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doc(3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读写算式。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实物投影仪、课件。学具:6根小棒和1
2、8个小圆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几个几”1课件演示“校园情境图”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1:我看到教学楼上有许多窗子,我想问一共有多少扇窗户。教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2:一共有27扇窗户。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2:我是一扇一扇数的。学生3:我是一层一层数的。每层有9扇,一共3层(按学生数的方式闪动画面),9+9+9=27(扇)。(教师板书算式)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可能会说出:树的棵数:5+5=10(棵)。参加接力赛人数:8+8+8=24(人)。花的盆数:9+9=18(盆)。坐跷跷板的人数:4+4+4=12(人)或2+2+2+2+2+2=12(人)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以上算式)2初步体会“几个几”教师: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学生汇报交流。学生1:都是加法。学生2:每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教师:在“9+9+9=27”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学生:相同的加数是9,有3个9。教师:这个算式可以说是几个几相加?学生:是3个9相加。教师:其余的算式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学生:(回答略)二、设置疑点,导入新课教师:该校二年级2个同学坐一张桌子,一共坐了100张桌子,你知道该校二年级有多少同学?你会列式吗?试试看。(稍停片刻)教师:列完了吗?学生:没有。教师:你有什么感觉?学生1:太长了。学生2:太麻
4、烦了。学生3:有没有简便方法?教师:像上面这样的算式,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想学吗?(板书课题:乘法)三、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利用课件演示例1“植树图”。教师: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学生1:一共植了32棵。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我是一棵一棵数的。学生2:我是横着看的,每排有8棵,一共有4排(按学生数的方式闪动画面),也就是4个8,所以列成算式是8+8+8+8=32(棵)。学生3:我是竖着看的,每列有4棵,一共有8列(按学生数的方式闪动画面),也就是8个4,4+4+4+4+4+4+4+4=32(棵)。(教师板书算式)(2)改写算式、理解意义。
5、教师:4个8相加,如果用乘法计算,可以用84表示,也可以用48表示。教师介绍读法。84读作:8乘4;48读作:4乘8。想一想,84等于多少?学生1:8乘4等于32。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1:8+8+8+8和84都表示4个8,所以都应等于32。教师:你真聪明!48等于多少? 学生2:48等于32。教师:看到这两个乘法算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1:用乘法真简便!学生2:用加法算要用“+”,用乘法算要用“”。教师:“”叫乘号,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也可以叫“乘数”,乘得的结果叫做“积”。同桌相互说一说84=32中各部分的名称。教师:4+4+4+4+4+4+4+4=32用乘法应怎样表示?学生1:用
6、48表示。教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1:4+4+4+4+4+4+4+4=32表示8个4相加,所以可以写成48。学生2:8个4相加,除了用加法和48表示,还可以用84表示。2教学例2教师提出要求:每次摆3盆花,照这样摆6次。学生动手操作小圆片,让一名学生到展台上摆。教师:你一共摆了几个小圆片?学生1:3+3+3+3+3+3=18(个),我一共摆了18个。学生2:36=18(个)。教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2:每次摆3个,摆了6次,也就是6个3,所以可以写成36=18。学生3:6个3相加,我写成63=18。3引导发现教师: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交流:学生1:我发现加法可
7、以用乘法计算。学生2:必须是相同加数的加法才能用乘法计算。四、巩固应用1完成教科书上课堂活动的内容第1题:让学生看算式,并读一读,掌握读法。第2题:同桌合作,一人摆小棒,一人说算式,然后交换角色活动。第3题:同桌协作,一人摆小圆片,一人说算式。2学生将校园图(课件出示)中的几个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3100个2相加是多少?怎样写比较简便五、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样?学生:(回答略)六、教学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教学过程】教师:8+8+8+8=32是几个几相加?学生1:是4个8相加。教师:4个8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表示学生2:用乘法表示是8乘
8、4。教师:“8乘4”怎么写?你能到黑板上写一写吗?学生2:能(板书84)。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学生2:是妈妈教给我的,4个8相加,就可以写成84,中间的“小叉号”就是乘号。教师:你真爱学习!教师:观察加法算式和改写后的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吗?学生3:8+8+8+8=32中,只有8,乘法算式中怎么出现了4?我不明白。教师:是呀,我也发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2:因为8+8+8+8=32中,相同的加数是8,有4个8,这个“4”表示8的个数。教师:大家明白了吗?4个8相加不仅可以写成84,还可以写成48(板书)。84读作8乘4;48读作4乘8。同桌相互读一读。教师:想
9、一想,4+4+4+4+4+4+4+4=32,用乘法怎么表示呢?学生1:可以写成48。学生2:可以写成84。教师:这儿的“4”是什么?“8”是什么?学生3:“4”是相同的加数,“8”表示有8个4。教师出示:4+4+4+3=15,你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学生1:不能。教师:为什么?学生1:因为这道题的加数不相同。学生2:我能,我可以写成43+3=15。教师: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学生2:在4+4+4+3=15中,有3个4相加,所以写成43,再加上另一个不相同的加数3,就是43+3=15。学生1:按他这样说,我可以写成34+3=15。学生3:我可以写成44-1=15。教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3:把算式
10、中的3看做4,就有4个4,也就是44,多加了1,所以减1。学生4:我可以写成53=15。学生5:你写得不对,5和3哪来的?学生4:我把3分成3个1,分别给3个4,4+4+4+3=15就变成5+5+5=15,也就是3个5,所以可以写成53=15。学生6:我也写成了53=15,但我和学生4想的不同,我从每个4里拿出1,组成3,4+4+4+3=15就变成了3+3+3+3+3=15,就是5个3,也可以写成53=15。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办法!教学反思:1,2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1,2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
11、算1,2的乘法算式。2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类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口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实物投影仪。学具:小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出示例1的情境图。教师:小兔家来客人了,看,小兔正在干什么?学生:正在摆筷子。教师:你还看到了什么?学生1:小兔正在数有几根筷子1双2根、2双4根9双18根。学生2:桌子上摆了8双筷子,小兔的手里还有1双筷子,一共有9双筷子。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在家里也摆过筷子吗?今天我们也来摆一摆,好吗?二、探究新知1摆一摆,填一填教师: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筷子,1
12、双1双地摆,一边摆,一边说出摆的双数和一共的根数。学生操作小棒后,教师出示例1下面的表格。教师:小兔把它摆的筷子的双数和筷子的根数列成了表格,你能帮它填完整吗?学生填写书上的表格后,抽学生说一说7双筷子有多少根,是怎么想的。学生1:我两根两根地数,因为6双12根,往后数2个,13,14,7双就有14根。学生2:我用加法算的,多1双筷子就加上1个2,6双有12根,12+2=14,7双就是14根。教师:根据刚才摆筷子的过程,你能用算式来表示2双、3双9双筷子有多少根吗?(1)学生独立写出算式。(2)小组讨论交流。(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2=42+2+2=62+2+2+2+2+2+2+2+2=
13、182列乘法算式,编口诀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1:加数都是2。 学生 2:一个算式比一个算式多加了一个2 。学生3:算式越来越长。教师:你们能把这些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试一试。学生写,写后展示:22=423=629=18教师:这些乘法算式的积,你是怎样得到的?学生1:我是根据加法算式得到的。学生2:看着小兔的表格,也可以得到。教师:还有一种方法,你想知道吗?那就是利用乘法口诀来算。(板书:2的乘法口诀)教师:22=4,可以用“二二得四”这句口诀表示,“二二”表示2乘2,“得四”表示2和2相乘的结果是4。(板书:二二得四)教师:请同学们按这个方法试着说一说23=6,24=8
14、,25=10可以用怎样的口诀去算。学生试说,并交流。(板书:二四得八,二五得一十)教师:请同学们听一听:“二五得一十”与“二五一十”哪句顺口易记?学生:第二句。教师:从25=10开始,乘积是两位数,为了说得顺口,便于记忆,我们不再用“得”字,直接说成“二五一十”。试着说说26=1229=18的口诀。学生试说并板书。教师:观察黑板上的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思考、讨论后汇报。学生1:每一句口诀的第一个数都是“二”。学生2:每一句口诀的第二个数是按照从29的顺序来写的。(后一个比前一个多1)学生3:得数一个比一个多2。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出了这么多的联系,以后你就可以用
15、自己的方法来记住这些口诀。3教学例2教师出示滑冰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可能说出:2个小朋友一组,有4组小朋友,共有几人在滑冰?教师:你能用乘法来计算吗?学生:24=8。教师:用哪句乘法口诀算?学生:用“二四得八”。教师:还有别的乘法算式吗?学生:42=8。教师:这个式子用哪句口诀算?引导学生说出:还是用“二四得八”。4深化理解(1)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摆一摆(每次摆2根小棒),边摆边说乘法算式和口诀。(2)游戏:对口令。同桌两人合作,第一种玩法:一生说口诀的前两字,另一生说口诀的后两个字;第二种玩法:一生说乘法口诀,另一生说一个或两个乘法算式。学生活动
16、略。三、课堂作业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和第2题。四、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用什么方法记忆1,2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小结。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编1,2的乘法口诀,那么3的乘法口诀呢?课后想一想,下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五、教学反思:2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断)【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的内容。【教学过程】根据摆小棒的体验,学生独立写算式。有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提出:用加法太麻烦,可以用乘法算式吗?(教师给予鼓励)学生列出算式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交流结果,教师板书出两种列式方法并对应排列:2+2=422=42+2+2=623=62+2+2+2+2+2+2+2+2=
17、1829=18教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1:加法算式太长了,用乘法比较简便。学生2:加数中有几个2相加,乘法中就是2乘几。学生3:两种算式得数都一样。学生4:它们的得数都是一个比一个多2。教师:请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积的。学生1:我是两个两个数的。学生2:我是把上一题的得数加上2得到的。学生3:我的铅笔盒上有乘法口诀二二得四、二三得六教师:你能说说“二二得四”是什么意思吗?学生:“二二”就是2乘2,“得四”就是等于4。教师(板书:二二得四):你们观察“22=4”和“二二得四”,发现了什么?你们能试着编出后面的口诀吗?1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断)【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例3及课堂活动,
18、练习二第5,6,7题。【教学过程】1教师引导编口诀教师出示1根小棒。教师:这是几个几?能写一个乘法算式吗?学生:1个1,111。教师:1个1得1,能编一句口诀吗?学生:一一得一。教师出示2个1根小棒。注意1根1根地出示。教师:现在是几个几?怎样用算式表示?口诀可以怎样编?学生:2个1,122,一二得二。教师:122表示什么?一二得二可以计算哪些乘法算式?学生:122表示2个1得2,也可以表示1个2得2。一二得二可以计算122,也可以计算212。教师出示3个1根小棒。教师: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编一句乘法口诀吗?学生:133,一三得三。2学生独立编口诀教师:刚才我们编了1的乘法口诀的前三句,你想一
19、想,1的乘法口诀可能还有几句?学生:我想1乘1,1乘2,直到1乘9,应该有9句。教师:我们刚才已经编了3句口诀,你还能边摆小棒、边写算式,并编出相应的口诀吗?教师:请注意,在摆小棒时,每次要1根1根地摆,先摆小棒,再写算式,最后编出口诀。学生自行摆小棒,写算式,编口诀。教师参与、合作、指导。3交流理解教师:刚才你们编出了1的乘法口诀,能把你们编的口诀向大家交流吗?学生:我先1根1根摆了4根小棒,写出的算式是144,编的口诀是:一四得四,表示4个1是4;也可以表示1个4是4,因此这句口诀还可以算414。教学反思:3的乘法口诀(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14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编3的
20、乘法口诀的过程,感知3的乘法口诀的来源。2熟记3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口算。3能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讨论、交流、推理、归纳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实物投影仪、课件。学具:学具盒(小棒)。【教学过程】一、引出新课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2的乘法口诀,你能说一说吗?按你的理解,知道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吗?学生:3的乘法口诀。(板书:3的乘法口诀)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观察例1插图,把例1补充完整。教师: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分组的?你能根据1,2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把例1的表格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吗?
21、学生独立思考,把例1补充完整,教师指定一学生上台(黑板上)补充。(2)探索口诀的编法,促进口诀理解。课件显示完整的例1。(随机抽取图或算式、口诀)教师:表格中的哪一个数可以表示8个组跳绳的人数?学生:24可以表示8个组跳绳的人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显示人数、8个组的24人(闪烁印证)。教师:说说哪一个算式可以表示4个组跳绳的人数。学生:34=12(或43=12)可以表示4个组跳绳的人数。教师用课件显示算式34=12或4个组跳绳的12人(闪烁印证)。教师:7个组有几个人在跳绳?可以用哪一个算式来表示?学生:7个组有21人在跳绳,可以用37=21(或73=21)来表示。教师课件显示7个组的21
22、人和算式37=21。教师:“三九二十七”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它表示几个组跳绳的人数?应该用哪个算式?学生:“三九二十七”这句口诀表示9个3是27;它表示9个组跳绳的人数;应对应39=27(或93=27)这个算式。教师用课件闪烁27人,口诀、算式(变色印证)。(3)读3的乘法口诀。学生全班拍手齐读3的乘法口诀。 (4)找特征,总结规律。教师:3的乘法口诀有哪些特征和规律?学生1:3的乘法口诀共有7句。学生2:口诀的第一个字都是三。学生3:口诀的第二个字从上到下依次增加1。学生4:口诀的积从上到下依次增加3。教师: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规律?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自己找出了这么多的特征,总结出这么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师版 小学 数学 年级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