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学设计【精品文档】第 7 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借“陋室”扬“德馨”的托物言志的写法。2学习本文反向立意的写法:从“陋室”的反面“不陋”去写。3熟读成诵。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陋室铭让学生介绍“铭”(试一试)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常用排比、对偶句。二、朗读课文:(一)、准备性朗读。(要求读准)给下列字注音:苔痕( ) 鸿儒( ) 案牍( ) 德
2、馨( ) (二)、抽读,其他学生找错。(强调音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 全体齐朗读。三、串讲课文:(一)、疏通文意,理解内容。要求:同桌合作,对照注释读懂课文。四、课堂练习:1、解释下列带点的词。斯是陋室: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2、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活用为形容词,闻名,出名。) 苔痕上阶绿 (上: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长上。 )无案牍
3、之劳形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五、布置作业:熟练诵读并且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出示投影)(一)填空。1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2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二)翻译句子。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三)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A何陋之有?( ) B忘路之远近( ) C渔人甚异之( )D具答之( )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F君之病在肌肤( ) 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 )二、新课研读: (一)师生共同整体感知课文: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它的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文内容大胆质疑。再由其他同学和老师解惑。1质疑: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呢? 解惑:从山水写起。古代传说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龙隐现,兴云作雨,所以人们认为水中有龙就会显示神灵。将名山、灵水与陋室相提并论,强调陋室也有“名”“灵”的性质。2质疑:陋室环境
5、究竟是怎样的陋,而主人又是如何不觉其陋呢? 解惑:“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然而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这样的陋室,试想主人还会觉得“陋“吗? 3质疑:既然这篇文章是写陋室,为什么在结尾要说“何陋之有”呢?不是自相矛盾吗? 解惑:不矛盾。因为结尾是一句反诘句,发人警醒,引人深思,虽在陋室,但是居住在陋室中的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觉得陋了。 三、总结写作技巧:文章一开头以山、水类比,引出陋室,接着描写陋室,暗示陋室不陋的特点,最后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作者借写陋室表达了安贫乐道的情趣,这种写法叫什么?(托物言志)四、知识拓展: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时是值得称道的,在当今有什么意义吗?提示:物质生活固然重要,但精神生活更为重要。五、加强背诵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现在有没有把这篇课文铭刻在心?根据学生情况,如能背诵则齐背,或男女生赛背,如不能,可再让学生读几遍再背诵。并采用指名背、小组背等形式。六、布置作业 参照陋室铭的句式特点,仿写一篇文章教室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