来。(1)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19、。(2) 指名汇报:48读作:4乘8。(3) 集体订正。(4) 教师板书并及时鼓励:48读作:4乘8。 教师:请同学们看看,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比一比,你有什么体会吗?(1) 学生独立思考。(2) 小组内交流。(3) 指名汇报:加法算式很长,乘法算式短,好写,简单。(4) 集体订正,得出结论:乘法算式更简便。【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感受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体会乘法的含义。熟记乘法的读法和写法。】6.教师:通过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课件展示例2的情景图。(1)指名回答:每次
20、摆3盆,摆了6次。共有多少盆花? (2)学生独立完成。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指名汇报:加法算式:3+3+3+3+3+3=18(盆)乘法算式:63=18(盆)或36=18(盆)(4)集体订正。7.教师:同学们,在加法算式中,每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加号两边的数叫“加数”,得出的结果叫“和”,那么,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乘得的结果叫“积”。8.教师:请同学们观察板书,你有什么发现吗?(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内交流(3)指名汇报: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乘法计算简便。(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设计意图:借助于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比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西师版二 年级 数学 上册 优秀 教学 设计 课时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