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分析及明年备考建议.doc





《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分析及明年备考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分析及明年备考建议.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分析及明年备考建议【精品文档】第 25 页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一、全国各省市高考古诗鉴赏部分考查内容及考点统计省份题目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内容观点全国卷咏素蝶诗 刘孝绰全国卷梦中作欧阳修北京卷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上海秋季卷越调 平湖乐尧庙秋社 王恽广东卷望江东 黄庭坚山东卷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江苏卷送魏二王昌龄湖北卷鹊桥仙七夕范成大天津卷峡口送友人司空曙送蜀客雍陶重庆卷菩萨蛮 北固题壁【清】郭麟陕西卷雨雪曲 江总湖南卷好事近陆游福建卷访隐者宋郭祥正 安徽卷岁暮唐杜甫江西卷送人归京师陈与义辽宁卷雨 陈与义浙江卷定林(王安石)四川卷减
2、字木兰花向子湮二、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特点分析及命题趋势预测。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高考为了体现学生对诗歌艺术的传承,设置了诗歌阅读鉴赏题,直接考查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高考18套语文试卷共鉴赏评价19首诗歌,从试题命题角度看,所有试题都紧扣考纲规定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五个考点,但也呈现出以下鲜明特点,值得考生高度关注。第一,诗歌体式多样,内容丰富。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从题材看,咏物言志、山水田园、怀古咏史、送别感怀、边塞战争、羁旅思乡、抑郁失意都有涉及。其中,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之作为多。写景抒怀之作包含两类题材,一类是山水田园诗歌,此类诗以写景为主
3、,情感淡然悠远令人回味无穷,抒情较含蓄;一类是即事感怀类之作,景、事、情交织在一起,情味深厚令人感慨万千,抒情议论较为明显。为方便设题,把写景咏怀诗作为考查重点也就自然而然了。2、从体裁看,19首诗歌涉及1首乐府诗、4首律诗、6首绝句、5首词、1首散曲、2首其他样式的诗。其中律诗、绝句、词仍是重点,比率占到近80,但其他体裁不容忽视。3、从时代看,唐宋诗词唱主角,魏晋南北朝诗歌及元明清词曲作陪衬。19首诗歌涉及唐宋诗各5首、宋词4首,比率占到70;其他还有2首南朝诗、1首魏晋诗、1首元曲、1首清词。五律、七绝和宋词小令形式上长短适中,既有规律可循,也容易命题和答题,成为命题人比较喜欢的选择。4
4、、从作者情况看,著名诗人、词人的作品备受青睐,18套试卷中选考了南宋诗人陈与义的2首诗,其他如阮籍、李白、杜甫、王昌龄、王安石、欧阳修、范成大、黄庭坚、陆游的诗各1首。不过,名家名篇在相对减少,名家不太出名的佳作和一般诗人的名篇比重在加大。上述信息提示考生,平时的诗词鉴赏训练要适当扩大涉猎范围。只有平常全方位、多角度地积累了一些作家与作品的相关知识,对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诗人的诗歌或同一诗人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诗歌都有所了解,才会在高考诗词鉴赏中收获意想不到的喜悦。第二,考点分布广泛,但考查重点突出。今年的考题把“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
5、作者的观点态度”都涵盖到了,可考查重点只在炼字(语言)、情感、内容、手法四大方面。其中,鉴赏诗歌语言(含“炼字”艺术)的有7套试卷9道题;分析诗歌表达技巧的有9套试卷11道题;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命题者的首选,18套试卷中就有15套计20道试题对此设题。大部分试题都直接考查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或着眼于具体诗句,或着眼于全篇。有的直接要求回答作者情感或观点的内容,如课标区全国卷、大纲区全国卷、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湖北卷、四川卷、辽宁卷、湖南卷、广东卷、山东卷;有的要求比较回答不同诗歌或不同诗句的不同情感,如天津卷、湖北卷;有的要求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观点
6、态度进行个性化解读,如天津卷、辽宁卷;有的结合抒情方式、?硐质址瓤疾椋缃站怼愣碚憬怼蕉淼取?第三,试题的综合性逐渐加强,开放性有所体现。就出题方式来看,高考试题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除了就某一知识点单独命题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外,还在主观试题中采用“一题多问”的形式,考查考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多方面的能力。今年共有9道试题就考点中的某两个知识点进行了整体鉴赏的考查。如大纲区全国卷的“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天津卷的“峡口送友人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出来的?”又如山东卷的“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
7、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等等。同时,像去年的湖南卷、今年的天津卷比较阅读鉴赏两首诗歌,像今年的湖北卷、江苏卷比较阅读鉴赏出处不同的诗句,也是应该注意的现象。这种比较问答题或突出一首诗歌的特点,或比较思想情感或艺术技巧的异同,或不同体裁诗歌比较。二是,试题注重了与课内知识的勾连。如江苏卷诗歌鉴赏第一小题“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并由课外向课内勾连,同时考查了考生对课内名家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能力。又如福建卷诗歌鉴赏第三小题“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8、;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四个选项全部出自高中教材,且引用古诗句设题,增加试卷的文学色彩。在考题设置上,注重考查考生对诗歌遣词炼字、人物形象和主旨的分析,强调诗歌鉴赏依据的是文本语言,由言体情,对诗歌鉴赏教学有导向作用。另外,在“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今年的开放性试题,比去年增加了三道。其设问方式主要有两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是否矛盾?为什么?”这是命题者在指导思想上“渐进适度渗透新课程理念”的体现。这也意味着要求考生必须提高人文内涵和审美内涵,提高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三、明确方向,
9、把握重点,有的放矢,积极备战高考古诗鉴赏。1、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夯实基础,争取鉴赏时能够举一反三。这里所说的“纲”是指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因为考纲是命题的依据,为考生指明了复习的方向,考纲的每一次变化都会高考题中体现出来。这里所说的“本”是指课本(包括相关“读本”)和范本(近三年高考试题)。首先,要加强对课本中古代诗歌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阅读量,认真阅读读本中古代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值得注意的是,考生不能仅仅止步于“读”,阅读之后还要多进行思考。一般而言,每读完一首诗歌,都要问问是什么(如作品的写作对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为什么(如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的写作方
10、法等)、怎么样(如作品是如何描绘事物、如何抒情的,作品是如何表现主旨的,有何艺术特色,表达效果如何等)。其次,要重视积累,考生要对教材中的古代诗词知识进行梳理,由点到面,使之形成一条“知识链”。如诗、词、曲的体裁常识,包括它们的发展过程、具体分类、文体特点、文学流派等;各类诗歌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包括作家所处的时代、生平经历、文学主张、文学风格、主要作品及其特点等;古诗中常见的形象和塑造形象的方法知识;了解一点古代诗歌涉及的语法知识(如倒装句,由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的特殊句式,互文句等),熟记一些诗歌语言风格方面的术语;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知识(如描写和抒情两种表达方式,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1、与效果,诗歌的结构技巧和常用的表现手法);等等。最后,考生要善于借鉴近三年高考古诗鉴赏试题,树立文本意识和得分点意识,逐步形成对知识进行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根据高考试题的常见设问方式,掌握解题方法,熟悉答题步骤。在备考时,要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形成个人良好的答题习惯。古代诗歌鉴赏,要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两个考点在命题中往往有所侧重。在做题时,考生要联系背景,领会主旨,把握意境。所以,考生应注意两点:一是古代诗歌中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人文观,特别要注意古人情感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关系;二是诗歌艺术表达情感的方式
12、和基本技巧,特别应注意古代诗歌中情与景的辩证关系和含蓄委婉、深沉内敛的艺术特点。常见的考查方式有“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诗歌采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请赏析某一诗句中的某字(二字)的巧妙之处”等。答题的模式一般是:写出诗中相应诗句运用了何种方法;结合诗句,围绕诗中运用的技巧分析;运用此种技巧的效果,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分考点常见的设题方式、具体的解题方法、一般的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诗歌 鉴赏 试题 分析 明年 备考 建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