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精品教案.doc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精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精品教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精品教案【精品文档】第 24 页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精品教案18、蚯蚓找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动物的生存和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三种鸟的身体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关系的研究,认识动物身体的某些形态特征,总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动物身体的某些形态特征,总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难点:知道动物的生存和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具准备:1、有关动物生活与环境的挂图或投影片。2、啄木鸟、丹顶鹤、鸵鸟及它们的喙、足、爪的特写图片和它
2、们生活及环境的录像带。3、每组蚯蚓若干条,长方形的盒子(里面涂成黑色并把盒盖的一侧剪掉2厘米),一张同盒底面积一样大的薄膜或吹塑纸,一块黑色湿布或一张吸水纸、干土、湿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动物的生存是否需要一些基本的条件呢?动物和环境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适于蚯蚓生活的环境(1)提问:你在什么地方容易捉到蚯蚓?这说明蚯蚓可能喜欢什么样的环境?(2)讨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蚯蚓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3)汇报设计方案。(让学生充分发言,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引导学生逐渐将方案完善起来)(4)谈话:现在请同学
3、们按刚才设计的方案来研究蚯蚓喜欢在什么环境中生活。(5)分组实验1: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谈话:请将桌上的扁盒盒底铺一张薄膜或一块吹塑纸,再铺上一块潮湿的黑布,把捉来的蚯蚓放在盒底的中间处,扣上盒盖,过一会,再观察蚯蚓可能爬向哪边。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提问:蚯蚓适宜在黑暗的环境还是在明亮的环境中生活?小结: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6)分组实验2: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谈话:我们继续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蚯蚓是喜欢潮湿的环境还是干燥的环境。提问:怎样创设一个其他条件基本相同只是干湿不同的环境呢?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谈话:取实验1用过的纸盒,将盒盖和铺在盒底的湿布拿掉,在盒的左边放干土,右
4、边放湿土,干、湿土中间留下一段距离(约3厘米),把蚯蚓放在干湿土之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提问: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小结: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7)谈话: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认为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8)师生小结: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2、认识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1)学生看图片:课本4页插图或复制的投影片。(2)提问:图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里?(3)讨论: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4)小结: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周围的环境,动物将不能生存。3、认识三种鸟的形态结构与它的生活环境总是相适应的。(1)观
5、察啄木鸟适于捉食树洞中虫子的形态结构特点。出示啄木鸟的标本或硬卡纸做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啄木鸟的喙、足和爪各有什么特点?与它的生活环境有关系吗?讨论后师生小结:啄木鸟的喙长而坚硬才能捉吃树洞中的虫子;脚两趾向前,两趾向后,能够紧紧地抓住树干,加上尾部的作用,牢固地支撑住身体直立在树干上,这样的形态结构是它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这也是与其在树上生活相适应的。(2)观察丹顶鹤适于在水中捕食的形态结构特点。出示鹤的投影片或卡片。观察:丹顶鹤的喙、足、爪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它必须在水中捕食有什么关系?师生小结:丹顶鹤的喙又长又大,便于在浅水中捕食鱼虾和软体动物。它的脚趾都长得特别长,适宜生活在沼泽
6、地带,能行走自如,不致陷于泥泞中。(3)观察鸵鸟适于沙漠奔跑等形态结构特点。出示鸵鸟的投影片或卡片。观察:鸵鸟的喙、腿、脚趾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师生小结:鸵鸟的喙一般长而扁平,上喙比下喙长,适于摄取植物性食物。两腿长而粗壮,趾间有蹼,脚下面长有肉垫,便于在沙漠中快速奔跑。(4)谈话:通过以上的观察、讨论和分析,你认为鸟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呢?(5)学生讨论,并汇报。(6)小结:鸟的形态结构及其身体器官的特殊构造总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4、指导学生用研究鸟的方法研究其他动物的生存与环境的关系。(1)谈话: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总是与
7、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其他动物的生存是否也和环境相适应呢?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说明吗?(2)小组讨论、交流。(3)汇报讨论结果。(4)小结:同学们的发言充分说明了动物的生存总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譬如:鱼类的身体表面有鳞片,体呈纺锤形,用鳃呼吸,大量产卵,用鳍游泳等这些特点都是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再如:青蛙的头呈三角形,趾间有蹼,腹部白色,皮肤有黏液,这都是与水中和陆地生活相适应的,而后肢长大,前肢短小又是与陆上跳跃相适应的;宽大的口腔,舌跟前位是和捕食活的昆虫相适应。19、变色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
8、惯。3、锻炼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学习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难点:动物的自我保护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教学准备: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各个科普网站收集了许多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录像片段以及新鲜有趣的故事;还用数码摄像机摄下了乌鱼变色实验的过程,然后用这些材料制作了一个动物星球的网站。生:把两条大小颜色相近的乌鱼分别放入两个不同的环境中饲养,观察它们有没有变化。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动物捕食的录像。讨论:这是动物的什么现象?2、师:难道这些小动物心甘情愿作为别人的美餐吗?它们会怎么做?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动物是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
9、己的,好吗?(板书课题:动物的自我保护)二、学习新课:1、(出示书上“阅读”部分内容)思考:为什么两组蝗虫的“命运”绝然不同。2、师:我原来请大家在家中做了一个实验,这是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做的实验过程。(播放乌鱼实验的开始部分录像:一条放入黑色桶中,另一条放白色盆里)请根据你自己在家中的实验观察,说说几天后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生:我发现五天后两条乌鱼的颜色深浅不同了。生:我没有发现多大变化。师:(继续放映完实验录像)那现在看看老师做的实验结果如何?生:放在黑色水桶中的乌鱼更黑了,放在白色脸盆中的乌鱼颜色变浅了。师:有的同学实验的结果与我的不同,那就请你课后再分析一下实验的过程,找一找原因,好吗?
10、现在大家先讨论一下,为什么乌鱼会变色,这样有什么作用呢?生:乌鱼的颜色深浅可能与它的生活环境有关,生活在黑暗的地方就会变黑;生活在明亮的地方就会变白。生:对,乌鱼变化的颜色与生活的环境颜色相近,就不容易被别人发现,可以保护自己。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让自己身体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相似,这是乌鱼自我保护的方法。那么其它动物会不会想办法保护自己呢?如果会,它们是用什么方法呢?现在我请大家到动物星球上去探索一番,看谁能得到最新的发现。生:(进入动物星球的网站,自主地搜寻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师:好,大家已经对动物星球探索了二十分钟,现在展示自己成果的时间到了,请你把自己的最新发现介绍给大家?(请几位有不
11、同发现的同学分别上教师电脑,使用网络广播形式,边操作电脑,边进行介绍,使得介绍更加清晰生动。其他同学还可以向他们提问。)师: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现在我们知道其它动物也都有自我保护的方法,而且种类繁多。你们还想知道更多有关动物的知识吗?生:想!师:那可以课后继续在动物星球上研究,也可以进入动物星球上的“时空隧道”到其它动物网站去探索。三、巩固练习:1、请学生进入“考考你”的网页,完成三个关于动物自我保护的选择题。2、师:现在你们知道两组蝗虫的“命运”为什么不同了吗?3、全班评选出一个“达尔文研究小组”,并发给他们课前准备好的证书。四、布置作业:师:通过这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各种动物在自然界
12、都会遇到敌害,凡是能生存下来的都有保护自己的本领。请大家课后再深入地研究一两种动物自我保护的特点。20、植物向那里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植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2、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初步学会说明“植物生活需要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3、发展学生质疑和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用差异法判明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4、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5、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认识各种植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里。难点:认识黄豆或其它植物的生存环境。教学准备:黄豆、暗盒、小烧杯、餐巾纸等教学过程:一、导入问: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小学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第五 单元 精品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