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芜湖市中小学教师第三轮继续教育.doc
《x:芜湖市中小学教师第三轮继续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芜湖市中小学教师第三轮继续教育.doc(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x:芜湖市中小学教师第三轮继续教育芜湖市中小学教师第三轮继续教育芜湖市中小学教师第三轮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记录册(20092010学年度)学科: 语 文 姓名: 杜 宣 静 单位: 南陵县南翔学校 芜湖市中小学继续教育中心制说 明“校本培训记录册”将收集、整理和记录您的校本培训参与过程与主要收获,是“个人专业成长记录袋”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培训考核和评价的重要依据。请认真
2、填写。我的基本情况及目标姓名杜宣静性别女出生年月1971年10月学历本科专业中文毕业院校安徽师范大学职称中二职务联系电话13956172980学习和工作简历起止年月学习或工作单位1989年9月-1991年7月芜湖师范专科学校学习1991年7月-1994年8月南陵县丫山中学工作1994年9月-2002年8月南陵县石铺中学工作2002年9月至今南陵县南翔学校工作本人现状与本学年目标 本人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认真,教学严谨,坚持接受新课程培训,用现代化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用爱心浇灌祖国的花朵。 本年度我担任九年级语文及班主任工作,本学年目标:运用新课改理念,创新课堂教学。在不影
3、响课堂教学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县举办的教科研活动。认真上好示范公开课,积极听同行的课,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做到学期初认真计划,平时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和同行集体研讨教学。同时,抓好九年级毕业班工作,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为下一届学生做好榜样,为南翔学校争光添彩。我的体验,我的设计,我的收获!专业发展模块一-教育理论自修笔记著(论)作名称及著(论)作者开放课堂,师生同活动,共学习 杨梅莲整 理时 间 著(论)作者的主要观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
4、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我的收获与思考: 读此文后引起我的共鸣。的确,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的中心既不是单纯的学生,也不是单纯的老师,师生共同成为教与学的中心人物,师生之间不再是你教我学,而是相互探讨,平等交流,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当做伙伴,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活动,展开指导。如要求学生观察秋天的一处景物,写片段或写一篇作文,要求突出秋天景色的特点,如果把这样的作文定位在教室里老师的指导,任凭你三寸不烂之舌如何灵便,学生的写作之情也不会高涨。反之,如果将作文课迁移到课外,让学生们在开心中,在玩的同时留心周围景色,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我的体验,我的设计,
5、我的收获!专业发展模块二-师德问题诊断 问题现象及原因:目前,在教育检测模式单一的情况下,在长期应试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用考试束缚学生,用高分要求学生,单纯追求高分,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潜能,不去捕捉它们思想行为上表现出来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忽视了自己在个人师德素养上的要求,特别是热爱学生及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教育方式的尺度上,一味以分数与成绩去评价学生,忽视,甚至轻视分数差的后进生,不去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导致师生关系和谐度有所降低,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改进措施及效果: 中国教育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要从应试教育 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
6、也明确了教师面对的不是少数能考取大学的学生,而是面对全体适龄儿童和青少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神圣的使命是为了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鉴于此,我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 1转变评价观念,全面规范要求全体学生; 2师生谈心交流,共寻教育之路; 3. 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对孩子树立信心,共同教育。我的体验,我的设计,我的收获!专业发展模块三-教育教学反思教学单元(课题)整 理时 间教学时间及班级 教学叙事: 我的收获与思考: 教学设计遵循了整体把握文本的原则,力图使学生从整体 到局部的阅读理解文本。提问切中了作品的关键字词,有清晰的层次感。上阕围绕“望”字展开北国雪景的描绘,下阕
7、以对比为支点,融评价历史英雄人物与理解“风流人物”内涵于一体。鉴于作品作为词的文体特点,仍关注了一些难点词句。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须” “红装素裹”“文采”“风骚”等。3.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发现的问题:学生不能够深入地理解诗歌中诗人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不能准确的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我的体验,我的设计,我的收获! 专业发展模块四-课时教学设计!年级九年级学科语文教材人教版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时2课时设 计 项 目设 计 依 据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
8、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教学内容学习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教学策略教学本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确立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这三方面都有所得。运用“朗读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解决本课重点难点。倡导“
9、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一承不变的教学模式。重在指导学生感悟人文内涵,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从某种意义上把“接受型教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设 计 项 目设计特点或理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解题三、研习课文(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二)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10、?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3.“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4.“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三)欣赏品味(四)课堂训练(五)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分小组搜集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中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现状调查。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教学板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驳
11、夸地大物博 只有“他信力”斥 求国联 论点不攻自破论 求神拜佛 发展“自欺力”证 间接反驳 正面立论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脊梁 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事实有时并不等于雄辩。而对方罗列的事实却在为作者服务,这是极具讽刺效果的。通过思考,学生训练了推理判断能力,培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我的体验,我的设计,我的收获!专业发展模块五-我上公开课教学单元(课题)12.心声研讨时间课前:2日教学时间及班级08年11月8日九(2)班课后:9日课前研讨中同事们的建议: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2.品析小说题目“心声”的内涵,能正确理解、评价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芜湖市 中小学教师 三轮 继续教育
限制150内