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笔记整理-曹操《观沧海》.doc
《语文课文笔记整理-曹操《观沧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文笔记整理-曹操《观沧海》.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语文课文笔记整理-曹操观沧海语文课文笔记整理-曹操观沧海曹操观沧海一、文学常识1、 选自曹操集译注。2、 曹操(155220),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b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曹操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
2、“改造文章的祖师”。3、 体裁:乐府诗。表达方式:感怀写景诗。二、 字词注释8、观:看,这里统领全文9、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10、洪:大11、行:运行12、若:如同13、星汉:银河14、幸甚至哉:好极了,庆幸得很。至,极点15、志:思想感情1、以观沧海:以,连词,来2、水何澹澹:何,副词,多么3、日月之行:之,结构助词,其消除句子独立性的作用4、若出其中:其,代词,这里指大海5、歌以咏志:以,介词,用6、临:来,文中指登上7、海:这里指渤海三、 句子赏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文。方位:向东;地点:碣石山;对象:沧海“水何澹澹,
3、山岛竦峙”表明了视线为俯视。“何”字更表现了诗人的情感:惊讶,赞美“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从不同角度、层面描绘了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抒发了诗人开阔的胸怀。“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用虚景描写将读者引入到更宏大壮美的景象。在诗人心中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国立业的伟大抱负。大海的形象不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么?“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为合乐而歌所加,一般与正文无意义上的关联。但是在本诗中恰恰与诗人所创造的意境水乳交融,从而引发读者更丰富而激越的想象。四、 总结中心思想: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国立业的伟大抱负。写作手法:动静结合;借景抒情;虚实结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观沧海 语文 课文 笔记 整理 沧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