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引入新课的方法及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课堂教学引入新课的方法及策略.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论文:物理课堂教学引入新课的方法及策略【精品文档】第 8 页物理课堂教学引入新课的方法及策略作为教师,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取决于学生是否努力以及学生是否有钻研的精神,而学生努力钻研的程度则取决于他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古人云:“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己。”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动力因素,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则学生必会“自不能己”,主动探索,发现新知。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成为教师高效率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前提。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以及物质运动的最基本规律的自然科学,学起来抽象难懂,枯燥乏味。是否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则是一堂
2、课成败的关键。我们常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而吸引学生的最好时机就是在课堂的开始。在引入新课时,只要教师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下面结合初中物理教材的部分内容,谈谈新课的引入的方法及策略。1.教师在教学的引入过程中要有激情要想让学生对所学的科目有兴趣,教师首先就要在教学中表现出所教的知识是有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在语言方面要具有感染力,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如果教师表现出的是循规蹈矩,完成任务就行的态度,学生也不会产生学习的欲望。根据教材内容,教师还可用激情的语言,讲述一点物理史料,借以唤起学生爱科学的热情,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2.教师在教学的引入过
3、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要想使学生在一堂课的时间内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就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整个课堂中,即要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收与掌握,冷落或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的引入教学中就要充分调动、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既是知识的接收者,也是学习的发现者。3.对不同的课型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入3.1教师语言引入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生活中学生不常见到的物理现象,教师需要用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生动的语言进行引入。介绍物理学家或物理学史引入新课如电磁感应一课的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
4、,人们发现电现象和磁现象已有两千多年了。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人们认为电就是电,磁就是磁,它们之间是没有联系的。直到现在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的现象,才开始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的联系,有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电生磁”。既然电流可以产生磁场,那么,能不能反过来利用磁场来获得电流呢?也就是说,能不能实现“磁生电”呢?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十分吸引人的问题。然后介绍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解决了这个问题。法拉第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呢?最后又得出什么结论?这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这节课是通过回顾物理学发展史引入的。任何重要物理现象,规律的发现,都有它
5、的时代背景。用回顾物理学史引入新课,使学生就像当年科学家一样,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发现新知识。讲故事引入新课如机械运动的引入,可以讲一则这样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高空2000米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时可以问学生,这名法国飞行员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顺利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青少年都爱听故事,在物理的发展史中,妙趣横生的典故很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到寓教于乐之效。借助生活中常见现象引入新课如摩擦起电两种
6、电荷的引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历这样的现象:秋天的晚上,脱掉身上的化纤或尼龙衣裤的时,会发出啪啪的响声,甚至出现火花;女同学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等等。这究竟是什么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来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也可介绍新颖、醒目的事例,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又如焦耳定律一课的引入。灯泡接入电路中时,灯泡和电线中流过相同的电流,灯泡和电线都要发热,可是实际上灯泡热得发光,电线的发热却觉察不出来。这是为什么?假如在照明电路中接入大功率的电炉,电线将显著发热,有可能烧坏它的绝缘皮,甚至引起火灾。这又
7、是为什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这节课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对这类现象学生有真实的感受,为了急于知道结论,同学们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3.2演示实验引入这种引入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经常使用。如大气的压强的引入。教师可以先演示模拟的“马得堡半球实验”,也可以拿一个透明的装满水的玻璃杯,盖上硬纸片,先问学生:如果将杯倒置过来,并放开压在纸片的手,水会洒出来吗?纸片会掉下来吗?然后实际演示,这时水不会洒出来,纸片也不会掉下来。这两个实验都会让学生感到惊奇和困惑。这对本节课文的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又如在滑轮组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滑轮组放在一黑匣
8、中,演示时上端提线,下端线进入盒中,结果出线比进线长得多。此时,一般学生会感到好奇,基础扎实的学生会想到是省力杠杆并急于想得到证实,因此产生强烈兴趣,当盒子打开后,学生又会惊讶,心想这是杠杆吗?同时渴望得到明确的答复,在这样的渴求中老师稍加分析会收到明显效果,起到化冗长的讲授为积极的探索的作用,老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3.3学生实验引入在教学过程中应本着“教无定法,学无定式”的方式,课本上原本没有的实验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或者可以把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来做。如惯性惯性现象一课的引入。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实验,把钢笔帽立在桌子上,下面压一张小纸条,然后迅速抽出纸条,会发
9、现钢笔帽不会倒,还保持原来的状态。在这个现象中包含着一个物理规律,认识这个规律,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那么究竟是什么规律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节课是利用学生随手可做的例子引入的。生活和生产中的也许多实例,都包含物理规律。通过这些身边经常发生且有趣的例子引入新课,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这两节课的引入。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变抽象为形象,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也能通过他们自己亲自得出科学结论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3.4师生游戏引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密度的引入。设置一系列的猜谜游戏,出示两杯液体,一杯水,一杯酒精鉴别出哪杯是水,哪杯是酒精。出示两块金属,一块铜,一块铁,鉴别出哪块是铜,哪块是铁。我们总结出利用颜色、气味等物质的特性可以鉴别物质。播放新闻片断(骗子利用假金佛、假金元宝进行诈骗),这种不能从颜色、气味上鉴别,该如何鉴别?再设计一个小游戏:两个相同的纸袋中,不准打开袋子,鉴别哪个装铜块,哪个装铝块?很多学生都猜测质量大的是铜块,揭开谜底时他们发现里面一个装的是小铜块,一个装的是大铁块,而此时质量大的是铁块。由此引入应该在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比较质量的大小,进而进一步引入密度的概念。总之,新课的引入形式多种多样,选择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引入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