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探讨.doc
《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探讨.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探讨【精品文档】第 12 页银行系统论文: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探讨摘要:通过对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的探讨,并进行现状成因的深度剖析,提出了改进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主要资产业务,是获取利润的主要途径,贷款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事关村信用社经营得失和生存发展。因此,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层在任何时候都要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放在首要位置,突出风险管理,重视风险管理,才能不断增强对良好投资机会的把握能力,提升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自身获得较好发展效益的同时更好地
2、履行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本文试从剖析我国农村信用社目前在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方面入手,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农村信用社如何加强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的一些建议。 一、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信贷风险的制度存在缺陷。 一是农村信用社现行的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存在权责上的不对称性。在目前粗放经营模式下,管理层侧重于短期信贷的量的增长,加上“长官意识”的潜规则作用,信贷员客观公正的调查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在贷款的决策上只有申报推荐权利,但一旦贷款发放后,信贷员就成为了信贷风险的第一责任人,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信贷员的积极能动性。二是重放轻管的思想定势削弱了农村信用社控制风险的能力。与
3、贷前决策相比,贷后资产管理和事后检查仍是信用社的弱项工作。信贷业务发生后,信用社便失去了对资金的直接控制,在与客户的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信息不对称和地位的变化使得贷后管理难度加大。 (二)防范信贷风险的技术服务滞后 受多次体制改革反复更迭和员工队伍素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村信用社的科技建设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与商业银行相比之下更显落后。在信贷管理的科技软件开发上几乎空白,风险管理的科技服务支撑建设议题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使得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防范缺少必要的科技支持,精确识别风险、管理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受到影响。 (三)化解信贷风险的成效极为有限 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回收,更多的是借助人情
4、催收,一旦发生借款人恶意逃废债的行为,信用社束手无策,常常以诉讼的方式加以解决。但冗长的法律诉讼程序经常使信用社失去了收回贷款的最佳时机。加上法院执行不力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挫伤了信贷人员通过法律手段收回贷款的信心,化解风险的成效大打折扣。恶意逃废债务行为的增加,造成信用社信贷资金大量沉淀,因而提起的诉讼呈上升趋势。因此信用法制建设已成为现在农村信用社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现状成因剖析 (一)信贷风险管理质量:强调零风险过于理想化如果单纯从安全性原则讲, 零风险当然是信贷风险管理质量最优状态。然而, 效益最大化是商业性金融追求的终极目标, 是发展和安全的出发点和归宿。效
5、益与风险是银行信贷活动这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既存在矛盾, 又必须追求统一。在现实货币信用经济活动中, 信贷业务始终与风险相伴, 信贷资金运作不可能是绝对的零风险, 而只能是相对的低风险。 (二)信贷风险管理目标:效用取舍存单边化 安全性、效益性是银行经营的三大原则性的题中应有之义。追求两者之间最佳结合点是管理层面临的现实选择,也是风险管理的理想目标。在安全经营中获取最大的利润,在最大的效益中取得平稳的发展。这要求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切实在效用的取舍上把握好尺度。但现实的状况却是大部分基层机构还不能正确地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往往在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之间进行单向选择, 有些基
6、层机构片面追求信贷资产质量,机械地追求贷款“零风险”, 以致信贷业务持续萎缩, 经营效益难以提高。反过来, 却制约了信贷资产质量的提升, 造成信贷资产质量、业务发展、经营效益之间的恶性循环。其主因, 在于思想上缺乏信贷风险与效益整合管理的理念。 (三)信贷风险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缺乏风险全程控制理念, 忽略对风险事前、事中控制。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 市场环境的不成熟, 信息资源的不对称, 使农村信用社在对客户目标的选择定位、贷款发放、贷后管理和贷款责任等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形成了许多风险管理的“真空区”。例如, 农村信用社的一些基层信贷部门缺乏对各类信用风险的预测
7、和足够的驾驭能力, 甚至对风险持漠视的态度; 资产保全部门囿于不良贷款个案的处置, 却忽略了对风险的归类与综合分析, 不能为前台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 (四)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执行尚未到位 从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风险的角度分析, 信贷风险主要源于贷款的“三查”制度执行不力,“三查”工作做得不深不细。主要表现为:一是信贷人员作不出有深度的调查, 没有对相关的数字进行核实。只是根据企业提供的相关文字材料做出调查结论, 使贷款在发放前就存在安全隐患; 二是贷后检查落实不到位,信贷人员到贷款企业了解情况的时间少, 无法及时把握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 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情况, 造成贷款预警机制失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银行 系统 论文 农村信用社 信贷风险 探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