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3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doc(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第13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第13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思考题13-1 尖端放电的物理实质是什么?答: 尖端放电的物理实质,是尖端处的强电场致使附近的空气分子电离,电离所产生的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急剧运动和相互碰撞,碰撞又使更多的空气分子电离,并非尖端所带的电荷直接释放到空间去。13-2 将一个带电+q半径为RB的大导体球B移近一个半径为RA而不带电的小导体
2、球A,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图13-37 均匀带电球体的电场能(1) B球电势高于A球。答: 正确。不带电的导体球A在带电+q的导体球B的电场中,将有感应电荷分布于表面。另外,定性画出电场线,在静电场的电力线方向上电势逐点降低,又由图看出电场线自导体球B指向导体球A,故B球电势高于A球。(2) 以无限远为电势零点,A球的电势: VA q)的电场中,由于Qq ,带负电荷的导体并未明显改变原电场,这时该导体有过剩的负电荷,而其电势为正。13-15 电介质在外电场中极化后,两端出现等量异号电荷,若把它截成两半后分开,再撤去外电场,问这两个半截的电介质上是否带电?为什么?答: 不带电因为
3、从电介质极化的微观机制看有两类:非极性分子在外电场中沿电场方向产生感应电偶极矩;极性分子在外电场中其固有电偶极矩在该电场作用下沿着外电场方向取向。其在外电场中极化的宏观效果是一样的,在电介质的表面上出现的电荷是束缚电荷,这种电荷不象导体中的自由电荷那样能用传导的方法引走。当电介质被裁成两段后撤去电场,极化的电介质又恢复原状,仍各保持中性。13章习题13-1 半径分别为1.0cm与2.0cm的两个球形导体,各带电量1.010-8C,两球心间相距很远,若用导线将两球相连,求:(1)每个球所带电量; (2)每球的电势。解: 两球相距很远,可视为孤立导体,互不影响,球上电荷均匀分布。设两球半径分别为r
4、1和r2,导线连接后的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而 q1+q2= 2q,则两球电势分别是 , 两球相连后电势相等,V1=V2,则有即两球电势图 13-3813-2 A、B、C是三块平行金属板,面积均为200cm2,A、B相距4.0mm,A、C相距2.0mm,B、C两板都接地,如图13-38所示。设A板带正电3.010-7C,不计边缘效应,求B板和C板上的感应电荷,以及A板的电势。解: A板带正电,B、C两板接地,且两板在A板附近,所以A板上的正电荷电量为q,分布在左右两表面,设B板感应电荷为-q1,C板感应电荷为-q2 ,则q1+q2=q 由于AB间和AC间均可视为匀强电场所以 根据题意得 由
5、解得q1=1.010-7C, q2=2.010-7C B板上感应电荷为 q1= 1.010-7C C板上感应电荷为 q2= 2.010-7C 图 13-3913-3 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导体平板相互平行放置,设四个表面的电荷面密度分别为、,如图13-39所示。求证当静电平衡时,、。证明 垂直于板作柱状高斯面,如图所示,因为导体内场强为零,两板间场强垂直于板平面,所以有所以 又左边导体板内场强 考虑到于是有 13-4如图13-40所示,一内半径为a、外半径为b的金属球壳,带有电荷Q,在球壳空腔内距离球心r处有一点电荷q。设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试求: (1) 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 图13-40 习
6、题13-4图 (2) 球心O点处,由球壳内表面上电荷产生的电势。 (3) 球心O点处的总电势。 解: (1) 由静电感应,金属球壳的内表面上有感生电荷-q,外表面上带电荷q+Q。 (2) 不论球壳内表面上的感生电荷是如何分布的,因为任一电荷元离O点的距离都是a,所以由这些电荷在O点产生的电势为 (3) 球心O点处的总电势为分布在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和点电荷q在O点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 13-5有一无限大的接地导体板 ,在距离板面b处有一电荷为q的点电荷。如图13-41所示,试求: (1) 导体板面上各点的感生电荷面密度分布。 图13-41 习题13-5图(2) 面上感生电荷的总电荷。解: (1)
7、 选点电荷所在点到平面的垂足O为原点,取平面上任意点P,P点距离原点为r,设P点的感生电荷面密度为s 在P点左边邻近处(导体内)场强为零,其法向分量也是零,按场强叠加原理, 所以(2) 以O点为圆心,r为半径,dr为宽度取一小圆环面,其上电荷为 总电荷为13-6如图13-42所示,中性金属球A,半径为R,它离地球很远在与球心O相距分别为a与b的B、C两点,分别放上电荷为qA和qB的点电荷,达到静电平衡后,问: (1) 金属球A内及其表面有电荷分布吗? 图13-42 习题13-6图(2) 金属球A中的P点处电势为多大?(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解: (1) 静电平衡后,金属球A内无电荷,其表面有正
8、、负电荷分布,净带电荷为零。 (2) 金属球为等势体,设金属球表面电荷面密度为s 因为所以13-7 半径为R1的导体球,被一与其同心的导体球壳包围着,其内外半径分别为R2、R3,使内球带电q,球壳带电Q,试求:(1)电势分布的表示式;(2)用导线连接球和球壳后的电势分布;图13-43 习题13-7图(3)外壳接地后的电势分布。 解:(1)根据静电平衡条件,导体内场强为零。可知球壳内表面感应电荷为q,且均匀分布;导体球所带电量q均匀分布在导体球表面。由电荷守恒得导体球壳外表面均匀分布电量(Q+q),所以静电平衡后空间电势分布可视为三个均匀带电球面的电势叠加。均匀带电球面电势为所以当,(2)导体连
9、接后,导体球带电量q与球壳内表面感应电荷q中和,导体壳与导体球等势,电荷分布在导体壳外表面,电量为,所以,(3)外壳接地后,外表面电荷q+Q被中和,则为两均匀带电球面电势叠加,13-8 已知导体球半径为R1,带电量为q。一导体球壳与球同心,内外半径分别为R2和R3,带电量为Q,如图13-44所示。求:(1)场强的分布;(2)球和球壳的电势V1和V2以及它们的电势差;(3)若球壳接地,V1和V2以及电势差;(4)用导线连接球与球壳后V1和V2的值。图13-44 习题13-8图解: (1)先确定电荷的分布:因内球表面带电量为q,则球壳内表面的感应电荷为-q;又因球壳所带的电量为Q,根据电荷守恒定律
10、,球壳外表面的带电量一定为q+Q。下面用两种方法求此带电系统的场强分布。方法一:用高斯定理求解。因电荷分布具有球对称性,可用高斯定理求场强。取以半径为r的同心球面为高斯面。当rR1时:,所以,即;当R1rR2时:,所以,即;当R2RR3时:,所以,即。方法二:利用场强叠加原理求分布。空间任意一点的场强都可以看为三个带电量分别为q、- q和q+Q的带电球面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设三个带电球面产生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1、E2和E3,利用均匀带电球面的场强公式可得根据场强的叠加原理,空间任意一点的总场强所以,场强大小分布为(2)求球体和球壳的电势及它们的电势差。方法一:用电势定义式计算。球的电势:
11、 球壳的电势:球与球壳的电势差:方法二:用电势叠加原理计算。空间任一点的电势都可以看作这三个带电球面在该点所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利用均匀带电球面产生电势的公式同样可以得到, ,所以(3)若导体球接地,球壳外表面电荷中和。用高斯定理可求得场强分布所以得,所以(4)用导线联结球与球壳时,球与球壳内表面电荷中和,导体球壳外表面带电量为q+Q。这时场强的分布为因球和球壳相联,所以它们的电势相等,即球与球壳的电势差为 13-9一半径为R的带电介质球体,相对介电常量为er,电荷体密度分布r = k / r。 (k为已知常量),试求球体内、外的电位移和场强分布。 解:取半径为+d的薄壳层,其中包含电荷 应用
12、的高斯定理,取半径为r的球形高斯面球内: D1 = k / 2 ,( 为径向单位矢量)E1 = D1 / (e0er) = k / (2e 0er), 球外: , , 13-10半径为R的介质球,相对介电常量为er、其体电荷密度rr0(1r / R),式中r0为常量,r是球心到球内某点的距离。试求: (1) 介质球内的电位移和场强分布。 (2) 在半径r多大处场强最大? 解: (1) 取半径为d的薄壳层,其中包含电荷 应用的高斯定理,取半径为r的球形高斯面 则: , , , 为径向单位矢量(2) 对E(r)求极值 得 且因,所以 处E最大 图13-45 习题13-11图13-11一平行板电容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3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13 静电场 中的 导体 电介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