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案(全一册).doc
《论语教案(全一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教案(全一册).doc(9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论语教案(全一册)论语教案(全一册)论语选读教案目 录一为政以德01二克己复礼 三待贾而沽(略)四知其不可而为之五仁者爱人六君子之风七求诸己(略)八周而不比九出辞气远鄙倍十学以致其道十一诲人不倦十二高山仰止十三沂水春风十四中庸之道十五敬鬼神而远之一 为政以德【教学目标】1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3背诵重点章句。【教学要求】基本要
2、求l背诵2.1、2.3、13.6章和16.1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至“而在萧墙之内也”部分。2重点掌握“必”、“用”、“社稷”、“相”、“国”、“家”、“年”、“劝”在文中的意思,并理解“共”、“道”、“齐”等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下列词语与现代意义的区别:民免而无耻;节用爱人;祸起萧墙;分崩离析;鸣鼓攻之;既来之,则安之。4结合课文,说说孔子提出为政者的基本素质是什么。发展要求1 正确地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2 较深地领会孔子所提出的“均无贫”的含义。说明【教学建议】词语理解的主要目的是理解课文意思,除参阅课文注解外,教师对于未加注而学生不能解释的词语要稍加疏通。有些固定短语成为
3、汉语成语或者熟语的,要古今参照,使学生明白其意义,熟悉其用法。16.1章可以涉及孔子与学生对话辩论的章法艺术。为政者的基本素质可以结合“为政以德”的内涵进行阐发,如:德行、教化、诚信、平和、仁爱、秩序、重民、端正等。“教学要求”中“发展要求”的内容,可以分条让学生学习掌握,也可以把各段串联起来达成。建议教师能够触类旁通,连类而及,把各段内容统一在“为政以德”这个主题下。本章节中孔子讲为政,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理。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
4、、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
5、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他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所以于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悌。对于课文后面的解读题目,可以作为师生讨论的话题,讨论的思路可以参阅教师用书。【写作】古代儒家主张以德治国,现代社会更强调以法治国。治国应以“德”为重还是以“法”为重?结合本课内容,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课时
6、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 知识整理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实词(含通假字、古今异义词)(1)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所:地方,处所。共:通“拱”,环抱,环绕。)(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通“导”,训导。齐:整治,整顿。)(3)有耻且格(格:至,来。这里指内心归依,心悦诚服。)(4)子适卫,冉有仆(适:到,往。仆:驾驭车马,赶车。)(5)庶矣哉(庶:人口多。)(6)道千乘之国(道:通“导”,治理。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指国力中等的国家。)(7)敬事而信(敬事:严肃谨慎地对待政务。敬,做事情严肃认真,一丝不苟。)(8)无乃尔是过与(无乃:表示揣测,估计。这里表示一种委婉的语气,“恐怕”。
7、尔是过:宾语前置句,用“是”做标志,即“过尔”,责备你们。)(9)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力就列:能施展出能力就就其职位。陈,陈设,这里有施展的意思。就,趋向,靠近。列,行列,位次。)(10)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危:出现危险。持:持正,扶位。颠:跌倒。扶:扶起。相:扶着盲人走路的人。)(1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兕:一种类似野牛的独角怪兽。一说为独角犀牛。柙:关野兽的笼子。椟:匣子。)(1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恨。)(1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串贫而患不安(有国有家者:有国者,指诸侯。有家者,指大夫。国,诸侯的封地。家,大夫的封地。寡:人口少
8、。贫:财物少。)(14)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修文德:整治礼义教化。文德,礼乐仁义的政治教化。)(15)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附益:增加。附,增益。)(16)年饥,用不足(年:收成。饥:年成不好,灾荒。用:资财。)(17)盍彻乎?(彻:十分抽一的田税制度。)(18)草上之风,必偃(上:加。偃:仆,倒伏。这里比喻被折服,被感化。)(19)使民以敬,忠以劝(忠:对人对事尽心竭力。劝:努力。)(20)临之以庄(临:面对。庄:庄重。)(21)举善而教不能(举:举荐,推举。荡舟:覆舟。)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含通假字、固定短语)【以】(1)为政以德(介词,用)(2)使民以时(在时
9、候)(3)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介词,起提宾作者,把)(4)何以伐为(何以为,固定句式,表示反问。以,介词,因为)(5)则修文德以来之(连词,表目的)(6)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连词,表目的)(7)使民敬忠以劝(连词,表递进,而且)(8)临之以庄(介词,用)【而】(1)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连词,表承接关系,无义)(2)必不得已而去之(连词,表修饰关系,不译)(3)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连词,表并列,又,或不译)(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连词,表转折,却)(5)其身正,不令而行(连词,表转折?,却)(6)举善而教不能(连词,表并列,不译)(7)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连词,表转折,却)【于】(1)于斯三者
10、何先(介词,在)(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介词,对于)(3)虎兕出于柙(介词,从)(4)龟玉毁于椟中(介词,在)(5)固而近于费(介词,和,跟)(6)季氏富于周公(介词,比)(7)哀公问于有若曰(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不译)【必】必不得已而去之(连词,表假设,如果,如果一定)【盍】盍彻乎(盍:何不,为什么不。)【如何】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固定格式,对怎么办。)3 判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1)为政以德(介宾短语后置)(2)既庶矣,又何加焉(宾语前置)(3)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4)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4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举善而教不能(善:形容词作名词,好的,优秀的。)5成语(熟语
11、)(1)民无信不立(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3)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4)既来之,则安之(5)分崩离析(6)祸起萧墙(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二、言辞欣赏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比喻,形象地说出了为政以德对于统治者的重要性。为政以德则恒定不移而人心向之。)2庶矣哉(虚词连用,可见出孔子看到卫国人口众多时的惊叹。)3(161“季氏将伐颛臾”,孔子的论辩层次及对待学生的语气。)4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比喻,形象地写出君子之德的感化力量和小人之德的脆弱。)三、课文链接【作业】【课后小结】二 克己复礼【教学目标】1理解“礼”和“仁”的含义及彼此之间的关系。2掌握
12、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3背诵重点章句。【教学要求】基本要求1背诵12.1、3.1、16.2、13.3章。2掌握“敏”、“希”、“阙如”、“奚”、“鲜”、“期”在文中的意义,理解“归”、“目”、“事”、“诸”、“弟”、“女”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3理解下列短语并能够默写:克己复礼;郁郁乎文哉;八佾;是可忍孰不可忍;天下有道;名正言顺;犯上作乱。4熟读课文,品味文段的语体和语气,关注特殊句式的表达作用。5明确每一章的基本观点。发展要求1明确礼与仁、礼与孝的关系。2了解孔子所提出的克己复礼、所主张的君臣关系与宋儒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主张的联系与区别。说明有些句译
13、可参阅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每一章的基本观点可以尝试用简短的词句加以概括。 【教学建议】对3.1章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一句,杨伯峻和南怀瑾都认为应理解成“这样都可以狠心做出来,那么什么事情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教师可参阅论语译注、论语别裁。16.2章的“十世”、“五世”、“三世”具体例证可参阅杨伯峻论语译注的考证。13.3章中“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的翻译应该加上“你怎么能乱说呢”,语意方能完整。“正名”是一个重要概念,古来说法歧出,教师可适当参阅各种说法。1.2章的“弟”应该讲作“悌”,指的是弟弟对兄长的正确态度。2.8章的“色难”也是一个重要短语,历代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理解关系到对该
14、章基本观点的理解,建议参阅杨伯峻论语译注的说法。论语中的礼是个人的礼,也是社会秩序的礼。人与人之间会有偏差,人与人之间会有矛盾,礼就在其中起调和的作用,与法律互补,其作用甚至比法律更大,所以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制定周礼的周公:“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其要恢复的自然是周礼。周礼的核心内容是“各安其分”,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和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所以孔子强调“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孝敬父母还是小孝,大孝者为孝于天下,看天下的老百姓如自己的父母一样
15、,到了这一步也就可以叫做忠了,所以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政权已下移,已到了“陪臣执国命”的地步。当时的社会现实(实)已不符合西周的制度(名)。孔子认为这些“实”的变化是不应该的。他要用“名”(周礼的规定)去纠正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的“实”。社会的混乱是由“名”、“实”混乱引起的。解决“名”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治国之指导思想的问题,所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该课每一章大致可以归纳出基本观点,譬如12.1章的“克己”,3.14章的“崇古”,3.1章的“秩序”,16.2章的“道”,13.3
16、章的“正名”,1.2章和2.8章的“孝悌”,17.2l章的“报恩”,3.章的“仁”等观点。对该课的主题阐发,应该在学生对每一章的基本观点有所领悟的基础上进行。 【写作】孔子认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与现代教育主张张扬和尊重个性有什么矛盾?请联系社会实际,谈谈看法,不少于200字。【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作业】【课后小结】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目标】1领会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2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3背诵重点章句。【教学要求】基本要求1背诵18.5章和18.7章中的“子路曰”至该章结束部分。2理解“弑”、“之”、“津”、“为”、“是”、“食”
17、、“见”、“丈人”在文中的意义。3理解并默写下列文言词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知其不可而为之。4明确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发展要求1初步了解古代隐士的处世方式和孔子对他们的态度。2深刻领会孔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情怀。说明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的一面,教师在讲述中可以列举相关历史人物,体会其浩然正气与不灭的民族精神,从而深刻理解儒学的积极意义。【教学建议】这一课教学要抓住叙事要素,从行为细节、对话语气中想像当时的社会现实、孔子的精神和心态。重点抓住前四章教读。成子弑简公,孔子已经告老还乡,但他仍然沐浴而朝,而且在投告无门的
18、情况下尚不放弃。14.2l章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了解当时的背景和报告的艰难,体会孔子“卫道”的精神。18.5章要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接舆的风歌含义,理解孔子主动寻求对话的态度,要通过反复诵读进而体会孔子内心的苍凉。18.6章要抓住对话使学生理解隐者对社会现状和孔子作为的看法。18.7章相当于一篇微型小说,要让学生领会丈人对子路的态度和子路的感叹。对孔子和隐士的评价,应该辩证地来看。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的一个转型期,也可以说是一个乱世。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回,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他们对孔子很了解,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很想与他们交流,“欲与之言”。孔子与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
19、萃的知识精英,他们都忧国忧民,担忧这个时代,这种忧郁是一样的,只是做法两样。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还是一种从政的强烈自信。这种力求用世的态度,比一般“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态度更为积极。 【写作】根据课文材料加以想像扩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小小说。【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作业】【课后小结】五仁者爱人【教学目标】1理解“仁”的丰富内涵。2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3背诵重点章句。【教学要求】基本要求1背诵1.6、5.26两章。2掌握“病”、“伐”、“趋”、“微”、“其”、“经”在文中的意思,并重
20、点掌握“立”、“达”、“盍”、“诸”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并默写下列语句:就近取譬;被发左衽;一匡天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朗读并标注本课句式特殊的句子。 5明确“忠恕”内涵。发展要求1 认清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的区别。2 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说明【教学建议】教学本课时要从各个角度阐释孔子的“仁爱”思想。譬如1.6章强调仁爱是修身要务,学文倒是其次的事。4.15章讲到的“忠恕”,乃是待人的基本原则。6.30章提醒在实践“仁爱”时不妨从小处着手等。这些都涉及“忠恕”、“仁爱”的基本内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可从对管仲这个人物的分析人手(可补充介绍管仲的事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教案 一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