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政治经济学期末必备复习考试资料参考答案打印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电大政治经济学期末必备复习考试资料参考答案打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电大政治经济学期末必备复习考试资料参考答案打印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大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考试资料小抄一、 填空题 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经济规律)。 2、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3、 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5、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6、 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格。 7、 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货币的流通速度。 8、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它的表现形式
2、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9、 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2)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3)产品的社会化。 10、 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1、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称为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之比称为利润率,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之比称为平均利润率。 2、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是按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是按资本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3、 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
3、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4、 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是资本的积聚和资本集中。 5、 (用公式表示)简单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a+m)=IIc。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V+ V+M/X)=II(C+ C) 。 6、 垄断价格就是成本价格与垄断利润之和。 7、 利息率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取决于利润率,二是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8、 资本主义地租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形式。 9、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执行经济职能的目标有两个:一是直接扶持私人垄断资本,二是调节经济为资本运动创造条件。 10、 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中心是调节货币供应
4、量。1、汇率的两种标价方法是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2、资本国际化的基础是国际分工的发展,动因是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条件是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它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二是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大调整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大调整是在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确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生产力的发展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制度因素,二是物质技术因素。 6、在我国现阶段,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
5、济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8、现代企业制度主要由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组织制度构成。 9、企业的经营决策行为一般包括三项内容: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生产多少。 10、按照竞争的领域与内容,竞争可分为部门内部的竞争、部门之间的竞争两种类型。 1、提高生产率包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利用效率。 2、经济效益的提高有三个要求:奖金占用要少、成本支出要少、有用成果多。 3、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P274 4、在初次分配中,国民收入被分解为国家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三个基本的部分。 5、在社会
6、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直接原因是劳动还主要是谋生的手段,终极原因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较低。 6、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 7、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能从国际分工中获得很多利益:(1)可以获得绝对利益;(2)可以获得比较利益;(3)可以利用比较优势。 8、引进技术的原则是:(1)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2)要将引进与独创结合起来。 9、我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0、我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的主要手段包括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
7、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五、 判断正误题:1、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没有经济发展就不会有经济增长。(错误) 2、只有依靠技术进步,才能创造效益好、效率高、能够持续、快速发展的生产力。(正确) 3、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核心问题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分配关系。(错误) 4、调节个人收入的原则是按劳分配。(错误) 5、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基本的内容,农业经济是一项盈利性的福利事业。(错误) 6、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确) 7、我国可以在部分产业部门和企业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正确) 8、在引进技术时,要使引进的技术符合和兼顾先进性、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正确) 9、
8、国家对宏观经济实行管理可以弥补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正确) 1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手段可有可无。(错误) 二、 名词解释 1、 生产: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生产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生产指生产的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2、 使用价值:指物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 通货紧缩:是指纸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叫通货紧缩。5、 社
9、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社分分工有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之分。 1、 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2、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3、 资源配置:指的是社会总资源在部门和地区的分配。4、 跨国公司: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置分机构和子公司,从事世界规模的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垄断组织形式。5、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 1、资本输出:(P148)指一国的资本走出国门输往国外。 2、经济全球化:(P153)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
10、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3、股份合作制:(P193)是采用股份制的一些做法的合作经济,是集体经济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 4、企业法人:(P213)是指出资者为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获得利润,出资构造的一种经营组织,并使其人格化,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能够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5、价格体系:(P240)是指在商品交换中,各种价格形成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称为价格体系。它是由商品的比价与差价构成的。 1、经济增长:(P255)通常是指宏观经济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量和服务量的增加。 2、可持续发展:(P277)是指“既满足当代
11、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实质是在于调节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3、个人收入:(P299)是指个人和家庭在一定时期所获得的以货币表示的收入。 4、出口导向:(P321)又称出口主导,出口替代,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 5、社会总供给:(P349)是指社会能够提供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总和。社会的有效需求,也就是货币供应量与其周转次数的乘积所体现的购买力。五、 判断正误题: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资料生产。(错误) 2、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性质,都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错误)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了
12、人们不能认识和利用它。(错误)4、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正确) 5、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于商品生产者没有什么影响。(错误)、6、商品的价格同商品的价值成正比,同货币的价值成反比。(正确)7、如果货币供应量超过或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局面。(错误)8、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错误)9、生产社会化就是指生产的社会化。(错误)10、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实现是依靠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来实现的。(正确)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它一方面是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
13、增殖过程。() 2资本集中会引起社会资本的增大。() 3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与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相同的。() 4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能否正常进行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5利润平均化是由部门内部的竞争引起的。() 6 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质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 7 从垄断价格的形成过程来看,它是由垄断组织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人为地制定出来的。这就意味着垄断资本家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 8 资产阶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中是可有可无的。() 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保证垄断资本不断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10 金融寡头是垄断组织的指挥者和操
14、纵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统治者。()1、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是由国际范围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正确) 2、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根本原因是资本对更大利润和利息的追求。(正确) 3、资本主义生产不断扩大的内在动力是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外在压力则是竞争的存在。(正确) 4、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正确)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劳动者收入有差别。(错误) 6、我国当前有雇佣劳动关系的私营企业并不都是资本主义企业。(正确) 7、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正确)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正确) 9、由国家制定价格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15、济体制的关键。(错误) 1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任何形式的垄断的存在都是不允许的。(错误)三、 单项选择题: 1、 从劳动过程来看,进入汽车修配厂修理的汽车是(劳动对象) 2、 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九牛二虎之力统一体。在这四个环节中(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 3、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大原因是所有商品(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4、 不同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是所有商品(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5、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6、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
16、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7、 如果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8、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 9、 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0、 社会分工是指(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1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它能创造出高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3某企业工作日为12小时,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现在工作日长度不变,而将必要劳动时间从6小时缩短到3小时,那么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就会(从10
17、0%增加到300%)。 4资本主义企业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力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5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是(v+v+m/x)=(c+c)。 6.一般地说,剩余价值率总是(大于利润率)。 7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8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9由于对同一块土地连续增加投资,新投资的生产率高于劣等地的生产率而产生的超额利润称为(级差地租)。 10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成分的性质是(垄断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1、商品的国际价值是由(国际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对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意义在于它(
18、既为经济摆脱危机和萧条创造了物质条件,又为经济走向高涨,进入下一次危机准备了物质条件) 3、资本原始积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前)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要全面认识公有经济的含义就必须明确,公有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6、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7、公司制企业的权力机构是(股东会) 8、市场体系由两大类市场构成,即(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9、整个市场体系的枢纽是(金融市场) 10、我国价格改革的目标是(形
19、成在国家调控下主要由市场调节的价格机制)1、度量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经济增长率) 2、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应该(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较快的发展速度) 3、我国现在的小康还属于“初步小康”,其主要特点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 4、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一年所生产和提供的用货币表现的最终产品的总和) 5、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核心问题是(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6、调整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方式是实行(税利分流) 7、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8、吸引外资关键是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软
20、环境) 9、宏观经济是指(总量经济活动) 10、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经济手段的特点是(间接性) 四、 多项选择题: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是(AB)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D、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 2、 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是(CDE)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C、社会分工 D、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E、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 下列有关商品价值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E) A、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B、商品的价值是抽象劳动形成的C、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D、商品的价值体现着生产
21、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 E、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 4、 货币的职能有(ABCDE) A、 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E、世界货币 5、 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主要因素有(AC) A、社会的需求结构 B、社会的供给结构 C、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D、社会的产业结构 E、物质财富分配方式 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ACDE)。 A 商品价值下降B 劳动力价值上升 C 劳动力价值下降 D 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E 相对剩余价值增加 2影响资本积累数量的因素包括(ABDE)。 A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B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C 竞争的激烈程度D
22、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增大 E 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3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BCE)。 A 所有部门和部门内部各企业的资本家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 B 生产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企业能获得超额利润 C 个别资本家既能获得平均利润也可能获得超额利润 D 资本有机构成高的先进企业能获得超额利润 E 不同部门资本家间的竞争使所有企业的利润平均化 4引起股市波动的因素主要有(ABCDE)。 A 股票收益 B 银行利率 C 通货膨胀 D 汇率变动 E 国内国际局势 5以下属于“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是(CDE)。 A 中央银行在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B 降低存款准备率 C 提高再贴现率 D 中
23、央银行在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E 提高存款准备率 1、一国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更大份额,同时又要保护国内市场,所应采取的主要手段有(ABCDE) A、关税壁垒B、非关税壁垒C、鼓励出口政策D、倾销E、贸易谈判 2、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周期包括的阶段有(ABCD)A、危机B、萧条C、复苏D、高涨E、滞胀 3、目前我国集体经济的形式有(ABCD)A、股份合作制B、股份制C、合作社D、家庭承包经营E、外资企业经营 4、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指(CD)A、自然环境B、国际环境C、政策环境D、市场环境D、周边环境 5、影响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有(ABCDE)A、商品的供求关系B、单位货币代表的价值C、成本D、垄断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电大 政治经济 学期末 必备 复习 考试 资料 参考答案 打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