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doc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doc(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二五”立项课题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2015.12.1结题报告课题主持人:徐浩明课题组成员:邹丽琴、徐晓华、祝荣泉、王毅、顾大权、周颖等。课题批准号:SJ【0130】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起来,课堂教学苦味浓郁,教师辛苦,学生痛苦,学校愁苦。课堂教学的样态和品质如钟摆在守旧派和维新
2、派之间摇摆,但都难以找到一个科学准确的坐标和点位。对守旧派而言,其陈旧的教学观、原有的经验模式根深蒂固,主要表现在: 1教学教育活动目标单一。教师仍然把知识技能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缺乏对目标全方位的认识和掌控,忽视了诸如兴趣、思维能力的发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其他方面的目标。 2教学活动过程乏味。教师内容、教法单一,往往是复习、讲解、练习等循环往复;习题呈现的素材也是常年不变,千篇一律。 3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往往是单向施动,学生被动地按教师要求参与活动。 而维新派,喜新、迎新、创新,这是好事,但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尚不到位,存有误解和偏差。当前,新
3、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一些教师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谈讲色变。有的教师则一味追求课堂上学生感官的刺激;一味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花俏等教学过程表面上的“唯美主义”。特别是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更是让人觉得如此。一些教师却说,这是新理念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一定是高效课堂吗? 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当然也就不可避免,这些问题成为当下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也是大面积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必然遇到的和必须解决的问题。“高效课堂”是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低效性、无效性而言的。评价课堂教学
4、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高效课堂是指优化教学过程,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学业和素养的提高。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其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学生的发展”。高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
5、活封存的记忆、开凿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因此如何使我们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是全面走向纵深的今天,在规范办学、减负增效的教育诉求下,讨论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二、研究的意义我们提出并开展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旨在使学校教学在科学的先进的理论指导下得以优化,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并在认真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揭示在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努力追求教学理论上的自觉和实践上的高效、优质,为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
6、量提供经验。研究本课题,其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于: 1.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1)通过组织、实施高效课堂合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2)通过课题的研究,调查分析影响学校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因素,反思并更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树立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树立课堂教学反馈矫正意识,树立课堂教学的情感意识。(3)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模式,优化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优化学习心理,优化学习习惯。构建初中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的模式,为这一学段提供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范式。(4
7、)通过实践研究,促进全体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造就一支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2.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1)通过本课题研究,建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评估标准,努力使评估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从“重教”转向“重学”,从“形式”转向“效果”;努力使评估手段客观、准确、科学,真正成为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有效方法。(2)通过本课题研究,试图通过组织实施有效备课方式的建立、有效作业设计方式的建立和有效教学评价机制的构建,提炼总结出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的教学模式,丰富和拓展现代课堂教学的操作性理论,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三、 研究内容本课题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导向,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宗旨,以探究“
8、高效的教学策略”为重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即在教师的教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知识是媒体;在学生的学中,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教师是媒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参与每个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
9、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四、研究过程及成果经验 本课题研究采用整体构思与单因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逐步研究,及时总结,层层推进,分步论证,不断积累创新,保证了本研究的有序、有效开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一)前期工作(2011年3月2011年5月) 1.选定研究课题,搜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全组的学习讨论和调查研究,摸清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撰写了课题研究方案。本阶段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和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 2召开课题组会议,制定并健全了学习交流制度。本阶段主要采用讨论法。 3修
10、改研究方案。方案制定后,请学校领导及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提出了修改方案,并进一步作可行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分析,最终完善了实施方案。本阶段主要采用讨论法。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4年12月) 第一阶段:(2011年8月2012年2月) 召开全组成员,召开了开题报告,并进一步论证、完善了课题的研究方案,提出课堂实施初步策略。本阶段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讨论法及行动研究法。第二阶段:(2012年3月2014年8月) 1.课题的每月例会制度。自课题组成立以来,建立了课题研究的每月例会制度,通过课题教学的观摩研讨、理论学习、外出参观、专家讲学等形式,探究课堂教学的高效策略。2.开展课题专题
11、研讨活动。(1)组织“生态高效,让课堂更精彩”系列活动。活动由骨干教师示范课、教研组长引领课、新教师亮相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形式组成,迄今为止已经开设各类研究课50多节。(2)组织高效课堂校际研讨活动。通过张家港市一中、常熟一中、太仓一中的“三市一中联盟”、与张家港市南丰中学、常阴沙学校的结对帮扶组织等平台,组织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同题异构”活动。(3)组织“立足生态探索全息走向高效”主题赛课。自2013年9月迄今,组织了两届“生态全息高效”主题赛课,共计40节研讨课,涉及了初中7门学科。(4)组织了诸如学科和年级分类的主题研讨,诸如“作业高效与分层”“高效复习”等研讨,出台了有关规范性文件。(
12、5)组织实施数字化教学专项研究。自2013年9月,建立了两个数字化教学实验班,先后使用了“优课”“教学邦”数字化教学平台开展高校课堂的教学实验。目前,由10名教师组成的项目小组,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教学邦”使用进入了正轨,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应和影响。(6)启动了“一中好课堂”教学视频资源库。自2014年2月起,学校充分利用新建的微格教室,教师所有公开课均进微格教室上课,意在用2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数量可观的课堂视频资源,丰富高效课堂研究的研究样本,达成教师关于高效课堂的共识。三年来,我们共录制了211节课。其中祝荣泉老师执教的故事的妙笔生花,在江苏省教育厅教育新时空“名师课堂”网上直播,获高度赞
13、誉。晒课上传“一师一课”57节,其中33节获评优课,2节确认省优。举办江苏省、苏州市数字化现场会,开设录制数字化专题研讨课 12节,录制市级公开课 、校本教研 121节。挂在学校FTP与360云盘上的“一中好课堂”资源库,积累了丰厚的课例案例,教师可以随时反复观摩自己的课堂实录,审视研究自身的课堂表现,反思发掘自己驾驭课堂的优势与不足,借鉴嫁接其他教师的个性特长,从而有针对性地发扬与改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内在品质。 3课题组成员按计划展开活动,并对活动的内容、活动的效果进行互动点评和反思,对课题研究中产生的问题作了明确的阐述。本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4召开全组会议,举行课题研究中期汇报。对
14、前一阶段的工作做一总结,检验前期成果,提出修改和调整的方案,最后大组整体探研。本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第三阶段:(2014年9月2015年8月) 课题组成员为全镇教师作了示范课,展示了课题研究的心得,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本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成果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召开课题组会议,商讨结题工作。 课题组全体成员着手整理资料,总结经验。(一)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要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主要从
15、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激趣入胜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对新课导入进行了一些探索,主要着眼于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因为兴趣可以使一个人超潜能的发挥。那么如何由新课导入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1)创设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就是教师恰当,巧妙地利用音乐,幻灯,数字化平台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炉,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2)故事激趣导入。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教者可以把它当成连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有趣的故事之中,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3)运用猜想导入
16、。在众多引入新课的方法中,“猜想引入”以它独有的魅力,很快地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路,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步入学习的最佳境地。 2合作竞争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竞争中,由于初中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分组合作、组织各种比赛,让学生“大显身手”。3. 标新立异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学习有新意。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新的教学方式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要使教学有新意,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效 课堂教学 策略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