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2教案.doc
《高一数学必修2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数学必修2教案.doc(1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高一数学必修2教案高一数学必修2教案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2、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3、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
2、初中在平面上研究过哪些几何图形?在空间范围上研究过那些?学生回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整理。(2) 观察 P2图(2)、(5)、(7)、(9)、(13)、(14)、(15)、(16)是多面体,(1)、(3)、(4)、(6)、(8)、(10)、(11)、(12)是旋转体。 2、讲授新课(1)棱柱的结构特征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棱柱有关概念:(2)棱锥的结构特征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点的三角形.。棱锥有关概念:(3)棱台的结构特征定义: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棱台有关概念:侧面、侧棱、顶
3、点、上底面、下底面(4)圆柱的结构特征定义:以矩形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而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圆柱有关概念: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5)圆锥的结构特征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圆锥有关概念:圆锥与棱锥统称为锥体(6)圆台的结构特征定义: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圆台有关概念:圆台的轴、底面、侧面、母线。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7)球的结构特征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球有关概念:球心、半径、直径、球的表示方法。3、探究新知,发展思维探究 P6棱锥 棱台 棱柱点
4、 平行底面的面 和底面平行、全等4、巩固练习P7 练习 1四、课堂小结:(1) 空间几何体的分类:多面体和旋转体(2)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五、板书设计:(略)1.1.2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一、教学目标:1、理解由柱、锥、台、球组成的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2、能运用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模型;二、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组体体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简单组体体的结构特征;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 P6 观察教材下列各图,说出这些几何体是由哪些简单几何体构成的(2) 简单组合体的概念:由柱体锥体,台体和球体等简单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2、讲授新课(1) 简
5、单组合体为构成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拼接而成,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2) P7观察学生归纳,总结后教师予以适当修饰,补充。3、巩固练习P7 练习 1 2 3四、课堂小结:(1) 简单组合体定义(2) 简单组合体构成形式五、板书设计:(略)1.2.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略)中心投影: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绘画)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三视图)平行投影分正投影、斜投影。1.2.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一、教学目标:1、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2、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二、教学重点: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教学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
6、何体;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你能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吗?2、讲授新课(1)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的定义。(2)画出P12 1.2-4中长方体的三视图,并与其他同学交流。(3)观察 P13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4)思考 P13 圆台的三视图3、探究新知,发展思维 P14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4、巩固练习P15 练习 1 2 3四、课堂小结:(1)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2)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五、板书设计:(略)1.2.3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一、教学目标:1、掌握斜二
7、测画法画水平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2、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二、教学重点:斜二测画法; 教学难点: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值的直观图;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绘画是在中心投影下画物体,水平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是在平行投影下画。2、讲授新课(1) 例1,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正六边形的直观图。学生阅读理解,并思考斜二测画法的关键步骤:在原图形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同时建立直观图坐标系,确定水平面,。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保持平行;水平线段等长,竖直线段减半。(2) 例2,用斜二测画法画长、宽、高分别是4cm、3cm、2cm的长方体ABCD-ABCD的直观图。(3) 例3,已
8、知几何体的三视图,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3、探究新知,发展思维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4、巩固练习P19 练习 1 2 3四、课堂小结:(1) 掌握斜二测画法画水平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2) 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五、板书设计:(略)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一、教学目标:1、掌握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求法;2、掌握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求法;3、掌握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4、运用公式求解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二、教学重点: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求法; 教学难点:台体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初中,
9、我们已经学习过正方体和长方体表面积以及它们的展开图?学生回忆,互相交流。教师:几何体的表面积等于它的展开图的面积。2、讲授新课(1)探究 P24 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呢?(2)例1,已知棱长为a,各面均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S-ABC,求它的表面积。(3)思考 P24 圆柱、圆锥的表面积 (4) 探究 P25 圆台的表面积(5) 例2(略)(6)思考圆台的表面积公式与圆柱及圆锥表面积公式之间的变化关系。3、探究新知,发展思维(1)柱体的体积:V=Sh(2)锥体的体积:(3)台体的体积:(4)例3(略)(5)思考圆台的体积公式与圆柱及圆锥体积公式之间的变化关系。4、巩固练习P27 练习 1四、
10、课堂小结:(1)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2) 运用公式求解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1.3.2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一、教学目标:1、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2、运用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推导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球既没有底面,也无法展开成平面图形,那么怎样来求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呢?球的大小是与球的半径有关,如何用球半径来表示球的体积和表面积?2、讲授新课(1) 球的体积: 第一步:分割把半球的垂直于底面的半径作n等分,用一组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把半球切割成 n个“小圆片”,“小圆片”厚度近似
11、为 ,底面是“小圆片”的底面。 第二步:求和 第三步:化为准确的和 当n时, 0 所以 得到:半径是的球的体积 (2) 球的表面积: R23、探究新知,发展思维例4 P27 (略) 4、巩固练习P28 练习 1 2 3四、课堂小结:(1)球的体积和球的表面积公式;(2)球的体积和球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2.1.1 平面一、教学目标:1、掌握平面的表示法及水平放置的直观图;2、平面的基本性质;二、教学重点:平面的概念及表示; 教学难点:平面基本性质的掌握与运用;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思考: P40 观察长方体(2)生活中常见的如黑板、平整的操场、桌面、平静的湖面等等,都给我们以
12、平面的形象。2、讲授新课(1) 平面含义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DCBA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等表示,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BA(2)点与平面的关系 平面内有无数个点,平面可以看成点的集合。 点A在平面内,记作:A点B在平面外,记作:B 3、探究新知,发展思维(1)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符号表示为L . .BA AL BL A = L B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CBA 符号表
13、示为:A、B、C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使A、B、C。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表示为:P =L,且PLPL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4)例1 P434、巩固练习P43 练习 1 2 3 4四、课堂小结:(1) 掌握平面的表示法及水平放置的直观图(2) 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1 公理2 公理3五、板书设计:(略)补充:推论1 推论2 推论3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间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理解异面直线的概念,
14、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掌握公理4;4、掌握等角定理;5、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范围及应用。二、教学重点: 1、异面直线的概念; 2、公理4; 教学难点: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计算;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通过身边诸多实物,引导学生思考、举例和相互交流得出异面直线的概念。2、讲授新课(1) 观察: P45 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得出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共面直线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强调异面直线不共面的特点,作图时通常用一个或两个平面衬托,如下图:(2)探究: P46 公理
15、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为:设a、b、c是三条直线=ac ab cb强调平行具有传递性。(3)例2 P46(4)探究: P46 3、探究新知,发展思维(1)思考 P46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0, )(2)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概念。(3)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b。(4)探究: P47 (5)例3 P474、巩固练习P48 练习 1 2四、课堂小结:(1)了解空间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理解异面直线的概念;(3)掌握公理4(4)等角定理(5)异面
16、直线所成角五、板书设计:(略)2.1.3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之间位置关系2.1.4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教学目标: 1、了解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了解空间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二、教学重点:空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用图形表达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 思考: P48 长方体模型2、讲授新课 (1) 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直线在平面内 有无数个公共点 直线与平面相交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直线在平面平行 没有公共点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
17、 来表示 a a=A a(2)例4 P493、探究新知,发展思维(1) 思考: P50 长方体模型 两个平面之间有两种位置关系: 两个平面平行 没有公共点 两个平面相交 有且只有一条公共直线L = L(2)探究: P50 4、巩固练习P49 练习 P50 练习四、课堂小结:(1)了解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了解空间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五、板书设计:(略)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一、教学目标:1、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二、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教学难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创设
18、情景,导入新课(1) 观察身边的实物,直线与平面平行。(2) 观察 P54 封面所在直线与桌面所在平面具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如何去确定这种关系呢?2、讲授新课(1)图2.2-2与图2.3-3 aba直线a与平面平行吗?(2)探究: P553、探究新知,发展思维(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符号表示: a b = a ab(2) 例1 P554、巩固练习P55 练习 1 2四、课堂小结:(1) 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五、板书设计:(略)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一、教学目标:1
19、、掌握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二、教学重点:掌握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教学难点: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 观察 P56 两平面平行关键在于判定它们有没有公共点。2、讲授新课(1)探究 P56 平面内有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平行吗? 平面内有两条直线与平面平行,、平行吗? 3、探究新知,发展思维(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表示:a b ab = P ab(2)例2 P674、巩固练习P58 练习 1 2 3四、课堂小结:(1)掌握两平面平行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必修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